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粮食安全
12621500000023

第23章 提高粮食区域生产能力的政策建议

今后中国粮食增产,将主要依靠区域性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尽快消除影响区域性粮食生产能力提高的各项因素已成当务之急。

(一)优化粮食生产结构,重点发展优质粮食品种

中国粮食作物布局经过多年调整,现已形成生产优势带和生产区域。据统计,经过几年调整,中国玉米、水稻等大宗农产品品种整体水平登上新的台阶,高水份玉米、劣质早稻种植面积大幅度压缩,专用玉米和优质水稻发展迅速。今后应该加大提高粮食特别是大宗商品粮的品质,重点增加专用粮食和需求较大的品种。小麦重点改良东北春小麦品种及发展黄淮海专用小麦;稻谷重点解决南方早籼稻杂交问题,发展优质食用稻、加工用稻及饲料稻的生产;玉米今后发展方向是高蛋白饲料玉米。从今后发展的粮食品种方面看,早稻主要是压缩适口性差、出米率低、市场滞销的早籼稻面积,根据市场需求发展早稻优质品种;调减不适宜种植区的早稻种植面积,改种其他粮食作物;拓宽稻谷用途,发展高产量、高蛋白质和高出糙率的饲料稻谷和加工专用稻生产;小麦要特别注意发展面包、饼干所需的强筋、弱筋专用小麦,重点抓好黄淮海地区优质冬小麦开发和提高东北优质春小麦品质;玉米要重点发展高淀粉、高油、高糖等专用型玉米的生产。

(二)加快实施以技术替代资源的战略

提高区域性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是加大粮食生产适用技术的投入和应用,尤其是优质粮食技术的应用。

1.加大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力度

目前中国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不到0.2%,不但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数的2.37%,也低于30个最低收入国家0.65%的平均数,严重制约了中国农业科技的开发与应用。政府必须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据有关单位测算,农业科研投资如按6%速度递增,到2005年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会达到52%,2015年可以达到60%,2030年可以达到70%。

2.研究推广农业适用新技术,突破一系列技术“瓶颈”

中国是一个资源短缺而需求量大的国家,除了需要保护现有和开拓新的资源外,重要的是充分利用各种农业技术,来相对增加资源的供给量,弥补和替代资源的不足。可以根据中国的气候、生物、肥料、技术等因素,以耕地和水资源为核心,以种植业为主体,围绕旱作技术与灌溉技术,土壤肥力与肥料施用,光能利用与耕作制度,品质优化与关键技术,饲料转化与农牧结合,土地利用与农业结构等环节,建立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高新技术体系。通过农业高新技术的综合使用,以较少的资源投入和能耗投入,获得最大的粮食产出,实现以技术替代资源的战略。对于高新技术运用所替代和保护下来的耕地和水资源,纳入国家资源保护范围,达到储备生产能力的目的。要从资源消耗型技术为主转向资源节约型技术为主。

其中包括:(1)高产适用技术。重点加快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的高产技术研究和开发,提高单产。目前中国粮食的单位产出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其中,水稻低30%、小麦低60%、玉米低35%,迫使我们获得等量产量消耗更多的耕地和水资源。所以,要减少耕地和水资源消耗,必须在单位产量上有所突破;(2)重点研究农业灌溉技术和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目前中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只及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一半,更低于高水平的国家(如以色列的水利用效率高达90%)。除了水价政策和管理方面的原因外,主要是当前能够适用于大田作物的节水灌溉技术及设施仍然空白,能够广泛应用农田的工程性覆盖材料和保水、蓄水技术不过关。根据匡算,农业用水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即可节水300亿立方米。今后在节水用水技术方面实现突破,将大大提高资源的储备和转换能力。(3)提高化肥施用技术,调整化肥施用地区结构。中国是化肥施用较高的国家,由于化肥施用技术水平低,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形成污染,破坏生态环境。为此,中国应加大化肥施用技术的研究力度,在化肥类型、化肥剂型、成份含量、施用方式等方面取得突破。作到简单、快速、精确、持久、有效和低成本。同时要加大化肥使用地区的结构调整,根据研究,中国不同地区粮食产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高施肥量地区(东部地区)的粮食播种面积仅占全国的30.5%,而产量却占全国的34.4%;中施肥量地区(中部地区)播种面积占全国近44.7%,产量占全国的46%;低施肥量地区(西部地区)虽然播种面积占全国的24.6%,但产量不到全国的20%。而粮食增产潜力的地域分布趋势则相反,呈现西高东低的格局。根据测算,化肥增产效率(增施单位化肥的粮食增产量)以西部地区最高,每投入1公斤化肥可增产粮食9.41公斤;中部地区居中,每投入1公斤化肥可增产7.17公斤粮食;而东部地区最低。从全国来看,东部地区虽然粮食生产潜力大,但是增产潜力很小,由于施肥量较大,增施化肥的增产效果不明显,因此专家建议,今后中国的化肥应该重点考虑投向中部和西部地区。(4)植物保护防治技术。目前病虫害对粮食生产危害极大,而且有恶化的趋势,必须加以有效控制。重点是研究开发能够增强种子抗病虫害能力的技术,特别是生物防治技术。

