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的反省:要教育孩子先修正自己
12548500000089

第89章 家庭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因时而异

现实例子

一位父亲,对上初三的儿子非常不满,抱怨孩子变得不听话,处处与自己作对。说着说着,他提到了孩子小时候:“我儿子一直非常乖,上小学时成绩也一直很好,一点都不叫人操心。”

接着,他又不无困惑地说起孩子现在的状况:“可自从上了初中就变了,什么话也听不进去,学习成绩一天不如一天,这段时间总是吵着说‘上学根本没用,还不如出去打工’。我和他妈妈一向对他很严格,可这孩子怎么就变得这么不听话了。”

许多父母都有同样的困惑:“孩子过去一直挺好的,不知道现在怎么变成这样了。”

父母在感叹孩子变化的同时,没意识到孩子已然在成长中发展变化了。

反省

孩子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这些都是正常的、必然的。因此,问题的实质不在于孩子的变化,而在于父母没有变,对孩子成长规律缺乏足够认识,没有意识到教育方法、态度要随孩子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

许多父母,从孩子出生到上学再到高中毕业,教育方法和态度一成不变,这正是教育失效的直接原因,也是我们产生这么多困惑而又不知所措的根源。打两个简单的比方:奖励一朵小红花,对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是极大的激励,但对中学生而言却毫无作用;一本小画册,对小朋友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中学生则觉得没有兴趣。

在许多父母的眼里,孩子是长不大的。于是,我们习惯性地用对待幼儿的方法对待小学、中学阶段的孩子。这么做不但不会奏效,反会遭到孩子的反感。

要想做好家庭教育,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家庭教育中最基本的常识,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家庭教育应遵循人的发展规律,顺应孩子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提高认识

孩子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阶段性,在不同阶段,身心各方面都将发生巨大变化,其认知水平、身心状态、心理需求、人际接触以及与父母的依恋程度都不同。因此,一成不变的教养方式不可取,也行不通。家庭教育的内容、方法、态度、亲子关系等具体方面都应随孩子的发展不断调整,做到因时而异。

心理学知识贫乏,是导致家庭教育失败的直接原因之一。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把握孩子的心理规律是家庭教育的基础。

具体来说,依据心理发展阶段,孩子从出生到成年历经以下几个时期: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7岁);童年期即学龄初期(7~12岁)大致相当于小学阶段;少年期(12~15岁)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青春初期(15~18岁)大致相当于高中时期。

具体指导

正如在孩子不同时期所学知识不同一样,在孩子的不同年龄阶段,教育侧重、方法、态度等都是不同的。

1.家庭教育侧重

作为父母,不仅要了解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还要掌握各年龄段家庭教育的重点。一般来说,婴幼儿期,家庭教育主要侧重道德认知、培养各种习惯、智力开发;童年期侧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品德建设;青少年期侧重青春期教育和成人预备教育。

2.家庭教育内容

婴幼儿期,家教内容主要包括培养孩子好习惯、开发孩子早期智力、注重身体动作发展、培养安全意识、道德意识等,为将来奠定基础;童年期即学龄期,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生活等各种能力、人际关系、道德教育等;青少年期主要有生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成人预备教育等。

3.家庭教育态度

婴幼儿期,由于孩子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而且对父母尚处于强烈依恋期,因此应给予孩子更多的呵护与陪伴;

童年期,孩子的社会交往从家庭扩大到学校,孩子需要更多的同辈交流,这标志着他们开始从对父母的强烈依赖中解脱出来。对此父母应一改关爱孩子的方式,既要给予他们必要的关注,又要鼓励和帮助孩子与同伴交流;

青少年期,由于孩子自我意识崛起,产生了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这一时期父母应更加平等地对待他们,多与他们交流沟通。如果处处将他们当作小孩必然招致反感。

4.家庭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既要考虑各种方法的特性及可能的结果,还要适应孩子的年龄特征、品德发展水平、个性特点,切合教育内容及当时的教育情境。

应该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应采用不同教育方法;即便同一方法,具体运用起来,也要有所区别。婴幼儿期,家庭教育方法主要是运动法和游戏法;童年期,家庭教育方法主要是启发引导法、奖惩激励法、形象感召法等;青少年期,教育方法主要有思想激励法、目标鼓励法、谈心疏导法等。

5.同一教育方面不同阶段的内容与方法

当然,不论何时,家庭教育都应包括智育、德育、美育等诸多方面。对不同方面,具体教育方法不同,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而在孩子不同发展阶段,同一教育方面的教育方法、具体内容也不同。为了进一步说明,如何在家庭教育中贯彻因时而异,下面我们以家庭德育为例,给大家具体说明:

家庭德育,依据孩子不同阶段思维水平和道德发展特征,其内容和方法都不同。

1)婴幼儿期。婴幼儿期,儿童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道德基本上没有什么认知,同时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因此这一时期,家庭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成人制定规范,让孩子初步认识是非,初步建立道德认知。

2)童年期。童年期,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在道德认识上具有表面性、具体性、肤浅性,对道德本质还不具备深刻认识。例如,在品德评价方面,常常带有依赖性,缺乏独立性;看待别人和自己往往以教师、父母等成人的评价为转移;孩子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经常脱节。

这一时期,家庭德育工作应注重正面榜样教育,并引导儿童从理性角度辨别好坏行为,逐步培养儿童辨别是非、荣辱、美丑的能力,克服品德认识上的表面性、片面性、肤浅性的弱点。在引导孩子评价他人和自己品德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全面的评价能力。

父母可以通过配合学校道德教育,分配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等方法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感和行为。

3)少年期。进入少年期,孩子处于从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急剧变化时期,开始处于动荡性品德发展时期。一方面,孩子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初步形成,并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开始了人生观、世界观的萌芽;另一方面,他们的心理发展落后于生理发展,产生了对抗与逆反等各种心理矛盾冲突。

针对这一时期孩子的特点,这时家庭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处理好品德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使他们的品德逐步走向成熟。父母可以通过加强遵纪守法教育、性道德教育、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生活态度、关心心理健康等方法开展家庭德育。

4)青春初期。这一时期,孩子的自我意识进一步加强,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爱的需要、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追求。他们具有半成熟、半幼稚,半懂事、半不懂事的特点,或者说具有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其心理正处在迅速发展趋于成熟,但又尚未成熟的阶段,作为这特殊阶段的反应,他们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既丰富又矛盾的特征。

针对这一时期孩子的特点,家庭德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加强道德情感经验的积累与情感能力的培养,使孩子对所学道德产生更多的自身需要,从而把它们当作必须遵循的准则,使道德情感四要素——知、情、意、行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父母可以通过加强沟通交流,多关心孩子在成长中的心灵困惑,使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有机统一;鼓励孩子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孩子观看好的书籍或影视节目,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感;树立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理想;把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等方法,将道德内化为孩子的内在品质。

以上只是对家庭教育不同时期方法、内容的简要概述,其目的是为了告诫广大父母,当孩子发展到新阶段时,父母的老一套是解决不了新问题的。家庭教育的方法、态度等必须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