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不能太任性 做事不能太随意
12594900000019

第19章 恭维别人要把握好分寸

美国著名哲学家杜威曾说过:“人类天性中最深层的冲动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也就是成为重要人物。”这句话换个说法就是: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可,被他人尊重。尊重通过什么表现出来呢?当然就是别人对他的态度,如果连个好态度都没有何谈对他尊重呢?好态度就是对他说好听的话,所以,在日常交往中,许多人常常使用恭维的语言,这就是所谓的“敬语”。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适当地恭维能取悦人心,如果你对他人说出恭维的话,并且能恰如其分,对方一定会十分高兴。越是傲慢的人,越爱听恭维的话。当然,也有人会义正词严地说自己不爱他人的恭维,反而喜欢接受批评,但如果你信以为真,毫不客气地直言批评,对方即使表面上没有表示,内心却十分不悦,进而对你的好感也会降低。所以,恭维的语言对人际沟通、维系良好关系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调整心灵的润滑剂,而且,让别人听了舒服之余,还不会让你降低身份。所以如何适当地恭维他人,也是与人沟通的重要课题。

常言道:“语言是衡量沟通双方心理距离的尺度。”因此令人感到不舒服的恭维话,不仅会在无意中拉开彼此的距离,更有防范他人侵犯的意味。如果反复滥用或过度恭维,就会显得肉麻而令人不舒服,至于言不由衷的恭维话,自然更是毫无良好的沟通效果了。

在现代交际中,人们无疑是喜欢听善言的,但恭维并不等于言善,恭维适度才是善言。如果错误地把恭维当做善言,不分对象、不分时机,不分尺度,在交际中总是千方百计、搜肠刮肚找出一大堆的好话、赞词、甚至把阿谀当做善意,那么得到的回报就常常会事与愿违。

诚然,每个人都有着渴望得到别人赞美的心理,希望得到他人的好评。适度的恭维在交际中是必不可少的。然而,我们可不能忘记,人们更渴望坦诚相见,真情以待,更希望与谦虚、诚实的人交往。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地认识到善言并不等于恭维,善言又离不开恭维。恰到好处的恭维便是善言,而善言可使新交一见如故,老友情谊常在,是交际中不可缺少的“润滑剂”。

每个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而不是真实的话,这是人最大的毛病。所以,我们讲话的时候,如果不加上适当的恭维,对方根本听不进去。讲话首先要让对方听得进去,否则就是白费唇舌。对方听不进去,你的话再对、再真实也没有用。恭维话是不是等于奉承话?如果是的话,岂不是人人都是小人,喜欢被奉承?恭维话不等于奉承话,一般人把这两种话混在一起,分不清楚,以致产生严重的误会,认为吹牛、拍马屁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凡成功的人,实际上不吹牛也不拍马屁,却装得像吹牛、拍马屁一样。换句话说,即用吹牛、拍马屁的形式,说出有根有据的实话。忠言逆耳,而奉承话又十分危险,容易被对方听成挖苦话。现在把忠言逆耳和奉承话统合起来,说出一番有事实根据,能让对方听得进去,而且听起来很受用的恭维话,才是有效的途径。

那么,如何准确地把握恭维,使恭维恰如其分而不失度,成为真正的善言,取得事半功倍之效果呢?

1.注意交际的对象

在人际交往中,应当注意交际对象的年龄、文化、职业、性格、爱好、特征,因人而异,把握分寸,且不可随意恭维、奉承对方,尤其是新交,更应小心谨慎。比如,你对一个为自己身材过于肥胖而发愁的姑娘说:“你的身材实在是漂亮极了。”一定会认为你是在取笑她而大为不快,但如果对一个为自己身材较好而感到自豪的姑娘来说这句话,却可以使姑娘对你的好感和信任增加。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有识之士喜爱结交“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的“畏友”,他们喜欢“直言不讳”,你越指出他的不足,他越喜欢你,而你越恭维他,他却越讨厌你。同这类人交往时,恭维是需要慎之又慎的。

2.注意把握时机

交际中认真把握时机,恰到好处的善言,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恭维,应当切合当时的气氛、条件,有着一定“时效”的约束。当你发现对方有值得赞美、恭维的地方,要善于及时大胆地赞美、恭维,千万不能错过时机。不适时机的恭维,无异于南辕北辙,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起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还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

3.注意恭维的尺度

恭维的尺度掌握得如何,往往直接影响着恭维的效果。恰如其分,不留痕迹,适可而止的恭维是成功者的妙诀。而使用过多华丽的辞藻、过度的恭雏、空洞的奉承,只能使对方感到不舒服、不自在,甚至难堪、肉麻和反感,其结果是适得其反。假如你对一位字写得比较好的朋友说:“你写的字是全世界最漂亮的!”你的恭维极有可能使对方难堪,但如果你这样说:“你的字写得很漂亮!”你的朋友一定会感到很高兴,说不定他还要介绍一番他练字的经过和经验呢!

当然,恭维的程度不够,便不能称其为恭维,这样也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恭维还需要真诚,需要不留痕迹。真诚的态度是交际者成功的要素,交际中一定要努力表现出恭维的真诚,表现出发自肺腑,情意真切,要知道无可赞而勉为其难,不如避而不谈。恭维是善言者出色的表现,把握恰当、得体的恭维无疑是走向成功交际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