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修行在当下:看人生百态 养一片佛心
12616000000020

第20章 不因外在环境影响你的心情

静听佛音

金代禅师在弘法之余,总是喜欢养植兰花,数百种兰花把他的禅院打扮得清新典雅,许多信徒到禅院里除了礼佛听法,总喜欢到兰花架旁欣赏一番,赞叹之余,心灵也得到了净化。所以,禅院内外流传着这样的话:“兰花就是金代禅师的生命。”

有一天,金代禅师到外面弘法,临行前,他把浇花的任务委托给了弟子。弟子们知道金代禅师对兰花的钟爱,因而在浇花的时候小心翼翼,生怕出差错。可是,越是在意,就越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有一天,一位弟子一不小心,脚绊在了架子上,把整架兰花都掀翻在地,弄得花叶零落,断根外露,满地是土。

意识到自己闯了大祸,这位弟子慌张至极,心想:师父回来,看到这番情景,如何是好?天快黑的时候,金代禅师回到寺院。那位弟子不敢隐瞒,硬着头皮一五一十讲了经过,请求师父处罚。

没想到金代禅师不但没生气,反而心平气和地安慰他说:“我确实很喜欢兰花,但我养植兰花的目的是为了以香花供佛,也为了美化禅院,不是为了生气才养的。世事无常,我怎么能执著心爱之物呢?这可不是禅者之风啊。”

听了师父的话,弟子们都很受感动,从此更加尽心地修行了。

很大程度上,禅师之所以看得开,是因为他虽然喜欢兰花,但心中却没有兰花这个障碍。因此,兰花的得失,并不影响他心中的喜怒。而我们做人也是一样,不要因为外在的得失而影响自己的心境。如同我们常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不仅是中国的传统道家思想,讲究无为心态,更是一种思想境界,是古代修身的要求。即无论外界或自我有何种起伏喜悲,都要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

事实上,想要改变世间的事,使之令我们满意实在太难,因为世界上的事太多太多;而改变心情使自己感到快乐却很简单,因为我们的心只有一个。

有一次,一位禅师外出云游,借宿在一个老婆婆家里。一连几天,那个老婆婆都在不停地哭泣。禅师纳闷,问她道:“你为什么整天都在哭呢?有什么伤心事,可否容我替你讲解?”

老婆婆说:“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卖布鞋的,小女儿嫁给卖雨伞的。天晴的时候,我就会想到小女儿的雨伞一定卖不出去,所以忍不住要伤心;下雨的时候呢,我就会想到大女儿,下雨天当然就没有顾客上门买布鞋啦,所以想想就要流泪。”

禅师说:“原来是这么回事!你这样想不对呀!”

婆婆说:“母亲为女儿担心,怎么不对?我知道担心也是没有用的,但是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

禅师开导她说:“为女儿担心是没有错,可是你为什么不为女儿开心呢?你想想,天晴的时候,你大女儿的布鞋店一定生意兴隆;下雨的时候,你小女儿的雨伞肯定十分畅销,你应该天天为她们开心才是呀,怎么会难过呢?”

老婆婆听完禅师的话,豁然开朗,每当她想到自己两个女儿的时候,无论晴天雨天她总是笑嘻嘻的。

痛苦和快乐就像硬币的两面,痛苦在正面,快乐就会被转到反面;当你把快乐放在正面的时候,痛苦也就离开了你的视线。

人一定要懂得舍得,静心。而我们的烦恼常常就是因为我们执著不放的缘故,因为我们无法做到动静结合。一个人一旦学会了“舍”和“放下”,继而取“静”,对于世间万物才能虚幻不变,荣辱不惊。永远保持一种美好的境界,恬适如一泓秋水。

禅心慧语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若事事都放在心头,件件牵绊,那么人生烦恼将永无止境!所以,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事情就完全变了样,有一天,当你明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道理,就会从消沉疲惫不堪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安然入睡,与世无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