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圆融做人老练做事
12672400000048

第48章 方法为王:方法对了事就成了,方法错了事就砸了(1)

许多人整天忙得团团转,工作仍然不见成效,忙而无效,顾此失彼,成天被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感到一筹莫展,力不从心,究其深层原因,乃是缺少方法而致。

做事没有方法,事倍功半;做事方法到位,事半功倍。做事老练的人要即使百事缠身,也会举重若轻,应付自如。面对千头万绪的事务,应当统筹兼顾,围绕中心,协调平衡各项事务,合理制订计划,科学利用时间,以要事第一为原则,集中精力处理重要事务,逐步解决细碎工作,有条不紊、灵活高效地开展工作,才能作出出色的业绩。

选准方位深筑井,在一处挖出井水来

许多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这样的强者法则:明智的人最懂得把全部的精力集中在一件事上,唯有如此方能在一处挖出井水来;明智的人也善于依靠不屈不挠的意志、百折不回的决心以及持之以恒的忍耐力,努力在各种的生存竞争中去获得胜利。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每天都在干着与他们兴趣不合的工作,他们往往自叹命运不济,他们希望机会来了,再去做称心如意的工作。可实际上光阴似箭,时间过去就不再重来,如果不马上回头,今天得过且过,明天又再等一会儿,当所有最宝贵的青春岁月都在稀里糊涂中浪费掉后,再想重新学习一些新的技能时,往往为时已晚。这种一再拖延、得过且过的惰性,其实与慢性自杀无异。青年人通常不太去留意促成事业获得成功的因素,他们常常把做事情和干事业看得过分简单,不肯集中自己全部精力去做。他们不知道,在一项事业上的经验好比是一个雪球,随着人生轨迹的推移,这个雪球永远是越滚越大的。所以,任何人都应该把全部精力集中在某一项事业上,在这一方面随时随地作努力。这样,你在上面所花费的功夫越大,获得的经验也就越多,做起事来也就越顺手、越容易。

人人都须懂得时间的宝贵,“光阴一去不复返”。当你踏入社会开始工作的时候,一定是浑身充满干劲的。你应该把这些干劲全部用在事业上,无论你做什么职业,你都要努力工作、刻苦经营。如果能一直坚持这样做,那么有一天当你发现这种习惯所给你带来的丰硕成果时,你一定会感到惊讶。歌德这样说:“你最适合站在哪里,你就应该站在哪里。”这句话可以作为对那些三心二意者的最好忠告。

无论是谁,如果不趁年富力强的黄金时代去养成自己善于集中精力的好性格,那么他以后一定不会有什么大成就。世界上最大的浪费,就是把一个人宝贵的精力无谓地分散到许多不同的事情上。一个人的时间有限,能力有限,资源有限,想要样样都精,门门都通,绝不可能办到,如果你想在任何一个方面做出什么成就,就一定要牢记这条法则。对大部分人来说,如果一进入社会就善于利用自己的精力,不让它消耗在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上,那么就有成功的希望。但是,很多人却偏偏喜欢东学一点、西学一下,尽管忙碌了一生,结果却什么事情也没做成。

在这方面,蚂蚁是我们最好的榜样。它们围着一大颗食物,齐心协力地推着、拖着它前进,一路上不知道要遇到多少困难,要翻多少跟斗,千辛万苦才把一颗食物弄到家门口。蚂蚁给我们的最好教益是:只要不断努力,持之以恒,就必定能得到好的结果。

那些富有经验的园丁往往习惯把树木上许多能开花结果的枝条剪去,一般人往往觉得很可惜。但是,园丁们知道,为了使树木能更快地茁壮成长,为了让以后的果实结得更饱满,就必须要忍痛将这些旁枝剪去。否则,若要保留这些枝条,那么将来的总收成肯定要减少数倍。

那些有经验的花匠也习惯把许多快要绽开的花蕾剪去。这是为什么呢?这些花蕾不是同样可以开出美丽的花朵吗?花匠们知道,剪去其中的大部分花蕾后,可以使所有的养分都集中在其余的少数花蕾上。等到这少数花蕾绽开时,一定可以成为那种罕见、珍贵、硕大无比的奇葩。

