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文学理论实用教程
12653100000009

第9章 文学思潮

文学思潮第八章

在文学的历史发展中,某一个历史阶段的文学活动往往会表现出相同或相近的思想倾向、发展趋势并形成潮流,成为与时代发展的洪流相表里,并且反映历史前进方向的主旋律。例如西方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中国文学史上的唐宋古文运动和五四新文学运动,这些文学活动在文学史上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文学的独特风貌。这种在文学史上形成潮流,并产生一定影响的文学活动,就是本章所要讲述的文学思潮。

第一节 文学思潮的界定

文学思潮是社会思潮的一种。就“思潮”而言,它主要具有三方面的属性。一是精神性,即是指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具有鲜明倾向的思想潮流。二是动态性,即会经历一个萌发、生成、兴盛到消亡的过程。三是群体性,即为许多人所接受,从而形成一定的声势。文学思潮是具有历史属性的群体性文学意识的活动过程,因而具有社会思潮的一般属性。文学活动的主体总是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总是希望以文学活动的方式介入生活,这就决定了文学思潮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正如老舍曾经指出的:“不管艺术家是改革派还是保守派,是革命论者还是进化论者,是未来事物的憧憬者,还是留恋往昔黄金时代的梦幻者,他们自己时代的社会思潮,是他们进行艺术活动的出发点。”文学思潮既有社会思潮的普遍特征,同时也具有特殊性及相对独立性。文学思潮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它遵循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并以其特殊的方式参与到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巴赫金指出:“文学是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进入周围的意识形态现实的,它以有一定组织的文学作品的形式,带着一种特别的、唯有它才具有的结构,在现实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而文学思潮的相对独立性则表现为,社会思潮不会直接掌控文学思潮。社会思潮转化为文学思潮是需要中介的,即文学思潮中所包含的文学规范。韦勒克强调文学规范系统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时期是一个由文学的规范、标准和惯例的体系所支配的时间的横断面。”社会因素必须通过文学规范与艺术原则、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美学因素相融合,才能够进入文学活动。

所谓文学思潮,是指在特定历史时期,由于受时代生活、哲学思想以及社会思潮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受某种文学规范制约的文学潮流。它是在某种文学规范系统支配下形成的群体文学活动的整体观念系统。文学规范不仅在文学本质、意义、功能等方面提供基本观点,还有针对题材、主题、文体、手法和审美趣味等方面的一系列程式。一种特定的文学思潮,通过其特定的文学观念、创作方法、文本结构、文体风貌乃至批评范式和理论框架等,把属于自身的众多文学现象联接成一个整体。文学思潮以文学理论批评、文学运动、文学创作以及文学接受为具体表现形态,涵盖了文学活动的各个层面。就其具体的存在范畴而言,涉及创作问题、批评与理论问题、读者及社会反应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包含在一个完整的过程中,体现为一个“历史”的叙事状态。因此,一个特定的文学思潮作为观念系统,体现在整个群体性文学活动的各个领域。文学思潮应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认识。

一、文学思潮的形成

文学思潮不是一些相似的文学现象的汇集,而是在一定时期围绕着某种文学观念或纲领形成的文学活动整体,它以其特殊的形态和方式蕴含着世界观、价值观及其他社会性存在的精神性成分。这些精神性的成分影响了或直接构成了文学思想。所谓文学思想,是指人们对于文学的总体的看法和态度,也可称为文学观念和文学理论,是特定时代的文学家对文学的意义、使命、艺术方式等基本问题的认知。

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封面

文学思想决定着创作和批评的向度,规范着文学潮流的发展,从而呈现为整个思潮的主导性标志。文学思潮对参与文学活动的个体产生沟通与同化的作用,并促进群体性文学实践的形成与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文学基本问题的认知都有很大的差异,从而决定了不同文学思想的出现。如陈独秀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所倡导的“文学革命”,提倡“国民文学”、“写实文学”和“社会文学”的基本创作方向,就是当时一种崭新的文学思想的体现。就文学思潮形成的过程而言,文学思潮的产生往往会经历由“点”到“面”、由弱到强、由隐至显的过程。“由‘点’到‘面’的变化过程亦就是由单个的‘思’之于群体‘潮’的生成过程。”席扬:《文学思潮:理论方法视野》,36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思潮的形成往往离不开“先锋思想”的启发与推动,它起着一种引领、吸附与凝聚的作用,将个体性的思想观念触发为群体性的思潮。如丹麦批评家勃兰兑斯在论述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形成时就认为,“某一位杰出的人物,经过长期无意识的和半意识的斗争后,终于具备充分的意识,从各种偏见中挣脱出来,并在视觉上达到晶莹清澈的境地;然后,一切就绪,天才的闪电照亮了他看到的一切……最初是一个人,接着是另一个人,然后是第三个人,各自带着他自己的观点,各自带着他的反抗精神、他的抱负、他的需要、他的希望、他的决心,走向这个新倾向的代言人。”中国20世纪涌现出的一些文学思潮在生发时也体现出这一特点,如“革命文学”、“社会批判文学”和“人道主义文学”等思潮都是非常典型的例证。

