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你必须知道的理钱经
12548600000013

第13章 让子女幸福成长的理财大计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和掌中宝,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过上幸福的生活。为此,送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尽自己所能为孩子创造最好的环境,做父母的还总认为自己做的不够多且不够好。

其实,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也伴随孩子提供一生的成长。理财也一样,一个人是否有较高的“财商”,与从小父母对其理财的教育分不开。

注重基础:幼儿的保险理财规划

添个宝宝是家庭的一件大喜事,品尝为人父母的喜悦之情的同时也要开始考虑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问题,如是否应该为宝宝买一份保险?而五花八门的保险项目和种类又如何选择?

为宝宝购买保险需要等到宝宝出生后的30天,保险种类有医疗险、意外险、重大疾病险和教育金储备险等。一般保险合同生效后医疗险会有至少一个月的等待期或观察期,意外险有90天~180天不等的等待期。而在此期间内发生的医疗事件或意外事故,保险公司不会赔偿。对于宝宝来说,医疗险是首先考虑的。因为孩子的抵抗力较差,容易患病;其次,可以考虑意外险和重大疾病险,如果宝宝因为特殊情况有危险,则可得到保险赔偿;而教育金储备险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考虑。

在宝宝刚出生时自身有一定的免疫能力,能够抵抗大部分病毒。在出生到6个月之间不大容易生病,因此父母在孩子刚出生时不必着急为其买保险。在宝宝8个月后抵抗力会下降,这时患病的概率较大。如感冒、发烧、腹泻,甚至肺炎等,此时的医疗保险显得十分必要。

不过,父母在为孩子购买一系列的保险的同时也不要忽视自身的保障。要知道,家长才是孩子最重要的保障。如果家长有重大变故,孩子就失去了根本的保障,所以买保险也当切记先保大人后保孩子。

教育金保险:少儿的保险理财规划

随着宝宝长大就要开始接受教育,而当下教育开支也堪比物价,节节升高,家长考虑为孩子准备足够的教育金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金保险是当下储蓄孩子教育金的一种重要方式,针对少年儿童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教育需要提供相应的保险金。一般市场上销售的少儿教育险除了包括初中、高中和大学等几个时期的教育基金外,还囊括了参加工作后的创业基金、婚嫁基金,甚至退休后的养老基金等。

教育保险的保障功能很高,不仅可以应付子女从小到大近20年的持续教育支出,而且具有豁免权。如果投保的家长遭受不幸身故或者全残,保险公司将豁免所有未交保费,子女可继续得到保障和资助。教育保险还具有理财分红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抵御通货膨胀的影响。红利分多次给付,回报期也很长。

为孩子投保教育金保险后,家长必须每年存入约定的金额,保障储蓄计划的顺利完成。教育金保险在短期内不能提前支取;否则本金会受到损失,因而它实际上起到了一种“强制储蓄”的作用。

少儿教育金保险可以从缴费之日开始,每隔一段时期返还一定数额。也可在特定时间点开始每年返还,或者约定时间点一次性返还等。

虽然教育金保险好,但是家长在为孩子投保时也应根据家庭的实际状况,以及孩子未来受教育水平的高低等因素综合考虑。为稳妥起见,建议不宜购买过多,保额控制在10万元~30万元之间最好,过高可能影响家庭的经济情况。

教育储蓄,子女教育金的多重保障

为孩子购买教育金保险的同时还可考虑加上教育储蓄这种理财方式,让孩子的教育金多一份保障。

教育储蓄是个人按国家有关规定在指定银行开户并存入规定数额资金,用于以教育为目的的专项储蓄,是专门为学生支付非义务教育所需教育金的专项储蓄。

教育储蓄的开户对象是在校小学四年级以上的学生,其存期分为一年、3年和6年。以50元起存,每户本金最高限额为2万元。教育储蓄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规定享有利息免税的优惠待遇,作为积少成多的储蓄计划适合为孩子积累学费,在办理开户时需要凭学生本人户口簿或身份证到储蓄机构开立存款账户。

虽然教育储蓄相比普通储蓄是零存整取的储蓄方式,却享受整存整取的利率,并且免去的利息税使得其收益率较高。相对于眼下股票和基金市场的不景气,中低收入家庭面对子女教育花费的巨大压力,可考虑将教育储蓄作为一个理财的渠道。

在当今社会竞争压力日渐增大的情况下,抚养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针对家庭的收支和回报情况,选择保险理财的教育储蓄,为孩子的教育制订一个详细的规划可更好地解决孩子的教育和家庭的后顾之忧。

