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向别人表达自己的心意呢?如果直接跟别人说,肯定不妥。一来有讨好别人之嫌,二来显得诚意不够。那么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个很好的答案,就是用礼物来表达自己的心意。礼品,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桥梁,也是传递情感的纽带。自古以来,就有“礼轻人意重”的说法。当一个人向别人送出一份礼品时,附加在礼物上的祝福,也被送礼人传达了出去。受礼人在接收到礼品后,自然会获得一份幸福感。
可以说,礼物在人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赠送礼物是常见的社会交往活动形式,是向对方表示心意的物质表现。
但是,送礼不是简单的事,送的不合适,可能反而使受礼者困窘和苦恼。那么,送礼有哪些讲究呢?
(1)本质是心意
送礼不是为满足某人的物质欲望,也不是显示自己的富有,而是为了表示对别人的祝贺、慰问和感谢的心意。送礼不在多少,“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因此,最好是选择那些有一定纪念意义的、地方或民族特色的,具有某些艺术价值的、为受礼人所喜爱的小艺术品、小纪念品、食品、鲜花、书籍、画册、一般日用品等。
(2)礼物轻重要得当
一般来讲,礼物太轻,又意义不大,很容易让人误解为瞧不起他,尤其是对关系不算亲密的人更是如此,而且如果礼太轻而想求别人办的事难度较大,成功的可能几乎为零。但是,礼物太贵重,别人会有心理压力,因为会担心日后还礼。如果对方拒收,你钱已花出,留着无用,便会生出许多烦恼,就像平常人们常说的“花钱找罪受”,何苦呢。因此,礼物的轻重选择以对方能够愉快接受为尺度,争取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多花钱办好事。
(3)对不同的人区别对待
送礼要区别对待,对赠送的礼物要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事等情况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对家境贫寒者,礼物以实惠为佳;对家境富裕者,礼物以精巧为佳;对恋人、爱人、情人,礼物以纪念性为佳;对朋友,礼物以趣味性为佳;对老人,礼物以实用为佳;对孩子,礼物以启智新颖为佳;对外宾,礼物以特色为佳。
(4)送礼要对口味
送礼之前,最好了解受礼者的兴趣爱好,如果礼品投合受礼者的兴趣、爱好,会使受礼者格外感谢你。送礼必须要了解别人的品位。因为礼品不是要送给自己,而是要送给对方,使其开心进而接受自己,所以礼品必须要对上对方的口味。自己设计的礼品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它表达了你的心底深处的心意,也是最真实的礼物。送礼要讲究对象。例如,对高人雅士,要送就得送高雅的礼品,因为他们注重的是礼品本身的特殊价值,它们的质感、意义与心境的共鸣。
(5)最好有特色
送点有特色的东西是比较好的。我们大概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在过中秋节的时候,会收到许多盒月饼,都可以开专卖店了,根本吃不过来,只能抓紧时间再转送给别人。其实如果懂得送礼的诀窍,在中秋节的时候,大可不必再送月饼,如果送点更有实际价值的东西,会让收礼者更高兴,也更容易记住你。
(6)注意态度
送礼时,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动作和语言表达。通常来说,平和友善的态度、落落大方的动作并伴有礼节性的语言表达,会使主人很乐于接受你的礼物。那种做贼似的悄悄地将礼品置于桌下或房中某个角落的做法,不仅达不到馈赠的目的,甚至会适得其反,让主人反感。中国人在送礼时自己总会过分谦虚地说:“薄礼!薄礼!”“只是一点小意思”或“很对不起……”,或者用近乎骄傲的口吻说:“这是很贵重的东西!”这些都不合适。在对所赠送的礼品进行介绍时,应该强调的是自己所怀有的好感与情义,而不能片面强调礼物的实际价值,否则,就落入了重礼而轻义的地步。
(7)时间间隔要适宜
送礼的时间间隔也很有讲究:过频过繁或间隔过长都不合适。如果送礼者时常大包小包地送上门去,那么就显得目的性太强。另外,礼尚往来,人家还必须还情于你。因此,要想送礼送得不显得突兀,那么以选择重要节日、喜庆、寿诞送礼为宜,这样你不但送得合情合理,别人收礼物也收得心安理得,两全其美。
(8)注意禁忌
送礼还要注意收礼者的禁忌。例如,在我国,一般不能用与“终”发音相同的钟送给老人;友人之间忌赠送“伞”,因为“伞”与“散”谐音。此外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