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创作者,文学是一种职业,他的教育背景、阅读体验和人生经历都会影响他的写作。对于研究者,文学是一种专业,涉及他如何阐释和批评文学,编写文学史,展开理论探索。
对于普通读者,文学是一种爱好,从对文学的阅读和欣赏中,看到与自己相同或不同的人,读到与自己经验相同或不同的事,到达自己不能到的地方,得到比个人经历更加丰富的人生教益和感受。文学是看世界的窗口,是观察生活的角度,是一种生活态度,是梦想的化身、变形与实现,是一种审美的、浪漫的、多彩的人生体验。
文学给人以超越现实的可能。通过文学创作和欣赏,可以延展生命的厚度和宽度,享受文学带给我们的更为广阔的视野,体会我们的思想可能到达的远方。
我们为什么喜欢文学?人生的不同时期对文学有什么期待和向往?小时候我们对文学的最初印象是什么?现在我们心目中的文学又是怎样?这就是我们与文学的缘分。
我们如何与文学结缘
我们大部分人最早接触的成篇文字,一般都是文学作品。每个人小时候都听过故事,读过唐诗,看过童话。回想童年时代,文学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印象?比如童话,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中,那大概是另外一个世界,里面的人物跟爸爸妈妈都不太一样。那个世界显得遥远而且梦幻,又与我们的天性非常贴近。文学在童年大概就是一种幻想,是自己用想象创造的另一个遥远的世界。
到了少年时期,虽然学校的功课越来越多了,但是我们还会读文学作品,而且是大量阅读。少年时期的文学是什么呢?少年总是多愁善感的,有时候郁闷,有时候激愤;既有莫名其妙的冲动、不知所以的行为,又有澎湃的激情和无尽的梦想。为了弄清楚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我们可能写日记,跟自己交流,寻找情绪的宣泄和冲动的出口。这时,文学给我们打开了一个看世界的窗口,让我们看到了跟校园不一样的地方,跟同学不一样的人物,跟老师和家长的行为不一样的做事方式。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会把作品中的一些话当成座右铭,或者把其中的人物当做倾诉和关切的对象,也会把我们的想法,尤其是那些无以名状的思绪写下来。凡目有所及,皆能触动心灵;凡心有所感,亦可记述成篇。这是少年时代的文学。这种倾诉和宣泄实际上是在寻找一种跟自己一样又不一样、想标榜自己的个性又想找到共鸣的文字。如果我们读懂文学,就会发现,其实没有必要那么执著于自己的个性。文学作品中,每个人都那么个性鲜明,而很多人又没有那么大的不同;每个人的个性都可以理解,而很多的不同又可以沟通。这样,文学能让一颗激动的心慢慢平复下来。
长大之后,文学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学习和研究文学的人可以把它当做一种专业、一种工作,成名的作家还可以依靠文学立世扬名。大多数人不会再在文学里寄予很多梦想,而更多的是把它当做现实的参照。这时候看文学,看到的是一个和现实密切相关的世界、一种似曾相识的生活,里面的人物和自己一样,也有很多的梦想和无奈。这是成年人眼里的文学。他透过文学打量这个世界,对人物、故事的兴趣可能有所减少,而对这个世界的关注则可能逐渐增多。于是,文学变成了一种参照,让你看到别人时想到自己,设身处地,推己及人。此时在文学中,有一种智慧慢慢增长。
文学也可以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倾诉和聆听。如果一个人朋友很少,家庭成员也不多,可能会感到寂寞。此时如果他想找到很多朋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到文学作品中去寻找,你可以从中看到和你不一样的人,并借此反思你的状态和生存的世界。这时,文学是一位寂寞中的朋友。此外,你也可以借助文字写下你的心境。写作就是对自己心灵、对这个世界的聆听和倾诉。
这样,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我们对文学的理解也在不断丰富。我们发现,理解文学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角度,每一种角度都能有不同的收获。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人想象力越来越少,寄予希望的东西也越来越少,甚至不再希望,甚至停止想象。总觉得社会上都是很现实的东西,人们为了生活奔波,慢慢地离文学越来越远,看文学作品也越来越少。为什么会这样?是我们的梦想消失了吗?没有。童话世界遥远了吗?好像是。那么,随着我们越来越关注现实的东西,越来越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文学在我们生活中好像分量越来越轻,甚至不存在了。
