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制胜:开口就能打动人,句句说到心里去
12577700000014

第14章 掌握主动权,练就炉火纯青的办事口才

恰当的称呼,让你办事更容易

恰当的称呼能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不恰当的称呼则会造成对方的不快,为交际造成障碍。要想成为一名受人欢迎的女人,就要根据对方的年龄、职业、地位、身份,以及同对方的亲疏关系和谈话场合等一系列因素选择恰当的称呼,借此提升自己的魅力指数以及亲和能力指数。

在人际交往中,恰当地称呼别人,这代表着一种尊重,也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细节,这会使对方的心里产生一种莫大的优越感和满足感。懂得恰当称呼别人的女人,才会让人喜欢。

如何称呼别人,是非常有讲究的一件事。用得好,可以使对方感到亲切,给别人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反之,如果称呼不得体,往往会引起对方的不快甚至恼怒,使双方的交流陷入尴尬的境地,导致交流不畅甚至中断。

王女士今年快六十岁了,由于日常保养得很好,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些。一次,她去菜市场买菜,一个新来的年轻姑娘热情地说:“老奶奶,我们家的菜可新鲜了,看看您需要点什么?”

但让这位年轻姑娘感到奇怪的是,王女士听了不但没有搭理她,反而很生气地离开了她的摊位。这种奇怪的举动让这位姑娘感到很纳闷,她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旁边的人悄悄对姑娘说:“她不喜欢别人叫她老奶奶,你得叫她阿姨,她就对你热情了。”

原来,这王女士虽然年纪有点大了,但是却不愿意别人叫她“奶奶”。她经常来这个菜市场买菜,大家都认识她,而这个姑娘是新来的,对此当然不知道。

第二天,王女士又来买菜,那个姑娘亲热地叫了一声:“阿姨,看看我们家的菜吧,便宜又新鲜。”王女士高兴地凑了上去,看看这个,瞅瞅那个,选了不少菜。

因此,在人际关系中的相互称呼一定要符合文明礼仪的要求,要尊重对方,千万不可轻视对方或使用对方难以接受的称呼。这样不但很容易让他人产生反感,甚至记恨在心,久久无法释怀。

既然称呼如此重要,那么在交往当中就要注意慎重地选择称呼。一个会说话的女人,在对别人的称呼上是绝对不能马虎的,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则需要引起注意:

1.要看对方年龄

俗话说,“逢人短岁,遇货添钱。”意思是说,人家的年龄,要少说三五岁,人家的东西,要往贵了说。如今的老年人都有一种不服老的心理,其中女性尤甚,能喊“阿姨”的就别喊“奶奶”。

2.要考虑自己与对方的亲疏关系

譬如,在生活中间你对你的好朋友或关系较好的同事,直呼其名更显得亲密无间。倘若是你见了多年未见的同学朋友,直接称呼“先生、女士”反而会显得关系过于疏远了。当然,为了打趣故作“正经”,开个玩笑,也是可以的。

此外,在与多人同时打招呼时,更要注意亲疏远近和主次关系。一般来说以先长后幼、先上后下、先女后男、先疏后亲为宜。

3.要考虑对方的职业

称呼别人的时候还要考虑到别人的职业。对不同职业的人,应该有不同的称呼。比如,对农民,应称“大爷”“大娘”“老乡”;对国家干部和公职人员、对解放军和民警,最好称“同志”;对医生应称“大夫”;对教师应称“老师”;对刚从海外归来的港台同胞、外籍华人,要称“先生”“太太”。

4.要注意称呼的地域性

有些称呼,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使用不通行的称呼就会带来麻烦。比如山东人喜欢称呼“伙计”,但南方人听来“伙计”肯定是“打工仔”。中国人经常把配偶称为“爱人”,在外国人的意识里,“爱人”是“第三者”的意思。

5.要注意场合

有些称呼在正式场合不宜使用。例如,“兄弟”“哥们儿”等一类的称呼,虽然听起来亲切,但显得档次不高。

求人办事,巧言攻心

要办好事就少不了信息的交流、思想的交流和感情的交流。而有人交流得好,有人交流得不好,所以说:“马好在腿,人好在嘴。”会说话的人大多都是会办事的人。

人们在求人办事时,唯一的目的就是达到办事的效果,所以不要顾及怎么说,只要达到目的,怎么说有效就怎么说。而“花言巧语”正是会说话的表现,这里所说的“花言”指的是把话说得美,说得好听,说得感人、动人、耸人、悦人、怡人;“巧语”说的是说话的机会恰到好处。用这种方法办事,必须有广博的见识,丰富的思想和灵动的唇舌。知识面广,分析问题透彻,言语就运用得灵活自如,这样的语言怎么可能办不成事呢?

