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文学理论实用教程
12653100000015

第15章 文学研究

文学研究第十四章

文学研究是指对文学创作、作家作品、思潮流派、传播接受、文献资料及文学史、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等古今中外一切文学现象进行的整体性系统性的分析探讨;是遵循严格的学术规则,运用特定的方法,深入把握人类文学艺术活动奥妙的精神活动。这样一种文学研究,亦正切中“文学”一语的本义。作为研究者,必须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深厚的学术积累,要掌握相关的技巧、原则与方法等。所有这些,即是本章拟讲述的问题。

第一节 文学研究的对象

文学研究的对象纷繁复杂,最为重要的是以下四个方面。

一、文学创作与作家作品

文学创作是一种独特的人类精神生产活动,在其过程中,涉及创作主体与客体、情与理、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关系,以及作家的思维特征、心理机制、艺术修养、技巧选择、才情展现等。这些问题一直为文学研究者所关注,并已积累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如关于创作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中国文论中有“物感”说、“情景交融”说,西方文论中有“模仿论”、“表现论”、“象征论”等。关于创作心理机制,中国文论有“虚静”说、“发愤著书”说、“才、胆、识、力”说,西方文论有“移情”说、“距离”说、“直觉”说、“性欲升华”说、“集体无意识”说等。关于艺术技巧,中国文论在诗法理论方面讲求“赋比兴”、“推敲”、“伫兴而就”、“以形写神”,在人物塑造上有“传神”说、“情理”论、“囫囵语”说、“忠恕”说、“因缘生法”、“背面铺粉”法、“烘云托月”法、“避难”法、“画家三染”等,在情节结构方面则有“事为文料”说、“立主脑”说、“舒气杀势”说、“弄引獭尾”法、“鸾胶续弦”法、“草蛇灰线”法等;西方则有“类型”说、“典型”说、“情节中心”说、“性格中心”说、“三一律”、“视点”理论、“话语时间”理论等。关于艺术想象,中国文论注重想象的特征描述,提出“神思”说、“神与物游”的想象特征、“妙观逸想”、“妙造”、“妙想”,将艺术想象最活跃的时刻称为“应感之会”,提出“感兴”说、“入神”、“悟入”;西方称这一时刻为灵感,柏拉图将其看作诗神附体时的一种迷狂状态。黑格尔将想象看作灵感的基础,认为“想象活动和完成作品中技巧的运用,作为艺术家的一种能力单独来看,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灵感”中西方的社会基础、宗教背景、思维方式、言说惯例的差异产生了各具特色的理论成果。

作家和作品是文学中最重要和最显著的文学现象,自然也就成为文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形成了常见的“作家论”与“作品论”两种研究视角。前者如一些关于作家的传记研究,主要探讨传主的成长经历、创作背景、创作个性、创作心态、创作手法、对现实生活的体悟与判断,以及与创作风格和艺术成就之间的关系等。后者主要是对某一时代、某一形态、某一具体作品的分析评价。如孔子评《诗经》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其评语可谓中肯、智性。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评“《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样”,将作品特色及叙事作品关键处一语道破,把《水浒传》“章有章法,句有句法,字有字法”的写作特点在典型例证中清晰展呈,让读者心悦诚服。这类研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学批评。但有些关于作品的研究,又比一般文学批评更为宏阔,亦更重理论创造性。如苏联学者普洛普在1928年出版的《俄国童话形态学》中,即突破了以往作品研究的视角,从整体性叙事结构入手,提出了一套作品分析的实际方法与概念,开了叙事学研究的先河。

作为文学研究的主体,作家与作品实际上是难以截然分开的。作家是创作主体,某一作家的个性、情感类型、文化教育与艺术素养、创作心态、创作手法、对现实生活的体悟与判断等,会直接影响其作品的内容构成及体裁类型、叙事风格、结构修辞等。而作为创作成果的作品,是作家心声的记录、情感的载体、思想的见证、自由生命力的确证。二者互为表里,相容共存。因此,在文学研究中,二者常被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比如英国小说家W。S。毛姆在《诗人的三部小说》中,就是将歌德的成长经历、爱情故事与作品联系起来予以探讨的。李健吾在《福楼拜评传》中,既探讨了福楼拜的人生观、精神历程、骄傲性格、创作心理的形成,又评析了相关作品,最后总结了福楼拜的艺术观念。

