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天才宝宝全脑开发大百科500例(0~3岁女孩)
12583700000007

第7章 形象思维能力的开发训练

77.按口型来做

游戏过程

1.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做一个游戏,叫做口型游戏。比如妈妈张口,然后爸爸模仿着张口;爸爸伸出舌头,妈妈也学着伸舌头;爸爸做咋舌的动作,妈妈也模仿着咋舌。

2.爸爸妈妈要当着宝宝的面做这些动作,宝宝看见感到有趣的动作时,就会学习爸爸妈妈的动作,然后跟着一起张口、伸舌、咋舌,并且能发出一定的声音。

3.宝宝生来就会做吸吮的动作,所以宝宝会很快学会动口的相关动作。

温馨提示

爸爸妈妈给宝宝做一些动作时,要注意宝宝模仿的动作是不是正确,因为有的宝宝发育比较缓慢,还不能跟着爸爸妈妈做动作,因此,爸爸妈妈在这个时候要有足够的耐心。

78.不同图形

游戏过程

1.爸爸妈妈可以先为宝宝准备一些颜色不一样的图形卡片,比如红色的圆形、蓝色的三角形、黄色的长方形等。

2.然后让宝宝躺在自己柔软的小床上,接着把这些不同颜色、形状的卡片拿给宝宝看,每一种图形的卡片都让宝宝看一分钟左右,然后观察一下宝宝会有哪些反应。

温馨提示

因为对于形象的图形以及图画比较感兴趣的人,通常也喜欢看一些图书当中,所以以此来发展宝宝的形象思维能力,这能够培养宝宝对事物的形象把控能力。

79.不同质地的物品

游戏过程

1.妈妈可以先给宝宝找出一些不同质地的物品,比如小毛巾、塑料玩具、布娃娃等,然后把这些东西都放在宝宝的面前。

2.妈妈把这些东西一一放在宝宝的手里面,然后让宝宝握住。但是妈妈要把这些东西是什么做成的告诉宝宝。比如玩具是用塑料制作而成的,布娃娃是用布做成的等。也可以对宝宝说:“宝宝看见的布娃娃主要是用柔软的布制作而成的,是不是很软呀?”

温馨提示

爸爸妈妈如果要想培养宝宝的形象思维能力,就要把概念和具体形象结合起来,所以爸爸妈妈要有计划、有意识地给宝宝安排一些能够进行思维能力的活动,以此来让宝宝在游戏当中逐渐提高自身的形象思维能力。

80.摸摸看

游戏过程

1.妈妈可以先给宝宝准备一些物品,比如毛绒玩具、纸质的盒子、塑料玩具、橡胶制成的动物玩具等。

2.当宝宝伸手去拿这些物品时,妈妈要告诉宝宝“这件物品是硬的、软的、空的、响的”等。

3.妈妈在给宝宝洗澡时,可以让宝宝摸一下浴巾,让宝宝感觉一下浴巾的柔软,也可以让宝宝摸一下比较硬的东西,让宝宝把两种感觉进行比较。

温馨提示

让宝宝接触不同质地的物品,这不仅能够有效地增强宝宝的触觉感受,同时也能让宝宝了解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从而有效地提升宝宝的形象思维能力。

81.吊着的玩具

游戏过程

1.妈妈可以先把具有艳丽色彩的玩具吊在宝宝小床上方的位置,玩具的高度要让宝宝的小手能够抓得到,也可以让宝宝对这些玩具进行摆弄。

2.过一段时间后,妈妈可以把玩具换到宝宝的小脚能够碰到的地方。经过一段时间后,妈妈可以把这些玩具放置在中间的位置,这时宝宝就会用自己的小手、小脚玩耍这些玩具。

温馨提示

因为宝宝对于身边的一切事物都非常感兴趣,所以宝宝会很喜欢抓、捏物品。通过游戏,不仅能有效地锻炼宝宝身体的协调能力,同时也能训练宝宝的观察能力,还能有效地提高宝宝的形象思维能力。