如果说服的一方特别强调自己的优点,企图使自己占上风,对方反而会加强防范心。所以,应该故意先点破自己的缺点或错误,使对方暂时产生优越感,而且注意不要以一本正经的态度表达,才不会让对方乘虚而入。

当你认为自己一定会被别人批评或指责时,不妨以先发制人的方式先数落自己一番。人的心理是非常奇怪的,当对方发觉你已承认错误时,即使你以前犯再大的错误也不会再多指责了。如当你有求于对方时,一开始你就说:“我这可能是无理的要求”,“我说这些话可能有点鲁莽”,或“我说的话是过分点。”

此时,即使对方对你的话非常反感与不耐烦,也不会当面表现出来,更不会当面指责。如果反复使用,反而更能加强效果,使对方轻易地听完你的要求,并接受你的要求。

齐国有名的人物孟尝君多次出任相职,是政界的实力派。但有一次他与齐闵王意见不和,一气之下就辞官还乡,去一个叫薛的地方。

这时与薛接邻的南方大国楚国正待举兵攻薛。与楚相比,薛不过是弹丸之地,兵力粮草等均不能相比,一旦楚兵到来,薛地将会危在旦夕。

在这种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也只有求助于齐国了。但孟尝君刚刚与闵王闹了意见,没有面子去求,去了也怕闵王不答应。为此他伤透了脑筋,费尽了心机,但仍然不知如何是好。

就在这种绝望无助的情况下出现了一线希望,齐国大夫淳于髡来薛地拜访。他是奉闵王之命去楚国交涉国事,归途顺便来看望孟尝君这位名门望族的。他早已想好了主意,亲自到城外迎接,并以盛宴款待。

淳于髡不仅个人资质好,善随机应变,常为诸侯效力,而且与王室也有密切的关系。威、宣、闵三代齐王都对他非常器重。闵王时代成了王室的左右手,且与孟尝君本人也有私交。

孟尝君决心已下,开口直言相求:“我将遭楚国攻击,危在旦夕,请君助我。”

淳于髡也很干脆:“承蒙不弃,从命就是。”

淳于髡赶回齐国进宫晋见闵王。正面的话题当然是要相告出国履行公务的结果,他真正要办的事情也早已盘算在心。而闵王的话题正投淳于髡所好,顺着这个话题,淳于髡开始展开攻心术,履行对朋友的承诺了。

淳于髡说:“事情很糟。楚国太顽固,自恃强大,满脑子想以强凌弱;而薛呢,也不自量……”

话题很巧妙地谈到薛,而且还不露任何痕迹。

闵王一听,马上就问:“薛又怎么样?”

淳于髡眼见自己的计划已经得逞,便捉住机会说:“薛对自己的力量,缺乏分析,没有远虑,建筑了一座祭拜祖先的祠庙,咳,真不知后果怎样!所以我说薛不自量,楚也太顽固。”

齐王表情大变:“喔,原来薛有那么大的祠庙?”于是,为不让家产落入他人之手就立即下令派兵去救薛。

所以,要说服别人达到求人办事的目的,说话就要攻心,要巧妙地诱导对方的心理或感情,以使被说服者信服。

有一位作家对一位商人说:“上个星期,我的伞在伦敦一所教堂里被人拿走了。因为伞是朋友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十分珍惜,所以,我花了几把伞的价钱登报寻找,可是一直都没有结果。”

“您的广告是怎样写的?”商人问。“广告在这儿。”作家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一张从报上剪下来的纸片。

商人接过来念道:“上星期日傍晚于教堂遗失黑色绸伞一把,如有仁人君子拾得,烦请送到布罗德街10号,当以5英镑酬谢。”

商人说:“我是常做广告的。登广告大有学问。您登的广告不行,找不到伞的。我给您再写一个广告。如果再找不到伞,我给您买一把新的赔您!”

