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自然奇观
12677700000003

第3章 陆地传奇(2)

石林的醉人美景

这里属亚热带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没有严寒的冬,也没有酷暑的夏,四季如春,平均温度16℃,集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休闲的度假区和科学考察为一体,是大型的综合旅游区。这里以喀斯特景观为主,以“雄、奇、险、秀、幽、奥、旷”而著称于世,在世界地学界享有盛誉。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也称岩溶地是景观就在这里,特点是历史久远、种类齐全、发育完整,规模较大,是“天下第一奇观”也是“造型地貌天然博物馆”。

路南石林2.7亿年前就形成了,经过漫长的地质演化、复杂的古地理环境的变迁,终于形成了今天这珍贵的地质遗迹。它涵盖众多的喀斯特地貌类型,世界各地的石林都汇集到了这里:马来西亚石林、美洲石林、非洲石林等等。在相差不到500米的高差上,还有最丰富的类型:石牙、峰丛、溶丘、溶洞、溶蚀湖、瀑布、地下河等,错落有致,洋洋洒洒,是典型的高原喀斯特生态系统和最丰富的立体全景图。景区范围广袤,气势恢弘,山光水色应有尽有。全区按照景观的空间分布、景观特点可以分成8个旅游区:石林景区、黑松岩也叫乃古石林景区、长湖、芝云洞、月湖飞龙瀑也叫大叠水景区、圭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奇风洞,其中石林景区是代表。“石林胜境”、“千钧一发”、“凤凰梳翅”、“阿诗玛”等著名景点多集中于此。

“远近高低各不同”是石林景观的真实写照,观赏路南石林也是这样,观赏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景物就不一样。站在高处,视野扩大,石林看上去像一片幼苗,灰黑色的石林被绿树红亭点缀得更加秀美;从远处看,石林又像是一层层叠起来的积木,疏密有致。

石林是如何形成的

在距今约3.6亿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纪时期,路南一带还是滇黔古海的一部分。大约2.8亿年前的石炭纪,石林开始形成。据推测,当时大海中的石灰岩经过海水流动时不断冲刷,留下了无数的溶沟和溶柱。后来,这儿的地壳不断上升,并经过长期积淀,沧海逐渐变为陆地,之后又历经了亿万年的风吹日晒、雨水冲蚀、地震…这一童话世界般的壮美奇景就留下了。

一座座、一丛丛巨大的灰黑色石峰、石柱,昂首挺胸,直指青天,远远望去就像一片莽莽苍苍森林,“石林”之名正因如此。

路南石林的著名景区

路南的石林有独石成景的,像“石钟”、“唐僧”、“阿诗玛”、““万年灵芝”、 “象居石台”、“祝员外寻女”等;有两个对称的石峰构成的,像“孟母训子”、 “母子偕游”、 “梁祝相送”、 “依依惜别”、“双鸟渡食”、 “骆驼骑象”等;有众石组成场面宏大的,像李子箐石林“石林胜景”、乃古石林“古战场”等。

随着观赏角度的变化,石林的景观也会变化,像李子箐石林的一块石峰,平视它是一对夫妇握手诉说离别情之景:男的身着盔甲,女的背着孩子,形态真切,因而为其取名为“喜相逢”。仰视它时,又觉得它是一只背上驼着单峰骆驼的长鼻子大象从树林中往外走,真是太神奇了。

石林在夜色之下充满诗情画意。亿年的水洗风磨,使得石林处处透着灵光秀气。诗人咏到:“石林,胸怀坦荡、性格孤傲。从不愿乔装打扮,更不去沾花惹草。”旅行者说:“石林兼有五岳之雄、三峡之奇、黄山之峭、桂林之丽、奇雄峭丽、融然天成。”有位作家感叹道:“如此心驰的奇观,如此神往的旅游。不管游人来自那里,是干什么的都能引发无限的联想:工人勾下线条,设想出的高楼大厦;农民摄下风采,憧憬着丰硕金秋;将军看到了铮铮铁骨,狂飚中从不低头;学者看到了中流砥柱,从不屈服……”人们的灵感,不正是来自石林石族的灵光秀气吗?

