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爸爸认为:“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观察那么多有什么用……”
富爸爸认为:“观察是思考的前提,没有观察,如何创新?如何致富?”
穷爸爸认为观察是没有必要的,他们觉得生活已经够累了,难道还要为自己添更多的负荷吗?而富爸爸不这样认为,他们觉得,生活就是要不断地观察,只有不断地观察,才能不断地思考,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地创造辉煌。
穷爸爸经常抱怨:“富爸爸之所以有钱,不是因为他们观察得比我多,而是因为他们比我幸运。”
其实,穷爸爸朋友应明白:即使是你所谓的幸运也不是无缘无故就会降临到富爸爸头上的,只有多看多想,才能捕捉到经过你身边的幸运。
牛津大学博士沃伦·哈特葛伦是世界著名的动物学家,尤其在研究南非树蛙方面有着无人比肩的造诣。
可又有谁知道,年轻时的他只不过是一个挖沙工人。当时和他一起工作的很多挖沙工人现在还在挖沙,可哈特葛伦不同,长年累月从事挖沙工作的他萌发了必须靠自己成就一番事业的愿望——成为研究南非树蛙的专家。
按他当时受到的教育程度,本来并不具备这方面的才能,但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即使工作再辛苦,他也会从余下的时间中抽取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来研究南非树蛙。他一直都坚持每天收集150个标本用来观察,共做了大约300万字的笔记,最终发现了南非树蛙的生活规律,并从这些蛙类身上提取了一种世界上极为罕见的能预防皮肤伤病的药物,从此名扬天下,获得了牛津大学的博士学位,并成为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
成为专家、博士的哈特葛伦认识了一个每天无所事事的年轻人,他问这个年轻人是否了解南非树蛙,年轻人坦白地说不知道。
哈特葛伦诚恳地对他说:“如果你想知道,只要每天花30分钟的时间观察它,这样,五年内你就会成为这一领域中最具权威的人。”
这个年轻人对南非树蛙没有兴趣,但他却记住了哈特葛伦的这番话,觉得真的道出了一个指引人成功的人生哲理。这位年轻人开始像博士一样用心观察自己和别人的生活,然后把思考所得萃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结果年轻人成了知名导演,他的名字叫伍迪·艾伦。
穷爸爸朋友,如果你每天花上30分钟来观察身边的事物或是你喜欢的事物,一年以后,你能想象会是什么结果吗?有太多的穷爸爸都是在浑浑噩噩中消耗着自己的大把时间,却不愿花费这三十分钟。
比尔·盖茨曾说过:“生活中90%的时间只是在混日子。大多数人的生活层次只停留在为吃饭而吃、为搭公车而搭、为工作而工作、为回家而回家。他们从一个地方逛到另一个地方,事情做完一件又一件,好像做了很多事,但却很少有时间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达成的目标。就这样,一直到老死。我猜想很多人临到退休时,才发现自己虚度了大半生,剩余的日子又在病痛中一点一点地流逝。想要成就自己的事业,这样做是绝对不行的。”
富爸爸与穷爸爸之间的差距,并不是像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一道巨大的鸿沟。他们之间的真正差距体现在一些小小的行动上:富爸爸每天坚持多观察,多思考,多做研究,而穷爸爸反之如此而已。
一天,很多人在大教堂里做祈祷。教堂大厅里非常安静,所有的人都在集中精神地向上帝祷告,谁也没注意到,有人向吊灯里加油后离开时无意中碰了一下吊灯,吊灯的挂链发出了哗啦哗啦的响声。
这响声吸引了伽利略,因为他觉得这响声是有节奏、有规律的。他抬头看着吊灯来回摆动,尽管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但每次摆动的时间却似乎一样长。
回到家里,伽利略马上找来两根同样长的绳子,各系上一个铁块,然后观察它们的摆动情况。就这样,他证实了自己的新发现,物体摆动的等时性。
有一次,伽利略从一个眼镜商人那里听到一个奇怪的发现,说如果把一块凸镜片和一块凹镜片合在一起,看远方的景物就好像近在眼前。伽利略对这个发现产生了很大兴趣,反复进行研究和实验,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望远镜。
所谓多观察,就是不要只看事物的表面,而要看到被表面覆盖住的东西。
马云曾这样说过:“除非出于老板的压力,一般人工作结束后便不会再考虑跟工作相关的事情,而成功人士会主动思考,他们很容易把生活中的一些际遇和自己的工作联系起来,从而创造出新的机会。”
成功人士看得多,想得多,从而做得好,而穷爸爸在这方面往往是被动、懒散,怕麻烦。
穷爸爸同志谨记:不观察、不思考的习惯就好比是一剂慢性毒药,只会让你在穷困中默默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