二、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

在中外文学史上,常见不同的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是指文学发展过程中,一定历史时期内出现的一批诗人、作家,由于思想观念、创作追求、艺术趣味与创作风格类似,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文学集团和派别,如中国唐代出现的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英国19世纪出现的以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三位浪漫主义诗人为代表的湖畔诗派等。文学思潮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地域内形成的某一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的潮流,如欧洲17世纪的古典主义、18世纪末至19世纪前期的浪漫主义,及稍后出现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潮等。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文学兴盛的重要标志,因而亦是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在文学研究领域,文学流派和文学思潮都属于非常复杂的研究对象。一是由于二者的外围关系比较复杂,跟社会思潮、文学运动、意识形态都有直接的关联,都会体现出厚重的社会背景。如英国湖畔诗派的出现,是与相关诗人对法国大革命以来的社会现实的惶恐不安以及对现代城市文明的隐忧相关的;中国新时期出现的“反思文学”思潮,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对社会深刻变革的一次文学反应。二是从文学流派和文学思潮的构成来看,参与其中的诗人、作家,其创作主张与艺术追求,既有统一性,又有差异性;呈现出的整体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动态性。三是文学流派、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创作方法、文体形式之间,以及不同的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之间,常见某些因素的重叠交叉。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在研究文学流派、文学思潮时,要诉之于复杂的学术视野。

三、文学史与理论史、批评史

关于“文学史”、“理论史”、“批评史”的理解一般有两层涵义:一是指文学、文学理论、文学批评自身的客观历史进程,二是指研究者从历时的角度对文学、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历史现象及其发展规律进行关注和把握而形成的相关成果。前者指的即是我们所说的文学研究对象。

作为研究对象的文学史,可根据不同国别、地域、民族分为国别史(如中国文学史)、世界或地区史(如世界文学史、欧洲文学史)、民族史(如蒙古族文学史、回族文学史);可根据不同时期分为通史或断代史(如中国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可根据不同体裁形成分体文学史(如中国小说史、中国诗歌史)。理论史和批评史也可根据相同的标准,分为中国文学批评史、近代文学批评史、西方文论史、小说理论史、词学理论史等。

作为研究对象的文学史、理论史和批评史,本身是一种动态存在,不论其文学体式、创作主张,还是理论范畴、批评标准,都是在发展变化的,因而不同时期出现的文学史、理论史和批评史著作,也大不相同。如1896年油印出版的国人窦警凡撰写的第一部中国文学史专著《历朝文学史》,由于当时尚乏现代意义的文学观念,其中经、史、子、集无所不包,实际上是一部国学通论性质的书。后来,随着独立的文学观念的形成,人们关于文学史的研究才更集中于文学作品,如胡适的《白话文学史》(上卷)、郑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等。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封面

目前,国内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区分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三者之间各有其独特的研究范围、对象、任务和功能,但是三者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因此在关于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文学史的研究中,往往出现彼此渗透、包容、混合的状况。比如郭绍虞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文学批评史研究,就建立在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两门学问结合贯通的初衷上参见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自序》,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即把作家创作放在文学观念、文学思潮和文学批评的研究中,把文学创作的内容和形式、文体、风格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与文学批评实践联系起来。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张少康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则主要是理论史和批评史的结合,其中既包括文学观念的演进变迁,又包括众多诗家、词家作品的创作实践和理论阐述,还包括文学批评的方法和实践案例分析。

四、文献与资料

文献与资料是指有助于研究作家、作品及其他文学现象的相关知识与信息,包括图书、期刊、学位论文、会议文献、科学报告、档案、图表、书信、日记、回忆录、录音带、录像带等。文献与资料,既是文学研究的基础,本身也是文学研究的对象。

关于文献资料的研究,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真实性,二是全面性。其真实性主要是通过考证、训诂、校勘等方法实现的。考证,即考据,就是根据资料和例证来考核、证实文献资料的可靠性。校勘是中国古籍整理的方法,校是查校古书中文字的异同,勘是勘正古书流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训诂是用通行的话解释古代语言文字或者方言的字义。这些方法往往被一起运用,如游国恩《楚辞注疏长编》是研究楚辞的总结。在1933年写的序言里,他提出对《楚辞》本身的整理,其要有五:“一曰校其文,二曰明其例,三曰通其训,四曰考其事,五曰定其音。”清楚地记录了对以上各种方法的运用。

