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南怀瑾教你掌控人生36计
12573100000011

第11章 跟孔子学习“谦受益”

《论语》里有一则故事: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说的是孔子学生伯牛生病,孔子去慰问他,他将手从窗户里伸进去拉着伯牛的手,说道:“这个人要死,这真的是命啊,这个人竟然得这种病!这个人竟然得这种病!”

在古代礼节中规定,一个人得病了,要是君主来探望他,病人就要搬到房子南面的窗户下,让君主从南面看他。除了君主,别人要是去探望病人,一般不进病人待的屋子里慰问,再加上为尊为长者讳,所以老师更不应该去。而孔子则没有摆架子,不但去看他,还把手从窗户里伸进去慰问,可见孔子对学生是很谦虚的,他用他的谦虚来实践他“仁”的思想。

南怀瑾曾经说:像我们学佛的人,修持多年下来,生理和心理没有一点改变,那个脸还是拉得很长,让人都不敢望他,更不敢亲近。这就是不对了,修持的人即使有一点点成就,也会无形地影响旁人,让人觉得他可爱可亲,自然会起亲切感或是庄严感。这个就是功德,是功夫成就累积起来的。儒家弟子形容孔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温”,看他的样子很庄严,有点令人害怕,可是一和他接近,就觉得他很温暖慈祥。所以说有道的人,色身一定转变了的。

从这个例子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此人是很谦逊的,而且他讲的那番道理也很好,不是吗?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向来如此的。

翻开儒家典籍,随处都可以看到孔子谦谦君子之风度。《论语·子路篇第十三》里有这样一段文字:“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这段话翻译过来是这样的:樊迟请孔子教他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农民;樊迟请孔子教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菜农。樊迟走了之后,孔子说:樊迟是个小人,胸无大志,没有干大事的理想……别的不说,仅就敢于承认自己的欠缺这点而言,孔子是值得仿效的。

《老子·第二十二章》中讲道: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自我表现,反能德行更加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得有功劳;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显示长处。这主要是教导人们不要主观,不要自满,不要骄傲,惟有以谦虚的态度示人,才能使自己的德行、功劳等更加彰显。

古今中外的将军何止千万,在我国古代武将的军职称号中有裨将军、偏将军、大将军;也有冠以威武字样的将军头衔,如车骑、骠骑、武威、建威、龙骧、虎牙将军等等。然而在东汉还有一位被称作“大树将军”的将领,这就是著名的战将冯异。“大树将军”并非正式的官衔,而是当时军队士卒们封给冯异的别号。

冯异自幼好学,熟读《左氏春秋》、《孙子兵法》等书。他原系王莽政府的一名郡掾,在家乡河南颍川郡任职。一次他去属县巡察,被刘秀的汉兵抓去了。幸亏他的堂兄冯孝及乡友丁琳、吕安等均参加了刘秀的起义军,经他们的推荐,刘秀又认为冯异确系人才,故赦而录用他。冯异认为刘秀气度非常,可以与之共图大业,故决心归附他,回城率众迎降了。

冯异既有统率正规部队和治理郡县的才能与素养,又具备良好的作风。首先,他为人谦逊,在路上与其他将军邂逅时,他总是先引车让路。

其次,他率领的部伍整齐,进止皆有规矩,成为刘秀全军的模范。特别在每次战役结束后,部队要驻扎休整,将军们大多围坐在一起争功论赏,独有冯异从不居功自傲,总是只身一人坐在大树下默默无言地思考战斗的经验教训。久而久之,人们看到他这种与众不同的作风,便称呼他“大树将军”。当他们攻破邯郸后,刘秀准备把收集的散卒分配给诸将,结果,兵士们都踊跃地报名,自愿归“大树将军”麾下。这种士卒们自发的爱戴之心,不仅使刘秀十分器重冯异,而且使“大树将军”这个称呼迅速在全军中传播开来。他们认为“大树将军”不单不居功自傲,而且把功劳归予将士群众,所以方获得将士的亲附。从此,“大树将军”在人们的心目中已成为一个可敬可爱、可信可亲的形象了。

