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圆满
12557200000029

第29章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这个社会越来越复杂了,当然最复杂莫过于人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似乎都不再单纯了,变成了各取所需的互相利用,不是你算计我,就是我算计你。人人似乎都带着一张人皮面具,即便是和你说几句话也是夹带着目的的,这样的尔虞我诈、工于心计怎能不让人疲累?也许这也是现在的很多人都讨厌应酬的一个重要原因。

人们常说,现在要交个真正的朋友太难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现在的人越来越“假”?

有人问印光大师学佛的秘诀。

“学佛的秘诀之一是诚。诚就是真诚、不虚伪、不做作、不怀疑、有信心,正所谓心诚则灵。观世音菩萨在大悲陀罗尼经里说:‘持大悲咒者,我一定满足他的一切愿望,唯除不善愿和不诚心者。’一分诚意,则一分感应,一分实益。”

印光大师还举了一个例子,很多学佛的人咒语音念得不准甚至错误,但是很诚心,还是一样感应道交,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真诚,顾名思义,就是真实诚恳。真诚是晶莹透明、不含任何杂质的。“诚于中,必能形于外”。内心纯净无染,一片至诚,外在就坦荡正直,可敬可信可靠。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就是真诚,看看历史上有多少至真至诚的感情成了千古绝唱?人这一生,不管是活得轰轰烈烈,还是平淡如水,都不可失去做人的真诚。

人与人之间有个“真”字,很多事情就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工作中,如果缺少一颗真诚的心,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更别说相互尊重。管理者如果缺乏应有的真诚对待下属,就会导致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人才流失。诸葛亮之所以鞠躬尽瘁,是因为刘备的诚意。一个尔虞我诈的团队早晚会分裂。一斤重的真诚,胜过一千斤的聪明和一万斤的虚伪。

交际上,如果不能真诚相待,就无法打开心扉,化解矛盾,理解体谅,广结善缘。真诚应是每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法宝之一。面对人生的无奈时,一句真诚的安慰,如温暖的双手,能让人心中荡漾起阵阵暧意;遇到挫折时,一句真诚的鼓励,如和煦的春风,能给人带来前行的动力。

谈起明星,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刚出道的新秀总是很纯,但有了一点名气后,虽然星味更足了,但也显得圆滑世故了,无论是说话还是做事,都让人觉得是在“表演”,再也没有了往日的那种纯真的感觉,都说真性情最感人,也许这就是失去了真诚的缘故吧。

事实上,真诚的人较之虚伪的人活得更轻松、更豁达。也许有人会出来反驳:“如今这个社会这么复杂,真诚就是说真话,可有的场合,说真话只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话是这么说,但道理不是这么讲的。真诚的人或许会因自己的直接、坦率而得罪一些人,但要知道这种“得罪”是暂时的,真诚的人做事光明磊落,一身的阳光一身的干脆,这样的人会给更多的人安全感,让人放心地跟他交往甚至发展为至交;虚伪的人则处处谋算人心,生怕哪句话说得不得体、不恰当,一句话也能拐上十八个弯,也许场面圆满了,可是长久下来,心累不累啊?

真诚待人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源于生活中的小事;真诚是一种美德,诚实待人可获得人缘、提高人气;真诚是一种气节,即使利益当前也不会混淆是非;真诚是一种境界,即使犯了大错也不会躲避……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用一颗真心实意的诚心去对待我们身边的所有人,并不是一种投资的心理,恰恰相反,倘若你有了这种心理,就不是真正的真诚,也享受不到真诚的快乐与那不在预期中的回报。真诚是一种感染和心灵的触动而不是一种等价的交换。也许有的人会因为自己的真诚而吃亏上当,有的人因为虚伪而得到了某些现实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用今天的吃亏上当换回明日的辉煌和巅峰,与得不偿失的鼠目寸光、有奶便是娘的人要强上百倍。

我们的生活需要真诚。你将一颗真诚的心交给对方,对方也一定会回报你一份真挚、浓厚的情。真诚就仿佛一泊幽静的天籁之泉水,宁静而淡泊,让我们每个人都去呵护和珍惜这样的美丽吧。只要真诚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生活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圆满箴言”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倘若没有真诚,就达不到沟通的目的。真诚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朋友没有真诚,就无法纯粹;恋人没有真诚,就无法长久;奋斗没有真诚,就无法成功。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世,请不要忘记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