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越老越健康
12619100000064

第64章 老年人要保持适当的运动量

老年人的健康关系到自身幸福和每个家庭的幸福,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认识到了锻炼的重要性,并积极投身于健身的热潮中,希望能给自己带来生命的活力和健康的体魄。许多老年人也尝到了健身所带来的好处,但有些老年人在参加体育锻炼后,反而诱发了其他疾病,其实这是因为没有掌握好运动量的缘故。那么,老年人如何掌握好运动量呢?

老年人在运动过程中可以进行自我监测。

自我监测就是指在运动过程中,经常对健康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目的在于适时调整运动处方和锻炼计划,防止过度疲劳,避免发生运动损伤,提高锻炼效果和健康水平。因此,参加运动锻炼的老年人应该学会自我监测的知识和方法,并坚持在运动锻炼的实践中加以应用。

◎自我监测的内容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主观感觉:如运动时全身有热感或微微汗出,运动后感到轻松愉快或稍有疲劳,食欲增进,精神振作,睡眠良好,表示运动适当,效果好;运动时身体不发热或无汗出,脉搏次数不增或增加不多,则说明运动量小;运动后感到恨疲乏、头晕、心悸、胸闷、气促、食欲减退、睡眠不良,说明运动量过大。如运动中出现严重的胸闷、气喘、心绞痛或心率反而减慢、心律失常等应立即停止,并给予治疗。

二是客观检查:包括测量脉搏、呼吸、体重等。一般以脉搏的变化来衡量运动量的大小,并把运动后的脉搏变化作为一种确定运动量的指标。一般来说,老年人运动后脉搏数较运动前增加60%~65%,保持在110~120次/分较为适合。如运动中出现脉搏跳动过快或出现脉搏减慢或变得不规则时,应立即停止锻炼,必要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同时,还应观察停止锻炼以后心率(或脉搏)恢复到运动前水平所需要的时间。一般健康的老年人,运动后3~10分钟脉搏应恢复正常;如果不能恢复,说明运动量过大,应适当调整。运动中呼吸稍快一点是正常的,一般每分钟的次数不应超过24次。每周测体重1~2次,最好在同一时间进行,一般刚开始锻炼的人,3~4周后体重会逐渐下降,这是由于新陈代谢增强,脂肪减少的缘故,尔后体重就会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如果体重持续下降,可能是运动量过大或有其他原因,应注意查明。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疾病患者,在进行锻炼时最好有人陪同,以免发生意外,同时注意随身带好必需的急救药品。

老年人机体各个脏器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会患慢性疾病,因而老年人健身运动中要注意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等原则的同时,还应特别注意运动量的自我监测。

运动量的强弱,存在着恨大的个体差异,用于评判的指标也不尽相同。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运动时,不可能选用非常复杂的医疗仪器来监测,所以我们就中老年朋友的特点,提供下面一些简便易行、科学可靠的方法,来帮助大家掌握适合自己的运动量。

运动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运动的强度和运动的时间。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运动计划,要循序渐进,严格掌握运动量,千万不能逞强。

时间:要达到健康的效果,每周至少需运动3至4次,每次至少持续20至30分钟,对刚开始运动的银发族,可以用“短暂运动、休息、再运动”的模式,但运动时间的总和最少要超过20分钟,等体能变好之后,再持续增加。

强度:运动量不够或过多,都不能达到增加健康的目的,一般来说,可以用运动时的心跳率监测运动量,理想的心跳率为(220-年龄)×60%至(220-年龄)×80%之间,以70岁的银发族来说,达到运动量的心跳率应该在每分钟90下至120下之间。

下面我们向中老年朋友介绍一些判断运动量是否超量的方法。

(1)通过心率来控制:锻炼后半小时内即能恢复平静,心率、呼吸次数及情绪状态均能恢复到锻炼前的水平。60岁以内的中老年人,如脉搏每分钟不超过120次,说明运动量适宜,假若每分钟达130~140次,则说明已超量,应减少运动量,以免心脏负荷过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运动中脉搏应保持每分钟不超过110次,如出现脉搏次数减少或心律不齐,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及时就医。

(2)通过疲乏程度来控制:一般来说老年人在运动后,特别是在开始锻炼后,会有轻重不等的疲乏感,而随着锻炼的经常化,适应性增强,疲乏感会随之渐渐消失,精力充沛,没有困意,对学习、工作没有不良影响。相反,如果精神萎靡、疲乏、头昏、目眩,则说明运动量过大了,可适当调整。

(3)通过锻炼的出汗量来控制:锻炼达到刚出汗或出小汗的程度。不出汗说明运动量不够,大汗淋漓说明运动量过大。

(4)通过锻炼后的饮食来控制:一般来讲,锻炼后食欲恨好,食量也有增加,如果食欲下降,食量减少,说明运动量过大了。老年人通过适当运动,可增加胃肠等消化功能,改善食欲,食量稍增。如食欲下降,需考虑运动项目和运动量是否合适,应进行适当调整。

(5)通过睡眠状况来控制:老年人通过适当运动,一般都会改善睡眠,睡得香一些,若通过一段时间锻炼,反而使失眠加重,且出现腰酸体痛难忍,则考虑运动是否过量,应及时进行调整。

(6)通过工作效率来控制:通过体育锻炼,中老年朋友的体质增强,记忆力增强,学习与工作的效率提高,表明运动量恰到好处。如果身体消瘦,多病,学习与工作效率下降,则说明锻炼的运动量掌握不恰当,应及时调整运动量。

(7)测量体重:老年人在健身运动过程中,可每周测量体重1~2次,最好在同一时间测量,一般刚开始锻炼的人,3~4周后体重逐渐下降,这是新陈代谢增强、消耗增多、脂肪减少的缘故,随后体重会相对恒定在一定水平上,如果体重呈“进行性”下降,可能是运动过量或有潜在性疾病,应及时查明原因。

除了这些比较普遍的测量运动量的方法外,还有一种比较简便的“六字”法,如下:

酸加:老年人的机体不如年轻人,在锻炼初期常会出现肌肉酸楚的感觉,这是在运动后肌肉中代谢产物乳酸积累过多,刺激神经末梢而引起的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只要做到锻炼循序渐进,肌肉能有个适应过程,肌肉结缔组织逐步完善,酸楚感就会逐渐减轻或消失,此时运动量可逐渐加大。

痛减:有些老年人自身患有各种老年性疾病,如腰腿痛、颈椎病、肩周炎等,在运动后常出现局部疼痛并有逐渐加重感,则说明身体某一部分肌肉或肌腱有隐性炎症反应,此时运动量应减少、减轻,以免炎症扩大。

麻停:在运动锻炼中,凡是感到某一部分机体出现麻木不适的感觉,这是局部神经受压的征兆,也是锻炼方法不当的反应,此时应立即停止运动,查找原因,并更换锻炼方式或项目。

老年人只要掌握好运动中出现的三种现象,就可以放心地参加体育锻炼。

老人参加运动,按运动处方进行锻炼,要严格控制运动量。运动后感觉良好,食欲增加,睡眠良好,精神愉快,有轻微疲劳感,从感觉症状上判断,运动量适宜。如果出现气喘、心胸难受、头痛、恶心、恨疲劳、食欲减退等,说明运动量过多了,应减少运动量。

但是,运动量的大小并非一成不变,也并非一直是循序渐进的,有可能会循序渐“退”,因为现代科学已经证实人体的生理状况中存在着体力、情绪的周期,所以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掌握运动量的灵活变化,有时还应允许在小范围内有一定的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