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有佛法就有办法
12871000000063

第63章 遵循师徒之道

在佛家看来,老师和学生的要义,在于道义相感。应该互相尊重,像爱惜自己一样爱护对方。

——证严法师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说:“师,弟子义,义感自然。当相讯厚,视彼如己、黜之以理,教之以道,己所不行,勿施于人,弘崇礼律,不使怨讼。弟子亦尔。二义真诚,师当如师,弟子当如弟子,勿相诽谤,含毒致怨,以小成大,还自烧身。”证严法师解释说:“在佛家看来,老师和学生的要义,在于道义相感。应该互相尊重,像爱惜自己一样爱护对方。对老师来说,应该晓以正理,教以正道,自己不想要的,也别施加给学生。行事讲礼仪、守法律,不要引起学生的怨恨争斗。学生也应该这样。双方真诚相处,老师要像老师,学生要像学生,不要互相诽谤,不要互相仇视,因为种下小的恶因,就会结成大的恶果,最终会伤害自己。”这么来看,佛家是不是淡化了徒对师的孝道呢?证严法师认为不是这样的。她说:“佛祖还说:‘为人弟子,当孝顺于善师,慎莫举恶意向师。’在这里,佛祖强调了‘善师’二字。善师就是好老师。何谓好老师?不仅学问好,人品也要好。相对来说,后者更重要。”

佛祖所讲的“孝顺”,是针对“善师”而言的。《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中还提出了“孝顺”的五条具体要求:“弟子事师,当有五事:一者当敬难之;二者当念其恩;三者所教随之;四者思念不厌;五者从后称誉之。”

“敬难之”就是特别尊敬的意思。这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而非表面的恭顺。大学者陈寅恪就是一个特别尊师重道的人。清华著名教授王静安去世时,清华师生去向王静安的遗体告别,都行新式礼:三鞠躬。陈寅恪与众不同,他身着长袍马褂,跪在地下,恭恭敬敬地叩了三个头。这可谓行人之所难。

尊重老师,实际上是尊重人类的知识。只有尊重知识,才会全心全意学习知识,学业才有长进。对学生强调一个敬意,其真意在此。

“念其恩”,就是感谢老师的恩惠。好老师跟父母一样,都是菩萨心肠,无私地向学生奉献。即使在艰苦的条件下,也优先关心学生的学业。这种恩惠,是学生应该铭感不忘的。

“所教随之”,就是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不要一开始就觉得老师所讲的知识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先把老师教的东西学到手,才有资格评判对错,才有能力取人之长、自成一家。一开始就抱着挑毛病的心理,等于把有价值的知识挡在门外。

有一次,徐复观去拜见大哲学家熊十力,请教应该读什么书。熊氏教他读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徐复观说早就读过了。熊十力十分不高兴地说:“你并没有读懂,应该再读。”过了些时候,徐复观再去看望熊十力,说《读通鉴论》已经读完了。熊十力问:“又有什么心得?”徐复观便接二连三地说出许多他不太满意的地方。熊十力未听完,便斥骂道:“你这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他的好处,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它的好处,再批评它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比如《读通鉴论》,某一段是多么有意义,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太没有出息!”

其实,老师也是一本书,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作为学生,当然不应该老盯着不好的地方,而应该认认真真地把老师好的地方学到手。

“思念不厌”,就是把老师常常放在心上。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礼仪相问。即使已经毕业,也要时致问候,不要别后就忘;二是道义相感。对老师的治学精神、做人做事的态度,要取其优长,用到日后的人生中。有的学生可能会想:我的老师除了教书,别的方面也没什么呀!真的没什么吗?夜深人静时,别人早已休息,你的老师却坐在灯下备课、修改作业,这种敬业精神就值得学习。别人当官发财,你的老师一生清贫,仍然专心教学,无怨无悔,这种奉献精神就值得尊敬效法。

“从后称誉之”,就是在背后称道自己的老师。老师为你付出了那么多辛苦,给他一个肯定评价,是理所当然的。在背后非议老师,以证明自己不学无术都是老师的过错,这不仅是忘恩负义,也透露了自己的浅薄。善于学习的人,比如孔子,从九岁的孩子、种田的老农那里都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你从老师那里没有学到什么东西,难道是老师的错?

佛祖提出了老师对待弟子的五条具体要求:“一者当令疾知;二者当令胜他人弟子;三者欲令知不忘;四者诸疑难悉为解说之;五者欲令弟子智慧胜师。”

所谓“当令疾知”,就是让学生尽快获得真知。除了引导学生勤奋学习之外,还要传授比较先进的学习方法,作为老师,也要研究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有的老师只会给学生念书,有的老师却懂得旁征博引,加深学生的理解。方式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肯定不一样。

“令胜他人弟子”,就是让自己的学生胜过别人的学生。自己的学生不学无术,将来走上社会,就像绵羊走进狼群,肯定竞争不过别人。他被“吃”掉了,老师也要负道义责任。

“令知不忘”,就是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牢记于心,不要遗忘。但是,如果学生很笨,过后就忘,该怎么办呢?要靠老师善加引导。而引导的根本,也许不是教学方法,而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诸疑难悉为解说之”,就是替学生解答各种疑难问题,包括做人做事的道理。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最重要的工作是教学生明道,也就是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其次才是做学问。只是教给学生一些僵死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1924年,梁漱溟愤然从北大离职。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因为觉得当时的教育不对,先生对学生毫不关心。”他认为,先生应与青年人为友。所谓友,指的是帮着他们走路;所谓走路,指的是让包括技能知识在内在一个人全部的生活往前走。“教育应当是着眼一个人的全部生活,而领着他走人生大路,于身体的活泼、心理的朴实为至要。”梁漱溟的话,可作为“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注脚。

“欲令弟子智慧胜师”,老师应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他们的智慧超过自己。无私的老师应该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自己的育人宗旨,而不能有惧怕学生超越自己的私心。

当一名老师做到以上五点,那么他可算是真正的为人师表,必定能得到学生的尊重。

§§第十课 海涛法师谈职场事业—财富是自己挣来的

生活忙,

职场苦,

这是很多人的感受。

佛法中,

就有大忙人的佛法。

从中可以找到:

做职场达人的智慧,

获得财富的入口。

·大师简介·

海涛法师(1958年—),俗姓黄,台北市人,祖籍福建,生于台湾高雄市。1993年六月于新竹福严精舍由其师公上真下华老和尚代为剃度,依止上如下虚老法师,1994年于高雄六龟妙通寺上戒下德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其后两年间常往来于慧日讲堂及恒春五公寺。

海涛法师本着佛陀“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精神,以及在护国、护教、护众生的前提下,积极投身于入世的利生事业,长年奔走于各机关学校、监狱、看守所、海外、企业各处实行其“生命教育”的弘法理念。

海涛法师为了将佛法更广泛地传播出去,推动成立了佛陀教育中心、中华印经协会、中华护生协会、生命电视台等组织,以不同的层面和方式,多管齐下地弘法度众,期能提升世间祥和之气,为社会注入清流,净化人类心灵,以回报社会,利益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