其实我们不但要在生活中为文学留有一席之地,还可以把它当成一种安身立命的方式。有一个人饿得头晕眼花,工作也没有着落。他躺在废弃的仓库里,身边只有一只小老鼠在那儿蹦蹦跳跳。他心想,小老鼠,我比你都饿得慌。人在这种处境下,会有什么感觉?一般都会感到绝望。但对一个有想象力、有文学创造力的人来说呢?他的现实生活很无奈,只能看着一只老鼠解闷。看着看着,他觉得这只老鼠越来越好玩。它的眼睛圆溜溜的,一刻不停地眨巴着;嘴巴那么尖,总是在忙活;胡子那么长,好像故作深沉和聪明状。这是不是他饥饿困顿中唯一的伙伴啊?他觉得,这只小老鼠不是他寻找食物的竞争对手,而是一个安慰心灵的朋友,是一个很可爱的形象。这就是米老鼠的诞生。米老鼠的形象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先有漫画,一个卡通形象,然后有了第一部电影。接下来,有了更多的故事、更多的形象,拍出了更多的电影。再后来,一座座梦幻的迪斯尼乐园落户在世界各地。一只讨厌的老鼠能变得如此可爱,源于文学的创造力。一幅卡通画能够衍生出规模巨大的产业链,都是基于想象力的成就。
还有一位单身母亲,失业在家,独自带着女儿生活。家里又小又冷,她只能时常到附近的一家咖啡馆去,将女儿放在桌边的婴儿车上,在女儿的吵闹声里写作。现实世界让她沮丧,然而,她却能想象出一个跟这个世界不一样的离奇的魔法世界。那里有一所学校,学校里有一群孩子,也许自己的孩子也在其中。她的孩子也许上不起现实世界中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但是,她希望在那个离奇的魔法世界里,孩子们过着充满奇幻色彩的生活,骑着扫帚就能够飞上天去,球场也可以移到半空中,在天上打球。这是完全凭借想象力构建的一个世界。这就是哈利·波特故事的诞生,一本一本的书就这样写出来了。通过哈利·波特系列作品,J。K。罗琳现在可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女人之一。
为什么J。K。罗琳的想象力可以挣钱?其实我们大家都有想象力,只是随着年龄增大,想象力越来越匮乏。
在这个讲求现实的时代,我们内心对文学的需求并没有减少。我们依然需要想象力,依然渴望生活的激情,依然需要梦幻的力量。物以稀为贵。想象力越缺乏,就越值钱。作家们把想象力保留下来,并且尽情发挥。所以想象力就是创造力,它是作家的创造,从无中创造出有。靠想象力写作也是一种生活的手段,可以把它当成一种职业。
在想象力贫乏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与文学渐行渐远,但仍然有人写作,仍然有人在做与文学相关的工作。这些人包括作家、编辑和评论家等。这些人保留了我们的梦想、我们对现实的关照、我们对生活的热情,也延续了我们的文学梦想。但是,以文学为业需要多方面的训练和素养。
文学是什么:从“床前明月光”说起
有人说文学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体现,真正的作家都是语言大师。有人说文学是一面镜子,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有人说文学是一盏灯,是诗人和作家心灵的表现。有人质疑文学能否表达真理。还有人看重文学能否教导人生。文学让人成长,对文学的理解伴随着我们阅历的增加而不断加深。从文学中,我们读到的是不断丰富和充盈的人生。
文学在不同时期带给我们不同的印象。那么,文学是什么呢?对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在不同阶段也会有不同的答案。从我们熟悉的一首唐诗说起: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小时候读这首诗是什么感觉?不认字的时候,听家长读,这首诗合辙押韵,听起来很好听。这时我们领略到了汉字的声音之美、音韵之美。等到自己会认字的时候,看到这首诗五个字一行,四行共二十个字,工整匀称,看起来很舒服。这时我们领略到了汉字的形式之美、结构之美。等到明白它意思的时候,知道这是一首思乡诗,这时我们明白了月亮和思乡紧密相连,而且情景交融,睹物思情,让人浮想联翩。
一个人在外地求学或者工作时,可能看见月亮就联想到故乡。这就有了设身处地之感。感触越深,思念越切。等到你恋爱了,月亮就不仅代表思乡,还会让你想到一首歌《月亮代表我的心》。这时月亮除了思乡,还代表相思。两个人不在一起的时候,会想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亮代表矢志不渝、相互信任的爱情和心愿。