基金定投,灵活的长期子女教育金投资以基金定投的方式来为孩子储备教育金方式更加灵活,而收益也较高。

根据测算,如果孩子还有10年读大学,以过去18年定投上证指数模拟基金的期间复核收益率约8%计算,父母只需要每月定投545元,总成本为6万多元即可为其准备10万元完成大学教育。而相关调查也显示,月定投额在500元~600元之间是我国多数家庭的定投额度选择。相对其他投资方式,基金定投的门槛较低,一般来说每月只需五六百元即可。

相比其他教育金储备形式,教育金有着很强的专款专用性质,而基金定投作为一种较为稳定且收益高于储蓄的投资方式可以将其作为子女的教育金投资。与教育储蓄相比,除可获得更好的收益外,长期来看基金定投的风险较小。

以基金定投的方式为未来的大额资金需求提早进行定期的小额投资既不会造成日常生活的紧张,也能让小钱逐步演变为大钱,特别是对身负子女教育重任的父母不失为一项轻松的投资方式。

望子成龙心理催生家长的投资心态

随着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孩子的教育问题也被父母放在了首位。虽然近些年教育支出所占家庭支出的比例越来越高,不过人们仍然愿意花更多的钱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上。

我国的传统文化导致人们注重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尤其是当下的独生子女家庭,望子成龙和望女成凤的心态十分迫切。因此为孩子教育投资相当慷慨,除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基本教育,还有扩展性教育,如课外培训班等;另外还有发展性的教育培训特长,如钢琴和舞蹈等。家长的期望是受教育越多,将来得到的回报也就越大。

家长花大笔钱为孩子投资教育就是希望孩子将来能够“成龙成凤”,孩子生活有保障;同时自己老了也多一份保障,将孩子作为未来的一份储蓄。

孩子将来能不能成龙成凤很难说,投资也未必就一定有回报。家长应该摆正心态,教育孩子是自己的义务。而孩子将来的前途也不是自己说了算的,因此家长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家庭教育投资切忌盲目攀比

教育的本质是为了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以便将来能够更好地立足社会。然而当下许多人却将教育当做家长实力的比拼,教育投资越来越热,在教育上形成盲目的攀比性投资。

教育、医疗和住房是现代人普遍认为的“三座大山”,其实单看教育,家长节省收入的每一分都存做了孩子的教育费。根据央行调查居民的储蓄目的中攒教育费居于首位,其次是养老和买房等。

在教育方面许多家长都有个误区,即认为掌握的技能越多就越好。于是看见别人给孩子学跳舞就马上报舞蹈班,看见别人让孩子学画画就马上报画画班,根本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只要自己认为有好处就投资,生怕孩子落在他人之后。其实这些都是大人之间的相互攀比,即你的孩子学什么,我的孩子也要学什么。

家庭教育的投资最好量力而行且因材施教,不要不顾家庭收入一味地为孩子投入高价教育。教育不分贵贱,只要孩子能用心学都能够学好;另外,一味地报课外班不见得就好。奥林匹克班并非对每个孩子都有益,而一些技能培训更是如此。如果孩子没有这方面的兴趣和长处,推波助澜的结果只会造成孩子的抵触,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教育要因材施教,学什么应该让孩子选择,有兴趣的学习比起强加的压力学起来更认真。

家长最好在清楚孩子的兴趣和优势后选择为其特长投资,这样才能将钱花在刀刃上。不仅让孩子的优势有所发展,家长投入的资金也能有所收获,这才是理性地教育投资。

切记不要将孩子的教育当做自己攀比的对象,投资教育也不可大脑发热,真正让孩子学习有用的知识才是对自己钱财和孩子的未来负责。

择校有无必要

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目前在孩子的教育投资上家长都很舍得的一种做法是择校。择校意味着要交更高昂的择校费,那么这笔费用支出是否合算,到底择校有无必要?

其实择校有无必要需要分阶段来看。

许多小学和初中有择校的概念,选择教育质量好的学校意味着交“择校费”或承担较高的学费等。而义务教育阶段是国家出资的教育,国家在不断提高义务教育的水平。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也不差,因此在此阶段择校完全没有必要。这时孩子的学费等花费也不是很大,最好将钱节省下来,留做更高层次的教育阶段使用。如高中和大学,高中不属于国家的义务教育,因此各学校的教育水平与学校设施存在较大的差异。此时可以考虑为孩子选择一个环境和教育质量较好的学校,这样对其之后的升学有帮助。