二、文学思潮的存在状态

作为群体意识、具体精神的文学思潮是流动的,是一个由盛到衰的过程,有其历时性、动态性。卢铁澎认为:“文学思潮是个具有历史规定性的群体文学意识的活动过程,它同所有思潮(政治的、哲学的、宗教的……)一样,都是一个具有发生、发展和衰落等不同流变阶段的过程。”卢铁澎:《文学思潮特性论》,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9(5)。首先,文学思潮的存在与发展是多种因素合力推动的结果。正如历史发展是由许多单个意志的合力构成的,文学思潮的发展也体现出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文学思潮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文化背景、现实状况、文学规范、审美态度以及读者接受情况等因素都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日本学者竹内敏雄认为文学思潮的产生、发展受到了文学自律性因素与他律性因素的综合作用。“一方面受诸如地理的风土的环境、人种的血族的条件、社会的经济形势、个人的心理的影响等等属于在精神之下的诸存在层次所制约;另一方面,文学思潮作为精神的存在又保持着固有的规律性。”[日]竹内敏雄:《文艺思潮论》,参见卢铁澎:《文学思潮发展论》,载《学术研究》,2001(8)。另外,在一个文学思潮的内部也会出现观点不同甚至相互排斥的批评流派或创作流派。它们相互竞争、相互影响也相互促进,这是从内部激发探索与创造活力的重要因素。其次,文学思潮一般都有一个萌发、生成、兴盛到衰亡的过程,表现为不同的发展阶段。了解特定文学思潮的前后承继关系,不同发展阶段的时间与空间特点,以及影响其发展的自律因素与他律因素,对于认识文学思潮有重要意义。勃兰兑斯在描述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时,就清晰地勾勒出其发展的历史脉络。他认为,虽然浪漫主义的所有作家都遵循自然主义倾向的浪漫主义规范,但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呈现出不同的理解。在开端阶段的湖畔诗人那里,华兹华斯等诗人往往以真挚的感情赞美单纯的自然。到了雪莱和拜伦,浪漫主义达到了顶峰,从歌颂自然化成了抒发自我的激进主义。到达顶峰之后,浪漫主义很快衰落,被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潮所取代。最后,文学思潮的发展具有反拨性与反复性。文学思潮的发展不是直线式的单向度变化,而是在多种合力的推动下出现的整体趋向性的变化。它可能是阶段性的反方向的发展,或者是由一种倾向向另一种倾向的变化,但是就其整体而言都是其发展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文学思潮中的创作方法与创作群体

文学创作是文学实践的重要活动之一,文学思潮是创作方法形成的重要原因,而创作方法则是文学思潮的重要特征,二者的关系是互动的。美国学者威廉·弗莱明提出,“不管艺术家是改革派还是保守派,是革命论者还是进化论者,是未来事物的憧憬者,还是留恋往昔黄金时代的梦幻者,他们自己时代的社会及其思潮,是他们进行艺术活动的出发点。”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他必须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从事艺术活动。任何一位作家都不可能在没有任何阅读和鉴赏经验的前提下进行成功的文学创作,因此任何作家的创作都不可能远离文学思潮的影响。首先,特定时代的文学思潮及其所呈现出的文学风气会对艺术创作产生或隐或显的影响。对于这一点,钱钟书有过深刻的阐释。他认为,“一个艺术家总在某些社会条件下创作,也总在某种文艺风气里创作。这个风气影响到他对题材、体裁、风格的去取,给予他以机会,同时也限制了他的范围。就是抗拒或背弃这个风气的人也受到它负面的支配,因为他不得不另出手眼来逃避或矫正他所厌恶的风气。正像列许登堡所说,模仿有正有负,‘反其道以行也是一种模仿’;圣佩韦也说,尽管一个人要推开自己所处的时代,仍然和它接触,而且接触得很着实。”文学思潮主要通过创作方法的中介,起沟通组织的作用,促成群体性的创作潮流。所谓创作方法是指文学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处理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以及构成文学形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很多时候创作方法就是在文学思潮中产生和发展的,如古典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创作方法就是在同名的文学思潮中产生的,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也是在特定的文学思潮中完善和发展的。其次,文学思潮的理论也会直接或间接地指导作家进行创作。“文学思潮主体有无自觉的科学的文学思潮理论指导,关系着文学创作思潮的盛衰起落,支配着文学创作思潮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

卢铁澎:《文学思潮理论研究的意义》,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5)。文学思潮中所包含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因素会触动和激发文学领域乃至整个社会对于相应的文学问题的思考,引起群体性的效仿或论证。我们可以看到,在一定的文学思潮的影响下,往往会聚拢一批自觉地按照相同或相近的创作原则进行写作的作家。如在现实主义的大旗下,无论是国外的现实主义大师如司汤达、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还是中国现代文学泰斗如鲁迅、茅盾、老舍,乃至新时期的古华、路遥等作家,都在同一规范下在不同的时间和国度里释放出个体创造性的最大能量,以缤纷的色彩丰富着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不论在程度上或风格上有多么不同,他们再现生活的创作原则是一致的。再如新时期中国文学出现的对现代主义倾向的反应,也能说明这一问题。据统计,从1978年至1982年这五年间,有近四百篇介绍和讨论西方现代派文学的文章见诸全国各种报纸和杂志。现代主义成了中国文坛的热门话题,文坛弥漫着一股仿效、追随西方现代主义文艺的热潮,也存在着毫不示弱的拒斥和质疑。正是在这种理论批评的引导和刺激下,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文学创作在中国不断升温、蔓延并最终形成了引领整个时代的文学思潮。最后,创作方法是文学思潮得以确立的标志,文学思潮的特殊性可以通过创作方法体现出来。文学思潮影响的领域非常广泛,但最终还是要在创作领域集中体现出来。有学者就文学思潮对创作方法的依赖性特点进行了界定。具体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其一,创作方法是文学思潮区别于社会思潮的特殊性——文学性之所在,同时又是社会思潮、文学思想转换为审美形态的文学思潮的“中介”,没有特定创作方法的形成,就不算是文学思潮。其二,创作方法是文学思潮的超越性之所在,即文学思潮的产生演变更迭递移,其内在根源主要是创作方法的变迁。参见周晓风:《论文学思潮的创作方法特征》,载《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4)。西方公认的几种主要文学思潮与创作方法的共名就能够很好地说明这一问题。

四、文学思潮的接受

文学思潮是对文学活动整体的界定,贯串于整个群体性文学活动的各个领域,通过创作、批评、鉴赏等不同的文学实践呈现出来。创作、接受和批评往往是融为一体的,作家和批评家一般首先是接受者,然后再把文学思潮中的信息反馈到创作和批评实践中。因此文学思潮之所以形成,还在于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和接受。对于文学思潮接受的研究主要包括考察接受的状态和接受结果。接受的状态主要是指文学思潮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传播状况、接受群体以及社会反映等,决定了文学思潮影响的时空范围和接受结果。每一种文学思潮的接受与传播都具有其历史性和特殊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学思潮的面貌。17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学思潮由于服务于君主专制政体的需要,在对古希腊罗马文学理论的传承中存在着大量的误读,这种独特的解读方式在理论、批评和接受领域形成思潮,然后支配创作并形成创作思潮。