建武六年春,冯异去京师时,盘踞在陇古的隗嚣却趁机蠢蠢而动。一到夏天,守在西方的诸将累为隗嚣所败,军情十分吃紧。光武帝乃命冯异迅速进驻枸邑。在冯异尚未到达时,隗嚣的大将王元已带领二万人马下陇,并分遣巡逻的先遣部队进发枸邑。

此时,冯异主张在敌人大军未到前就去抢占枸邑。可是诸将均因战败胆寒而异口同声地说:“敌人兵盛,乘胜而来,其锋势彪悍而不可挡。应该驻军便地,慢慢地制定出稳妥的作战方略来再图进取。”冯异说:“敌人临境,贪于小胜而深入进军。倘若枸邑失守则三辅动摇,关中不保,这是我担忧的主要原因。如今我军攻击的力量虽尚不足,但守之有余,故应该抢占枸邑,以逸待劳。”

冯异不顾众将的反对,亲自带领人马,偃旗息鼓,悄悄地进驻枸邑,先把城门关起来。王元的巡逻部队到达时,还不知道城中已有守军而大模大样地毫无戒备。冯异趁敌人麻痹大意,出其不意地突然树旗击鼓轰然而出。敌人惊惶失措地胡乱奔逃,冯异的军队乘胜追击数十里,并大破之。正巧祭遵将军的兵马又大破王元的军队于淠地。于是北地的其他诸豪均叛隗嚣而归降汉军了。

这一战的胜利,其收获远远地超出了战场上的所得。由于打败了陇古的强敌隗嚣,不但确保了关中的安全,而且使盘踞在陇西的窦融更加靠拢汉军了。这样在四川称帝的公孙述就显得非常孤立。冯异一面把战况如实地报告给光武帝,一面还继续向西北方进军。

但是冯异并没有因此而居功自傲,其他将军就想趁机分取冯异的功劳。光武帝为此特下玺书说:“征西大将军冯异的功劳有如丘山,还自以为不足。他好比鲁大夫孟子反,战败齐国后反殿其功。为了崇尚他的谦让,特遣太中大夫前来赏赐征西吏士医药棺敛。凡是大司马以下的将军都要去亲自吊死问疾。”此后,冯异又进军义渠,先后平定北地、上郡、安定、天水等郡,威震西北,开拓了不少疆土,建立了不少功绩。建武十年夏,冯异和诸将进攻落门时,他病发而死于军营之中。

下面这个故事,同样告诉我们:谦虚使人进步。

有位丹青爱好者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向住持释圆和尚诉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可至今没有找到一个满意的师傅,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有的画技还不如我。”释圆和尚听了淡淡一笑,要求其“现场直播”。绘画者问画什么,释圆说老僧平素最大的嗜好就是品茗饮茶,施主就为我画一把茶壶一个茶杯吧。年轻人寥寥几笔就画完了,一把倾斜的茶壶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水来,源源不断地注入到茶杯中,画得栩栩如生。没想到和尚说他画错了,应该把杯子布置在茶壶之上才是。年轻人说大师有没有搞错啊,哪有杯子往茶壶里注水的。释圆哈哈大笑:“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能够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是将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壶还要高,香茗怎么注入你的杯子里?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脉流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取别人的智慧和经验。”年轻人听后恍然大悟。

战国时期,魏昭王求贤,高参郭隗似乎是这样建议的,你把别人当做老师,那么比自己强百倍的人就会到来;你把别人当成朋友,那么比自己强十倍的人就会到来;你把别人当成部属,那么和自己能力差不多的就会到来;如果颐指气使,怒吼呵斥,那么招来的只能是厮役和奴隶。

看来,谦虚无论是于自身还是于一国一家的事业,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从上面的这几个事例可以看出,做人谦虚、不好大喜功、不自以为是的人不但受人爱戴和尊敬,还能让自己的德行和功劳更加彰显。而那些自以为是、自吹自擂、骄矜傲慢的人,只会让人厌恶,甚至自招祸患。

国学话谋略

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但谦虚不是一种装模作样,更不是贬损自己、矮化自己。说白了,谦虚就是实事求是。

大凡一个民族的美德,几乎都是多少代人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养成的。比如谦虚,上自孔子,下至当代伟人,都告诫我们“谦虚使人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