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南怀瑾教你掌控人生36计
12573100000013

第13章 择其善者而从之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是孔子的重要的自我修养的方法。这句话也因此为人所称颂。

南怀瑾先生在解读这句话时说道:“其实孔子这句话,还是打了折扣,应该说各个都是自己的老师。比我好的固然是我的老师,不如自己的也是我的老师。”他还结合自己的感受进一步解释说:“因为看到他笨、他坏,自己就会反省:不要这样笨,不要这样坏。所以他们都是我的老师,足以借镜反省。”南先生的话事实上更直接地告诉了我们,我们身边的任何人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或者说,任何人都能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的确如此,连孔圣人都不能做到全知全能,何况我们呢?有一天,孔子师徒北游,路过楚国的满城,见到这里湖光山色,秀丽如画,便停车观赏浏览。

正走着,忽然看见前边路旁有两个小孩正对着天空指手画脚,争论不休。看上去,两人争论得还非常激烈,互不相让。

孔子走上前去,微笑着说道:“二位童子,何事如此争论不休?”

甲童指天画地地说:“我们在争辩这轮红日,何时离地面最近。”孔子吃了一惊,小小年纪竟然提出了这样连大人也想不到的问题,可见楚国的教化不同凡响。孔子对这两个孩子和他们所提出的问题很感兴趣,便不顾赶路,凑上前去,十分关注地问:“依你之见,太阳何时离地面最近呢?”

甲童理直气壮地回答说:“早与晚,太阳离地面最近。”孔子追问道:“这是为何呢?”甲童解释说:“日出东山,日薄西山,大如车轮伞盖,而日中则小似圆盘。凡人视物,近者大而远者小,所以我说,早与晚太阳离地面最近。”

孔子皱眉想了想,甲童说的确有道理,不禁脱口赞道:“好,言之有理!”

乙童抢上前来,辩驳道:“有何道理?早与晚,太阳红彤彤,凄凉凉;而到中午,则灼热炙烤,如火似汤。凡人感物,近者热而远者凉,所以我说,中午太阳离地面最近。”

孔子的眉宇间又皱了皱,感到乙童也说得很有道理。

人们都说孔子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晓地理,没想到这个问题还真把他难住了,一时不知如何说是好。两个孩子瞪着疑惑的大眼睛盯着孔子,等待着他解答,等待着他评判,目光像四把利剑,刺得孔子目瞪口呆,无言以对。孔子素来实事求是,从不掩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哪怕是在孩子们面前。他老老实实地告诉两个孩子,这个问题他自己也弄不明白。

两个孩子很感失望,你看看我,我瞧瞧你,最后甲童说:“人说你是无书不读的圣人,谁说你知道得比别人多呢?”

是呀,孔子常常自责,自己知道的东西确实是太少了,不如老农,不如老圃,不如采桑女,不如八岁顽童。“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这是符合事实的概括与总结,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正确的。

老子认为,聪明的人应该懂得向他人学习,不懂得向他人学习还自作聪明的人是愚蠢的。

不善于向他人学习的人一定是愚蠢的人,不善于向他人学习的民族一定是一个愚昧的民族,这样的国家也必定是一个落后的国家,我们相信这是一条真理。

历史告诉我们,凡是对人类有杰出贡献的人,都是善于学习的人;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国家才有希望。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就清楚地认识到,要振兴自己的民族惟有靠教育,于是日本兴起了一股学习高潮,他们拼命地学习,向他人学习,向书本学习,恨不得一夜之间把全世界人类智慧的精华统统吸收过来。正是由于这种善于学习的精神,日本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内得以恢复,并跻身于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大国。

水往低处流,知识和经验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不懂得谦虚、不懂得低调,那么他将失去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傲慢的人之所以得不到长久的发展,就是因为他们自己放弃了学习的机会。

要想自己的能力日益精进,就要以谦虚的态度对待一切。从一个人向别人学习的态度能看出这个人谦虚与否。印度奥修大师说过:“当你谦虚的时候,一切存在的事物都会成为你的老师。如果佛在你身边,你们之间却没能建立亲密的关系,那么是因为你不懂得谦虚。”如果你不懂得谦虚的话,就算给你再好的老师,你也无法学到任何东西。学不到东西就只有退步。因此,成功与否取决于你的学习态度。

善于学习的人也往往是一个能接受批评的人,这是获得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美国的奠基者之一本杰明·富兰克林曾经说过:“批评我们的人就是我们的朋友,因为他们指出了我们的错误。”不能接受他人批评,不能进行自我批评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独裁者、一个顽固不化的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谦虚的人让人尊敬,骄傲的人永远被人唾弃。

国学话谋略

人情世故,是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约定俗成的行为意识,它属于社会知识的范畴。这些知识来源于与不同人群的社会交际,也来源于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亦或是伴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而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