商人写的广告见报了。次日一早,教授打开屋门便大吃一惊。原来园子里已横七竖八地躺着六七把雨伞。这些伞五颜六色,布的绸的,新的旧的,大的小的各种各样的伞都有,都是从外面扔进来的。

而作家的那把黑色绸伞也夹在里间。好几把伞还拴着字条,说是没留心拿错了,恳请失主勿将此事声张出去。作家把这个喜讯告诉了商人,商人说:“这些人还是老实的。”

作家好奇地问:“你的广告到底是怎么写的,他们怎么会把伞都送过来呢?”

商人就把写的那张广告给作家看,上面写道:“上星期日傍晚,有人曾见某君从教堂取走雨伞一把,取伞者如不愿招惹麻烦,还是将伞速速送回布罗德街10号为好。此君为谁,尽人皆知。”

商人的广告虽然做的有些狡猾、狡诈,但是毫无疑问,其语言具有非常强的说服力与杀伤力。在作家实事求是的广告没有奏效的情况下,商人“别出心裁”,达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商人的广告之所以能够奏效,原因就在于他抓住了一般偷伞人怕被抓到的心灵弱点。求人办事也是如此,要找准所求人心理的那个薄弱点:“恭”其所需!不一定非得要有拍马屁的好本事,但一定要有说好话,说好听的话的本事。如果碰巧他的女儿在他身边,你就要把他的女儿夸成一朵花,即使她不漂亮,也要夸她的“可爱”;如果对方是一位老艺术家,清心寡欲,那你就要准备好和他谈谈诗词,聊聊苏轼之类的人物了。巧言攻心,不怕他不为你的语言所动。

说话有一定技巧,说得好,别人就会不知不觉地按你说的去做,如果所说的话不能抓住别人的心理,就不能达到说服别人的目的。所以,说话时要善于巧言攻心,对方才会为你所动。

放低姿态,拉近彼此距离

麦金利总统是一个很谦卑的人,很多人都不能像麦金利那样可以巧妙地赢得他人的友谊与合作。他的这种谦卑,让他更亲民,拉近了与其他人之间的距离,更容易赢得别人的好感。

钱瑟里·迪皮尤曾这样评价他:“他有一个策略,他会邀请你去参加一个私人聚会,让你感觉到聚会的秘密性,感觉到他对你的言论的信任,这种方法最能达到目的了。”

普莱思也讲过一个关于麦金利总统的故事。

几年前,在西班牙战争快要爆发的时候,在华盛顿的宾夕法尼亚街上,我曾遇见过一位刚从白宫出来的著名的国会议员。他踏着大步,帽子微向左斜,面露微笑,非常兴奋地挥着手杖。

我说:“法官大人,今天你似乎特别高兴啊!”

他用手臂勾着我的肩膀,对我说:“是的,我的朋友。刚才,我在白宫里见到了总统。他说:‘老兄,在所有人中,你是我最信赖的人了,这次全靠你帮忙去打胜仗了。’以前,我在很多事情上都不同意他的做法,可现在,我非常支持他。他还得拜托我帮忙呢!”

跟他聊了几句后,我们就分手了。我心里由衷地佩服麦金利总统结交朋友的本领,我知道,这跟麦金利总统拜托很多其他人帮忙是一样的,取得的效果都很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麦金利总统获得了胜利。

《芝加哥日报》记者里奇讲过一名新闻记者的故事。

大约在5年前,我结识了一位在采访大人物方面十分成功的新闻记者。他以引起大人物的同情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脸颊红润,长得如同天使一般。于是,他总是装成一个天真的记者,在刚开始说第一句话时就显得自己非常害怕,故意去引起大人物的怜惜。事实上,尽管他只有25岁,可他已经是一个反应十分敏捷、经验丰富的老记者了。

在这个十分有趣的事例中,这位新闻记者放低了自己的姿态,成功的为自己的人际加分。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是如此,要想让对方尽心尽力帮你做事,就必须在言行上让对方觉得,你值得让他出手相助。

