书城风水观人学
12873400000009

第9章 观鉴定夺需要的时期

“原文”

人难知乎?宁戚击牛角而商歌①,桓公闻而举之;鲍龙跪石而登②,孔子为之下车(见《说苑》)。人易知乎?子贡始事孔子,自谓胜之(见《刘子》);王济家有名士三十年而济不知(见《世说新语》)。故言人之难知易知皆难,而观鉴定夺期间之淹速③,亦至不一也。古观人者,接于目而喻于心,其法不传。故决定人品之需要时期,必不可知。汉以后始稍稍有论之者,如《韩诗外传》:

受命之士,正衣冠而立,俨然人望而信之;其次闻其言而信之;其次见其行而信之。

是就其外而决定观鉴之手续者也。形貌、言语、行事,人之必可征于外者,此说极平实可信。

更如《人物志·接识篇》:

一流之人,能识一流之善;二流之人,能识二流之美;尽有诸流,则亦能兼达众材。故兼材之人,与国体同。欲观其一隅④,则终朝足以识之⑤。将究其详,则三日而后足。何谓三日而后足?夫国体之人,兼有三材⑥,故谈不三日,不足以尽之。一以论道德,二以论法制,三以论策术,然后乃能竭其所长,而举之不疑。

是就其内而决定观鉴之手续者也。道德、法制、策术三材者,无特征于外,不能一望而知之,故谈必三日而后可明。是知全德之人难知,偏材之人易晓,中和平淡之器难窥,狂狷豪俊之士易识⑦,贤者难测,而俗人则易量也。

“注释”

①商歌:悲凉的歌。商,指秋天。

②(chǎn):突起的山。

③淹:迟延。

④隅:角落。此指某一方面。

⑤终朝:一早晨,也指一整天。

⑥三材:即中篇第三章所谓“德(道德)、法(法制)、术(策术)”三种修养和才能。

⑦狷:洁身自好。

“译文”

了解人真的很难吗?君不见,宁戚在路边敲打着牛角唱着悲凉的歌谣,齐桓公听到后立即重用了他;鲍龙跪在石头上攀登陡峭的山崖,孔子看到后,急忙从车上下来表示敬意(事见《说苑》)。那么,了解人又很容易吗?君不见,子贡开始事奉孔子时,竟自认为要胜过孔子;王济家养了一位有才干的名士,而王济三十年竟然丝毫不知(事见《世说新语》)。所以要说明人是难以了解还是容易了解,都是很困难的,而且观察鉴定一个人所需时间的长短,也难以统一划定。古人在观察人时,看在眼里,明白在心里,其方法没有形成文字流传下来。因此判定一个人的人品的优劣究竟需要多少时间,也无法知道。直到汉代以后,才开始渐渐有人论述到这一问题,如《韩诗外传》:

接受任命的人,要衣冠严整,肃然而立,其神态恭敬庄重,让人看了就对他产生信任;其次,是听了他的言谈而对他产生信任;再次,是见到他的所做所为而对他产生信任。

这是针对一个人的外在特征进行观察和鉴定的方法。因为人的形貌、言语、做事的方法,肯定会表现出一定的外在特征,这一说法比较平实可信。

再如《人物志·接识篇》:

具备一种素质的人,只能识别这一种素质的优点;具备两种素质的人,能够识别两种素质的长处:如果具备各种类别的素质,也就能兼备多种才能。所以兼备多种才能的人,如同国体一样。要想考察一个人某一方面的才能,只需要一天的时间就能够认识清楚;但如果想探究更加详细的内容,就必须有三天的时间才够用。为什么说三天的时间才够用呢?因为像国体这样的杰出人才,具备德、法、术三种才能,不谈上三天,就无法将他了解清楚。用一天的时间讨论道德,一天讨论法制,一天讨论策术,这样了解清楚后才能充分发挥他的长处,毫无疑虑地举荐他。

这是根据一个人的内在素质而对其进行考察鉴定的方法。道德、法制、策术三种才能,没有明显的外在特征,别人不可能一看便知,所以必须和他谈论三天后才能了解。由此可知,道德完美的人,难以被人了解,有某一方面才能的人则易于被人知晓,内心中庸平和志趣淡泊的人,难以被人窥视,而性格狂放耿介豪爽超拔的人,则容易被人赏识,贤能的人难以让人看透,而普通人则容易让人测度。

“原文”