《新青年》杂志封面

诸如布瓦洛、高乃依等作家高举复古的旗帜,并循着服务现实的规范,不断地阐释与创新古典文本,进一步加强了古典主义的权威性和合法性,使之能绵延200年之久。接受结果则是指文学思潮作用于人生、审美或其他精神领域而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五四新文学思潮与当时的新文化运动一样,对封建的旧观念旧思潮具有彻底的破坏性,但从其诞生之时始也同时以树立新观念、建设新文化新思潮为己任。1917年初,胡适和陈独秀相继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被视为五四新文学思潮发端的标志与划时代的宣言。无论是胡适主张的文学改良的“八事”,还是陈独秀所提倡的“三大主义”,都非常明确地提出了破坏和建设并重的双重任务。在这种新的文学观念规范下形成的新文学思潮,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嬗变和发展,构建了中国文学的全新体系,创立了中国文学的崭新传统。

文学思潮之“思”应该是一种体系性的文学思想,既可以是显在的体系,也可以是潜在的体系。作为规范系统,它类似于科学史上的“范式”。体系性的文学思想作为文学思潮的支配型模式,可以是理论性的,也可以包含在具体的文学范例或者文学文本中。同时,文学思想的体系是文学活动系统中主体群体在文学规范体系支配下的动态的观念整体,这种群体活动既受其制约和支配,又对其产生反作用,促使其随着社会现实的发展演变而兴衰生灭。

第二节 文学思潮的特征

文学思潮作为一种观念系统,与社会文化环境有密切联系,具有自觉的文学思想和明确的文学纲领,同时还具有流变性、群体性、历史性、复杂性、系统性以及互动性等多方面的特点。这些方面相互关联,互为因果,有着不可割裂的整体联系。以下就文学思潮的主要特征做进一步的阐释。

一、文学思潮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文学思潮往往会积极回应社会现实的需求,在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打上时代的印记。如古典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就受到了当时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茅盾提出:“古典主义之所以能从法国扩展到其他欧洲国家,除了当时法国的强盛的国力和辉煌的文化成就而外,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其他欧洲国家也有适宜于古典主义的气候(那时候风行于欧洲的唯理论)和土壤(经济社会生活条件)。然而也因为各国‘土壤’的肥瘠并不完全相同,所以古典主义在各国开花结果的情况也大有差别。”茅盾:《夜读偶记》,42页,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58.可以说,离开了对特定时代社会心理氛围和历史发展趋势的深刻了解,就不可能真正理解文学思潮的发生及其意义。

文学思潮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不是简单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存在着程度不同的互动关系。一方面文学思潮会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文学思潮具有巨大的政治、哲学、道德、伦理、宗教、史学等多种功用,会直接或间接地渗透到社会生活中。文学思潮以及由文学思潮支配的文学运动、文学流派大多与社会文化思潮支配的运动和流派等活动或相互配合或交叉重叠,社会文化思潮借助于文学思潮的反映才更易于深入人心,更有力地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通常我们所看到的,文学思潮在时代生活和社会思潮的推动下产生和发展,主要是因为外在的社会因素在相互的关系中往往处于主要方面和强势地位。实际上,并不存在完全单向度的互动关系。苏联学者卡冈提出:“艺术由于它形象的、综合的本质,能够成为作为整体的、各种成分彼此统一和相互联系的镜子。文化在这面镜子中照见自己,依赖它在镜子中的所见所视而臻于完善。”[俄]莫伊谢依·萨莫伊洛维奇·卡冈著,凌继尧译:《美学和系统方法》,186页,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艺术不仅可以同镜子一样反映文化,而且可以使文化日臻完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文学思潮能够以特殊的传播方式和介入现实的方式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甚至改变社会的旧有格局。

二、文学思潮具有自觉的文学思想和明确的文学纲领

文学思潮不是文学中反映的思潮,而是关于文学的思潮,是由对于文学的思考而形成的潮流。任何文学思潮都需要文学思想的支持,文学的独立与文学思想的自觉是文学思潮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标志。在文学史上,每个历史时期都存在着不同形态的文学活动,但由于缺少成熟的文学思想,真正形成文学思潮的并不多。人类文明形成初期,即出现了较为丰富的文学活动。在古希腊文学的古典时期,活跃着各种文学流派,如“有反对贵族统治的思想倾向”的“戏剧派”和“抒情诗派”等。但是欧洲文学到了17世纪的法国,才有了高度自觉的文学思想,围绕布瓦洛在《诗的艺术》一书中提出的创作原则,产生了第一个文学思潮——古典主义。此后出现的浪漫主义、启蒙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等文学思潮,也都有明确的文学思想原则。

文学思想往往是通过明确的文学纲领体现出来的。俄国学者波斯彼洛夫把作家们有没有“明确的成文的”共同创作纲领,是否自觉地以这一纲领原则指导自己的创作,看作是文学思潮的具体衡量尺度。文学纲领不仅包括文学手法、艺术技巧的理论和创作内容方面的东西,还有对文学传播和接收等方面的要求,是对文学活动整体的规范。在“明确的成文”的共同创作纲领拟定之后,作家们又以之为自己创作的指导方针。作家们必须达到这样“高度的”或表现出这样“巨大的”“创作自觉性”,文学思潮才算形成了,他们才是该思潮的作家。“自觉性”确是文学思潮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而且不只是作家们的创作自觉,还要是遍及文学活动系统各个领域的自觉。17世纪的法国古典主义者就改造了亚里士多德的戏剧理论,提出了“三一律”的原则,以规范当时的艺术创作。“但是我们,对义理要服从它的规范,我们要求艺术地布置着剧情发展;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19世纪欧洲各国的现实主义,也通过司汤达的《拉辛和莎士比亚》和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序言》等著作提出了明确的现实主义主张。当然也有不经明确的文学纲领的统合而自发形成的文学思潮,如英国的现实主义。它没有形成纲领,没有和敌对思想产生斗争,但是其基本的文学思想和文学观念是明确的。

