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有一种爱叫心痛
12652500000034

第34章 爱情专线

有一种声音能让我们一生难忘。有一种信息也能给我们以力量去与死神较量,最终得到胜利。因此在很多时候,说出我们的爱,再将它传递出去是难能可贵的,它不但能温暖我们的心灵,而且有时也能阻止死神的降临。

一天,男孩送给他的女朋友一台中文传呼机,温柔地对她说:“我以后再也不怕找不到你了。”

女孩调皮地说:“如果我离开这座城市,你就呼不到我了。”

男孩得意地摇摇头:“我可是办了漫游的,无论你走到哪里我都会呼到你。”

女孩问他传呼号多少,男孩说:“这是爱情专线,号码不公开。”

从此,女孩每天都把它带在身边,一刻也不离开。

在一个阳光明媚、让人有一份好得不得了的心情的周末,女孩只留了一张字条给父母,坐上汽车奔向邻近县城玩,但是没有人知道女孩正在走向一场灾难……女孩在县城玩了一天,拖着沉沉的脚步找到了一间带淋浴间的小旅馆。一走进房间,女孩迫不及待地走进浴室,想洗去一身的疲惫。当女孩正准备洗澡的时候,脚下一阵晃动,她急忙扶住一根铁管,心想是错觉?但跟随第二次晃动的,还有急促和沉闷的断裂声,女孩开始颤栗,她知道可怕的地震来了。随着第三、第四次更加猛烈的震动,无边的黑暗和无边的恐惧把女孩紧紧地包裹起来。女孩像一只受伤的野兽,拼命放声号叫,拼命拍打、撕咬浴室的门板。

然而一切都是徒劳,女孩无力地蜷缩在阴凉冷漠的地上。

不知过了多久,忽然腰间一阵颤动,是呼机。

女孩匆匆摘下它,在黑暗中摸索着按下键,看到了绿色的光芒:“张先生请你七点钟到老地方见面。”读着这句话,女孩的泪水又一次涌出来,滑过嘴角,咸涩涩的。

想着电话那边的他,女孩再一次尝试走出困境,但仍然只有徒劳与绝望。

女孩跌坐在地上,把自己蜷缩成一团,眼睛盯着呼机的屏幕。

不知过了多久,女孩睡着了,又不知过了多久,呼机再一次在女孩的手中颤动了:“张先生问你在哪里,请速回电话。”女孩再一次流下眼泪:我想告诉你我在哪里,但是我办不到啊。

女孩渐渐平静了下来,面对无法挽回的死亡,女孩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呼机第三次震动:“去了你家,看到你留下的字条,请火速回家。”

女孩的心开始躁动。

呼机第四次震动:“我听到广播,知道你那里发生了什么,相信你此时正拿着呼机读我的话,我们很快会见面的。”似乎有一缕曙光在女孩的眼前闪过。女孩期待呼机第五次震动,此时呼机成了她唯一的寄托。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呼机像一个疲惫的孩子一样睡着了。

第五次震动终于来了:“我去找你,车不通,想尽各种办法,还是无功而返。我相信你不会有事的,你是一个聪明又好运的女孩,我期待你的归来!”。

第六次、第七次……女孩在男孩一次又一次的传呼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恐惧与绝望的时刻,不知不觉已经两夜了,死亡的阴影越来越紧地裹住女孩的全身,她仿佛看到自己体内的鲜血和肌肉正被一条黑色的巨蛇一口一口贪婪地吞噬。

女孩觉得自己快不行了,连哭泣的力量都没有了,她的思想开始混乱,感觉自己在往下沉 ……就在沉到底的时候,呼机第三十八次,也许第四十八次、第五十八次震动起来,那震动像磁铁一样,牢牢地吸住了女孩体内残余的所有能量。“我们什么时候结婚?举行哪些仪式?从现在开始我们分别设想一下,日后评出最佳方案。”

结婚,婚礼,实在太诱人了,女孩陷入了遐想之中:海底婚礼?像鱼一样自由自在穿梭在海洋世界……跳伞婚礼?与白云并肩飞在空中……女孩再一次振作起来,是啊,那么美好的人生在等着我呢!!!

第六十次,第六十一次……男孩一次又一次向女孩传呼,一次又一次给女孩注入生命的活力,一次又一次把女孩从死亡的道口拉回。

漫长的四个昼夜之后,女孩获救了。当她看到男孩惨白的脸、布满血丝的眼睛,一下子明白了世间最为珍贵的就是爱。

女孩在担架上轻轻拉住男孩的手,柔柔地说:“我是你今生的新娘。”(佚名)70年的风尘岁月在越来越繁忙的世界里,常听到有人迷茫地问:“爱情是什么?爱情究竟存不存在?”事实上不是爱情不存在,是我们忽略了爱情的存在。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一碗粥、一句话、一个座位,都可能是爱的体现。

一天,一个男孩对一个女孩说:“如果我只有一碗粥,我会把一半给我的母亲,另一半给你。”小女孩喜欢上了小男孩。那一年他12岁,她10岁。

过了10年,他们村子被洪水淹没了,他不停地救人,有老人,有孩子,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唯独没有亲自去救她。当她被别人救出后,有人问他:“你既然喜欢她,为什么不救她?”他轻轻地说:“正是因为我爱她,我才先去救别人。她死了,我也不会独活。”于是他们在那一年结了婚。那一年他22岁,她20岁。

后来,全国闹饥荒,他们同样穷得揭不开锅,最后只剩下一点点面了,做了一碗汤面。他舍不得吃,让她吃;她舍不得吃,让他吃!三天后,那碗汤面发霉了。当时,他42岁,她40岁!

因为他的祖父曾是地主,他受到了批斗。在那段年月里,“组织上”让她与他“划清界线、分清是非”,她说:“我不知道谁是人民内部的敌人,但是我知道,他是好人,他爱我,我也爱他,这就足够了!”于是,她陪着他挨批、挂牌游行,夫妻二人在苦难的岁月里接受了相同的命运!那一年,他52岁,她50岁。

许多年过去了,他和她为了锻炼身体一起学习气功。这时他们搬到了城里的儿子家,每天早上乘公共汽车去市中心的公园,当一个青年人给他们让座时,他们都不愿坐下而让对方站着。于是两人靠在一起手里抓着扶手,脸上都带着满足的微笑,车上的人竟不由自主地全都站了起来。那一年,他72岁,她70岁。

她说:“10年后如果我们都已死了,我一定变成他,他一定变成我,然后他再来喝我送他的半碗粥!”

70岁的风尘岁月,这就是爱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