文献资料的研究形态主要有三种:一是注释,二是注释研究,三是整理编纂。注释,即通过征引相关资料解释文献中的术语及某些问题,如清代学者仇兆鳌的《杜诗详注》,今人钱钟书的《宋诗选注》等。注释研究,主要包括对他人注释的研究与评价,分析注释与各个时代政治、文化、思想状况的关系,归纳古代典籍注释的体例类型等。人们能够从注释的分类、代表作品里面分析出各种类别注释的思想源头、时代背景、主要作品以及在当时和以后的影响。这类著作如《〈杜诗详注〉研究》(吴淑玲)、《李白诗古注本研究》(胡振龙)等。整理编纂,即通过搜集发掘、考证判断,整理编纂为作家作品选、文献资料集、年谱年表等,如挚虞的《文章流别集》、萧统编纂的《文选》、闻一多编纂的《陈子昂年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文学运动史料选》等。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与思考是无止境的,与之相关,不论在哪一领域,相关研究都是在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而决定其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发现与确定新的研究对象。文学研究同样如此,如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德国学者姚斯、伊泽尔等人,正因专注于读者这一历史上未受重视的研究对象,从而创建了“接受美学”这一文学研究的新兴学科。近些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将文学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作为新的研究对象,形成了正在备受关注的“生态批评”学科。这就启示我们,文学研究的创新与发展,不仅需要新的观点与方法,亦需要发现与选择新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文学研究的方法

文学研究的方法是指研究者在文学研究活动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切入视角与具体研究手段等。就其层次系统来看,不论哪一方面的研究,都离不开哲学逻辑方法、一般方法与具体方法,文学研究同样如此。

一、文学研究的哲学逻辑方法

哲学逻辑方法是从整体上理性思考和把握对象的方法,是人类认识客体世界的最普遍、最高层次的方法。例如形而上学、辩证法、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等。黑格尔的美学研究采用的是唯心主义的哲学方法。马克思主义文学研究的哲学逻辑方法则是唯物主义方法。

历史的与逻辑的统一是文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是在研究中辩证地处理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相互关系的方法,是辩证思维的方法之一。历史方法是依照对象发展的自然进程揭示其规律,属于描述性的方法。逻辑方法则用概念、范畴、理论等形式概括反映对象发展的规律,属于理论思维的方法。历史的与逻辑的统一,最早见于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1807),在此之后始终贯彻于他对哲学史、政治史、世界历史等绝对精神发展进程的论述中,成为构建哲学体系(包括美学体系在内)的最重要也最基本的方法。马克思用历史唯物主义改造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将头足倒置的辩证法颠倒过来,变成了唯物辩证法,形成了崭新的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如周来祥在《文艺美学》中,即是运用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的方法论。作者在掌握中外哲学史和艺术史丰富资料的基础上,以艺术的审美本质为逻辑起点,对文艺美学这一学科的性质及其产生、发展的历史沿革进行了概括和归纳,从而建构了一个完整有序、富有特色的文艺美学理论体系。参见文颖:《〈文艺美学〉:一部有理论深度和创新意义的著作》,载《人民日报》,2004.12.10.

二、文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在文学研究过程中,最常用的一般方法有分析论证、引证、比较等。

分析论证是通过对某一问题、某一现象的原因及结果的周密分析,让人相信某一论点的正确性、合理性。如朱光潜在《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一文中指出,以下三个原因导致了“声律的研究何以特盛于齐梁之后”这一结果:一是赋影响了诗的意义排偶和声音对仗;二是佛教经典的翻译和梵音研究的输入导致了齐梁以后研究音韵的风气盛行;三是通过音律帮助“在词的文字本身见出诗的音乐”。作者正是通过对以上三个原因的分析,证明了自己文章中强调的“声律的研究特盛于齐梁之后”这一论点。

引证法是指引用具体事实、具体文本、具体资料或他人的有关论述,作为论据来证明自己论点的论证方法。比如论述某一作家的创作个性,必须结合其作品中与之相应的思想倾向、审美倾向、人物塑造的方法、语言的个性特色等具体例子分析,才能令人信服。还可引述他人的相关或相近评价,以增强说服力。

比较方法,具体又可分为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是对同一事物不同时期的状况特征进行比较,从而认识事物的过去、现在及其发展趋势,是历时性比较。比如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以“悟”评论历代诗人,对汉魏诗人至谢灵运再到盛唐诗人进行了纵向的比较。朱光潜在《谈美书简》中谈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问题,纵向比较了西方文论史上从亚里士多德的艺术典型、贺拉斯的“类型”和“定型”、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代表布瓦洛的“类型”和“定型”到歌德论艺术的“特殊”与“一般”、黑格尔的“情境”与“情致”,最后到恩格斯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等观点,这个纵向比较的过程也是对典型观发展状况的一个梳理。

横向比较是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差异,是共时性比较。比如蓝棣之在《“现代派”诗歌与欧美象征主义》一文中,用横向比较的方法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在对欧美象征主义的传承发展中所出现的感性诗群和知性诗群两种发展脉络,并且分别比较了以戴望舒和卞之琳为代表的这两种诗群与欧美象征主义诗人的不同渊源及创作的不同艺术特征。其中,比较的两方来自于20世纪30年代的同一个诗派,两个发展脉络是同时同层次的,这就是横向比较的起点。两个诗群具体艺术创作特征不同,这是比较的具体结果。