三、文学思潮呈现出具体性、生动性与流变性

具体的文学思潮概念属于历史范畴,它是一种动态的精神结构。按韦勒克的意见,文学思潮的嬗替也就是文学规范体系的变动。文学思潮主体群体遵循某一共同的规范体系从事文学活动,而主体群体本身的主观多样性,在社会现实的外部条件影响下,不断反作用于文学规范体系,使其在发展过程中显示无限的丰富变化和多向度探索,主体群体也不断分化组合,使文学思潮从量变达到质变。决定文学思潮的文学思想和观念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不仅受到外在社会因素的影响,而且自身也潜含着诸种矛盾,如内容与形式、意义与符号、历史要素与美学要素等关系都处于或隐或显的矛盾对立之中,并且随着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地发生变化。文学思潮在不断流动的过程中,通过具体生动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潮流展示其存在。围绕某一种文学思潮,许多作家和创作集团会发起各种文学运动,通过文艺论争等形式推动文学思潮的传播与发展。文学思潮的流动性不仅是时间上的延续,更有空间的流动性。一种成熟的、在社会范围内影响较大的文学思潮,往往会跨地区甚至跨国家进行传播,推动新的区域产生文学运动和社会运动。

在文学思潮流变的过程中,其中的文学思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会导致文学思想的变化。如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曾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一部分,随着社会革命需求的高涨,后来发展为独立的文学思潮。不同的文学思潮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关系也有很大的差异。一般而言,每一种文学思潮多少都体现出对其所继承的文学思潮的批判与超越。如批判现实主义是资本主义时期现实主义的代表,在艺术上反对偏于理想主义的浪漫主义。但是观点对立的思潮并不永远是泾渭分明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等流派虽然各个有和现实主义不同的契机,然而并不是完全和现实主义对立的。在某方面或某些艺术领域来说,也有和现实主义相同之点。尤其是初期的古典主义,承继了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的余绪,现实主义的倾向反比浪漫主义还浓厚。”蔡仪:《现实主义艺术论》,143页,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因此,文学思潮不是凝固的,而是存在于发生发展的过程之中的。

文学思潮的产生变化不是线形的、单向度的,而是在多重合力的影响下自我超越、自我否定的。对同质因素的“吸附”、“聚合”,无疑在获得从正面证明自己的同时,也使“新异”思想的“价值属性”突现出来。对这样的因素实施“整合”,要么“改造”,以形成自身新因素;要么排斥,达到“中心”与“边缘”的换位。因而,无论是顺应还是反对,最后的作用点都将集中在对“新异”思想“价值属性”的确立方面。

第三节 文学思潮的价值

文学思潮对文学活动系统进行整体性整合,在观念层面上对参与文学活动的个体进行沟通、组织和同化,突出或放大了文学活动某一方面的特性,并且促进或改变了群体性文学实践的发展与演变。文学思潮的这种功能不仅影响了文学活动本身,而且强化了文学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力度,对整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文学思潮有助于激励作家群体出现,形成浩大的文学声势。思潮的状态或“现象”是以复数的形式存在的,并且以某种“共性”将群体中的个体吸附、团结在一起,形成创作、批评及文学理论等各个领域的共鸣。只有当这种“共性”在共时性或历时性里被判定为“群体”状态时,我们才可以认为某种思潮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某种文学活动之所以被看作是文学思潮,就在于从形式上,它是一种群体性的文学活动,是涉及文学领域的特定群体的观念整体。在文学史上,从来没有某一个作家或文论家能够单独支撑一种文学思潮的产生与发展。就现实主义而言,如果没有司汤达、巴尔扎克、梅里美、罗曼·罗兰等人创作出各具特色的现实主义作品,而仅凭任何一个人坚守反映生活真实的艺术原则进行创作,都无法形成席卷19世纪欧洲文坛的现实主义大潮。浪漫主义同样是在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和雪莱等作家的共同努力下,才形成了异彩纷呈的英国浪漫主义思潮。勃兰兑斯在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进行描述时,生动地展示了文学群体的形成过程。他提出,某位杰出的人物,冲破了种种偏见,提出了与时代格格不入的新思想,就像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所表达的观点。这些新思想在招致敌对阵营的强烈抗议和全力抵触时,也吸引了一大批人走向这位新倾向的代言人。这些前不久还是各自离群索居沮丧颓唐彼此互不相知的人们,现在聚会一起,他们惊奇地发现:原来他们是互相理解的,他们说着同一的语言,这种语言是他们同时代其余的人所不能领会的。参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学思潮的形成在于引起了特定群体在感情上、思想上的共鸣。正如梁启超所说:“其国民于一时期中,因环境之变迁,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于是相与呼应汹涌,如潮然。”这种群体的共鸣最终会凝结升华为文学活动的整体观念系统,影响和制约一个时代文学发展的潮流与趋势。