在研究开发上述各项农业技术中,要把生物技术作为一个重点,尤其要重视基因技术、基因工程。利用生物技术解决病虫害、保险储藏,可使粮食的实际产量提高近40%。近年来,许多国家已开始利用基因技术,改变物种性能、增强作物抗病虫害能力、提高作物产量,以及改善作物的营养成份等。通过利用基因技术,开辟改造传统农业的新领域,扩大农产品的应用领域,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和增加出口。通过基因技术,不断强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3.加快农业科技的法制建设

鉴于农业科技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农业科技进步法》,从根本上解决农业投入的随意性和随机性,将每年农业科技投入,以及增长比例以法律的形式稳定下来。

(三)建立适度灵活的粮食进出口贸易政策

粮食进出口贸易政策,是保障粮食生产正常进行,增强区域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粮食进出口贸易政策的基本目标是,发挥中国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提高农业资源的配置效率,推动农业生产结构、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利用灵活的粮食进出口贸易政策,鼓励粮食适度进口,可以弥补资源的不足。如进口2000万吨粮食,等于节约200亿立方米水和250万公顷耕地。腾出和节约的耕地和水资源,可以推动区域性的生态环境保护,培育粮食增产后劲。为此,政府应加快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体制改革。除了原有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部门,继续从事粮食进出口外,应在粮食主产区,允许具有经济实力的民营企业、或非贸易部门从事粮食的进出口业务。另外,为了适应国际市场发展的需要,政府应将中国的粮食内外贸部门统一起来,由一个部门运作,以利于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

(四)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政府今后应该创造条件,推进粮食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粮食规模经营的发展与土地的劳动力负荷量减少,是同步进行的。只有减少农业劳动力,才能增加单位劳动力的耕作面积。粮食规模经营和农业劳动力的减少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我们必须为实现这个过程创造条件。主要是要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国城市化水平不仅低于世界42%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37%的平均水平。要把积极推进农村人口城镇化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要特别重视农村小城镇建设。通过发展小城镇,促进乡镇企业的合理布局,可以加快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农民发展粮食生产,增加经济收入,不是规模越大越好,而是适度规模,控制资源在一个合理区间内。以发展优质稻为例,效益最好的不是种植面积最多的,而是适度的种植面积。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进行了一项比较实验,集体种植优质水稻面积30公顷,种粮大户种植3-7公顷,普通农户0.5公顷(中国平均每户拥有耕地水平)。结果显示,经济效益最好的是种粮大户,其中成本收益率,种粮大户比种植30公顷以上的集体高90%,比种植0.5公顷以下的农户高51.7%。产量则分别高14%和9.8%。

可见,国家在发展粮食规模化经营过程中,应注意强调农户的适度规模经营,把二者结合起来,以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最佳的经济效益。

(五)加强粮食区域间合作

提高区域性粮食生产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建立粮食主销区与主产区的协作关系,实现区域性的合作。

1.为了保证区域之间粮食流通的正常进行,有必要在粮食产销区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定互利互惠的经济利益关系,共同拟定并遵守生产分工协作计划,逐步形成以定向流通为主的粮食流通体系

粮食平衡协作计划要强调正规化、制度化,避免救急与追加式的临时平衡,要突出固定性、经常性、有序性的特点,防止短期性、临时性、无序性的平衡协作。根据实际,这种协作计划可以作年度间适时适度的调整。

