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古文观止下(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
12845900000022

第22章 师说①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③!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入也远矣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⑤,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⑥,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⑦!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⑧,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⑨,小学而大遗⑩,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子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注释〕①本文针对社会上耻于从师的风气,阐明老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以何人为师的道理。提出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和“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著名论断。柳宗元说:“今之世,不闻有师,……独韩愈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可见韩愈作此文是和他抗颜为师的行动结合在一起的。②学者:求学的人。传道:传授道理。道指儒家的哲学、政治、伦理等思想观点。受业:传授学业知识。受,同“授”。解惑:解释疑难问题。③庸知其:哪管他。庸,难道,哪。④出人也远矣:即远远地高出一般人。⑤众人:一般人。⑥下圣人:低于圣人。⑦于其身:对待自己。惑矣:真糊涂啊。惑,迷惑,这里是糊涂的意思。⑧句读(dòu豆):断句。⑨或不(fǒu否)焉:指不从师学习。不,通“否”。⑩小学而大遗;小问题还向老师请教,大问题反而遗漏了。巫:以招神弄鬼为人祈祷的人。百工:各类工匠。士大夫之族:读书做官的人们。族,辈,类。年相若:指年岁差不多。位卑则足羞:意谓向地位低下的人学习便觉得很可耻。官盛则近谀:意谓向官位很高的人学习便觉得近于讨好。不齿:不屑与之同列,表示极端鄙视。齿,排列,并列。古人以年齿、爵位相次列均称为齿。常师:固定的老师。郯(tán谈)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省郯城县一带)国君,己姓,子为爵名,名字无考。传为古帝少氏之后。他到鲁国谈到少时代以鸟名官的掌故,孔子也曾向他请教过这方面的知识。苌(cháng长)弘:周敬王时的大夫,孔子到周,向他请教过音乐。师襄:鲁国太师(乐官),孔子曾向他学琴。老聃:李耳,孔子曾向他问周礼。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语出《论语·述而》。原文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术业有专攻:在学术、技艺方面有专长。专攻,专修,专长。李蟠:人名,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进士。六艺经传:六艺的经文和传文。六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不拘于时:不受时俗的拘束。时俗指耻于从师的社会风气。

〔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讲授专业知识、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有问题却不向老师学习,那他的问题,便始终不能解决。出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向他学习。出生比我晚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的话,我也应该向他学习。我向他学习的是道理,哪管他是当我先出生还是晚出生呢!因此不论地位高低,无论年长年幼,道理在谁那里,谁就是我的老师。

唉!求师的道理已经失传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是很难的。古代的圣人,他们远远地高出一般人,尚且向老师学习。现在一般的人,他们远远低于圣人,却把向老师学习当做可耻的事。因此圣人更加圣明,蠢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圣明,蠢人之所以愚昧,大概都是出自这个原因吧!爱护儿子,挑选老师来教育他,对于自己,却把向老师求教当做可耻的事,真是糊涂啊!那小孩子的老师,是教他们学习书上的知识,和教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讲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不懂得断句,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小问题愿意向人请教,大问题却遗弃不问,我看不出他究竟聪明在什么地方。巫医、乐师、各类工匠,不把互相学习当做可耻的事,读书做官的人们,一说到老师、学生这样的话,就聚在一起讥笑别人。问他们笑什么,便回答说:“某人和某人年纪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不相上下。”向地位低的人学习,就觉得羞耻,向地位高的人学习又感到近于讨好。唉!求师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各类工匠,君子是不屑与他们同列的,现在君子们的才智却反而赶不上他们,这不是很可奇怪的现象吗?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学习过。郯子这类人,他们的才智都赶不上孔子。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走,那中间就一定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就强,懂得道理的时间有先有后,在学术、技艺方面各有专长,不过如此罢了。李家孩子名叫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传全都学习,不受社会风气的约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人的从师之道,写了这篇《师说》赠送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