当然,作家群体的出现并不会抹杀每一个创作个体的光芒,文学思潮的群体性是建立在群体成员个体性基础之上的,个体的创造性是文学思潮扩张、蔓延的前提。前面我们已经提到,文学思潮在产生之初,是由某种卓尔不群的文学观念(常体现为文学个性)在不断地吸附、引领具有相同志向的个体加入其中,并使之迅速接受了新的价值判断方式和对事物的认识方式。同时,文学个性的张扬又是文学思潮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在文学思潮中,个体主动自觉地融入到群体中,而群体本身,实际上就是个体的融合与上升。在文学思潮的发展中,文学活动的整体观念与每个个体的文学个性往往能够达到高度的统一,而文学思潮也就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当然,文学思潮的整体观念系统是理性化与范式化的,它对个体不仅具有巨大的吸附性与支配力,而且也对个体的文学活动做出必要的规范。这里就存在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张力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学思潮的群体性力量对个体创造性的影响有所不同,有的对个性束缚较大,有的则比较小。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要求文学活动主体严格服从理性主义法则,严格按照“三一律”进行戏剧创作。文学家的个性在严苛的文学规范体系面前被紧紧地束缚,许多天才作家如高乃依、莫里哀等的创作往往被不合理的规则所损害。现实主义则创造了较为宽松的文学环境,司汤达、巴尔扎克、屠格涅夫、陀斯妥耶夫斯基等一大批作家,在现实主义文学的客观性、真实性的规范下,释放出个体创造性的巨大能量,以其各具特色的书写方式丰富了现实主义思潮的群体性。

其次,文学思潮的出现是文学兴盛的标志,它不仅会激励群体性作家创作出一批表现特殊文学观念和独特文学风貌的优秀作品,而且会发挥更大的文学影响力。一般而言,文学史的变化总是在参与文学活动的主体之间相互影响的合力之下曲折地发展,呈现为有序与无序的互动。在某种文学思潮产生之前,文学领域内或者缺少统一的文学观念的影响力,或者这种观念的影响力已经走向衰亡。已有的秩序或惯例日益显现出与当下生活的全面脱节,这一时期更多地呈现出文学发展的无序状态,常常会出现“文学往何处去”的困惑与感慨。文学思潮恰恰在此时应运而生,它一改文学往昔的颓势,让之前散居在不同领域,关注不同问题的作家迅速凝聚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文学力量,造成浩大的文学声势。文学思潮以崭新的观念进行号召和示范,激励越来越多的创作个体在此观念下进行创作,从而完成对无序状态的整合。文学思潮对文学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文学活动的组织和完善等方面。就组织功能而言,文学思潮往往通过新观念的号召与新作品的示范,对文学活动进行整合。当一类文学创作因其卓而不同的特点被普遍接受和“命名”之后,人们对它的认识会趋向概念化,并将此“命名”涵盖下的全部内容进行吸收和转化,创作出更多具有相同价值取向和思想内涵的作品。这种状态被波斯彼洛夫称为“联合起来”的方式,也是文学思潮存在的真实写照。文学思潮的完善功能也会对文学活动产生整合的作用,这一特点能够让文学观念在传播发展的过程中思想内涵越来越完善、边界越来越明晰、风格或格调越来越富有共性,并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相对比较固定的文学规范。我们可以说,这时的文学思潮已经逐渐成熟,文学思潮凭借这种规范与旧有的历史告别,同时又以新的价值状态进入文学活动的发展之中。文学思潮创造的声势不仅会催生出一大批作家和优秀的作品,而且会左右一个时代的文学精神和文学面貌,甚至会影响文学史的发展进程。文学思潮对于文学活动的影响是由文学思潮的规模决定的,主要包括覆盖的空间广度、延展的时间长度以及对文学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如唐代复古思潮的兴起,就是建立在对六朝文风批判的基础之上的。无论是诗歌领域还是散文领域,复古思想都形成了一股思潮,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创作,而且对之后的复古文学产生了示范和导向的作用。明代的复古文学思潮就在文体与文类等诸多方面的体认上受惠于唐代的复古运动。

再次,文学思潮会吸引最广泛的社会关注,体现文学的社会能量,进而影响社会的发展。“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册,28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文学活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以特殊的存在方式介入社会实践,而文学思潮强化了这种参与的力度与广度,它以一种集体性的文学行为与社会变革、政治形势等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学思潮具有巨大的政治、哲学、道德、伦理、宗教、史学等多种功用,甚至有的文学思潮直接就是社会运动政治斗争的组成部分。文学思潮以及由文学思潮支配的文学运动、文学流派大多与社会文化思潮支配的运动和流派等活动或相互配合或交叉重叠,对相应的社会文化思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社会文化思潮借助于文学思潮的反映才更易于深入人心,更有力地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英国学者特里·伊格尔顿在《文学原理引论》中即曾由此角度论述过文学介入现实的政治功能。他写道:“现代文学理论的历史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历史的一部分。从波西·比希·雪莱到诺尔曼·N·霍兰德,文学理论一直是同政治信仰与意识形态密切联结在一起的……任何与人的意义、价值、语言、感觉和经验有关的理论都不可避免要涉及个人和社会的性质、权力与性的问题,对以往历史的解释、对当前的看法以及对未来的希望等等更为深广的信念。”伊格尔顿认为,伊格尔顿(1943—)

即使像后结构主义这样的文学思潮,虽然表面上与历史和政治无关,但就其产生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旨趣而言,亦具有非常强烈的政治性,乃至“完全是一种政治实践”,其目的在于“摧毁一个特定的思想体系,以及它背后的那种一整套的政治结构和社会制度赖以生存的逻辑”同上书,175~176页。因此,文学思潮总是以其精神性的因素影响文学自身的发展,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文学思潮中的思想观念可能被抽象为哲学意念或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式样,从而被接受和传播。如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思潮直接服务于法国君主专制的王权统治;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提倡社会改良,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20世纪以来欧美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则深化了社会文化发展的多元化趋势,这些例子都体现出文学思潮对社会思潮的直接影响。