研究中常综合运用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的方法。如丹纳《艺术哲学》从种族、时代、环境的角度用纵向比较的方法分析了希腊的雕塑、中世纪哥特式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17世纪法国古典悲剧等艺术形式的形成及特点;比较了古典绘画与法兰德斯绘画、文艺复兴初期绘画、现代绘画等不同历史时期绘画特点的异同。横向比较也比比皆是,如在探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时,比较意大利人与法国人的想象力不同,拉丁民族与日耳曼民族的想象力不同;在讲述古希腊文化与雕塑时,比较希腊风俗和同时代其他民族风俗的异同;等等。

三、文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文学研究过程,往往也就是完成一篇学术论文或一部学术著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的具体研究方法是:

首先,选定研究方向。即研究者首先要根据自己的读书兴趣、知识积累、学术视野、理论素养等,确定大体的研究目标,如关于文学理论的某一问题,关于某一理论家的文学思想,关于某一时代的文学精神,关于某一作家的创作个性等。只有大致确定了研究方向,明确了研究目标,才能有的放矢,进一步实施有关研究计划。

其次,围绕研究方向,通过查阅有关的报刊目录索引、专题目录索引以及其他工具书,大力搜集和详细阅读有关资料,全面掌握相关论题的研究现状,做好文献综述。在阅读资料时,要以反思的目光分析已有的论点、论据,注意发现新的问题、新的视角,找到自己的论题,确定自己的论点,并根据所掌握的研究现状,判断选题与论点是否具有新意,对研究的创新价值做出基本预测。

再次,选题确定之后,要紧扣论点,按照严密的逻辑思路,列出具体提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搜集阅读相关的第一手资料,结合对资料的分析研究,不断完善提纲。此后,才能进入正式写作。

最后,在写作过程中,所用资料、引文,要认真核对,确保真实、准确。相关注释,要严谨、规范。行文及用语,要反复推敲、字斟句酌,做到准确、精练、流畅。只有如此,才能使研究成果不仅具有学术性,而且具有可读性。

关于文学研究的方法,值得特别重视的还有借用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生态学、传播学,乃至某些自然学科的理论与视野,研究相关文学问题的研究方法,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交叉学科研究,又称“跨学科”研究方法。如可用心理学理论与视野,研究作家的创作心理与读者的接受心理;用人类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文本文字背后的时代背景、历史印迹、文化资料,研究文学作品的意象、叙事结构和人物类型;用语言学理论与视野,研究文学语言的结构、运用和社会功能、历史发展;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文学与社会历史的关系问题;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文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问题;用传播学理论,研究文学作品的传播媒体问题;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研究文学艺术的多样性、复杂性、系统性;用耗散结构理论,研究文本的开放问题;用网络和计算机领域的相关知识,研究文学创作、接受及研究等领域里的书写、阅读、交流和传播等方式的变革,等等。文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充分利用了各学科在各自领域里的理论优势,以完成既定的学术目标。

第三节 文学研究的价值

人类为什么要研究文学?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目的。

首先,通过研究,弄清人类文学创作的奥妙,总结文学活动的规律,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有史以来,人类的文学艺术一直在不断发展,已经创作了无数的文学作品,在其发展过程中,在不同体式的文学创作与文学欣赏活动中,人们积累了关于文学艺术的丰富知识、相关体会与经验。对此加以分析总结,既可以发现人类文学起源、文学发展的秘密,也会看出文学作品内容、文学作品价值的构成特征以及文学创作与欣赏的某些特点与规律。所有这些都有助于人们认识文学活动这样一种人类的独特精神活动的奥妙,促进人类文学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比如我国古代文论史上出现的见之于《尚书·尧典》的“诗言志”说、陆机《文赋》中提出的“诗缘情”说、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论述的“声律说”等,既是对已有诗歌特征的总结,亦为诗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导引。同理,在西方文论史上出现的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贺拉斯的“寓教于乐说”、黑格尔的“理想性格说”等,既是对人类已有文学活动规律、文学功能生成、人物创造经验的总结,亦在许多方面促进了后世文学艺术的发展。