石林的独特魅力

路南石林魅力不仅在自然景观上有魅力,独特的石林撒尼土著风情也独具特色。丰富而宝贵的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在丛丛石峰和红土地上闪着璀璨的光芒。以勤劳勇敢、热情著称的石林撒尼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 2000多年来一直都生活在这里,与石林共生息,创造出以“阿诗玛”为代表的,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彝族文化。它不仅代表石林形象,也是云南旅游形象的代表。

彝文记录的古老撒尼叙事长诗《阿诗玛》如今已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国内外发行,改编成我国第一部彩色的立体声享誉海内外;撒尼歌曲《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也名扬天下;每年农历6月24日的彝族火把节,是撒尼人特有传统的节日,摔跤、斗牛、火把狂欢节蔚为壮观,被誉为“东方狂欢节”。

相关链接——喀斯特地貌

所谓喀斯特(因南斯拉夫西北部的喀斯特高原是最典型的)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一种以石灰岩为主的地表可溶性岩石被水溶解后,发生溶蚀、沉淀、崩塌、陷落、堆积,从而形成石林、石峰、石芽、溶斗、落水洞、地下河,以及奇异的龙潭、众多的湖泊等特殊地貌。我国的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四川等省区都有分布,其中发育最好、最美的石林当首屈一指。我国第二次喀斯特学术会议1966年召开,将“喀斯特地貌”改成“岩溶地貌”,所以我国又叫岩溶地貌。

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喀斯特地貌最易发育。这种地方奇峰林立、岩石突露,石芽、石林、峰林、喀斯特丘陵等是常见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正地形,溶沟、落水洞、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等是喀斯特负地形;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是地下喀斯特地貌;还有与地表和地下密切相关联的竖井、芽洞、天生桥等喀斯特地貌。

乐业天坑群

“天坑”是一种奇异的景观,是大自然给人类的造化之谜。连绵的群山之中,一个巨大的坑洞突然裸露出来,像斧劈刀削一样雄伟的峭壁直立着围成坑洞的四壁。远望去就像大山对着天空,张开巨大的嘴巴。

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在我国广西乐业县,其数量和分布密度都是世界其他国家绝无仅有的。世界13个超大型天坑中就有7个分布在乐业。大石围天坑是最大最深,深达613 米,南北宽420 米,东西长600 米。周边悬崖绝壁,底部是一片原始森林。因为天坑如此之多,乐业县被誉为“世界天坑之都”、“世界天坑博物馆”。

天坑是如何形成的

天坑一般是单独一座,但是乐业境内却是成群的天坑。科考发现在约方圆5千米的范围内就发现了17个大小不同的天坑。

关于乐业天坑成群分布的原因,地质学家认为,这与乐业县特殊的地质构造有关:乐业县地层是S形的旋扭构造,天坑分布区正恰巧在两反向弧形的连接线上也就是旋扭构造的中间。在地壳震荡时发生,这个地区张力是最大的,拉张形成裂隙。这一推断同时解释了凌云、田阳、西林等与乐业邻近的县虽也具有同样地质条件,可是没有出现天坑的现象。

专家推测乐业天坑群的形成时间大约是300~4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纪,而且调查发现该坑群在形成过程中发生过强烈地地壳抬升。乐业县在云贵高原向东部低地过渡的地带,云贵高原的第二级上。根据我国地形的生成原因,这次抬升运动发应该是著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发生于距今约300~400万年前新生代第四纪。这次造山运动生成了云贵高原,塑造了我国现在的地形。

大石围天坑是乐业天坑群中最大的,因为在它底部的原始森林中曾经发现过植物桫椤,该植物与恐龙同时代,所以它应该形成于距今6500万年前的恐龙时代。当然这个推测也有商榷之处:桫椤虽然是与恐龙同时代的,但是否与恐龙同时毁灭未能考证出来;另外如果乐业天坑群真的在恐龙时代就形成,在几千万年的地壳变化中,又是因为什么而保持原貌的呢?

因此,对于乐业天坑的具体成因,还有待于科学家们的进一步研究探索。

天坑群中的奇绝景观

白洞天坑是乐业天坑群景观中最奇绝的,除了跟其它天坑一样,它也具有地下原始森林和地下暗河,但是,它还与1100米外的天星冒气洞相通,形成了最奇特的自然界呼吸奇观:一边洞口吸气,另一边洞口呼气,而且方圆几百米外,人都能看清从洞口冒出的白烟。冒气洞为什么会冒气,而其它的天坑洞穴就没有这种景象?对此专家还无法解释。

乐业县竹林坝 屯的穿洞天坑也是著名的景观之一。该天坑是多边形,六座山峰将之围着,在所有天坑中,它是峰体最多的,在世界六大超大型天坑之列。是目前开发的天坑中可以通过溶洞进入坑底,一览坑底神心的。穿洞天坑的存在也增加了天坑旅游的神秘、新奇,特别是坑底西南端的厅堂式洞穴,它的顶部有一个小口天窗,光柱从108米的高处射下来,让人觉得洞厅宽大而空旷,由于有球形洞室和天窗,这里的景观倍增神秘感。这里集集溶洞、光柱、地下河、原始森林于一体,是“天坑”的缩影。