观鉴定夺时期,究以何者为程限乎?愚尝考验诸书,其数三者常胜。汪中曰:“三者,数之成也。”(见《述学》)三者,参也,以相参也,一则过于单孑①,二则尚可游移,三则观之反覆,可参考而信矣。故三面既以观人,三日亦以观人,三十日亦以观人,三月、三年亦以观人,三三之九载,亦以观人。盖九者,数之终也。最多莫过三十载,然史证已绝少矣。其证如左:

三面:《世说新语》载②:羊公还洛,郭奕为野王令。羊至界,遣人要之,郭便自往。既见,见曰:“羊叔子何必减郭太业。”复往羊许,小悉还,又叹曰:“羊叔子去人远矣!”羊既去,郭送之弥日,一举数百里,遂以出境免官。复叹曰:“羊叔子何必减颜子!”

三日:《三国志·吕蒙传》注:吕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三十日:《后汉书·许劭传》: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檄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

三月:《论语》:孔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

三年:《尚书·舜典》:“三载考绩。”《论语》:“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汪中《释三九》云:“三年云者,虽终其身可也。其语意与此稍别,然言其久,则不异也。”)《刘子·心隐篇》:“若子贡始事孔子,一年自谓胜之,二年以为同德,三年方知不及。”

九载:《尚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蔡沈《集传》云:“三考,九载也,九载则人之贤否、事之得失可见,于是陟其明而黜其幽。”又《尧典》:“九载,绩用勿成。”

三十龄:《大戴礼·曾子立事篇》:“三十四十之间而无艺③,即无艺矣!”

“注释”

①孑(jié):孤单,孤独。

②以下一段文字已见上编第四章第五节《自鉴》。

③艺:才能。

“译文”

观察和鉴定一个人所需要的时间,究竟以多少为限呢?我曾经查阅过许多书籍,发现“三”这个数常常被用到。汪中说:“三,是数字中之集大成者。”(见《述学》)“三”,即是“参”,互相参照的意思,“一”,显得过于孤单;“二”,还有点拿不准;“三”,则说明经过了反复的考察,可以互相参考而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所以见过三次面就可以观察一个人,用三天的时间也可以观察一个人,三十天也可以观察一个人,三个月、三年也可以观察一个人,三个三年即九年,仍可以观察人。九,是数的终极。观察人的时间,最多没有超过三十年的,然而这样的例子,历史上已经很少了。其事例如下:

三面:《世说新语》记载:羊祜返回洛阳时,郭奕正担任野王县令。羊祜到了野王县界,派人邀请郭奕,郭便自己去了。见面后,郭奕叹道:“羊叔子何必这样使我逊色呢?!”后来又到羊祜的住处拜访了片刻,归来后又叹息道:“羊叔子超过别人太远了。”羊祜离开时,郭奕送了他一整天,一下子走出几百里,以至于离开了自己管辖的地区,并因此而被免职。郭奕再次叹息道:“羊叔子何必不如颜子!”

三日:《三国志·吕蒙传》注:吕蒙说:“与人分别三天,就应当以新的眼光来看待。”

三十日:《后汉书·许劭传》:许劭与堂兄许靖都有很大的名声,二人喜欢一起分析评论乡里人物,每个月就更换一个品评题目,所以汝南有每月初一品评人物的习俗。

三月:《论语》:孔子说:“颜回这个人啊,他的心三个月都不会背离仁德。”

三年:《尚书·舜典》:“舜帝每三年考察一次百官的政绩。”《论语》说:“父亲死后三年,都不改变父亲的志向,就可以称为孝了。”(汪中《释三九》中说:“所谓三年,实际上是说终身都可以。这样解释,虽然在语意上稍微有点区别,但在说时间长久这一点上,是没有区别的”)《刘子·心隐篇》:“像子贡,开始师从孔子时,第一年他认为自己的道德水平要胜过孔子,第二年他认为自己和孔子的水平一样,第三年才知道自己赶不上孔子。”

九载:《尚书·舜典》:“舜帝每三年考察一次百官的政绩,考察三次之后,罢免了一批昏庸的官员,提拔了一批贤明的官员。”蔡沈在《集传》中说:“考察三次,即是九年的时间,用九年的时间,官员是否贤能,事情成功与否,就能看得很清楚了,于是可以根据考察结果提拔贤明的官员,罢免昏庸的官员。”又《尚书·尧典》说:“九年,鲧都没有取得成功。”

三十年:《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篇》:“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仍然没有什么才能,也就再也不会有什么才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