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计算机悟道:一位IT高管20年的职场心经
12734700000051

第51章 逃避也是艺术

今天的广播里,谈了一个话题,叫做逃避。听众们要逃避的事情五花八门,有想逃避考试的,有想逃避请客的,有想逃避婚姻的,有想逃避老婆的,总之,不相干的事儿和不想见的人,大家都想逃避,人之常情也。

然而逃避一词,总是和无能、不负责任,甚至缺乏道德等词汇相连,反正不管遇到了什么事,如果你逃了,你一定至少不会受到什么表扬。知难而进是我们弘扬的精神。知难而退则是懦夫的表现,被人们所不齿。

难得这些日子有空读书。便把从前读过的没读过的书拿来读。在一本关于企业战略的经典中,逃避一策赫然列在企业重要战略选择之中。前提自然是当一个企业对于所面对的市场没有任何竞争优势因而失去获利可能。此时不逃,更待何时?

于是又想起著名的“三十六计”中的最后一计,“走为上”,到了这里,逃不仅仅是一种策略,而且还是“上策”。于是又想起,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最初其实也是逃避啊,逃避无法承受的国民党的第六次围剿啊。还有著名的电影“胜利大逃亡”,还有……

又回到个人生活。忽然发现会逃的人往往成功率较高。譬如女人做股票,按照统计比男人的赚钱比例高。这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逃得快,不贪。

其实逃避本身也有不同的境界。有人说,最低的境界不是被逼无奈的逃走,而是“闻风而逃”,因为你还没有做,还没有实践,就像毛主席所说的,“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但是老刘对此不以为然。我的看法恰恰相反。“闻风而逃”乃是最高境界,何也?

首先,我所说的“闻风而逃”并非畏难,并非知难而退。而是对某一件事情的结果有正确的预测。假如你是通过比别人灵敏的预感,先闻到了“风”,而且根据你的经验和你的理性分析,你认为这风对你来说不是好事儿,于是你比别人跑的快、逃得远,所以你就有可能是损失最小的那一个。反过来,你说好啊,我要做英雄,我知难而进,结果呢,掉进了泥潭再想逃,岂不是成本太高了?况且,还有逃不出来的可能哦。梨子的滋味其实未必要亲口尝一尝。你一定不知道海洛因什么味道,但是你一定知道要离得它远远的。

管理大师汤姆彼得斯所著《乱中取胜》一书中曾经提出“企业要加速失败”,一本研究微软的书里也谈到同样的概念。其实这个概念本身就意味着快速的逃避,逃避没有必要所冒的风险,减少在企业决策中因为“死的太慢”而付出的巨大损失。

逃避的对面是“直面”,直面需要很多东西而不仅仅是勇气。正确的坚持我们叫做执着,错误的坚持我们叫做固执。完全的直面人生有时候并不可取。诸葛亮是个有抱负的青年,但是他老兄满肚子学问却没有去汉王朝弄个功名,而是躲到山里头“隐士”去了,这就是一种逃避,这种逃避的目的是等待时机。旧小说中两军对垒,经常会有一方高挂“免战牌”,这也是一种逃避,因为知道现在出马毫无胜算,不如从长计议。所以说,当你要“直面”某些难题的时候,除了勇气之外,你还需要问问自己,你有没有“直面”的资本(本事),如果真的输了,是否输的起(成本负担),如果两样都不行,我建议你还是选择逃避,至少是暂时的避开。

这样说的本意并不是不鼓励或者反对人家激流勇进、勇于冒险和探索,而是不建议作无谓的冒险或者意气性的冒险。就如同在街上遇到流氓,你明知道打不过,又没有警察帮你,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溜之大吉,躲到安全的地方再打110.

但是,生活中太多事情和人是根本没有办法逃避的,譬如考试、譬如婚姻、譬如老婆、譬如老板。在这种情况下,您就好好考虑考虑怎么对付吧。

还有一种,是不可以逃避的,那就是你做错了事,就一定要承担责任。要么别干,干了就“好汉做事好汉当”,这个时候如果你选择逃避,你就为人所不齿了。

(200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