再拓展一下思路,月亮还代表什么呢?在茫茫宇宙中,它是围绕着地球旋转的一个非常荒凉的星球。当然,也可以把它看做是地球的脉脉含情、无怨无悔的恋人。对于天文爱好者和宇航员,它挑战着人类的探险精神。至于镜中月、水中月,还可以代表一种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似在眼前却无从触摸的影像。月亮就这样不断拓展着人们的情怀、视野和思想。
随着一个人的经历不断丰富,对同一首诗、同一个形象会有不同的理解。如果你的欣赏能力达到了一定程度,某一天,看到了月光,脑子里想到的不一定是这首诗的每一个字、每一行诗句,也不一定要把这首诗完整地背下来。你只是静静地体会:在安静的月夜,你独坐床前,思绪万千,但是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看到月光,想不到语言,只是感受到这种状态,非常舒服而无以言表。这时,你体会到的是一种意境之美、情致之美、思想之美、境界之美。所谓大美无言,正是此情此景。这样,对一首诗的理解达到了一定程度,你感觉到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和心情。
不同的心境下,同样的文学作品会带给我们不同的印象。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唐诗让我们依次感到了音韵之美、结构之美、思乡的情绪之美,以及对爱情的朦胧、坚贞的向往与无怨无悔的守望,还有对普天下有情人的祝福,兼之以一种空灵的、思绪涌动却大美无言的格调之雅和境界之美。
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甚至整个人类,对一些共同的意象都有大致相同的理解。这个对月亮的比喻我们称之为月亮之喻。我们中国人都知道月亮代表思乡,看到月亮能够想到故乡。这是我们民族意识的传承。不同的民族对月亮的象征和意象有不同的表达和理解。但是,世世代代通过口头表达,通过文学作品,它的象征能够被大家接受和理解。这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传承,是不同民族的文学能够沟通的共同基础,也是整个人类能够相互理解的共同基础。
通过《静夜思》的例子,我们发现,在不同的年龄段,人们对文学有不同的理解和期待。这种理解和期待随着我们阅历的增长而增加。回到之前的问题:文学究竟是什么呢?
文学首先是一种语言表达。所以,大作家都被称为语言大师。比如鲁迅、老舍、沈从文、汪曾祺,他们的作品都有独特的语言魅力。提到莎士比亚,在对他的很多不同评价中,有一点绝对没有异议,那就是,他的戏剧代表了英语语言的巅峰,代表了英语语言最优美、最深刻的表达。所以,要精确地领会一个民族的语言内涵,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阅读这个民族最优秀的文学作品。
其次,文学是一面镜子。这个镜子之喻来自于柏拉图的《理想国》。柏拉图在谈及艺术家的模仿时,说他们采用了一种常用的而且容易实现的方法,就像是“拿一面镜子四面八方地旋转”,马上造出太阳、星辰、大地,包括人自己、其他动物、器具、草木等。镜子是西方关于文学的最古老的比喻之一。文学的世界就是现实世界的一面镜子。现实生活是什么样,作家通过自己的观察,进行提炼总结,通过形象和人物的塑造,就会创造出一个忠实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世界。镜子之喻发展到后来,带来一个文学创作的高峰,就是现实主义。
在文学描写中,现实主义手法看重的是如何把现实世界描写得准确具体、惟妙惟肖。现实主义小说家详细地描写街道、房屋和树木的位置和状况。刻画人物时,会描写这个人穿什么衣服戴什么帽子,以及人物的发型、口音和五官长相等等。作家会把外在的东西描写得非常细致。这也可以解释一个现象: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的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样的作品有画面感,人物的衣着打扮、场景布置都有原著可依。
另一个关于文学的理念是:文学是一盏灯,是诗人心灵的表现。比如,不同的人对于一朵玫瑰花有不同的看法。而一个诗人看到玫瑰,会想到爱情,想到很美好的象征。通过一种东西想到另一种不同的东西,这就是诗人的才能。所谓灯的意思,就是诗人用自己的心灵来表达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不是说世界是什么样就把它写成什么样。诗人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描写这个世界。他觉得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在作品中他就把它描写成什么样。这是因为在写作过程中诗人投射了自己的想象力和情感等,把这个世界变成自己希望看到的、希望传达出来的样子。十九世纪苏格兰诗人罗伯特·彭斯有一首诗歌,叫《我的爱人是红红的玫瑰》。