82.认识玩具

游戏过程

1.妈妈可以先把不同颜色的玩具放入柜子中,然后让宝宝坐在小床上,接着让宝宝把这些玩具从柜子中一件一件拿出来。

2.每拿出一件玩具时,妈妈都要在旁边告诉宝宝这件玩具是什么,而且说出这些玩具具有哪些特征。比如当宝宝看见小兔子玩具时,妈妈要告诉宝宝:“这个是小兔子玩具,小兔子的眼睛是红红的。”宝宝就会被玩具吸引住,然后动手去抓,而且自己会玩得很高兴。

温馨提示

妈妈在和宝宝说话时,可以指着相对应的玩具,这样在宝宝的大脑中就会把这个物品的形象反应出来。因此,妈妈给宝宝所准备的玩具一定要丰富多彩,而且爸爸妈妈最好陪同宝宝一块玩。

83.不同形状的积木

游戏过程

1.妈妈可以先给宝宝准备一些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积木,然后把所有的积木都交给宝宝,当宝宝看见这些积木时,就会用手去抓握。

2.这时妈妈就要在旁边告诉宝宝,宝宝拿起的积木的颜色是什么、形状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妈妈对积木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模板当中的空档进行分析,把这些积木一一嵌入其中。

温馨提示

爸爸妈妈如果用不同的图形来训练宝宝的形象思维能力,要比语言的训练更有效,所以这个游戏更能提高宝宝对于色彩以及形状的认知能力。

84.纸上面的印迹

游戏过程

1.宝宝在洗澡时,妈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干净的白纸,让宝宝把沾湿的小手或者小脚在白纸上面进行拓印。

2.妈妈也可以对宝宝进行帮助,在白纸上面做出不同的手形来,组成不同的图案。

3.妈妈还可以寻找一些菜叶、树叶、水果等,让宝宝看一下这些东西在纸上面的拓印效果。

温馨提示

妈妈可以把宝宝拓印在纸上的一些图案拿给宝宝看,宝宝会非常喜欢。以后宝宝也会经常把自己的手脚弄湿,然后在纸上面特意留下印迹,这样可以训练宝宝的形象思维能力。

85.盒子上的图案

游戏过程

1.妈妈可以先找来一个空的纸盒子,然后把一些彩色的图片贴在纸盒的表面,接着拿给宝宝进行玩耍。

2.宝宝看到其中的一个画面时,妈妈要告诉宝宝上面的内容,比如“这是小猫”、“这个是花朵”等。当宝宝对这些都比较熟悉后,妈妈可以向宝宝提问:“小猫在哪里?”并且让宝宝指出来。

3.画面的内容可以是宝宝感兴趣的任何东西,比如一些小动物、花草树木等。

温馨提示

妈妈要把图片牢牢粘在盒子上,要不然会被宝宝撕下来,而且要不时更换一些最新的图片,这样宝宝才能够保持新鲜感。

86.认识图形

游戏过程

1.妈妈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平常能够见到的小动物图片,比如小猫、小兔子、小狗等,然后把这些图片都拿给宝宝。

2.在宝宝对这些小动物都能够认识了之后,妈妈可以这样问宝宝:“汪汪叫的小狗在哪里?”“喵喵叫的小猫在哪里?”妈妈让宝宝从图案当中把相对应的这些小动物一一找出来。

3.当宝宝找对了图案时,妈妈要给宝宝鼓励,并且让宝宝找下一个图案。

温馨提示

当宝宝能够从一大堆图案中找出妈妈所说的图案时,这就已经表明宝宝对这些东西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别力。这个游戏不仅能有效地刺激宝宝对图形的认知能力,同时还能进一步提高宝宝的形象思维能力。

87.不同的颜色

游戏过程

1.妈妈可以把不同颜色的物品集中放在一块,然后一一放在宝宝面前,接着把这些不同颜色的物品一一给宝宝指出来。

2.妈妈可以拿起一片红色的花瓣对宝宝说:“这是花瓣,是红色的。”“这是叶子,是绿色的。”“这是头发,是黑色的。”