其次,通过研究,传播文学知识,发掘优秀作家作品的价值,提高读者的艺术欣赏水平与审美素质。文学研究是发现、总结、承传文学知识的桥梁。通过研究,把关于文学现象的认识、文学活动规律的总结、文学文本的整理等做有体系地梳理总结,并将这些成果通过公开发表传播开来,通过教育传承下去。在研究中,研究者凭借丰富的文学知识、敏锐的艺术感受力、活跃的理论思维和开阔的理论视野,比普通读者甚至作者本人更容易发现作品的独特之处,从而发掘优秀作家作品的价值。这一方面启发和促进了作者创作思路的开拓,另一方面为读者提供了艺术欣赏的新渠道,帮助读者提高艺术欣赏水平和审美素质。比如在我国古代文论中,钟嵘的《诗品》中对诗人诗作的评价、李渔《闲情偶寄》中总结的戏剧理论、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中对《水浒传》的评论,既是对文学现象的知识总结,也发掘和确立了戏剧、小说等艺术形式的价值和地位。在西方文论中,莱辛《拉奥孔》中关于诗与画的比较研究、别林斯基关于果戈理作品的系列评论,既发掘了艺术作品的价值,也为读者的阅读接受指引了新思路,提高了读者的艺术欣赏水平与审美素质。

再者,通过研究,分析探讨文学领域中的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类的文化资源,促进人类的文化发展。文学领域中有很多具有人道主义精神、文学性、真实性、高境界等特点的优秀文化。研究主体要运用辩证思维对其加以分析,以批判的眼光审视文化遗产,辨别良莠,提炼精品,探讨出富有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研究成果,以丰富人类的文化资源,促进人类的文化发展。有的优秀的文化和艺术不但可以在它们产生的那个时代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对于后世来讲,仍旧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这种魅力需要各时代的研究者不断分析发掘。比如关于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研究,从清朝时期的评点研究,到20世纪的红学研究热潮,历经百余年,其文化价值被多层次地发掘出来,丰富了人类的文化资源。在西方,古希腊文学艺术在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古典主义等时期的地位和价值变迁的过程,同时也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研究者参与的过程。正是在各时期文学研究的参与下,古希腊艺术才对后世欧洲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类的文化资源因此得以丰富。

老子及帛书版《道德经》

文学研究的核心价值在于认识文学。文学的组成有很多方面,包括文学的创作、文学的传播等。同时也有很多方面被研究者所省略甚至忽视,影响了文学价值的发掘。比如文学的图谱元素问题,这在先秦典籍中常见。《周易》即是图像、文辞、数理并存;1973年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道德经》为世人展示了字形、字体在道家思想传播中的作用;《山海经》原以图画为主,文字是对图画的简述和解说。可见,图文并重是传统文化的阅读方式,当下的“读图时代”完全不是一个时兴概念,而是有着悠久的渊源的。从这个角度看,插图本的文学研究著作在挖掘优秀文化价值方面具有独特意义。另外,文学的音声元素是被遗忘得更为严重的一面。在中国文学发展历程中,从《诗经》、《离骚》、《九歌》,到唐诗、宋词、元明清戏曲,文辞无一不是因音声而更有意义。音声在古人唱、吟、诵、念的读书方式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正确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必要元素。音声研究的断层对于理解古代文学作品来说产生了障碍甚至误读,不利于优秀文化的传承。由此可见,优秀文化价值的发掘还需要以更加开拓的视野,用更加多元的方式去深入。

第四节 文学研究的要求

创造和展示有价值的优秀文学研究成果,是文学研究者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目标。那么怎样才是优秀的文学研究成果?从整体上看,要有开拓性、创新性与科学性。

一、开拓性

开拓就是突破,是未知领域的新探索。在文学研究中,开拓性就是发现和使用新的资料、发掘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发现和使用新资料,是取得开拓性的文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基础,因为许多新成果,往往是据新资料产生的。试想如果没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马克思、恩格斯谈论文艺问题的五封信的发现,后世就难以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观与美学观。如果没有北京大学于2009年接受海外捐赠的1 600余枚西汉竹简,包括文学在内的关于秦汉的诸多文化问题,就不会这么明晰。

新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是产生开拓性研究成果的重要保障。开拓性的视角和方法催生了理论领域的开拓,孕育了开拓性成果的诞生。西方近代以来,之所以出现了许多新的文学研究学派,取得了许多开拓性的研究成果,正是得力于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的更新。比如接受美学反对孤立、片面、机械地研究文学艺术,研究创作与接受和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动态交往过程,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效果,重视读者的积极参与性和接受姿态。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出现有时也会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比如原型批评从人类学角度结合精神分析学说研究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各种意象、叙事结构和人物类型,找出它们背后的基本形式,在采用新视角和新方法的同时,也开拓了文学作品研究的新领域。

二、创新性

创新与开拓相伴,开拓性的方法、资料、主题往往会带来创新性的成果。“创”是求突破,“新”是在突破的基础上发掘前所未有的东西。在文学研究中,创新性有三类:第一类是有破有立,在继承中创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第二类是纠偏扶正,匡正某种迷雾,指出某种偏颇、纰漏、错误;第三类是无破有立,是一种补充旧说的创新。