先进的文学思潮对于社会能够起到正向的推动作用。例如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历史进程中出现的种种反人性的弊病,其中探讨的是关于人的自由与解放的问题。现实主义的作家如巴尔扎克、司汤达、福楼拜等,以人道主义为武器研究社会,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对社会历史现象作出了广阔的再现和深刻的批判,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同时还深刻地展示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物、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表现人的异化现象,寻求人的心灵自由,表现出深度意义上的人道主义精神。而错误的文学思潮对社会发展也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危害。17世纪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思潮具有强烈的保守性和封建色彩,其审美标准是与当时君主专制政体的政治需要相统一的。当时古典主义文学的旗手、权臣黎塞留建立了法兰西学院,制定了严格的艺术规则,监督一切艺术活动,利用古典主义的理论,打着艺术使命的旗号,干涉作家的创作。他奉行国家体制与公民纪律的原则,不仅在政治上无情取缔一切危害专制政体的行为,而且要求文学艺术也从属于专制王权的政治。他以违反规则为借口,发起对高乃依著名悲剧《熙德》的围攻,强迫作家依附于政治,客观上扼杀了作家的创造性和开拓精神。又如中国“文革”期间以“三突出”、“高大全”为标志的极左文学思潮,不仅使文学事业遭到了空前的劫难,而且在“文学工具论”的指挥下,使文学成了政治的有力武器,社会文化与社会心态陷入了长期的压抑与扭曲之中。这类文学思潮延宕了历史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对某一时期的文学生态和社会生态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文学思潮复杂而多变,文学思潮的价值在多种合力的作用下也不断地发生迁移。我们不能以静止的、形而上的观点去看待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思潮,而应该凭借科学的评价尺度,结合相应的社会文化思潮、特定的文学发展进程等因素对其进行综合的价值评判。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正确地认识一种文学思潮,才能推进具有积极价值的文学思潮的形成。如何评价一种文学思潮?怎样才能形成具有积极价值的文学思潮?其一,要有真善美的价值诉求。真善美是一切艺术追求的至高目标,文学思潮也不例外。虽然由于不同时代的审美风尚和价值诉求有所不同,对真善美的侧重有所不同,但只要文学思潮展现出对这些人类永恒价值的不懈追求,且三者之间互不相碍,我们就有理由认为这种文学思潮是具有积极价值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等文学思潮,在其发展的上升阶段,我们都能看到其观念内核中闪烁的真善美的光芒。其二,文学不能脱离社会,但也不能完全服从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的指挥,要有独立的文学品格,要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一个时代的文学思潮要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气象、文学风格,而这一点恰恰是在与社会文化思潮若即若离的张力中形成的。从中西文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具有积极价值的文学思潮正是因为有了独立于社会的文学品格,才能产生推动社会前行的力量。如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文坛流行的“后现代主义”,它的颂扬与批判不是在与意识形态保持高度一致,而是解构或从本质上揭露意识形态虚伪性,以便形成一种新的文学批判的力量。其三,文学思潮要体现出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曾说过:“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卷,64页。文学思潮也总是以一种集体性的姿态走在社会历史的前面,以文学的方式对未来进行合理的、合情的判断。如中国新时期以来的“人文主义”、“新写实主义”等文学思潮,这些文学思潮中的创作者以敏感的心态和前瞻的视野,在当时发时人之未发,以文人的良知和勇气对现实的固弊提出挑战,引领整个时代走出了“文革”留下的阴影。具有了以上这些品格,我们就可以认为这种文学思潮是积极的、正面的。

文学思潮的对象是一个相对独立时期的文学的整体存在,是历史存在的全部。对文学思潮的价值与功能的探讨是一个实践性的课题,既要关注其理论内涵,又要把握诸如创作、批评、接受等具体的文学事件;既要从宏观着眼,考察分析其发展的历史概貌,又要透视不同文学领域里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微观现象。对文学思潮的研究,应当是整体性的、全方位的。

第四节 相关性文学现象

文学思潮涉及文学活动的各个层面,是某个时期文学的整体发展概貌。在文学活动的不同领域,或文学发展的不同层面,存在着与文学思潮相近或相似的文学现象,如文学流派、文学运动和创作思潮等,在进行具体研究时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混淆。我们可以从相关概念的比对与辨析中更为深入地探讨文学思潮的理论特点。

一、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

文学流派是与文学思潮含义相近的概念,两者既有交叉也有区别。所谓文学流派,是指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在某种相同或相近的思想倾向、审美理想、艺术主张、风格方法的基础上自觉不自觉地形成的作家群体。王朝闻在论及文学流派时提出:“一般说来,艺术流派是由一批风格相近的艺术家所形成的;他们或者由于其思想感情、创作主张(当然也要体现于创作实践)上的共同点,或者由于其气质上的接近,或者由于取材范围的一致,或者由于表现方法、艺术技巧方面的类似,而与另一批风格相近的艺术家相区别。”王朝闻:《美学概论》,29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从概念的界定上来看,两者的相关性要大于其相异性。

文学流派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具有明确的文学主张和自觉的组织形式。在文学思潮的影响下,某一个时期的文学活动会围绕共同的文学观念展开,从而形成文学流派。在文学史上普遍存在从“思潮”提出“流派”的现象,许多文学流派是与相应的文学思潮同名存在的。如“现实主义文学流派”、“浪漫主义文学流派”和“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等,这些文学流派大都是从思潮的角度进行命名的。另一方面,任何形式的思潮,其产生与发展都与一定时代的总的文化形势相关联。文学思潮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联往往通过特定的文学流派展现出来。文学流派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特点,能够通过风格鲜明的创作实践及时地反映社会与人生。同时,文学流派的产生与发展,本身就是对特定文学思潮的理解与执行,是文学思潮的动态展现。在一种文学思潮的影响下,往往会出现众多的文学流派。朱光潜认为,围绕现实主义思潮,欧洲出现了许多以不同方式实践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流派与作家。尽管创作风格不同,甚至“被尊为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的斯汤达和巴尔扎克、狄更斯和萨克雷以及果戈理都不曾用‘现实主义’这个名词来标明他们的新型文学”,但是他们却共同构成了欧洲的现实主义流派。对文学流派的研究,大多都会最终归结到特定的文学观念上来,从而展现文学思潮的存在。因此,文学思潮需要文学流派不断地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发展的动力,并且形象、具体地呈现文学思潮的构成过程。

