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有佛法就有办法
12871000000057

第57章 内心,人生幸福的归处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只要使心灵的尘埃去尽、使束缚解脱,幸福之光便隐然而现,根本不需要依赖很好的物质条件。

——一行禅师

“佛”是什么?佛是觉悟者,用俗世的词汇,即是大智慧者。学佛是为了什么?是为求得解脱,或请求证世间极乐。用俗世的话来说,是为了找到真正的幸福。

哪儿才是幸福的归处?这是一个古往今来无数智者询问过的问题,他们找到的答案也千差万别。

英国剧作家萧伯纳说:“醉心于某种癖好的人是幸福的。”

法国文学家雨果说:“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我们。”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幸福不在于拥有金钱,而在于获得成就时的喜悦以及产生创造力的激情。”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说:“与其说人类的幸福来自偶尔发生的鸿运,不如说来自每天都有的小实惠。”

俄国作家果戈理说:“如果有一天,我能够对我们的公共利益有所贡献,我就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探寻获得幸福的秘诀,而佛祖给出的答案是:佛即是心,心即是佛。以幸福而论,换一种说法就是,幸福就在你的心里。这个答案能把其他人的所有答案都包进去。假如别人的答案是一个个子集,佛祖的答案就是一个母集,能装进所有的子集。

因为幸福就在自己的心里,所以只能向内心发掘。有的人到处找幸福,却到处找不到幸福。因为他忽略了自心。如一行禅师所说:“只有自己这颗心才是真佛。佛祖之心和众生之心并无差异,可惜众生执迷于概念,向外求佛,越求只会离佛越远。这好比驱使佛去寻找佛,派遣心去捕捉心,即使等到天荒地老,也见不到佛心。”莲花生大师也在《直指觉性赤见自解》表达了同样的观点:“除心而外再无别佛可求。若不认识此心而向外驰求,如身外去找自己,怎能找到自己?好比傻子来到人群之中,为热闹场面所惑,而忘失了自己。”

幸福即是如此,能够从外面找到的,不过是短暂的快感而已,真正的幸福只在自己心里,为尘埃深埋,为杂念紧缚。如何扫除尘埃、解除束缚?有的人认为要靠修炼之功,有的人认为要靠顿悟。这种意见的分歧使佛家产生了不同的流派。不过各种流派指向相同,殊途同归。一行禅师这样说过:“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只要使心灵的尘埃去尽、使束缚解脱,幸福之光便隐然而现,根本不需要依赖很好的物质条件。”

挑水禅师在禅林寺当方丈时,吸引了众多学僧前来参修。但这些学僧满脑子俗念,没有一个是真心求道的。有的人将禅当成了可以私相传授的知识,幻想师父指点某个秘诀,使自己顿然开悟;有的人只注重形式,每天虽在寺院里静静打坐,却不肯下苦功参究。

挑水禅师决定痛下狠心,彻底打破他们的倚靠,于是,他辞去方丈之职,遣散了所有僧人。为了不让学僧们找到自己,他与一群叫花子生活在一起,白天行乞,晚上就住在桥洞里,靠编制草鞋维持生计。

一次,有位穷朋友到寺院里烧香,见那儿免费赠送结缘的佛像,就顺便给桃水禅师请回了一张。他对挑水说:“你是一个和尚,怎么连个佛像都没有?我帮你请回了一张,好好膜拜,请佛祖保佑你吧。”

挑水禅师道了谢,将佛像贴在茅棚墙壁上,说道:“如来佛,你别生气,不是老僧我不恭敬你。你是匆匆一过客,不妨在我这里暂住一阵子。你别介意我的小屋破,我也不会因为上西天的事儿麻烦你。”

挑水禅师放弃方丈的地位,跑到外面当乞丐,卖草鞋,在我们几俗之人看来,真是自讨苦吃。可是,这些见解只是我们凡俗之人心里的尘埃,挑水禅师心里早就没有了这些尘埃。因此,当方丈和当乞丐,在他眼里毫无分别。我们认为必须要当宫、要发财才觉得幸福,而他不管当什么、发什么都能体味到幸福;我们必须要穿好衣、吃美食才觉得幸福,而他不管穿什么、吃什么都能体味到幸福。因为他找到了心里的幸福。这是无须外求的。真正的幸福。

如果没有找到真正的幸福,那么,无论物质条件如何,都不会感到幸福。有时候,物质条件丰富,反而会更不幸福。

有一位少妇,到老中医那里求诊。她已经多回茶饭不思,彻夜难眠,以致身体乏力,日渐消瘦……老中医望闻问切,对她说:你只是苦恼太多,体有虚火,并无大病。

少妇如遇知音便向他倾诉心中的种种烦恼,可是在老中医听来,这些烦恼一点儿也不像烦恼。于是他问:“丈夫对你感情如何?”

少妇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说:“他很疼爱我,结婚十年从未吵过架。”

老中医又问:“你有孩子吗?

少妇眼里闪出光彩:“我有个聪明、懂事的女孩。”

“你的家景如何?

“还好。在本地家也算很富裕的了。”

老中医又问了一些别的情况,都没有值得少妇烦恼的地方。最后,他叹息道:“你太关注你认为的那些小烦恼了,以致忽略了自己的好运。你知不知道,很多人做梦都想拥有你样的生活。”

少妇闻言,心情顿时开朗多了。

这个少妇可谓无事生病。她的病因是过于关注那些微不足道的小烦恼,而她的病根却在于认为幸福需要外来,没有找到内心的真正幸福。她外在的条件越优越,内心越是烦恼。为她想得到的东西都得到了,幸福却并没有与之俱来,她已经不知道该到哪里寻找幸福,怎么能不烦恼呢?

相反,如果她的物质条件不够丰富,因为有所求,反倒没有那么烦恼。很多农妇的幸福指数比贵妇高,其原因就在于前者尚有追求目标,后者已经不知道该去追求什么,难免无事生病。只有深入自己的内心,审视自己的灵魂,才是人生幸福的归处。

§§第九课 证严法师谈人间亲情—孝敬父母就是善待自己

双亲给了我们生命,

师长教化了我们的灵魂,

我们该拿什么报答这份恩?

在佛法的慈悲中。

就可以找到最好的感恩方式。

·大师简介·

证严法师(1937年—),俗名王锦云,法名证严,字慧璋。出生于台湾台中清水镇。

证严法师15岁时,母亲因胃穿孔需要开刀。在那个年代,开刀是很危险的,因此,法师向天发愿:“愿减少自己12年的寿命,并且茹素,为母亲增寿祈福。”也许是孝心感动了上天,母亲的病奇迹似的不必开刀,服药荃愈了。

5年后法师的父亲因脑中风骤逝,给了她很大的打击,有一位友人指点她到慈云寺去找住持修道法师。在修道法师的引导下,她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有了皈依佛门的念头。

后来,法师几度离家弃俗不成,辗转浪迹至花莲县秀林乡的一座小庙——普明寺,安住下来。1962年秋,证严法师25岁,没有剃度师父,自行落发,静静踏上僧侣修行的生涯。一年后,依印顺导师出家,师训“为佛教,为众生”,后返回花莲闭门潜修。

40多年来,法师与弟子奉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自立清修的生活。秉持“佛法生活化,菩萨人间化”的理念,从慈善救济事业做起,渐次开展医疗、教育、养老、国际赈灾、骨髓捐赠、环保、社区服务等公益事业,足迹遍及海峡两岸大部分省市、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