有破有立的创新是强调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发展,在推翻定论的同时确定一家之言,求得兼重独专。表现为新观点的提出,新体系的建构。

新观点的提出,是文学研究取得创新性成果的突出表现。比如中国古代文论中关于话语的诗意特征问题,刘勰的“隐秀论”、钟嵘的“滋味说”、皎然的“意境说”、司空图的“味外之旨说”、严羽的“妙悟说”等诸家之言各有侧重,作为关于这一问题的独特表达,具有创新性的特点。在西方,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康德关于“艺术美是审美观念的表现”和艺术“游戏”说、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克罗齐的“艺术即直觉”等观点也莫不显示着创新性的特点。

新体系的建构,意味着更大的创新性成就。比如黑格尔在《美学》中以“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观点为核心,按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对艺术美的本质特征、艺术发展的历史类型、人物形象的塑造、悲剧等美学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探讨,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美学体系,使之成为德国古典文艺理论乃至世界文艺理论的宝贵财富。

纠偏扶正的创新是指能匡正某种迷雾,指出某种偏颇和纰漏。比如莫砺锋曾经在读《唐诗三百首》时读出了宋诗《桃花溪》,并发表了《〈唐诗三百首〉中有宋诗吗?》莫砺锋:《〈唐诗三百首〉中有宋诗吗?》,载《文学遗产》,2001(5)。一文,考证了这首诗的真正作者是宋人蔡襄。这对《唐诗三百首》的诗作真伪考辨做出了贡献。

无破有立的创新是指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补充,是补充旧说的创新。比如朱自清关于文学批评史研究的一大贡献在于对批评史的传统“意念”的考辨和分析,在别人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其起源、发展和演变“史迹”。他的《好与妙》、《论“以文为诗”》、《论雅俗共赏》、《〈文选序〉“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说》、《诗言志辨》等论著的创新价值亦在于此。

创新性研究成果的取得,离不开研究主体的一些必要素质。这主要包括丰厚的知识积累、开阔的理论视野及敏锐的艺术能力。

一方面,丰厚的知识积累是前提。刘勰有云“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积累学问储藏知识的过程也是提高分析事理才能的过程。他本人在定林寺积学二十余载,“长于佛理”、“博通经论”,研习了大量资料,成就了《文心雕龙》。韦勒克在文学史理论的探索中,针对文学史理论中的各种“进化”理论,考稽源流,分析了三种进化观:亚里士多德的“进化”观念、黑格尔的辩证发展观、斯宾塞和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之后,韦勒克对三者在德、英、美、法、意、俄等国的具体体现做了进一步考察。其中涉及众多代表理论家及其代表作,不做简单的肯定和否定,而是在具体分析中表达己见。参见刘象愚:《韦勒克与他的文学理论(代译序)》,其研究资料详实,辨析细密,态度严谨,显示了韦勒克深厚的知识背景和理论功底。

另一方面,开阔的理论视野是取得创新性研究成果的理性支柱。文学研究是对研究对象的理性思考,是一种以理论的方式把握文学现象的过程。理论视野的开阔与否直接关系到创新空间的大小。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着重讨论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但我们从论著中关于西方文学理论全面而清晰的回顾和总结里能看到作者的理论视野,从关于“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和“客观说”的历时性阐述和作品、世界、作家、读者四大文学批评要素的共时性分析中能看到作者的理论见地。同样,刘勰能够写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相对完善、架构超前庞大的文学批评著述,与儒家思想的浸淫、佛理经典的熏陶是分不开的。

魏玛歌剧院前

席勒和歌德铜像

再有,艺术能力是文学研究取得创新性理论成果的催化剂。文学研究属于理论研究的一种,是理论思维的产物。相对于哲学、史学等其他领域的理论研究来讲,文学研究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是情感和认识的结合。具有艺术创造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的研究者更容易取得创新性成果。文学研究者的艺术能力一方面来自亲身的创作体验。文学史和批评史上,批评家本身往往也是作家,诗人词人也经常会有来自创作心得的理论阐发。对于理论家来说,也正是因为有了艺术创作的亲身体验和能力,才能激发他们更深入地探讨文学现象的兴趣,进行更有价值的文学研究。另一方面,艺术能力来自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阅读体验。文学研究的对象以文学作品为核心。文学研究者首先是文学作品的阅读者。文学作品的形象性、情感色彩和形式美感等对研究者产生审美感染力。研究者的艺术感悟力和审美力也在阅读中得以提升,为更好地进行文学研究创造条件。在德国启蒙思想家和古典哲学家中,从温克尔曼和莱辛到席勒、歌德和谢林、黑格尔,他们都在对艺术的热烈崇拜中积累了很高的艺术鉴赏力。他们的艺术能力为他们的美学思想、哲学思想、文学研究增添了灵动性和生命力。