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也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首先,文学思潮倾向于一种规范性的文学思想体系,它涉及最高层面的文学观念系统;文学流派倾向于艺术派别,是涉及人(作家)的集合,主要依靠艺术风格相互区分。从存在形态上来看,文学思潮属于文学活动中的观念系统,决定着活动主体的实践行为,而文学流派更多倾向于创作领域中人的集合。因此,文学思潮强调文学观念系统,而文学流派强调艺术派别。由于内涵所指不同,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互有交叉,但不会完全重合。一种文学思潮不只包含一种文学流派,如属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就有德国的耶拿派、海德堡派、施瓦本诗派,英国的湖畔派、“恶魔”派等。而一种文学流派也未必忠于特定的文学思潮,例如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浪漫派从一开始就不是完全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流派,它是浪漫主义,却又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革命性,对现代主义也兼收并蓄,后来甚至还转向了提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其次,从发生学层面上看,文学流派的产生早于文学思潮。在古希腊时期就出现了文学流派,而真正的文学思潮要迟至17世纪才诞生。波斯彼洛夫就认为:“在古典主义以前的各流派文学中,如果还没有已明确形成的思潮的话,那么各种不同流派始终是存在的。”[俄]波斯彼洛夫著,王忠琪、徐京安、张秉真译:《文学原理》,180页,北京,三联书店,1985.再次,有一些文学流派,其出现与文学思潮毫无关联,不完全具有甚至根本不具有明确的文学主张。这些文学流派之所以形成派别,有的是因为流派成员在知识谱系上具有内在关联性,有相近的学养基础,如明代的“公安派”、“竟陵派”。有的是自发性流派。有一两个成就很高的作家创作出了著名作品,提出了著名的理论主张,引起同道推崇并在创作中体现了某些共同倾向和创作风格。有的是因地域文化的因素而被统一起来,如“山药蛋派”就是受到了“三晋文化”的影响而形成的。有的是因为对某种创作个性的刻意模仿,如“京派文学”、“海派文学”。还有的是因为创作手法和创作内容相近,如唐代诗坛上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诗派和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等。这些文学现象在文学思潮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都是看不到的。

二、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

在文学活动实际生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是两个相近的概念。所谓文学运动,是指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内产生的旨在自觉地改变文学活动状况的影响较为广泛的历史性事件。当某种文学思潮处在一个历史时期审美风尚的主导地位时,它往往会以运动的方式将自身所包含的文学观念拓展播衍出去。因此,当我们面对某种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活动时,无论在“命名”上,还是在确定对象的特征和研究方式上,都有可能出现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重叠的情况。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来看,像“启蒙主义”、“革命文学”、“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或者是80年代的“人道主义”等文学现象,都可以说明文学思潮与文学活动的相近性。但是我们在文学史的实践过程中,也往往会看到二者并不兼容甚至相对立的情况。比如20世纪30年代活跃在中国文坛上的“自由主义”、“现代主义”,或者是此后出现的“存在主义”、“唯美主义”等,这些曾以思潮的形式存在的文学现象却很难发现它们有过“运动”的形态。

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的相似之处是非常明显的。首先,不论是文学思潮还是文学运动,都以文学史的视野存在于某一历史时期的整个文学活动中,其影响的领域都是全局性的。作为对象性的存在,在文学史的视域中,二者都无法只在某一个文学活动的局部领域完整地呈现自身,它们一般都是作为完整的、具有时段意义的历史事件被对待的。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在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往往都以较大范围和较长时间阶段的群体性、普遍性等特点彰显自己,在创作、理论与批评、接受与研究等领域中共同得到反映。其次,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都充分体现了文学活动在具体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复杂性和整体趋向性。二者的发展显然不是依靠单一的文学现象或文学事件来支撑的,而是依靠文学活动各领域和各因素之间的“结构功能”来推进的。再次,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都呈现出对整个文学活动的整合功能。在文学史中,转型期的文学发展往往会陷入无序、混乱与停滞的状态中,旧有的秩序正在失去其威慑力,已有的惯例也逐渐显现出与现实生活相脱节的状况。此时,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的产生,能够以一种新的观念进行号召和示范,使陷入迷茫的创作个体重新找到文学发展的方向和文学存在的意义,从而完成对无序、混乱状况的整合。

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在交集之外,也存在着比较突出的差异。首先,从存在形态上来看,文学思潮一般是在多种合力的作用下自然生成的,或者表现为社会领域的重大变化在文学领域的体现,或是由于文学或审美的内在需求而推动文学活动的更新与变革,其中人为的因素相对比较少。“它并没有借助于体制的力量推行自身,而是以新理念之于审美历史的超越性以及对生活现实对应化,吸引着文学活动主体自觉地加以认同、接纳,并迅速以自觉实践自塑为文学思潮的构成因素。”席扬:《文学思潮:理论方法视野》,122页。相比之下,文学运动具有较为明确的动机与目的,常常借助于某种组织化和体制化的力量介入文学活动的整体运行中。有时文学运动并不一定有非常明确的和统一的文学理念作支撑,促进运动发展的背后推力和运动的过程本身实际上成了文学运动的真正目的。如“白话文学”和抗战时期的“朗诵诗运动”等,往往因为其过于明显的人为力量和组织化的形式,被称为文学运动而不是文学思潮。其次,从发生与发展的特点来看,文学思潮的生成一般是循序渐进的,会按照文学活动自身的发展规律对文学进行整体化的推进。因此,我们往往能够从某种文学思潮中找到其思想渊源和发展的脉络,并且能够循其规律判断文学活动的发展方向。“五四启蒙主义文学思潮”就是受到近代启蒙主义的影响,并在“五四精神”的感召下出现的文学现象,是启蒙精神集聚到一定的程度,在文学领域的总爆发。而文学运动则具有突发性、偶然性的特点,这使得文学运动往往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以高潮迭起的形式取得效果。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文学运动并不太关注文学观念自身的建设,而是更为强调传播的力度与效度,希望通过极具震撼力的文学活动对社会产生某种影响。