哦,我的爱人像一朵红红的玫瑰,
含苞初放在六月天;
哦,我的爱人像一支甜甜的曲子,
奏得曼妙又合节拍。
你是多么美丽啊,我的好姑娘,
多么深情真挚啊,我的爱
我永远爱你,亲爱的,
直到大海枯竭水流干。
读了这首诗之后,我们再看到玫瑰花,就会想到爱情的坚贞和美丽。这是诗人对我们的影响。诗人改变了我们对花的一般看法。
这种文学理念最伟大、最辉煌的成就体现在浪漫主义的文学创作当中。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序言”中说过一句话:“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诗人的感情经过沉淀之后,慢慢的会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华兹华斯写《咏水仙》就是这样。有一天他出去散步,看到了很多的水仙花在湖边跳跃。当时他很高兴。回到家之后,很多次在百无聊赖的时候,在孤独寂寞的时候,他不时地想起那片水仙花:
后来多少次我独自横卧
百无聊赖空虚落寞;
它们便闪现在我的脑海
安慰那难耐的寂寞;
我的心也随之充满快乐,
和着水仙起舞翩翩。
水仙花还是湖边那丛水仙花,经过诗人思想的沉淀,我们再看到水仙花,就会感觉它能够给人带来安慰,能够让人心灵重新振作起来。那么,人在什么时候写诗比较好?在失恋时很难过,是不是当时就要写失恋的感受?不是。应该在平静之后写回忆起来的情感。也就是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那种感觉会慢慢地回到你的心中。
中国有一个说法,叫诗言志。“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序》)“诗”就是文学。“志”是什么?“志”就是自己的心理、意志和情感。“在心为志”,在自己的心里就是一种意志和情感。“发言”就是用语言表达出来。“发言为诗”,就是用诗歌的形式把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反过来想,意思就是:诗表达内心的情感,抒发诗人的情怀。
文学并不是实际的生活,一般说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那么,这高于生活的文学能否反映现实人生的真实呢?这就是文学之真的争论,即文学能否反映真理,文学能否表现现实。这个争论始于柏拉图。
柏拉图说文学不真,不能反映真理。他为什么说诗(文学)不真?这源于他的“模仿说”。他认为,只有理式世界才是永恒存在、唯一真实的。现实世界是变动不居的。现实世界是理式世界的模仿,文学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也就是说,文学是模仿的模仿,因此文学不能表达真实的存在。他认为,从荷马起,一切诗人都只是模仿者。无论是模仿德行,或者模仿他们所写的一切题材,都只得到影像,并不曾抓住真理。因为这样一个理由,他要驱逐诗人出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解决了诗人之真的问题。他认为,文学能够反映真实的东西,文学表达了生活的可能性。他的道理是,如果这是现实中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文学把它描写出来,它就是真实的,尽管这种事情不一定真的会发生。只要有这种可能性,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文学就具有真实性。所以,他说诗比历史更加真实,更有哲理性。历史表示具体的真实事件,文学表示普遍的真理。这就是文学之真。
下一个问题是文学之用,文学到底有什么用?我们一开始就说,可以把文学当做心灵的伴侣,也可以靠写作来安身立命。实际上理论家关注的不是这个角度。他们关注的是文学对国家有没有用,对人的心灵教育有没有用,文学能否启迪心志、教化民众。所谓文学之用,在于对人心灵的塑造。柏拉图说,如果诗人能够证明文学有用,那么就可以把他从理想国门外召唤进来。古罗马诗人贺拉斯说,文学作用的特点是寓教于乐。文学当然能够给人教益,给人好处,但是它的方式是让你愉悦,让你在愉快的阅读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启发。所以,文学还应该是美的,让读者觉得愿意读,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读者的心灵起作用。
