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南怀瑾教你掌控人生36计
12573100000032

第32章 处世的中庸之道

关于“中”,历代学者有过很多解释。程颐曰:“不偏之谓中”;“中者,天下之正道”。朱熹曰:“中者,无过不及之名。”陆九渊曰:“中之为德,言其无适而不宜也。”王守仁曰:“中只是天理。”段五裁《说文解字注》曰:“中者,别于偏之辞也,亦合宜之辞也。”可见“中”的涵义,系与偏颇和两端相对而言。从方法上说,是适度、适中、正确,无过无不及而恰到好处;从行为上说,是合宜、合理,无所偏倚而恰如其分;从道德上说,是中正、公正而合乎天理人情的正道。所以,“中”可谓是一种基本方法或基本原则。而作为哲学范畴,主要是指人的主观认识和行为与事物的客观实际相适相符,从而达到一定的预期目标,故含有合乎客观规律的“真理”之意。

关于“庸”,历来有两种解释。其一是作为常理或定理解。何晏《论语集解》云:“庸,常也。”程颐云:“不易之谓庸”;“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云:“庸,平常也。”可见“庸”的涵义,就是平凡、平常、平易可行,而又无可改易的一定之理。系与怪异、险僻、神秘相对而言。因而从哲学意义上讲,实含有“普遍适用”之意。基于“庸”的这种解释,则“中”与“庸”的结合,旨在阐明“中”这一基本原则并非高不可攀、深不可测,而是人人不可缺少,人人必须遵守,人人可以做到,适用于一切事物而适得事理之宜的普遍真理。《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正说明“中庸”乃是普遍适用的真理。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庸”属于道的基本准则。

其二是作为运用解。许慎《说文》云:“庸,用也。”郑玄《三礼目录》云:“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用也。”据此,“庸”就是关于道的具体运用问题,系与作为道的基本原则与“中”相对而言。“中”是道之体,“庸”是道之用。具体地说,也就是理论上的基本原则与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有机地联系起来,“体”是相对静止的,固定不变的;而在具体运用“中”这一道体时,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而有适当的灵活性,这就是“庸”的功用。程子所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不过是说“庸”虽然有一定的灵活性,但仍不能违背“中”的原则而已。假若“庸”也是一成不可变,则“中”就成了死板的“执一”;如果“庸”之变易可以不受“中”的制约,则“中”可变成“偏”,不成其为“中”了。只有“中”与“庸”的辩证统一,才能准确把握道的基本精神。从这种意义上讲,“中庸”乃是实行道的方法论。

其实,这两种解释既各有所指,又是相济相成的。若把两种解释结合起来理解,“中庸”的完整内涵,就是指对于“中”这一普遍真理具体运用的方法。

“中庸”究竟是否真理?这当然不能光看其字面的自我标榜,而是应该深入考察其所蕴涵的实际意义。对此,就得从探讨中道的基本内容入手。

关于中道,孔子从正反两方面做了界定:既从正面提出“执两用中”,又从反面提出“过犹不及”。正反两个命题合在一起,就是中道的基本涵义。

南怀瑾认为:我们现在说中庸,就是能够中和的中庸之作用。我们中国文化中《易经》的道理,是说天下的事物、天下的人物,随时随地在变,每秒钟都在变,没有不变的事。如何能适应这个变,如何能领导这个变,这是学问的中心。

同时《易经》告诉我们,变是对立的变,任何一件事都是相对立的,有正面必有反面,有好必有坏,你说对的,同时也就产生了不对的。一切都是相对的,在这个相对的中间,有一个中和的道理。如太极拳每一个动作都有一个中心,这就是圆的道理,也就是太极的道理。并不如后世的解释中庸为滑头,而是要懂得持平的中心点。这个学问研究起来太难了,并且涉及人格的修养,所以我们做人处世要持平,真能做到平,则一个人平了就没有话讲,“水平不流”、“人平不语”。“不平则鸣”,一不平就乱起来了。

生活恰如饮酒,干杯则不知酒味,泥醉则不知微醺,要小酌,取之中和。

“中庸”即中和的作用,孔子说两方面有不同的意见,应该使它能够中和,各保留其对的一面,弃其不对的一面,才是“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孔子同时感叹说:“民鲜久矣。”南怀瑾先生亦慨叹一般的人,很少能够善于运用中和之道,大家走的多半都是偏锋。

在很多学者看来,中国人生活的最高典型应属中庸的生活。林语堂先生在《谁最会享受人生》中,深刻地剖析了中国人的生活模式,提出要摆脱过于烦恼的生活和太重大的责任,实行一种中庸式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哲学。

林语堂先生说:“我相信主张无忧无虑和心地坦白的人生哲学,一定要叫我们摆脱过于烦恼的生活和太重大的责任。一个彻底的道家主义者理应隐居到山中,去竭力模仿樵夫和渔父的生活,无忧无虑,简单朴实如樵夫一般去做青山之王,如渔父一般去做绿水之王。不过要叫我们完全逃避人类社会的那种哲学,终究是拙劣的。此外还有一种比这自然主义更伟大的哲学,就是人性主义的哲学。所以,中国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乐的人。”

然而,理想毕竟是理想,更多时候我们的生活常常是走向两个极端:不是在劳累中死去,就是在懒惰中堕落。一个以悲壮的方式,告别了本来可以给他慰藉的生活,而另一个则以一种可鄙的态度,宣告了对生活的抗争。两个极端,分别从幸福的左边和右边滑过,都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

有的时候不讲究中庸之道会引来杀身之祸。

大贪官和珅众人皆知,但是鲜有知道其早年的身世的。历史上记载和珅三岁丧母,九岁丧父,留下一个比他小三岁的弟弟和林,弟兄俩相依为命。和珅从小投奔亲戚,过着凡事都要看别人脸色的生活,后来和珅在咸安宫官学读书,因长相出众而被大学士冯英廉选为孙女婿。这之后和珅开始走上了仕途,且一发不可收拾。

野史里多强调和珅官场得意是由于乾隆帝的错爱,这想来有失偏颇。要是没有点本事,恐怕他只能是扶不上墙的烂泥,所以应该说和珅这个人办事能力很强。不过和珅有个坏毛病就是太贪了。他小时候日子过得很苦,穷怕了,因此使得他有一种想疯狂敛财的心理,所以和珅在为官期间,总是想法设法聚敛财富,搜刮金银,但是却不知道收敛,以至于贪到富可敌国的程度。后来在嘉庆上台后,终被查抄,上演了人们熟知的那幕“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经统计,和珅聚敛的财产三分之一就价值二亿二千二百万两白银,玉器珠宝、西洋奇器则无法计数。

回过头来看这一切,一个贪得无厌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从和珅的故事里,我们看不到半点的“中庸之道”。退一步讲倘若和珅能够做到“适可而止”,相信他的贪是不会让他送命的。“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这是和珅被清算后在狱中写的一句诗。为什么二十年来枉劳神?皆因“过分”二字。

国学话谋略

孔子所谓“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就是说必须把握住“过”与“不及”两种倾向使之不走向极端,才能有效地用中道去治理百姓。这就是“执两用中”的本义。“执两用中”与“过犹不及”合而言之,就是坚持“中”,戒其“过”,勉其“不及”。这乃是中庸之道所据以立论的最基本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