年终岁末,某数码产品公司市场部要在一次全国范围的产品展销会上组织一次大规模的产品促销活动。由于人手不够,市场部经理张强急需临时招聘一些促销小姐。于是他让助手打了一份申请,报到人力资源部主管老陈那里,并在电话里跟老陈说:“很急!尽快安排。”本来老陈平时就看张强不顺眼,这次又是这种态度,老陈心想:“你小子平时见了我连招呼都不打,现在又这副德性。你不是急吗?好,我就来个急情缓办,叫你哑巴吃黄连!”结果,老陈憋着一肚子气,完全按照常规招聘流程走了一遍。填表、笔试、面试、岗前培训……等到这十位促销小姐完全到位时,展销会已经接近尾声了。

故事里的老陈坏是坏了点儿,但是张强本人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如果张强的嘴巴甜一些,平常的态度恭敬一点,可能这个故事就会有另外一个结局。

按理说,老陈作为人力资源部主管,理所应当按照张强的要求为市场部招聘到促销小姐。这是老陈的本职工作,做到了是他的职责,做不好是他的失职。正因为如此,老陈把人招到了,就算尽了本分了,没人能挑出他的错来。张强急不急是你自己的事儿,老陈为什么一定就得按照你的吩咐办呢?

如果张强能这样与老陈说,效果是不是会更好一些呢?

“老陈,帮个忙,这事儿挺急,促销小姐两天之内就得到位。错过了时机,你我就都白忙活了。在这儿,我也征求一下你的意见,如果你同意,这个活动算咱们两个部门一起合办的。我有把握,这个活动做下来肯定会出成绩。这样一来,你的部门年终考核又可多一项业绩了,你觉得这想法怎么样?”听了这话,相信老陈是不会拒绝张强的要求的。

在部门间的沟通中只要能做到:平时多主动联络;关键时刻讲技巧、有弹性;处理问题本着平等、互惠、顾大局的原则,相信在工作当中你一定会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帮手和同盟,而不是你一唱戏就有人拆台。

敢于向领导求助

从小开始,我们就被教育不能随意地麻烦别人,长大以后,我们跟大部分人的交往也都止于礼貌,骨子里将自我看得越来越强大,就算说一句“我能求你一件事吗”,也要事先在脑子里绕无数个弯,难以出口。问题的关键就在一个“求”字上,人们不习惯表现柔弱。

但是实际上,在恰当的时候,如果能往前跨出一步,那我们跟别人的关系会在瞬间进入一个亲近的状态。当然,跨出这一步必须要谨慎,最好能先判断出对方的人品和气质。

用一个简单的案例来说明一下。

有两个人做邻居大概有一年多了,但彼此之间并没有什么交流,甚至不知道对方是做什么工作的。有这么一天,其中一家的孩子要上幼儿园了,孩子去幼儿园第一天,老师要求家长提供一个紧急联络人名单,也就是说,一旦孩子出现了紧急情况,又找不到家长,幼儿园该与谁联系。这家人在此地没有任何亲属,最好的办法就是写上邻居的名字,那么,该不该对邻居开这个口呢?

开口之前,思维上会出现很多的拦路虎,比如,平时邻居间并没有什么往来,这么求人家合适吗?还有,假如请邻居帮忙,对方会不会觉得自己连个朋友也没有,所以才请他帮忙呢?

这些仅仅是想法而已,事实完全有可能与之相反。即便偶尔向别人寻求帮助,我们也没必要觉得不好意思,更不用觉得丢人,因为懂得寻求帮助也算得上一种优点。紧急联络人写上邻居的名字很好,这说明你能够正确分辨自己的能力范围,懂得事先做出合理安排。

如果不是特别的麻烦,在必要的时候,一般人都愿意接受偶尔的求助,这不仅有利于帮别人解决问题,而且还有助于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只要你能够放下架子,坦言自己有那么一点点脆弱,作为回报,别人也会乐意对你伸出援手。

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生活,在职场中同样适用。如果你有勇气对你的领导开口求助,你将发现领导对你的态度不一样了,以前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领导,居然也能如此平易近人、幽默风趣。

在工作遇到难题的时候,找同事发泄一通是不会有任何改变的,反而会让对方觉得你无能;如果找领导客观地寻求帮助,领导往往会肯定你的工作态度。向其他人诉苦对解决问题毫无益处,假如你信任你的领导,他就是你工作上最好的导师或教练。向领导说明你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对这件事的想法,然后征询他的意见,他也许会为你提供一个看待这件事的全新视角,或者为如何解决问题提供有益的建议。

