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会说能做决定你的一生
12566700000044

第44章 诺言是指100%做到的事情

诺言是什么?是你确认100%可以做到的,如果你有99 。 9%的把握,也不要许诺。一个经常给别人乱开“空头支票”的人,是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的,最后只能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古人云:祸莫大于无信。讲信用,守诺言,是中国人的一种高尚的品质和情操,也是为人立身处世之道。

乡下的肖老头准备盖一座新房,可是自己找不到木料,便托了城里的一位朋友,让他帮自己在城里买。朋友千方百计把木头买来,运到他的家里,但是核算下来费用高出预算不少。肖老头的妻子感到吃了亏,不想要。肖老头却说:“我原来都跟人家讲了,不管什么价,弄来就行。如果咱说话不算数,以后还怎么和朋友打交道!”事后,虽然多花了几百元,但是他觉得心安理得。他对老婆说,“损失些钱财,换得了信义,值得!”

肖老头是很有些见地的,他知道信守承诺对一个人的价值有多大。试想,如果他因为费用太高而拒绝使用,那么他的朋友会怎么想?可以肯定的是,那位朋友以后再也不会帮肖老头忙了。

我们不仅仅在大事上要信守诺言,即使在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情上,也应该必须信守诺言。比如约会,虽是小事,但同样应注意守信,答应几点去赴约,就应该守时。

树立自己的信义是一个不断的过程。在与人交往时,只有一次又一次兑现诺言,才能慢慢地提高自己的信义度。立信不能一劳永逸。如果有一次无故失信,就会前功尽弃,甚至使多年精心建造起来的信义毁于一旦,要想重建它需要花多倍的努力。

程术存了一笔钱要等到结婚时用,正好他一个朋友邓彬来借钱,并向程术保证一定在他结婚之前归还。由于他俩平时交往密切,关系一直不错,况且邓彬一贯说话算话,所以程术便痛快地借给了他。可是婚期就要到了,邓彬还没把钱还来。无奈程术只得上门催还,最后搞得不欢而散。从此,程术和邓彬便不再往来,友谊也就此结束。所以,与人往来切记认真对待每一次信约,绝不可疏忽大意,因小失大。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和维持朋友间的和谐关系。

从另一个方面讲,当朋友答应帮你办事时,我们应该持信任态度,不能让朋友去帮自己,但自己却又对此事无所谓。

吉杰说:“自以为是纯纯的我们,其实是蠢蠢的我们。在这个大家都在忙碌的年代,居然妄想朋友听见你的要求,就抛下自己手上的事务不去处理而特别为不在他眼前的你去奔波?”但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让他改变了这种看法。

四个月前,吉杰到吉隆坡时遇到一个朋友,他听到吉杰要找一件东西,自告奋勇地对吉杰说:“我来帮你找。”吉杰回去以后,便将这事给忘了。让吉杰意外的是四个月后,他再次到吉隆坡,又遇上这位说过要给自己帮忙的朋友时,他很兴奋地对吉杰说:“上回你说想要找的东西,我下了好大的工夫终于帮你找到了,但是就是找不到你的联系方式,所以也没有办法送给你,现在那东西正在我家呢,你跟我去拿吧。”

吉杰看着这位朋友:这是一个认识了20多年却见不上20次的朋友。每次回到吉隆坡,自己也从来没有想过给他打一个电话,每年新年前、节日前,都不曾寄过一张卡片问候或祝贺。吉杰面对着那张充满热情和真诚的脸,惭愧得不知所措。

不管是承诺者还是被承诺者都应该彼此信任,并对自己的承诺负责。不能够在承诺时,态度看起来非常诚恳,随后就把说过的话当成耳旁风,转眼便无影无踪,这是政客们的做法。他们往往在选举前许下各种诺言,一旦当选时,却又倒行逆施。这是要不得的作风,朋友之间不要像政客之间,一定要言必行,行必果。否则,只能失去朋友对你的信任。

信守诺言其实就是一个诚信的问题。诚信是做人之本,是一种美德,会吸引周围的人跟随你,而你的朋友也会越来越多。反之,当你心中的诚信会一点点消失,所有的朋友都会用怀疑、歧视的目光看着你,没有人会把你当朋友了。

点评: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一个人不讲信用,就不知他能干什么。所以,为人立身处世要言而有信,遵守诺言,说到做到,只有这样的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