三、科学性

科学性是一切学术研究的生命和价值,这是由科学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决定的。文学研究的科学性是指尊重和依据文学现象的特点和规律,力求摒除主观因素的干预,贴近文学现象本质的性质。

文学研究的科学性表现在三个方面:认识科学,认识并尊重研究对象的知识因素和客观性,认识和践行学科建设和知识传承的体系性要求;态度和方法科学,坚持实事求是、公正客观的研究态度和辩证思维方法的运用;表达形式科学,严格遵守文学研究的学术规范。

第一,认识科学,首先要认识并尊重研究对象的知识因素和客观性。文学作品中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客观社会现实,记录历史人文的痕迹,乃至具体的天文、地理、历史、文化等各种知识,具有客观认识的特点。比如《诗经》被奉为百科全书式的经典,“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甚至“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等等,其中的知识性和客观性显而易见。《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铜刀”、“嵌着金钉的权杖”、“铜门坎”、“粗粝的大麦粉”指示出故事发生时的社会生产条件,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恩格斯说自己在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学到的东西,“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37卷,42页。可见现实主义作品忠实反映客观现实的科学性。

其次,要认识和践行学科建设和知识传承的科学性要求。文学研究的成果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研究论文、专著等科研成果的形式存在,以问题研究、局部研究、学术争论等为主要内容,具有较突出的问题性、争鸣性、创新性特点,在内容的体系性方面要求比较灵活;一种是以教学用书的形式存在,以系统梳理、知识传承、局域或全面研究为主要内容,除了要符合与其他科研成果一样的要求外,尤其注重系统性和科学性,服务于知识传承和学科建设的需求。学科建设是现代大学中的核心问题,是科学进步和大学发展的重中之重,学科建设的对象、目的、内容、价值等要求具备逻辑谨严的体系性和科学性。研究成果的体系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学科建设的可行性和完备性。学生要学会相关的知识,实现知识结构的科学建立和知识的传承,更要通过文学研究锻炼批判性思维并以之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都是文学研究取得科学性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第二,态度和方法的科学,是指实事求是、公正客观的研究态度和辩证思维方法的运用。实事求是地看待文学现象的知识因素和客观性、看待知识传承的特点和学科建设的科学性需求,既要把研究对象放在共时的状态下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考察对象本体与相关因素的有机构成;又要结合历时性的维度将这种研究放到动态化的历史生成中,通过文学观念的变迁、文学现象的流动来加以印证。研究者运用唯物辩证法既要看到研究对象的客观性和知识性,又要看到主体参与的主观性和经验性;既要做到理论表述的简洁性和透彻性,又要认识到其中的复杂性和模糊性;既要对基本范畴进行理论概括,又要意识到这种概括的暂时性和变动性。要从普遍联系的观点来看待文学现象,不能视其为单一的、孤立的、割裂的,要客观地看待两种形式之间的过渡体。

第三,表达形式科学,就是要求严格遵守学术规范。文学研究的学术规范是文学研究的要求和规则,是确保文学研究科学地、严谨地、合法地和有效地进行的规则。它既包括技术层面的诸多方法和规定,又包括道德层面的规范和约束,同时涉及学术政策、学术评价等体制性因素的支持。撰写学术论文或著作的过程处处体现学术规范的科学性。其中论文的选题、资料准备、论点和论据、结构、语言、表达方式、撰写、格式规范、书写规范等除了要求内容科学、态度和方法科学、认识科学之外,还着重要求表达形式上的科学。按照学术规范,围绕着“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科学的学术论文的表达方式有以下要求。一是以议论为主,避免一些不合适的表达方式。如有的学术论文,开头几句议论,再加几个与论题相关的例子,最后再发几句议论,这种三段论模式显然缺乏严谨的论证过程;有的列举一系列的数据或资料,之后下结论,则有着工作总结或情况报告的明显倾向;还有的观点不明确,是资料的机械铺陈,既缺乏内在的逻辑性,又缺乏明确的目的性。二要做到资料翔实可靠,文献综述全面深入,论据典型充分,与论点相辅相成,所进行的研究才能有价值。三要结构严谨、语言精确。结构严谨的逻辑性是论证说服力的保证。学术论文通常要使用论证语言,避免感叹词、语气词、象声词以及口语词汇和语气的出现。四要格式规范。学术论文的容量、论证步骤、参考文献、标点符号、注释形式等都有相应的规定。统一的格式规范可以保证学术成果的交流和传播,有助于学术人格的形成。