当然,求助一定要控制好频率,要是三天两头就跑过去求助,领导也会崩溃。在求助的时候,你还要注意说话上的态度问题,不要觉得工作出了问题理应心安理得地抛给领导,你要对领导表明自己的立场:“我想做好这件事,实现目标,因此,我需要你的帮助。”这样,领导才会觉得你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而不是故意推卸责任的家伙。

在对话中,你还要具体地告知自己的期望,如对这个项目的投入、让其他同事跟你配合、亲自去接触客户等。假如他无法给予帮助,你要及时提供替代方案,并跟领导一起讨论可行性。

作为员工,谁在工作中也免不了会碰到诸多的困难和麻烦,比如制度流程、资源配备、资金需求、市场分析等,如果不及时将解决这些外在因素和困难,它们完全有可能成为阻碍你继续前进的绊脚石,影响你的能力发挥和工作积极性,降低你的绩效水平。这时,寻求领导帮助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只要你选对时机,注意态度,勇敢地向领导说出自己的困难,请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你就可以更加高效地开展工作,完成并超越绩效目标。这样,还愁得不到领导的器重吗?还要提醒大家的是,你求助的领导必须是你的直接领导。

妙语连珠,达成目的有技巧

社会上每一个人的脾气禀性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社交过程当中,不同的交际方式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点在求人办事的过程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因此你要想达到求人办事成功的目的,就要收集信息,运用恰当的技巧,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千万不可意气用事,一言不和,怒发冲冠,引起对方的反感,而这绝对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因此,在求人办事的过程中,当你面对不同的对象,更应懂得变通之道,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1.傲慢无礼的人

有些人自视清高、目中无人,时常表现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像这种举止无礼、态度傲慢的人,实在让人难以交往,是最不受欢迎的典型。但是,当你不得不求助他的时候,你应该如何对付他呢?

对付这种类型的人,说话应该简洁有力,最好少跟他

唆。你最好在不得罪对方的情况下,言辞尽可能“简略”,直接陈述你的需求。

2.沉默寡言的人

去求一个不爱开口说话的人,实在是非常吃力的,因为对方半天嘴里挤不出一个字来,你就没办法了解他的想法。

对于这种人,你最好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让他明白表示“是”或“不是”,“行”或“不行”,尽量避免迂回式的谈话。你不妨把所有的选择都摆在他的面前,直接对他说:“对于A和B两种办法,你认为哪种较好?是不是A方法好些呢?”迫使他做出选择性回答。

3.深藏不露的人

我们周围有许多深藏不露的人,他们不肯轻易让人了解其心思,或让人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有时甚至说话不着边际,一谈到正题就“顾左右而言他”,自我防范心理极强。求这样的人更是难上加难,往往搞得人无所适从。

当你遇到这么一个深藏不露的人时,你只有把自己预先准备好了的资料拿给他看,让他根据你所提供的资料做出最后决断。

4.草率决断的人

这种类型的人,乍看好像反应很快,你求他时,他甚至还没听明白你到底要干什么,就忽然做出决断,给人“迅雷不及掩耳”的感觉。由于这种人多半是性子太急了,就会显得随便而草率。这类人的特征是:没有听完别人的谈话,往往“断章取义”自以为是地妄下结论。如此草率作出的决定,多半会留下后遗症,招致意料不到的枝节发生。

倘若你遇到上述这种人,最好把谈话分成若干段,说完一段(一部分)之后,马上征求他的意见,没问题了再继续进行下去,如此才不会发生错误,也可避免发生因自己话题设计不周到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5.自私自利的人

这种人心目中只有他自己,凡事都将他自己的利益摆在前头,要他做些于己无利的事,他是断不会考虑的。

但是,当你不得不求助他的时候,只有暂时按捺住自己的厌恶之情,说话要顺水推舟、投其所好。当他发现自己所强调的利益被肯定时,自然就会表示出满意。如此,你求人的目的就很容易达到了。