做人就像培植花木一样,青年男女们与其把所有的精力消耗在许多毫无意义的事情上,还不如看准一项适合自己的重要事业,集中所有精力,埋头苦干,全力以赴,肯定可以取得杰出的成绩。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众人叹服的领袖,成为一个才识过人、无人可及的人物,就一定要排除大脑中许多杂乱无绪的念头;如果你想在一个重要的方面取得伟大的成就,那么就要大胆地举起剪刀,把所有微不足道、平凡无奇、毫无把握的愿望完全“剪去”。在一件重要的事情面前,即便是那些已有眉目的事情,也必须忍痛“剪掉”。

世界上无数的失败者之所以没有成功,主要不是因为他们才干不够,而是因为他们不能集中精力,不能全力以赴地去做适当的工作。他们使自己的大好精力东浪费一点、西消耗一些,而他们自己竟然还从未觉悟到这一问题。如果把心中的那些杂念一一剪掉,使生命力中的所有养料都集中到一个方面,那么他们将来一定会惊讶——自己的事业上竟然能够结出那么美丽丰硕的果实。

拥有一种专门的技能要比有十种心思来得有价值,有专门技能的人随时随地都在这方面下苦功、求进步,时时刻刻都在设法弥补自己的缺陷和弱点,总是要想到把事情做得尽善尽美。而有十种心思的人则不一样,他可能会忙不过来,要顾及这一点又要顾及那一个,由于精力和心思分散,事事只能做到“尚可”为止,结果当然是一事无成。

现代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所以,我们必须专心一致,对自己的工作全力以赴,这样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作出出色的业绩。

在一定时期内不遗余力地做一件事

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强项,离不开艰辛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你可知道石匠是怎么敲开一块大石头的吗?他所拥有的工具只不过是一个小铁锤和一支小凿子,可是这块大石头却硬得很。当他举起锤子重重地敲下第一击时,没有敲下一块碎片,甚至连一丝凿痕都没有,可是他并不以为然,继续举起锤子一下接一下地敲,100下、200下、300下,大石头上依然没出现任何裂痕。

可是石匠还是没懈怠,继续举起锤子重重地敲下去,路过的人看他如此卖力而不见成效,却还继续硬干,不免窃窃私语,甚至有些人还笑他傻。可是石匠并未理会,他知道虽然所做的还没看到立即的成效,不过那并非表示没有进展。他又挑了大石头的另一个地方敲,一锤又一锤,也不知道是敲到第500下还是第700下,或者是第1 000下,终于看到了成效,那不是只敲下一块碎片,而是整块大石头裂成了两半。难道说是他最后那一击使得这块石头裂开的吗?当然不是,而是他一而再,再而三连续敲击的结果。

这个故事给我们很大的启示,保持持续不断的努力就有如那把小铁锤,它能敲碎一切横在人生路途上的巨大石块。

古往今来,凡是卓有成就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很注意把精力用在做一件事情上,专心致志,集中突破,这是他们做事卓有成效的主要原因。著名的效率提升大师博恩·崔西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一次做好一件事的人比同时涉猎多个领域的人要好得多。”富兰克林将自己一生的成就归功于对“在一定时期内不遗余力地做一件事”这一信条的实践。爱迪生认为,高效工作的第一要素就是专注。他说:“能够将你的身体和心智的能量,锲而不舍地运用在同一个问题上而不感到厌倦的能力就是专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天都要做许多事,而我只做一件事。如果一个人将他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上,他就会成功。”

有一次,一个青年苦恼地对昆虫学家法布尔说:“我不知疲劳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花在我爱好的事业上,结果却收效甚微。”法布尔赞许说:“看来你是一位献身科学的有志青年。”这位青年说:“是啊!我爱科学,可我也爱文学,对音乐和美术我也感兴趣。我把时间全都用上了。”法布尔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放大镜说:“请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上试试,就像这块凸透镜一样。”

查尔斯·菲尔德博士说过,那些同时有着很多目标、精力分散的人会很快地耗尽他们的精力,随着精力的耗尽,随之而来的就是原先雄心壮志的消磨。我们的工作也是一样,如果你能够集中精力,一次做好一件事,就会发现工作原来是一件十分简单和有趣的事情。

李洁在一家出版社从事校对工作,她曾为自己定下一条原则:除非有特殊紧急事件,否则就要全身心地投入校对工作中去。她将所有的精神集中在一件事上,即创造一个有创意与高效率的工作环境。换句话说,一坐到桌前,她就不再想别的事,哪怕手中的书稿校对到只剩最后一页,她也绝不去想下一部书稿的事。