1900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出版了《释梦》,这在包括文学研究领域在内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内引发了轩然大波。这种影响一方面在于其理论的开拓意义和创新价值。该著创立梦学说,开创了精神分析这一研究人心理的新途径,成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奠基之作;以无意识为基点,提出运用心理学理论来解释文艺的心理起源、文艺创作的心理动机和艺术欣赏规律等文学和文艺学问题,开辟了文学研究的新领域,影响了当代美学理论和文学理论的发展;一些具体学说,如“升华说”、“俄狄浦斯情结”说等对20世纪文学研究产生了极大影响。另一方面,在该学说的唯心主义哲学基础、幻想性质、某些方法论程序、形而上的决定论、泛性论等方面引发了时人及后人的争议。他的学生阿德勒和荣格最先与其观点发生较大分歧。后来较多的追随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其学说进行了修正。新弗洛伊德主义在文化社会因素的作用、人的理性和自主性等方面有所补充。这即是关于其科学性价值的讨论和修正。

本章概要

本章探讨文学研究的对象、方法、价值、要求等问题。

面对众多的文学现象,文学研究对象的选择具有时代性、选择性、相对性的特点。可以说任何理论的分析归纳都只能是部分的而不是整体的,所以要以开放的研究态度来面对发展中的、新出现的或者曾被遮蔽的文学现象。如何从事文学研究?在方法的使用上需把握四点:一是文学研究的方法选择要随研究步骤的进展而有所选择;二是具体论文写作中,根据写作要求和角度、问题性质及研究者的喜好储备等差异,选取不同的论证方式和方法,诸种方法交叉使用;三是不论使用哪种方法进行研究,历史的与逻辑的统一的思想方法始终是文学研究和美学研究的方法之本;四是交叉学科研究领域的存在提供了新方法。人类为何要研究文学?通过文学研究,人们探讨创作奥秘,总结活动规律,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传播文学知识,发掘优秀作家作品的价值,提高读者的艺术审美水平;分析优秀文化,丰富人类文化资源,促进人类文化发展。除此以外,面对一些被遗漏和被遮蔽的文学现象的价值问题,文学研究承担了严峻的发掘任务。对于文学研究而言,最理想的研究成果要具备开拓性、创新性和科学性的特点。这对研究者提出了知识、规范、学术人格等方面的要求。

科学地认识文学现象,以科学性的态度,按照规范性的原则、要求、步骤和方法去研究分析研究对象,创造出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这就是文学研究。

本章关键词

文学研究对象:是指文学研究过程中所面对的文学创作、作家作品、思潮流派、传播接受、文献资料及文学史、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等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学现象。

文学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在文学研究活动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切入视角与具体研究手段等。就其层次系统来看,分为哲学逻辑方法、一般方法、特殊方法三层。在文学研究中,哲学逻辑方法主要是历史的与逻辑的统一;一般方法是引证、纵横比较、分析论证等;特殊方法是文学研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体研究方法,如作品评点法、细读法、社会批评、精神分析、形式主义批评、符号学批评等方法。

开拓性:是文学研究体现的探索未知领域的性质。在文学研究中,开拓性就是发现和使用新的资料、发掘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创新性:是文学研究体现的新颖与发展特质。“创”是求突破,“新”是在突破的基础上发掘前所未有的东西。在文学研究中,创新性有三类:一类是有破有立,在继承中创新,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第二类是纠偏扶正,匡正某种迷雾,指出某种偏颇、纰漏、错误;第三类是无破有立,是一种补充旧说的创新。

科学性:是指尊重和依据文学现象的特点和规律,力求摒除主观因素的干预,贴近文学现象本质的性质。文学研究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认识并尊重研究对象的知识因素和客观性,认识和践行学科建设和知识传承的体系性要求;坚持实事求是公正客观的研究态度和辩证思维方法的运用;严格遵守文学研究的学术规范。

推荐阅读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美]詹姆斯·S·布朗,斯科特·D·雅布洛,实用文学研究导论,罗长青,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张法,张旭春,支宇,章辉,世界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理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

赵敏俐,编著,文学研究方法论讲义(第2版),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

杨玉圣,张保生,主编,学术规范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杜兴梅,学术论文写作ABC。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王瑶,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杨守森,试论我国文艺学研究的价值取向,文史哲,1995(5)。

王彦霞,文学理论的科学性辨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思考题

1.文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2.文学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3.为什么要进行文学研究?

4.如何进行文学研究?

5.怎样才是优秀的文学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