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的反省:要教育孩子先修正自己
12548500000099

第99章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切的前提

现实例子

小刚,男,小学三年级学生。父亲是一家商场的经理,大专毕业,工作繁忙,经常出差在外,家里的事顾不上。母亲在某民营企业工作,高中文化程度,因有老人需要照顾,中午不能回自己的家吃饭,很少有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

母亲介绍,她在高中期间,没正经八百学什么东西,数理化基础较差,看孩子三年级的数学课本都相当吃力,辅导工作无法胜任。一、二年级时,小刚的学习成绩还算可以,中等偏上。从三年级开始,学习成绩迅速下滑,语文成绩从原来的90多分降至80分左右,数学成绩从原来的90分下降到及格线的边缘。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父母非常着急。父亲脾气暴躁,气极了就揍,有时打得孩子胳膊、腿到处是伤,伤口好久不能愈合。母亲心疼孩子,多次找班主任求助。班主任对小刚的父母似有成见,认分不认人,家长与班主任之间关系冷淡。为此,孩子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认为再怎么学也白搭。

小刚的厌学情绪与学习成绩下降有关,而父亲粗暴体罚,亲子关系的恶劣是重要原因之一。

现实例子

恶劣的亲子关系是导致孩子网瘾的重要原因之一,也使父母在预防或挽救孩子网瘾时事倍功半。

小军,15岁,重点初中学生,家中独子,父母都是工薪族。小军从小体弱多病,为了照顾他,母亲只有经常请假,工作业绩受到影响,因此时常抱怨是儿子害得她无法升迁。

小学6年级,小军开始逃学上网,母亲屡次苦劝打骂,均无任何效果;初一时,为了不让儿子上网,母亲不给他一分钱,他在家绝食一星期,母亲只好妥协,自此他辍学在家,每天网聊,网游。

父母偶尔管教,他就称:“我现在很好,你们不是嫌我多余吗,我现在过得很好,不需要你们管!”母亲说得多了,他就让母亲滚出去,说:“我没有母亲!”

上述案例是典型的家庭亲子关系恶劣造成的后果,孩子是最需要呵护的,当孩子感觉不到家庭和母爱的温暖时,他会本能寻找其他的依靠,很容易依赖网络。

提高认识

现代家庭教育中,亲子关系指亲代与子代之间的相互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成功的重要前提。一个温馨、和谐与民主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儿童形成民主、平等、合作、尊重、负责等道德意识。

家庭教育主要是在亲子之间的互动中进行的,家庭教育的影响也大量存在于亲子之间的感情、期望等交叉作用中。实际上,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也可以说,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最好的教育。

亲子关系是孩子在人世间最早面临的重要社会关系,如果亲子关系出现裂痕或缺陷,孩子以后在各社会关系中就可能产生诸多不适应,可见亲子关系对未成年人发展有着深刻影响。

建立在相互尊重、良好沟通、平等对待这一基础上的,友好的、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基础。

改变观念

想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父母建立科学的亲子观,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效贯彻:

1.尊重孩子,创建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

如今,父母们普遍非常重视子女教育,但大多数人将孩子视为父母私有,教育孩子的动机多出于个人考虑。在这种自私亲子观的支配下,父母们难以理性对待孩子,或爱不适度,或以强权态度强迫孩子屈从,时常滥用权力,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是破坏亲子关系最大原因。

亲子之间并不是人身依附关系,也不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而是人格平等关系。不论孩子年龄大小,父母都应以独立个体待之,树立民主思想,通过平等沟通达成共识,努力建立一个相互悦纳、和谐、幸福的家庭,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氛围。

2.信任孩子,保持理解和沟通的作风

父母要相信孩子的潜能,适时适当培养孩子各方面能力,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要做的是从旁协助,而不是取而代之,要多给孩子学习独立自主和为自己负责的机会。

与此同时,父母应与孩子经常沟通,抱着尊重和理解的态度倾听孩子,心平气和地给予细致分析,多花心思变换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比如论时事、讲故事、谈看法、同读书、写书信等,这些非常有利于亲子之间增进了解和情感。

3.作好榜样,建立学习型家庭

身为家庭教育者,父母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能力,为更好地实施教育不断努力,这是现代家庭教育对广大父母提出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面对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父母们也要虚心学习,及时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孩子作一个上进的好榜样,也为更好地实施家庭教育奠定基础。

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两代人的影响绝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对于不断涌现的新知识、新观念、新事物,孩子的适应能力和接受能力远远超过成人,因而孩子们能向父辈提供新信息和新生活方式。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学会向孩子学习。

4.保持良好的情绪,正确对待孩子的问题

当孩子出现不良状况,甚至出了问题时,父母要做的头等大事就是保持冷静的头脑,先维持好与孩子的关系。保持良好的情绪,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走出困境的关键。

父母平稳的情绪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并建立良好的性格。更重要的是,父母稳定的情绪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保证,而不良的情绪,粗暴的态度都会破坏我们与孩子的关系,更何况打骂。

5.正确对待亲子分歧,建立双赢策略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有了自己的主张,父母与孩子的观念必然出现差异。两代之间若站在各自立场坚持己见,很容易导致亲子冲突,给亲子关系蒙上阴影。父母如果经常与孩子对立,非要斗出谁赢谁输必然导致很深的亲子隔阂,影响教育效果。因此,不论谁在争斗中表面上胜出,对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而言都是两败俱伤。