文学是镜,还是灯,是一个可以相伴终生的朋友。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这个朋友会带给我们不同的启示。文学之真真在哪里?文学之用用在何处?随着阅读的深入和阅历的增加,我们对这些问题会有自己的答案。
对文学的期待
看到《红楼梦》中黛玉焚稿,很多人潸然泪下。读过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不少人把“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当成座右铭。看了《平凡的世界》,很多人都被一种温情的力量打动。文学贵在使人产生同感同情,设身处地。
我们会不会把文学中的人生当做自己的人生呢?如果我们和林黛玉一样缠绵悱恻、肝肠寸断,如果有人读完《少年维特之烦恼》就穿着小说中描写的和维特一样的衣服,步其后尘而自杀,这样的读者让人绝望。他们与文学的距离太近了。
那么,如何阅读和欣赏文学呢?首先,要和它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旁观世界,洞彻人生,在阅读欣赏和设身处地二者之间找到一种平衡。让它观照生活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它是另外一种生活、另外一个世界。文学可以让我们得到慰藉,但不要和它距离太近,起码不能像那些读完《少年维特之烦恼》就自杀的少年一样。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通过文学的阅读与欣赏,把文学看成是一种态度、一种观察世界的角度、一个了解生活的窗口,或者是探索人类精神深处及远处的一种可能性,由此提升我们的人生品位、境界和智慧。专业的文学阅读和批评是为了锻炼一种眼光,即观察世界的一种方法,学会分析、阅读、阐释和批评文学,研究文学的特点、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
其次,文学欣赏要有亲近感。阅读的目的就是寻找自己心目中的文学,欣赏的快乐在于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文学。不同经历、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业文化背景的人对文学的理解各有差异。通过阅读,慢慢地深入自己的内心,找出自己喜欢的作家、作品,找到自己阅读文学、体会生活和观察世界的角度,以及一群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心灵之友。
再次,文学欣赏有路可循。我们提到的文学,主要就是文学作品。没有作品就没有文学,作品是文学的体现形式。文学欣赏应该关注文学作品由哪些要素构成,阅读作品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作品的情节、人物、主题、视角、风格和象征,甚至背景,对理解作品有何影响?一部作品有多少种不同的观察角度?如何成为被广泛认可的经典?等等。这些就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到现在为止,我们应该有一个总的印象,那就是看文学的角度有很多。文学可以启发观察世界的多种视角和多种可能性,而且各有各的精彩。文学可以是一种人生的参照,可以是一种业余的消遣与爱好。从文学作品中看到和自己相似的人,我们会感觉欣慰;看到跟自己不一样的人,也许感到振奋,也许感到另一种生活的希望。要改变我们生活的现状好像有些难度,这需要我们提高学历、变换工作,需要很多时间投入,但是通过文学改变我们对生活的看法,则没有那么难。
文学给人一种超越现实的可能。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种自己希望的生活,希望得到的更好的东西、更好的状态。文学大概就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带我们进入理想状态的方式之一。亚里士多德说,文学描写可能发生的事情。所谓可能,就是不一定实际发生,但却是合乎情理、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以,文学能够给我们带来一种可能性,让我们有可能到达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到不了的地方。
文学是生命的延展,它使人生更加丰富。通过文学延展生命,丰富人生体验,领略各种精彩,这就是文学欣赏。所以,文学欣赏在于寻找自己心仪的作家和作品,调整自己理解文学的角度,提炼自己的心得,以此扩充我们的心理容量,丰富我们对人生的感知,享受文学带给我们的更为广阔的视野,体会我们的思想可能到达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