3.当宝宝对这些颜色都能够进行辨认时,妈妈可以给宝宝找一些比较浅的颜色让宝宝进行辨认。

温馨提示

爸爸妈妈经常训练宝宝对一些不同的颜色进行辨认,这样不仅能够逐渐培养起宝宝的共性概念,而且宝宝也会逐渐认识更多的颜色,这些都有利于宝宝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88.红色和黄色

游戏过程

1.妈妈可以先在宝宝面前放一件宝宝喜欢的黄色玩具,比如小鸭子。妈妈指着小鸭子反复告诉宝宝:“这只小鸭子是黄色的。”然后妈妈拉着宝宝的手从不同的玩具当中拿出这只小鸭子玩具。

2.妈妈可以再拿出另外一个黄色的玩具,比如黄色的积木,并且告诉宝宝:“这个也是黄色的。”

3.当宝宝用疑惑的眼神看着妈妈时,妈妈可以拿出红色的积木、红色的桌布与黄色的小鸭子放在一块,然后告诉宝宝:“这边是红色的,那边不是红色的。”

温馨提示

因为宝宝对于颜色这种抽象的概念,并不是很容易了解,所以妈妈每一次只能教宝宝一种颜色,待一段时间之后再教宝宝第二种颜色,这样才有利于宝宝对颜色的记忆。

89.彩色的雨

游戏过程

1.妈妈要准备几张彩色的纸,有红、黄、蓝、绿等不同颜色,然后把这些彩纸都剪碎放入盒子中。

2.妈妈要把这些装有碎纸的盒子放在宝宝的面前,从中抓出一些,然后抬高手,把这些彩色的碎纸洒下来,同时嘴里说着:“哗啦啦,下雨了,下大雨哗啦啦,下小雨沙沙沙,大雨小雨一起下,宝宝见了笑哈哈。”

3.妈妈要鼓励宝宝模仿妈妈,把这些彩色的碎纸抛向空中。

温馨提示

妈妈要时刻注意宝宝,不要让宝宝把这些纸屑放入嘴里,以免宝宝发生危险。妈妈在选择彩纸的时候,要选择质地比较柔软的,以免划伤宝宝娇嫩的小手。

90.给水果上色

游戏过程

1.妈妈可以先用水彩笔在纸上面画一些水果的轮廓,比如苹果、梨、葡萄等,然后指着这些对宝宝说:“宝宝看一下妈妈画的水果,宝宝和妈妈一起把这些水果画完好吗?”

2.妈妈告诉宝宝:“接下来,妈妈要给宝宝变出一个红苹果来。”然后用红色的彩笔把苹果涂一半,妈妈要握着宝宝的小手,让宝宝拿着红色水笔涂另外一半颜色。

3.妈妈要把剩下来的两幅图片拿给宝宝,让宝宝自己挑选颜色,给这些水果涂色。

温馨提示

妈妈可以给宝宝提前准备一些能自动挥发的彩笔,因为宝宝一有空就会在墙面上乱涂乱画。

91.不同表情

游戏过程

1.妈妈可以先找一个方形的盒子,然后在盒子的六个面上贴上不同颜色的彩纸,而且每一面都要画有不同的情绪,比如“生气、大笑、微笑、哭泣、愉快,委屈”等表情。

2.妈妈和宝宝一起看一下方块上面的表情,把它们一一指给宝宝,比如笑脸,妈妈就要做出大笑的表情来,以此来引起宝宝的兴趣。

3.妈妈也可以把剩下的表情全部示范一遍。然后让宝宝进行模仿,也可以投掷盒子,掷出什么表情就表演什么表情。

温馨提示

妈妈在选择纸盒时,要选择轻质量的盒子。这样才有利于宝宝的安全,同时要把这些表情做成能够随时扯下来的,以便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