抓住对方弱点,顺利达到目的

在我们身边经常会遇到一些比较烦心的事情困扰着我们,但是很多时候只要我们换种表达方式,也许就能轻易地达到我们的目的。尤其是与人交谈时一定要善于观察,尽可能地用眼睛捕捉到一些与对方深入交谈的信息,这样才能更近一步的了解其动向,更好的掌握他的心理。只有了解听者的心理,是掌握说话技巧的基础。只有在了解听者心理的基础上,你才会懂得在什么场合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哪些话能够打动听者的心,使听者产生共鸣。

人的心理变化不定,较难把握,但在有些场合,人内心的想法又常会通过各种方式外露。如果你善于观察听者的一举一动,并能据此加以分析和推测,那么基本上就可以掌握听者的心理了。比如,你在讲话时,如果听者发出唏嘘声,那说明他们不爱听那些话;如果听者的双眼注视着你,说明你讲话的内容非常吸引人;如果听者左顾右盼,说明他可能有着急的事情要办,但又出于礼貌而不好意思离开……当然,有许多人善于抑制自己的感情,不让它外露,即使这样,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蛛丝马迹。

战国时,一次魏文侯和一班士大夫在闲谈。魏文侯问他们:“你们看我是怎样的一位国君?”许多人都答道:“您是仁厚的国君。”可一位叫翟黄的人却回答:“您不是仁厚的国君。”魏文侯追问:“何以见得?”翟黄答道:“您攻下了中山之后,不拿来分封给兄弟,却封给了自己的长子,这显然出于自私的目的,所以您并不仁厚。”

翟黄一席话说得魏文侯恼羞成怒,立刻命人将翟黄赶了出去。魏文侯不甘心,他又接着问任痤:“我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国君?”任痤答道:“您的确是位仁厚之君。”魏文侯更加疑惑了,任痤说:“我听说过,凡是仁厚的国君,其臣子一定刚正不阿、敢说真话,刚才翟黄的一番话绝不是阿谀奉承,因此,我知道他的君主是位宽厚的人。”魏文侯听了,觉得言之有理,连声说:“不错,不错。”立即让人把翟黄请了回来,而且拜他为上卿。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任痤的机智聪慧,他抓住了魏文侯愿意被人尊为仁厚之君这种心理,并因此化解了魏文侯和翟黄之间的矛盾。

得体的说话方式,把握对方的弱点,会让你化解危机。在危急时刻,你说话的内容是否得是非常重要的,此时,一定要句句抓住对方的弱点,才能救自己于危难之中。

西楚霸王项羽是个有勇无谋的人,而且性格残暴。每当他攻下一座城池,就会把全城的人都杀掉。

有一次,他率兵攻下了外黄城后,下令把城里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活埋。这时,有一个少年说是项羽的儿子,要来拜见项羽。项羽听说此事,甚感惊异,接见了这名少年,问:“你怎么敢冒充我的儿子?难道你不怕死吗?”

少年说:“大王是人民的父母,小人就是大王的儿子,父母是不会杀死自己的孩子的。”

项羽是个爱听赞美之词的人,见这少年年纪不大,说话却讨人喜欢,就示意他接着讲下去。少年神色镇定地说:“外黄城百姓突遭彭越攻袭,无奈投降。今大王赶走彭越,百姓感恩戴德。现在有谣言说,大王要把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部活埋,我认为为了笼络人心,大王不应该下这样的命令。”

项羽说:“你若能说出理由,我就不会这样做。”少年严肃地说:“彭越守城士兵众多,但他不得人心,才连夜逃走。今彭越一走,百姓立即开城门迎接大王,可见大王深得人心。如果大王不撤消命令,其他城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就会拼死抵抗,于大局不利。”

项羽考虑了一会儿,认为这名少年说的确实有道理,于是撤消了命令,并重重地赏赐了这名少年。

一个少年意能说服西楚霸王,挽救外黄城数万民众的生命,凭借的是他得体的表达方式,和掌握了项羽想要得到天下的心理。如果他没有掌握项羽的心理,那么换来的只能是死亡。

确实,我们只要在指出对方错误的同时,注意维护对方的自尊,就容易收到很好的效果。这是十分符合人的本性的——正因为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人性的弱点,所以只有使自己所做的事情符合人性。那些聪明的人总是会想方设法这么去做,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做的效果比直接指出对方的错误要好得多。