没多久,李洁就发现,她的这条原则能让她专心致志地做事,而且很少感到校对是一件枯燥无味的工作。她发现一个小时的专心工作,抵得上一整天被干扰工作的成果。

当你集中精神,专注于眼前的工作时,就会发现自己获益匪浅——你的工作压力会减轻,做事不再毛毛躁躁、风风火火。对工作的专注,还能激发你更热爱公司,更热爱自己的工作,并从工作中体会到更多的乐趣。

用好20/80原则,做事分清轻重缓急

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曾经说:“有人告诉我,他一周工作90个小时,我会说,你完全错了,写下20件每周让你忙碌90个小时的工作,仔细审视后,你将会发现,其中至少有10项工作是没有意义的,或是可以请人代劳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及社会学家帕累托提出著名的“帕累托原则”,也称为“20/80原则”,即在任何一组东西之中,最重要的通常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

根据帕累托原则,在一家公司里通常是20%高绩效的人完成80%的工作。你也许会感到很惊讶,但这却是事实。比如在销售部,通常是20%的人带来80%的订单;在开会时,20%的人通常会提出80%的建议。也正是如此,所有的高效能人士一致认为:高效率地完成工作的技巧源自于将80%的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任务上。因此,要把注意力放在20%的关键事情上。

不论是领导,还是员工,都可能遇到千头万绪、问题繁多的情况,这时候需要把问题的轻重缓急分清,然后找到其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集中力量解决它。

善于处理轻重与缓急的关系,也就是重要性与紧迫性的关系。事实表明,重要的事不一定都紧急,紧急的事也不一定都重要。如果总习惯于先办紧迫的事,就常常使一些重要的事情流产,而且会经常处于紧急应付的状态之中。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应先考虑事情的轻重,然后再考虑事情的缓急。首先是先办重要而又紧迫的事;其次是重要的但不紧迫的事;再次是紧迫但不重要的事;最后是既不重要又不紧迫的事。这也符合“重要的少数与次要的多数”的原理。日常生活中你可能常常可以体会到,80%的看报时间往往花在20%的版面上;80%的看电视时间集中在20%的节目上;80%的教师辅导时间用在20%的学生上;工作效果的80%,往往集中在20%的重要事情上。如果有十件事,完成了头两件最重要的,即可收到80%的效果。所以,要学会把有效时间的80%集中在那些重要工作上,然后再兼顾其他。

凡事都有个轻重缓急,在特定的时间里,必须首先解决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否则可能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是只见森林却看不见其中最大的树木,没有找到最重要的事。

世界上有两件事是最难让员工做到的,那就是让他们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来思考和行动,这也就是专业人士和业余人士之间的区别,同样,这也是区分一个领导和下属之间的分界,因为“讲究实效的员工懂得如何得到他们想要的”,“哲学家懂得应该得到什么”,“领袖们懂得如何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成功可以被定义为“不断积极地实现预定目标”,这一定义告诉我们“分清主次”的原则和“朝既定目标前进”的能力是一个领导者成功的基础。实际上,这正是领导艺术的关键。

掌握时间运筹的法则,挖掘每一分钟的价值

富兰克林说:“时间乃是构成人生重要因素之一。人之成就与善于有效利用时间有密切关系。”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凡是有成就、有作为的人,都有强烈的时间观念和运筹时间的本领。

我们做事都是有时间限定的,没有无限时的工作。时间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在战场上,时间就是生命。提前占领目的地就会少牺牲很多人;谁抢占先机谁就处在了优势制胜的地位;晚了一秒开枪,就成了敌人的俘虏……在商场上,时间就是商机。谁最先推出产品,谁就占领了市场;谁最先退出熊市谁就避免了股价下跌所造成的损失……还有,医生要以最短的时间抢救病人,否则就像他杀了那个人一样有罪恶感……

时间意识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是不可缺少的。“定时”是技术时代的日常生活的一大突出特征。早起,上班,工作,下班,都被仔细地定时,你不能出差错。整个社会就好像一台庞大的机器,它在时间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运转。如果有哪一个部件、哪一个环节不听指挥,机器就不能正常运转。

下面介绍科学统筹时间的几个技巧,供你在工作中作参考。

1.养成快速准时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