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走进孩子内心世界:0~3岁儿童心理百科
12583300000013

第13章 抱着孩子睡到底好不好

你家的孩子是一定要抱着才能睡着吗?一般情况下,0~1岁的孩子习惯被抱着睡的现象比较普遍。抱睡是依恋的表现,躺在父母的怀中会感到温暖、安定,喜欢被父母抱在怀里是孩子的天性,这也是培养亲子关系的良好方式。但是,抱睡却并不是个好现象。

父母若是一味地迁就孩子,一哭就抱或者抱在手上哄着睡,等孩子睡熟后才把他放在床上,有的甚至睡着了也不放下。慢慢地,孩子就产生了过分依恋即依赖的心理,长期下来,就养成了只有抱着才肯睡觉的习惯。

抱着孩子睡弊大于利

新生儿也需要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如果经常抱着孩子睡觉,孩子睡得不深,醒后常常没有精神,睡眠质量不高,如果孩子独自躺在舒适的床上睡觉,能睡得更香甜。抱着孩子睡觉,他的身体舒张不开,身体各个部位,尤其是四肢的活动要受到限制,不灵活、不自由,全身肌肉得不到休息和放松,不利于脊柱的正常发育;抱着睡觉也不利于孩子吸进新鲜空气和呼出二氧化碳,影响新陈代谢;同时,还不利于孩子独立个性的培养。如果是边抱边晃孩子,还可能使孩子的脑部受损。总之,经常抱着孩子睡觉对孩子而言是弊大于利。所以,在新生儿的时候就需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尤其当孩子一哭,父母就抱在怀里哄,时间长了,很容易使孩子养成不抱不睡的坏习惯。

孩子为什么非要抱着睡

主观因素是孩子的本能需求。孩子初到人间,渴望得到爸爸妈妈的保护,躺在父母的怀中会让孩子感到温暖、安全,这是孩子的正常心理需求,爸爸妈妈应尽量满足。但是,父母如果总是“爱不释手”,只要孩子一哭,就抱在怀里哄,尤其在晚上,常常抱到孩子睡熟后才把他放在床上。时间长了,孩子就有了过分依赖的心理,最后变成了只有抱着才肯睡觉的坏习惯。

客观因素是父母错误的做法。在某些情况下,孩子的正常依恋会变成一种依赖,会越来越不肯单独睡觉。看一看,以下这些易造成抱睡习惯的错误做法,你是不是曾经无意中做过。要改正孩子的坏习惯,父母首先要避免这些错误的发生。

1.睡前准备没做好

大人们都喜欢在安静舒适的环境里睡觉,孩子也是一样。在孩子睡觉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如床上要铺些柔软的绒毯、毛巾被之类的,不要让孩子接触硬而冷的床面。

2.未给予充分的安全感

孩子要人抱着睡是他渴望得到关爱的表现,孩子缺乏安全感,或者不能感受到爸爸妈妈充分的爱,就会怕一个人睡。平时要经常抚摸孩子,拥抱孩子,不要让他感到孤单。

3.过于宠溺

有些大人特别疼爱孩子,对孩子爱不释手,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就整天抱着,孩子醒着的时候抱,睡觉的时候也抱,渐渐地,孩子就养成了要抱着睡的习惯。

4.生病时过于迁就

孩子生病的时候会特别黏人,抱着睡的坏习惯很多都是这个时候养成的。特别是感冒鼻塞的孩子,大人抱着时呼吸会通畅一些。等病好了,他就再也不愿独自睡到小床上去了。

从小就让孩子自己睡觉

孩子一旦养成抱着睡的习惯,再去纠正就很困难了,会需要个长期的过程。所以,父母们要培养孩子从小就自己睡觉的习惯。

首先通过与孩子的接触让孩子自然放松。例如睡眠之前放一些摇篮曲,然后把灯光调暗,制造睡眠气氛,然后轻轻拍孩子,给孩子一种安全感。如果孩子哭泣或拒绝睡觉,不要马上抱他,妈妈要微笑面对他,轻轻地抚摸并和他进行平静的交谈,直到他睡着,每天坚持这样做,逐渐减少和孩子的谈话时间,大约7~10天后,只是坐在孩子的床边,不说话,直至孩子睡着。

其次要硬起心肠,不断重复。有一位妈妈说,她不抱孩子时,孩子哭了2个小时,第二天哭了1小时,第三天就好了,关键是要硬得起心肠。如果孩子放在床上醒了就再哄他睡,睡了再放床上,这样反复,一般4~5次后,他实在困了就会睡了。不过一开始可能睡眠质量不太好,老是会醒过来。反正醒了就哄,睡了就继续放下,这样不断重复,让孩子慢慢习惯。

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爱,不仅仅是多抱抱就可以了,还需要多与孩子交流,既让他感受到爱,也让他接受到语言刺激,开发大脑。否则,妈妈们就是一天24小时抱着孩子不放下,也不见得有多好的效果。白天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抚触、婴儿体操、游泳也都有助于睡眠。孩子醒着时可以多抱抱他,以免他因为这种亲子依恋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在睡觉时想让父母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