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读哲学
12709400000054

第54章 三千性相都具足于一念之中

自隋文帝实现全国统一后,佛教也综合南北体系,形成了划一的特色。隋文帝杨坚是在佛寺出生长大的,因此,他称帝后大力扶植佛教的发展,广建寺庙,还亲自下令保护佛教。

无独有偶,其子隋炀帝也信奉佛教,在扬州巡察的时候,炀帝不仅设了“千僧斋”,还请陈朝高僧智颛大师为其授菩萨戒,自称菩萨戒弟子。

这一时期,智颛大师正式创建了中国最早的佛教宗派,因其宗派创立于浙江天台山,因此称为“天台宗”。

智颛大师,出生于南朝梁武帝时期,姓陈,名智颛,河南许昌人。他出生的第二天,便有两名和尚叩门来访,预言这个还在襁褓中的孩子将来必定要出家。

智颛出身门第很高,他父亲曾在朝做官,因此,智颛从小便目睹朝代变迁给民众带来的苦难,常感叹人生无常。在他18岁的时候,智颛决定跟随慧思大师出家。后来,他在天台山讲经9年,人称“天台大师”。因隋炀帝又赐其号“智者”,因此世人又称其为“智者大师”。

智颛大师融合当时南北佛教的特点,强调“止”、“观”并重。止是禅定,禅是不执著一切境界相,定是内不动心;观是般若,般若是智慧,同时他还提出“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等观点。

智颛大师还著有《摩诃止观》一书,是中国佛教第一部关于佛学概论的巨著。

关于智颛大师,还流传着一个传奇的故事。故事发生于隋炀帝时期,隋炀帝的萧妃得了一种怪病,群医束手无策。隋炀帝辗转请来了智颛大师。大师为萧妃做了七日光明忏之后,奇迹发生了:

一只形貌怪异的鸟飞到了斋台的上空,曲折地飞了一会儿后,突然死去。不久之后,鸟儿又神奇地复活了。它振动起翅膀,鸣叫了几声,飞走了。就在这一幕“死而复活”的奇异景象过后不久,萧妃不药而愈。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无从考据,但是这一事件却反映出智颛大师和隋炀帝之间的密切关系。最高统治者的支持,无疑是天台宗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天台宗的教义主要依据《法华经》而来,因而也称法华宗。天台宗的教义以“止观并重”、“定慧双修”为最高要求,这也是智颛大师完成南北佛教统一任务的具体表现。智颛大师“一念三千”学说,即三千性相都具足于一念之中,是对其止观理论的进一步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