我国在逐步促进私立学校的发展,私立学校对与义务教育也起到了重要的促进和补充作用。相比公立学校,私立学校确实在基础设施等条件上看起来更好。但是其费用相对较高,对于一般收入的家庭来说,可不考虑。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的最大差别在设施上,当然有钱的人想让孩子生活得更好一些,选择私立学校无可厚非;没有条件却硬要送孩子上私立学校,则未免有些“打肿脸充胖子”了。

因此关于择校问题,要根据每个家庭的情况决定。如果是收入不太高的家庭,要为孩子择校要更注重时机。即让自己的投资更有价值,实在不行也不要勉强自己。如果为了孩子一味地上名校而降低生活的质量,恐怕有些得不偿失。

送孩子出国留学要选对时机

在今天出国已经不是新鲜话题,出国留学的人更是多如牛毛。许多家长在孩子小学毕业后,就送孩子出国上学接受国外的教育。

我国非常重视基础教育,在基础教育上付出了巨大的师资力量,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完全可以为孩子以后的教育打好坚实的基础。孩子过小出国,尚未学会生活的技能,如果家长不能陪读,则在家娇生惯养的孩子突然独立生活,衣食住行恐怕都成问题。加之孩子此时并没有较强的自制力,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离开家长的监督和从旁教育有可能在一些诱惑下误入歧途。从而导致不仅没有学到知识并完成学业,更可能毁了前途。

出国读书的费用相比国内很高,很多中等收入的家庭为了凑孩子出国的学费向亲戚朋友借钱。自己生活拮据也要将孩子送出去,这样的观念实在是顾了面子不顾里子。

不同国家的发展程度不同,人们的价值观也不同。对于尚没读中学的孩子来说,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和应该坚持的恐怕心中没有一个标准。其实最好是在有能力的情况下,等到孩子上大学或大学毕业后送其出国留学。也可以让孩子通过申请奖学金去国外读书,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家庭负担,而且此时孩子思想和身体上也更成熟。不仅能照顾好自己,也能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有所分析和理解。并且知道自己所学的知识有哪些方面的欠缺,而国外的文化又有哪些值得自己学习。弃其糟粕选其精华,学到的知识才是更有用的。因此家长不可盲目地为孩子选择教育方式,如果不适合孩子,不仅浪费资金,而且可能误了孩子的前程,从理财角度来讲十分不合算。

在送不送孩子出国读书和什么时候送的问题上需要仔细考虑,选择最佳时机以让孩子能够获得更多的教育为主,如此投资才算合理;否则只是为他国的GDP做贡献。

培养孩子的财商

在当今的经济社会,智商、情商和财商教育对孩子来说都十分必要和迫切,财商即代表管理金钱的能力。

孩子出生后上天就赋予父母成为其一生的老师,而财商这一重要知识又决定了其日后是否为钱财而愁。因此理财作为伴随终身的一项知识当然要从小学起,这个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了父母身上。如何培养孩子的财商并正确地向孩子解释钱,以及该不该给孩子钱是让许多家长苦恼的问题。

从心理特点和可接受程度分析,儿童及青少年理财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一般经历4个阶段,即6岁以前的萌芽期、6岁~12岁的确立期、12岁~18岁的发展期和18岁之后的升华期。因此孩子理财教育要从早做起,以形成正确的财富观念才能在其之后的生活中做到会理财和理好财。

培养孩子财商可以遵循5个步骤,一是定期发放零用钱,这样可以让孩子在固定时间内分配金钱消费,训练其用钱的能力;二是培养记账习惯,父母在刚开始时辅助孩子慢慢培养其习惯,然后可以逐步放手让孩子自己记账;三是培养储蓄观念,父母可以从给孩子存款开始鼓励孩子存钱。在达到某一目标时适当给予额外的奖励,增加其存钱的动力;四是开设银行账户,父母到银行办事时可以带着孩子了解银行的操作流程。并为其开设单独的账户,让孩子存“自己的钱”;五是建立理财目标,父母和孩子讨论建立储蓄的目标,如买书或孩子喜欢的玩具等。协助孩子规划购买所需的预算,在孩子达到目的的同时了解如何有计划地花钱。

也许有人会质疑孩子过早接触金钱会将钱看得太重,而失去本身的一些优秀品质。其实对孩子的财商教育并不是金钱教育,财商还包括人格教育、品德教育和综合素质的教育等。培养孩子的财商并不是使其看薄亲情和友情,而是教育其更加富有人情味和爱心,学会用自己的钱财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是给孩子钱花重要,还是交给孩子赚钱的方法重要?答案不言而喻。

帮助孩子建立理财目标,培养其预算观念“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很有道理,一个人有再多的钱都有花光的一天。但是懂得理财就能够让资产得以累积,正确的理财观念需要从小抓起,帮助孩子建立理财目标是培养其理财观念的重要一步。