任何时候都不要把孩子推到我们的对立面,不要与孩子敌对起来。想要教育好孩子,一定要从正面教育,保持良好的关系,这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

1)教育是知识、道德、价值观的内化,而内化离不开良好的教育心理环境。当处于紧张、恐惧、伤害、委屈等不良心理环境时,人的情绪不佳、头脑不清醒,内心又处于排斥与逆反状态,是无法正确有效地接受外部信息的,因此不良的心理环境不利于孩子接受教导。相反,当处在轻松、愉快等良好心理环境时,人的情绪平稳、心情舒畅,内心处于开放状态,头脑才能清醒,才能有效地认知、冷静地思考,才能积极地接受教育者的教导。而良好的教育心理环境有赖于教育者良好的心态、平和的态度、平稳的情绪,以及科学的方法。

2)教育是教育者通过科学的方法,与受教育者产生积极地互动,以促使他们成长,而不是教育者施压、逼迫受教育者就范。想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通过积极的方法建立良性互动。建立并维护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绝非可有可无,而是教育者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本身既是教育内容之一,也是其他教育工作的前提与保证。在对受教育者施教前,先要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教育过程中,也要时刻维护良好的关系,这将对教育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建立与维护良好的关系应贯穿教育始终。对家庭教育而言,维护良好的亲子关系应该是父母与孩子终生的事业。

6.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不断调整亲子关系

孩子的成长具有特定规律,根据年龄特点分为不同阶段。在不同阶段,孩子身心各方面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因此,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应随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做出调整,亲子关系的发展同样如此。

在孩子发展的不同阶段,亲子关系在基本原则不变的同时也有着不同特点,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有所不同,总趋势是孩子逐渐减少对父母的全面依赖,最后实现完全独立。

我们必须根据亲子关系发展变化的趋势、特点和问题,不断调整对待孩子的方式,理性地处理与孩子的分歧,努力建立正常良好的亲子关系。

具体指导

孩子的成长,是父母关心的焦点。但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由于其心理发展的规律,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

1.婴幼儿期

0~3岁,母爱是亲子关系的关键环节,孩子易和母亲形成情感依赖,仿佛是一种共生状态。这个阶段是孩子深层安全感,亲密能力形成的关键。父母尤其是母亲,对孩子的关爱与温情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父母对孩子理智的爱既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又是教育的有力手段,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2.童年期

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会随着成长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趋向于逐渐减少对父母的依赖。当孩子到了6~7岁开始上学后,有了相应的生活圈子,开始尝试独立地生活并开拓自己的世界,这种趋向就普遍地显现出来,除了亲子关系之外,还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教导与学习,伙伴之间相互来往的关系。

在家庭以外影响越来越多的情况下,父母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全面、直接地影响孩子,孩子也愈来愈不满足于父母生活上的照料、关心,愈来愈不需要父母一般的帮助和指导。于是,亲子关系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两代人之间有没有共同的想法和感受。父母必须在继续关爱孩子的同时,给孩子学习、生活以科学合理的指导。

3.少年期

少年期既青春初期,这时的孩子一般都上了中学,因此也称为学龄中期。伴随孩子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发展,亲子关系也面临着一次重大考验。

一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出现了心理隔阂。父母难以知道孩子的真实想法,难以走近孩子的内心世界。二是父母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孩子不再像小时候那样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不加怀疑。他们有了自己的独立见解,尝试用自己的价值标准看待周围一切,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开始动摇。三是孩子对父母的管教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行为的现象日趋增多。有时即使是父母出于善意的做法也会遭到孩子的拒绝。这些使得父母感到苦恼和不知所措,难免发出孩子难教育的感叹!有的学者甚至认为这一时期是亲子关系的“危机时期”。

这一时期保护良好的亲子关系,关键是正确对待子女的第二反抗期和亲子的代际差异。

1)正确对待子女的第二反抗期(这一点我们已经在正确对待孩子的三个“反抗期”中讨论过)。进入初中的孩子独立意识剧增,父母应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改变“居高临下”的教育方式,在语言上要变“命令式”为“商量式”。

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用平等、友善的态度与孩子交流思想。同时,也应保持与孩子的界限并留出感情空间,以培养社会情感。对这一时期的孩子,家庭规则切忌教条,要有弹性,对孩子的行为不可用简单的是非判断,而要采用积极认同和理解的方法,并鼓励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千万不能包办代替。

2)通过双方的相互理解、尊重,相互学习,相互接纳,求同存异,避免代际差异导致亲子关系破裂。所谓代际差异就是通常所说的“代沟”,指的是父母与孩子两代人之间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现象。少年期亲子间的代差不可避免,弥补代差要依靠亲子两代的共同努力,但亲代负有主要责任。只要父母爱子得当,教子有方,亲子间缩小代差和避免冲突是可以做到的。

父母对年幼的孩子无微不至的保护、照料是理所当然的,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保护、照料的方式要相应地有所改变。当孩子长大独立,有了自己的生活时,亲子关系则必须有质的变化,即变成更普遍的长辈对晚辈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