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杂著:(方立天文集第十卷)
12650800000010

第10章 《中国佛教简史》前言

约在公元前6至前5世纪,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位于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王子悉达多乔达摩,在印度恒河中游流域宣扬缘起、无常、无我、空、苦、解脱等理念,示导人们转迷开悟,以实现净化人心、完善社会理想的目的;同时还吸收门徒,制定制度,建立寺院,这样也就创立了佛教。这位佛教的开山祖师,通常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出身的圣者。

释迦牟尼去世百年后,佛教传承者之间逐渐出现不同意见和争论,形成部派佛教。后来又有大乘佛教获得急遽发展,并出现密教。约在13世纪,由于伊斯兰教的传入,情势大变,佛教在印度被消灭了。

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皈依佛教,他不遗余力地将佛教传播至全印度及其邻国。后来佛教又传入西域、中国(包括西藏地区)、东南亚各国以及朝鲜、日本等地,近世且流传于欧、美、非、澳诸洲。佛教最早发展为世界性宗教,且在各地形成了各具民族特色的教派。佛教约自1世纪传入中国内地,2世纪开始翻译其典籍,至12世纪初基本结束,约千年间共译出经论近6000卷。在此期间,由中国高僧大德讲论阐扬,撰著记述,著书立说,传世力作也有四五千卷之多,构成了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产生了巨大影响。至于中国隋唐盛世创宗立派,东传朝鲜、日本,南传越南、印尼等国,建立了中国与朝鲜、日本之间的“黄金纽带”,在推动中国与东亚各国乃至东南亚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和友好关系方面起了不可磨灭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西藏地区约在7世纪传入佛教,至15世纪,译出经论数量略多于汉译,然种类互有详略。西藏佛教在流传过程中也创立若干宗派,并传入蒙、满各族以及中亚地区,不仅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此外,佛教上座部的巴利语三藏也传入我国云南地区。这样,中国汇集了汉语、藏语和巴利语三系佛教,是拥有佛教典籍和派别最丰富、最完整的国家,由此也可以说,中国是佛教的第二母国,是佛教的第二发祥地。

佛教在中国流传的过程,也就是佛教中国化的过程。所谓佛教中国化是指,一方面佛教学者从大量经典文献中精炼、筛选出佛教思想的精神、内核,确定出适应国情的教义理论、礼仪制度和修持方式;一方面使之与固有的文化相融合,并深入中国人民的生活之中。佛教日益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结合,形成了独具本地区特色的佛教,表现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特殊精神面貌和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特征。

佛教的传入和中国化,尤其是佛教在与中国固有的儒、道思想的互相碰撞、冲突与彼此融合、吸收的过程中,逐渐构成了儒、佛、道三教为基本支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格局,这不仅表明了佛教以其独特的理念丰富和充实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也表明了佛教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促进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佛教在中国历史,尤其是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作用与贡献是应当予以历史的肯定的。

历史与现实不可分割,传统与现代不可分离。佛教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也具有现代价值。佛教看到了生死是人的根本大事,看出了人的毛病,尤其是在精神世界领域里的毛病,诸如我执、贪欲、无明等,也开出了治病的药方,成了一部分人精神生活的支柱与归宿。可以客观地说,各种不同宗教对于人生与宇宙的解说,讲得比较合乎实际,讲得比较好的就是佛教。

从汉传佛教的现实状况来说,当前中国科学技术水准和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在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浙江、江苏、香港、上海和海峡对面的台湾,而这一带同样是佛教最为兴盛的地区,这表明佛教不仅没有因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提高而趋于衰退,也表明了佛教在这些地区的净化人心、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积极作用。

从更广阔的视野来说,人类社会存在三个基本矛盾: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而佛教蕴涵着缓解这些矛盾的丰富资源,能够为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做出自身独特的贡献。佛教的五戒、十善等道德规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有助于净化心灵、增长智慧、完善人格、提升道德、提高觉悟。佛教的众生平等、自利利他、慈悲济世,乃至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主张,有助于推动人类确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社会秩序。佛教的缘起理论、依正不二以及追求极乐净土等思想,有利于缓解生态危机,净化和美化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

由此看来,学一点佛教,懂一点佛教文化,长一点佛教知识,添一点佛教智慧,是有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

本书编写的动机,是通过叙述中国佛教的历史演变,以提供中国佛教的简单、明白、扼要的基本事实、理念、知识。考虑到篇幅限制,本书仅限于论述汉传佛教。全书分为五个阶段,着重论述不同阶段的佛教状况、活动、特点。就整体内容来看,中国汉传佛教的人物、学派、宗派、思想、佛与儒道的关系、佛教与王朝的关系,以及文学艺术成就等是全书论述的重点。

书中不免存在各种缺陷,敬希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2001年2月

[原载方立天主编:《中国佛教简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