理财的最终目标无非是希望孩子能够理性消费,培养正确的消费习惯,当孩子有零用钱时可以教其定期审视自己存下了多少钱。孩子对于事物的新鲜感,一定会有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如最新的玩具和流行的游戏卡等。这时父母可以同孩子讨论建立储蓄目标,帮助孩子在其记账本中将这些项目罗列出来。并将需要购买的日期等标注在旁边,让孩子确切知道理财的目标,考虑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购买这些东西。并且在拿到零用钱时需要如何分配才能达到目标,通过这些目标让孩子建立预算的观念。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筹划家庭理财计划,看家庭支出中哪些是必须的,哪些是次要的,以及要花多少钱和怎么购买等。让孩子设计一张预算表,家长从旁引导他如何规范花钱和适度使用钱财。在花钱的过程中家长需让孩子学习花钱的先后次序,做到明智消费。如零用钱应该先支付生活开支,省下的才存起来。有的孩子会先用零用钱购买糖果等,却让自己饿着肚子,要让孩子明白这样的理财方式是不正确的。

父母帮助孩子建立理财目标后还要帮助他将其变为实际的理财行动。如果有理财规划师的朋友可以介绍给孩子,教会孩子存钱与投资的技巧和方法。

在理财教育中确定理财的目标之后才能寻找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所以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理财目标。

零花钱,孩子理财的第1课

随着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孩子的零花钱也越来越多。然而这笔零花钱是让孩子随意挥霍,还是由父母暂为保管?其实都不对,作为未来财富的创造者和消费者,引导孩子正确面对财富,并且学会管钱、花钱和省钱才是正确做法。

国外的儿童教育专家认为孩子越早接触钱,学会有计划地花钱和挣钱,长大后的生存能力也就越强。美国等国家也针对孩子进行少儿理财的专门教育;我国的传统是教育人“书中自有黄金屋”,让孩子埋在书本中,忽视了理财这门生存技能的培训。由于很少经手钱或限量支配很少部分零花钱,反而导致孩子大手大脚花钱并缺乏投资理财的能力。

家长完全可以从日常零花钱做起教会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孩子有了自己的零花钱,在购买东西时会认为是花自己的钱,而慢慢养成精打细算的习惯;同时积攒零花钱也能培养孩子建立初步的储蓄观念。鼓励孩子存零花钱,教育他们金钱的来之不易。并且学会在他人需要帮助时奉献自己的爱心,如向希望工程和灾区捐款,让零用钱的使用更有意义。

家长可以教会孩子储蓄的方法,为他开设一个账户。并且定期给孩子零用钱让其存入,让孩子对自己的账户存款负责;另外,家长也不能过分控制孩子的支出,教孩子存钱的同时还要学会“花钱”,即将钱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让孩子懂得储蓄的意义,不要将其培养成为“一毛不拔”的铁公鸡。要让孩子体会到用自己的存款来买需要的东西的愉快和兴奋,并培养其计划用金钱的能力。

孩子的零用钱一般都来自父母,但是不能养成孩子伸手要钱就给的习惯,最好视其需求而定。如果孩子养成随意伸手要零花钱的习惯,则肯定会形成好逸恶劳的品质。

学习记账,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开销

孩子也应该记录所花费的零用钱,正所谓好心头比不上烂笔头。孩子一天天长大,在学会存钱同时也要学会如何花钱购买喜爱的东西。教会孩子合理花钱,记账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父母可以在周末带孩子一起到文具店挑选孩子喜欢的记账本,引起其兴趣才能发挥记账的作用。还要坦诚地告诉孩子记账并不是父母控制和监控他的花钱方式,只是培养从小学会记录生活的习惯,当然包括花钱的习惯。如果孩子已经学会使用电脑,可以教他们利用Excel来记账。

在开始阶段,父母可帮助孩子记录未来一星期的花费和额外的支出等,养成孩子的记账习惯。慢慢地,父母只要不时监督即可。每隔一段时间可以和孩子一同翻阅记账本,在了解孩子开销状况的同时,也可以与其交流讨论。可以建议哪些钱该花,哪些钱没有必要花,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也是培养感情的过程。培养孩子有一个合理的花钱计划,如要购买一件心仪的东西必须一步步计划,这个规划过程就是培养孩子理财的过程。

对孩子的理财教育需要因势导利,而非简单地限制。如果采取单一且粗暴的限制,效果可能反而会不尽人意。在孩子独立处理账务有困难时,家长可以不失时机地提出一些建议并交给他一些处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