2.粮食主销区要缩小粮食生产规模,为主产区腾出市场空间

可以在现有商品粮基地基础上,有重点的选择一批自然经济条件较好、农业基础设施强,集中连片的地区,建立高水平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主销区可以根据财力雄厚的优势,集中必要的资金、技术和物资,实施异地开发政策,建立粮食“飞地”。

3.建立产销双方长期的期货合同,加快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建设,有效的调剂各地区粮食余缺,缩短粮食流动距离,减少粮食的相对流动

要建立粮食中央批发市场、区域批发市场和农村粮油初级市场的三级市场体系。按照中央文件规定,缺粮地区与主产区之间粮食批量交易只能在县以上粮食批发市场进行,而目前的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基本上还是粮食部门的粮油公司加各级粮库,真正有形的粮食批发市场很少。因此销区粮食部门和企业只能到有限的几个全国性粮油批发市场或期货市场购买,或与主产区粮食部门协商,签订购销合同。为此,粮食主产区有必要尽快建立若干一定规模的粮食批发市场,以便于销区购买和进行交易,同时主销区也要发育自己的规模较大的批发市场,除了本区域内的产销区粮食余缺调剂外,还能吸引区域外主产区粮食经营部门入场销售,送粮上门。

(六)加强分类指导推进区域分工

提高区域性粮食生产能力,要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挥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比较优势,实现资源整合和最优配置,达到粮食的有效增长。

一项研究表明,中国粮食生产具有较强国际市场比较优势(DRCC﹤0.85),同时也具有较强国内综合优势的主产省区(播种面积平均占全国播种面积的5%)有:四川、安徽、贵州、云南、浙江、吉林、江苏、黑龙江、辽宁、河北、内蒙古、山东、山西、河南等,其中有的省市多数粮食品种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可以划定为优势主产省。个别品种与国际市场比较处于明显劣势(DRCC>1.05)的主产省市有:湖南、江西、广东、湖北、福建、四川、江苏、安徽、山东等省。

在确定的粮食生产区域分工中,需要(1)调整小麦生产的品种结构,适当压缩小麦生产。降低江苏、四川和安徽的播种面积。适当扩大河北、河南和山东的小麦生产。(2)调整玉米生产结构,压缩国内生产和出口。从资源配置角度看,不应当维持较大生产量和出口量。适当提高河北、辽宁、黑龙江、河南的种植面积,大幅度压缩吉林、山东和四川的玉米生产(3)压缩南方稻米生产,提高稻米品质。适当压缩黑龙江和湖南的稻米生产,稳定南方双季稻主产区生产,适度扩大江苏、安徽、湖北和四川大米的生产。

(七)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中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成绩显著,但粮食品种质量差价过小是目前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不利于引导农民面向市场调整粮食生产结构,发展优质粮食生产。因此需要从品种培育、生产、收购和加工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根据市场需求和粮食内在品质,进一步拉开品质差价、季节差价、地区差价,真正作到按质论价、优质优价。要建立和完善粮食供给、需求、市场价格变动的预测预报系统。不仅要提供国内粮食市场的行情,也要提供国际粮食市场动态,将粮食生产与国内外市场紧密联系起来,使国内粮食生产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并通过价格变动,调节粮食生产。

1.加快粮食主销区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改革方向

2001年起浙江省率先在粮食销售市场放开的基础上,粮食收购市场进一步放开,允许多种所有制经营主体经批准参与粮食经营。今后,粮食主销省区经营者也可以从事粮食贸易,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来促进和实现省内粮食供求总量和结构的平衡,粮食收购价格随行就市。

2.利用市场粮食供给丰富和粮食库存较多的时机,在东部地区全面推行“双放开”政策

除浙江外,江苏、上海、广东、海南省,也已进行了这项改革。

3.调整粮食保护价范围

政府应将粮食保护价范围,从全国逐步缩小限定在粮食主产区和集中产区,以保护粮食主产区和集中产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该区农民尽快稳定增收。

4.减少政策性振荡,慎用传统动用国库调节供求的宏观手段

只要市场供求不发生大的波动,不引起严重通货膨胀,也不引起社会恐慌和不安,就应以刺激价格继续回升,增加农民收入为主。为此,当前国家库存的粮食不宜过早过多的向外抛出。根据调查,上半年江苏省由于粮食减产,市场价格回升,已使农民增加收入33元,增幅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