赞美之言必不可少

人都是感情动物,被别人赞扬时,都会露出喜悦的神情。尽管知道他的赞美有些夸大,但是心理仍然会非常的高兴。其实我们在生活中所说的赞美话,实质上就是人与人交往中的润滑剂,让人们能够更融洽的相处。

王凤和刘萍同是一家公司的高级主管,王凤在同事中特别受欢迎,有些同事还会主动地帮她做一些事情,在她有困难的时候,更是不遗余力地去帮助她。而刘萍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很少有同事会和她一起做事,甚至中午在公司吃饭的时候也不会叫上她一起,工作上有困难的时候,只有王凤会偶尔帮助她,其他的同事都是坐视不理,因此,她带领的部门在几次的考核中都是最差劲的一个。

于是,刘萍决定向王凤学习一下工作方法。她在暗中观察了一段时间,发现王凤并不是她想象中的那么能干,其实知识水平、业务能力都没有她好。但是,王凤很擅长和其他同事搞好关系。在早上上班的时候,王凤会微笑着和每一个见面的同事打招呼,特别是在和同事见面的时候还会就他们的发型、服饰的一些变化说一些好听的话。在同事的同事取得什么工作成果的时候,她会去祝贺,还会虚心地说:“哎呀,你是怎么做到的,以后把方法也传授给我吧!”说得同事眉开眼笑,连连点头说好。

正是因为和同事的关系处理好了,王凤工作起来才游刃有余,不会的就向同事请教,同事会把所知道的都告诉她,遇到困难时,她不开口都会有同事让自己部门的员工来帮她一把。

王凤赞美的话让她在同事中受到了欢迎,还很好地帮助了她的工作。你也可以做到这一点的,让自己的工作更加顺手。其实,在与朋友或者同事的相处中,适当地说点赞美的话是必需的。如果你是打心眼里佩服你的某个人,就瞅准机会赞扬他几句,如果你不喜欢某个人,也不要表现出对他的意见。抓住时机说几句“赞美的话”,适当地“应付”或“赞扬”一下她,会使你们的关系变得融洽亲密,工作起来就不会有太多的隔阂,而且你说的“赞美的话”有时会让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说赞美的话不会让你失去什么,既不需要你刻意地准备,也不需要你花费金钱,你在用这些话给同事一些人情的同时,能换回一些潜在的人情。这些人情会拉近你和同事的关系,给你制造更顺利、更轻松的工作氛围,让你更好地开展工作。对好相处的同事说赞美的话,会让你们的关系更加亲密,对不好相处的同事说赞美的话,会让他们觉得你并不难相处。

当然,要恰如其分地赞美别人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如果称赞不得体,反而会遭到排斥,所以我们一定要称赞对方引以为豪、喜欢被人称赞的地方。而且说赞美的话也要看准时机和场合。最好在人多的场合说,人越多,你对别人说的赞美的话就越会让他觉得有面子,起到的作用也就越大。但是,你不能把赞美的话说得太过头了,否则就变成了“拍马屁”。这既会让人觉得你是在说假话,产生厌恶的感觉,也会让外人看不起你。而且,还会让你和你的同事在无形中产生了地位上的差别,不仅不会起到拉近关系的目的,只会让你们更加疏远。

当然,赞美的话不是只能在工作的时候说,还可以在工作以外的时间说。比如,周末的时候,你在公园里看到同事领着女儿在散步,你就可以上前和他打招呼说上几句,不要忘了也和他的女儿说几句话,在临走的时候,把他的女儿夸奖一番,说他的女儿漂亮或者是夸他教女有方等。就算你说的有些事不符合事实,只要是不太离谱,都会让你的同事高兴一番。说不定在第二天上班的时候,你就会感受到那位同事和你变得亲近起来。

美国著名幽默大师马克·吐温更是对赞美的作用大加赞赏:“我可以为一个愉悦的赞美而多活两个月。”赞美是大家心与心之间的一种交流,不但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而且能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试问,有谁不喜欢鲜花、掌声与赞美?哪怕一句简单的赞美,都会给人带来无比的温馨和振奋。所以,当别人出色地完成某件事后,一定要对其说声祝贺。

不要认为对别人过多的赞美就是欺骗,这是与朋友交往的必要手段,既迎合他的需要,也让你得到一个好人缘。假如你在与朋友的相处中运用好了赞美的话,明天出现意外收获的时候,你也就不会因此而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