三、文学思潮与创作思潮

创作方法是文学思潮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文学思潮必须依赖文学创作而存在。在实际研究中,经常会出现将“文学思潮”与“创作思潮”相混同的现象。创作思潮是指在创作领域出现的较大规模的文学潮流。文学思潮存在于文学活动的各个领域,不同文学领域的存在形态和可感知的程度是不同的。文学活动的实践领域如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等中,文学思潮往往以比较明确的文学现象呈现出来,相对容易被感知和接受。而在理论领域,则往往因不易整体把握而声音薄弱。我们在讨论一种文学思潮时,往往从某种文类或现象展开,结果使个别性的文学现象成为文学思潮的具体表征和典型代表。如当我们谈到“伤痕文学”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伤痕文学”名下所含涉的作品,《班主任》、《伤痕》、《神圣的使命》等,论述的重心也围绕着“小说”这一文学类型展开。这种论述方式实际上是以最具代表性的文学现象涵盖文学领域的所有问题,把创作思潮等同于文学思潮。文学史的发展历程中随处可见这样的例子,因为文学的发展是不均衡的,文学活动所有的领域不是都能取得相同的成就,文学创作站在文学思潮的前沿,自然会成为文学思潮中最引人注目的文学活动。因此,文学思潮与创作思潮之间的关系常常呈现为复杂的、模糊的状态,甚至在有关文学实践研究中可以自由地相互置换来进行阐述和应用。

文学思潮与创作思潮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二者指涉的领域是不同的。文学思潮的视野是全局性的,必然要在文学的所有领域展开。文学思潮除了关注容易导致文学产生显著变化的创作与批评领域,还要关注理论和接受等领域的变化,甚至是附着在主导现象之外的衍生现象也往往能反映文学思潮整体或部分的特点。而创作思潮则被限定在创作领域,是在某种文学类型的创作活动中贯穿的思想活动,它由一批在审美上具有共性的作品来支撑。人们通过阅读作品就能够较为轻易地把握到这种审美特征,并将其归纳为某种创作类型。其次,对文学思潮的认知需要对一个历史时期所有的文学现象进行谨慎的整合,而创作思潮因涉及的领域十分明确,其单一性是比较明显的。文学思潮的研究属于一种特殊的文学史的研究,需要在所有的文学现象的背后找到贯穿其中的思想脉络和逻辑线索。“文学思潮这个纲并不容易把握,它隐藏在许多文学现象的背后,渗透到许多方面。”严家炎:《文学思潮研究的二三感想》,见《五四的误读——严家炎学术随笔自选集》,216页,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文学思潮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分析文学思潮的运动过程,在文学现象的发展变化中考察文学性的思想的产生、流变,以及最后呈现的思想形式等,它对于文学现象的取舍标准在于其是否具有思想价值的形式意义。创作思潮不像文学思潮那样需要在文学现象的整合中探索文学活动的思想脉络,也不需要在不同的文类中进行筛选和辨析。在一般的创作思潮的研究中,需要研究创作思潮的状态、创作边界,具体的作品、作家,并从一般美学要素的方面进行研究概括,这些方面具有很大的趋同性。因此,对创作思潮的研究也需要概括和整合,只是其视野被严格地限定了。

对文学思潮内涵的研究长期存在两种极端。其一是抽象化和狭义化的研究方法,如日本文论家厨川白村认为整个文学史贯穿的是“灵”与“肉”两种思潮的交替或交融,又如长期以来一直有观点认为文学的历史就是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与反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斗争的历史等。这种研究方法的弊端是将文学史的特殊性作为普遍性来对待,往往会以偏概全,遮蔽或淹没了逻辑主线以外的文学现象。另一种研究方式是将一般的文学现象扩大化为文学思潮,如在中国当代文学界,“伤痕文学”、“寻根文学”、“改革文学”、“新写实小说”等就常被纳入文学思潮的研究范畴。显然,这种以题材作为分类依据的研究方式是社会学的,而非文学的。

本章概要

文学思潮是一个时期相对独立的文学的整体存在,它不能等同于社会思潮、时代思潮,也不完全是文学的时代思潮,而是一种包括创作、理论、批评、文学史的建构和文学教育等文学活动在内的总体性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不仅会在文学史的发展中散发出巨大的文学能量,而且会渗透延伸到社会文化的层面,对社会人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文学思潮具有流变性、群体性、历史性、复杂性、系统性以及互动性等多方面的特点,这些方面相互关联,互为因果,有着不可割裂的整体联系。我们在面对特殊时代的文学思潮时,不仅要用宏观的视野梳理文学的思潮史状态,而且需要对文学思潮中的具体事件进行微观的理论辨析;不仅要有明确的理论自觉,正确把握文学思潮的理论内核,而且要结合相关的文学范畴进行深入的比对和辨析。惟其如此,才能把握文学思潮的实际存在状态,对文学思潮的面貌有较为清楚的认识。

本章关键词

文学思潮: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由于受时代生活、哲学思想以及社会思潮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受某种文学规范制约的流行的文学潮流。

文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文学的总体看法和态度,也可称为文学观念和文学理论,是特定时代的文学家对文学的意义、使命、艺术方式等基本问题的认知。

文学流派:是指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在某种相同或相近的思想倾向、审美理想、艺术主张、风格方法的基础上自觉不自觉地形成的作家群体。

文学运动:是指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内产生的旨在自觉地改变文学活动状况的影响较为广泛的历史性事件。

创作方法:是指文学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处理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以及构成文学形象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推荐阅读

[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李宗杰,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英]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刘峰,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俄]波斯彼洛夫,文学原理,王忠琪,徐京安,张秉真,译,北京:三联书店,1985.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

梁启超,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陆贵山,中国当代文艺思潮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席扬,文学思潮:理论方法视野,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卢铁澎,文学思潮特性论,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9(5)。

思考题

1.何谓文学思潮?其与一般社会思潮有何联系与区别?

2.如何理解文学思潮的产生与发展?

3.文学思潮的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

4.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有何异同?

5.文学思潮与创作思潮有何异同?

6.结合中西方文学中的文学思潮现象谈谈文学思潮的流变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