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成绩是帮出来的
12612300000011

第11章 独立思考,点燃孩子的思想之光

怎样培养起孩子强烈的思考倾向和令人满意的思考能力呢?如今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方法:

第一,引发。因为那时女儿年龄还只有两岁多,似乎先天的思考细胞还没有到活跃时期。这时,我就主动去引发她。在我带她出去散步时,我就问她:“你知道天有多大吗?”晚上又问她:“你知道月亮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吗?”或者问她:“你知道我们地球是个什么样子吗?”在迎着太阳的时候,我会问她:“你知道太阳为什么发热吗?”到了秋天,我又会问:“你知道树叶为什么会掉下来吗?”

发展到她有问题可提的程度,我又给她加了点压力:“女儿,提点高深的问题,看看能否把妈妈难住?”这样,促进她更积极有效地动脑筋。

一开始,她当然说不出来,而我也并不要求她能说出来,只是为激发她的思考探索欲,让她也开始想问题,发现问题。果然不久,我们的角色就调换了位置,由我问她变成了她问我:“妈妈,烟为什么往上升啊?风是什么东西啊?阳光是什么东西啊?妈妈,我们的地球到底在地下还是在天上啊?”

第二,肯定。每当她给我提出问题,特别是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时,我都给予热情洋溢的肯定:“啊!女儿,真了不起,这问题提得多有水平!”有时为了促进她深入动脑!我也许会边散步边说:“女儿,给妈妈提几个问题吧,要高水平的。”

我感到人都有被肯定的欲望,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被肯定,被赞扬,是让人陶醉、欣喜的,被人肯定者会更加投入地从事那个被肯定的行为。女儿就是这样,每当她提出一个问题,我往往这样说:“好孩子,会自己动脑了!”如果提的问题有一定质量,我就会增加感情色彩:“真了不起,能想到这么深奥的问题啊!”这样,女儿就会感到非常兴奋和激动,思考的积极性就更高了。虽然,这只是几句赞扬的话,只是几个亲近的表示,但我知道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就如同温暖的阳光一样,能促使她那萌芽的心理素质茁壮成长。反之,如果我们的反应冷漠,那么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

记得我小的时候,脑袋里也装了不少疑问。有一次,不知是谁提起来,人是猴子变的。我问:猴子是什么东西变的,不知是谁答的,是鱼变的。我又问:鱼是什么变的?祖父听得不耐烦了,很粗暴地说:“拿镐去!”意思是说:这个讨厌的孩子,这么刨根问底!我的思维立即被堵塞了,以后就再也不提问题了。

如今我做了母亲,对待孩子方面,真是战战兢兢,生怕一言一行不当,给孩子带来终生的影响。

第三,推进。当女儿养成了提问题的习惯之后,我又感到,不能只停留在发现问题的阶段,还应该将她的思维再向前推进,使她不仅能提出问题,还能分析问题,并得出自己的结论。于是我们开始讨论问题,使她的思维一步步地深入。开始的阶段,仍以我为主导。那段时间,我较闲,而且正对生物进化着迷,有若干这类的书籍,其中也有很多图画,女儿很爱看,并且此时,她已读过了《生命进行曲》,于是我们往往以生物为话题,我这样说:“女儿你说,三叶虫曾是海洋中的霸王,为什么灭亡了?”她说:“因为产生了鱼类。”我又把问题向前推进了一步:“为什么产生了鱼类,三叶虫就灭亡了?”她说:“鱼比它游得快,更灵活,它比不过鱼类。”

当然,上述的答案,基本都是书上的,而有一些就不同了,比如我问她:“女儿,你说人为什么长眼睛啊?”她说:“因为眼睛能看东西啊!”我说:“为什么蚯蚓和盲鱼没有眼睛啊?”她说不出来,我提醒她说:“你想想它们在什么地方生活?”她恍然大悟:“因为它们在黑地方生活。”我又说:“黑地方怎么就不长眼睛?”她说:“长眼睛也看不见。”我说:“为什么长眼睛也看不见?”她说:“没有亮光。”我说:“光线是哪里来的?”于是她将眼睛和太阳联系起来:“人长眼睛是因为有阳光。”

这样,一来二去,她也会这样一环套一环地思考了。比如有一次,她问我:“妈妈,你说鲸鱼为什么会游上岸来自杀?”我说:“你说呢?”她说:“书上不是说,它们离开了海水的浮力,骨架就坍塌了吗!鲸鱼原来不是哺乳动物吗?那时,它们在陆地上生活,骨架怎么没塌呢?”当然,这个问题难不住我。我说:“因为它们现在已经适应了海里的生活,在这个适应的过程中,它们身体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呗!”

达到这个程度之后,尽管开始时的结论不见得正确,有些显得很幼稚可笑,但只要有了这个发展方向,就会逐步提高。

第四,逼迫。她再有问题,我不再是有问必答,而往往说:“你自己想一想,你认为呢?”这样,促进她的大脑继续运动下去,并大胆地得出自己的结论。

比如,海螺的壳为什么是弯弯曲曲的?蝴蝶的翅膀为什么那样美丽?她对我提过很多次,我都让她自己想,后来她告诉我:“我想啊想啊,终于想出来了。海螺的壳只有长得弯弯曲曲的,敌人才不容易把它吃掉,蝴蝶因为藏在花上,长得像花似的,敌人就不容易发觉。”虽然解释不怎么深刻,但毕竟是自己动脑得出的答案。

让孩子自己得出答案,这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勇气。让孩子不要因为自己小,就不敢拿出自己的结论来。我认为,一个人要想超过前人,特别是超过前辈的伟人,就不能被权威吓倒。权威是那个时代的权威,不一定是今天的权威,探索真理的道路永远没有尽头。一个人,要攀上伟人的肩膀,但不是就此万事大吉,而是为了达到伟人所从未达到的高度。我感到我们现在的孩子们,很多生活在既成的框子中,知识是前人总结的,是教师传授的,孩子们唯一的任务是来消化理解这些前人的东西。对他们来讲,真理已被发现完毕,我们只有拜倒在权威的脚下接受点化了。

在我进行超前教育探索的过程中常听人这样说,超前教育如果那样优越,专家们怎么没想到?似乎人类发展到今天,真理已被发现完毕,什么都不用再去花力气研究!那么,人的求知探索精神就可以宝刀入鞘,任其锈蚀霉烂了吗?这是对人类思维活动的最大亵渎!每当我看到孩子们拼死拼活地背教师的讲义,嘴巴不停地蠕动,我就禁不住叹道:人类那宝贵的大脑啊!

我的大脑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中学时代且不说,上了大学,本以为大脑可以有点人权,谁知还是免不了生吞活剥他人的东西,而要淹没自己。回顾儿时,也颇有些好奇心,坐在门槛上望着天上的云彩不停地变化,不禁胡思乱想。可上了学,反而变得不会思考了。其实,不是不去思考了,而是别人不让思考了。

在女儿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我鼓励她可以横冲直撞,宰相门前不下马。比如说,她问我有没有鬼,我说:“我不清楚,你说呢?”她说:“好多书上说没有。”我说:“书上说没有就没有了?谁的话也不是绝对真理,你自己有没有研究?”

女儿的思考习惯和能力就是这样逐步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