此外集天坑、溶洞、高山、森林、瀑布于一体的黄猄洞天坑,是世界级的大石围天坑群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奇、秀、幽、野”等景观特色,气候温和,夏无酷暑,是浏览观光、休闲度假、科普考察最为理想的场所。花坪景区、一沟景区、黄猄洞天坑景区、风岩天坑景区、盘古王景区和西南民俗风情园组成的黄猄洞天坑有6大天坑,67个风景资源点中最为独特的是黄猄洞天坑。该天坑的地貌惊险而壮观,口处有茂密的森林,坑底的大面积森林中有着大型的野生动物,坑内西侧有的季节性瀑布,落差达100多米,坑内的天坑仙鸽、黄猄神像等29个自然风景点可以说是天坑、森林、瀑布和神话的完美结合,在坑边还有蛙王护洞传说以及七仙女下凡的故事。

大石围在乐业县同乐镇刷把村北,属于红水河南干热河谷地带,有世界“岩溶圣地”的美称,有垂直竖井(集独溶洞、原始森林、珍稀动植物于一体),形成天然的洞中有河,洞底有洞。有两条冷热交汇的地下暗河,其中有丛生挺拔的石笋,峭然擎天的石柱,晶莹透亮的石帘,石瀑也随处可见,景观奇特而迷人。大石围周边村屯还有二十多个石围如百洞、神木、苏家坑、邓家坨、甲蒙、燕子、盖帽、黄、风岩、大坨、穿洞等,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坑群”。

百朗大峡谷是天坑群的另外一种独特地貌,它与大石围底部有地下暗河相通连。该峡谷长达4000米,两边是高1000多米的山峰石壁,紧夹是一线蓝天。几十个不同形态的大洞穴在谷中分布,里面有千奇百怪的钟乳石、生物化石。地质学家说那些巨大的钟乳石,几万年乃至十几万年的时间才能形成。

乐业县境内除已发现的天坑,是不是还有不为人知天坑的存在?片神奇的崇山峻岭之下,是不是还有正在坍塌的溶洞,突然有一天崩陷为新天坑呢?旧谜团的逐渐解开,新谜团又摆在了人们面前。

相关链接——天坑

天坑这个词在2001年之前通常是特指重庆奉节县小寨天坑的。2005年在国际喀斯特学术界,“天坑”(由中国人定义)这一术语获得了一致认可,从此“tiankeng”通行国际。

天坑就是一种特殊的岩壁,有巨大容积、陡峭而又圈闭,空间与形态特征事非凡的:有深陷的井状、桶状轮廓,在特别厚、下水位非常深的可溶性岩层中发育,由地下通到地表,平均宽度和深度都大于100米,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是一种特大型的喀斯特负地形。

天坑的成因一般分两种:多是像广西乐业天坑群那样的塌陷型,罕见的是像冲庆武隆后坪冲蚀天坑群那样的冲蚀型。它的形成至少同时具备一下6个条件:

(1)石灰岩层要达到一定厚度,只有岩层足够厚,才能给提供给天坑的形成足够空间。

(2)要有很深的水位很深的地下河。

(3)含气体的岩层也就是包气带的厚度要够大。

(4)要有足够的降雨,保证地下河流量、动力足够大,冲走塌落的石头。

(5)要有平的岩层。从天坑四周的绝壁上看岩层与地面平行,如同一层层石板堆在周围,这样,岩层才能垮塌。

(6)要有突起的地壳要,才会为岩层垮塌提供足够动力。

到现在已被确认的天坑多达78个,有2/3在我国分布。关于天坑的考察和争论是不会停的止。

元谋土林

云南的路南石林已中外驰名,其实这里的土林也足以与石林相媲美。

这里的土林分布广,元谋县的班果土林、物茂土林、浪巴铺土林是著名的。元谋的土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路南的石林是“云南三林”。

元谋土林分布较广,共有13处之多,其中以虎跳滩土林(又名“物茂土林”,通常所说的“元谋土林”景点即指此处)、新华土林(又名“浪巴铺土林”)、班果土林是元谋土林群落中面积最大、景色最壮观、发育最典型、色彩最丰富的三座土林。

在我国乃至世界上,元谋土林都是一大奇妙奇观。经历了长久的地壳运动后,风雨之神又把这里的土地雕琢成如此千奇百怪的形态。走进土林,仿佛进入了神秘的魔幻世界,眼前鬼斧神工般的景观令人目不暇接。元谋土林的神奇魅力吸引众多摄影家、知名导演、地质学家来参观取景,这里也就成了影视摄影天堂。《无极》、《千里走单骑》等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土林的形成

土林土柱的造型千奇百怪:有的像直指蓝天锥剑,有的像整装待发的威严武士,有的像凝视远方亭亭少女,有的顶上丛生的杂草有野花点缀;有的砂石垒垒,身躯裸露……当然,混杂分布的各种形态的土柱使得土林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姿态,让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