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的反省:要教育孩子先修正自己
12548500000112

第112章 父母的大智慧——给孩子幸福的人生

现实例子

笔者的一个朋友,从小就有画画的天分,别人都说她将来一定能当个画家。小姑娘非常高兴,憧憬着将来真的做个画家。可上学后,父母认为画画是不务正业,不许她画,甚至多次将她偷偷画的画当面全部撕掉,边撕边大骂不止……

长大后,她参观了一个的画展。回到家,她试着拿起笔,想给自己3岁的儿子画一幅卡通图挂在卧室的墙上,可是她什么也画不出来。拿着笔,看着颤抖的手,她哭了。她多么希望自己也能拿起画笔,画下令她陶醉的美景,哪怕是和小时候一样画出她喜欢的图案装饰家里的墙壁。当她向笔者叙述这一切时,忍不住落下的泪水表达了一辈子的遗憾!

现实例子

2005年8月20日,26岁的衡阳籍在读博士生孟某从研究所教学楼7层纵身跳下身亡。令人感到震惊的是,孟某在遗书中直陈自己选择跳楼来结束生命的原因是“厌世,精神抑郁”。

在为孟某的死悲伤、惋惜的同时,我们必须深刻反省:现代教育不仅要培养富有智慧的人,还要培养情感健康的人,不仅要满足孩子适应自身发展的认知需要,还要满足丰富多彩的精神需求。然而,如今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仍着重认知能力的培养,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情感的体验和发展,对孩子们的精神世界缺少关注,忽视了情感的陶冶、意志的培养、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教育是否成功绝不是凭借学历的高低,而是受教育者能否健康、快乐地生活。让孩子自主、自信地生活,比培养他考多高分、上多好的大学重要得多。教育首先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培养,缺少对精神的尊重和对心灵的关注,这样的教育注定是失败的。

反省

忽视孩子的个性特点,既违背了教育规律,也违背了孩子的成长规律。以牺牲灵魂为代价的教育,其代价实在太大了。片面的教育就是在冒险,太多的事实证明了片面教育的危害。

作为父母,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很多问题,我们的书从开始到现在也在讨论这些问题,讨论教育什么,如何教育,反思了许多,也总结了许多。然而,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值得所有人思考:我们到底为什么而教育,即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教育目的事关教育过程和方向。教育目的偏了,整个教育的方向也就偏了,以此为基础的教育内容、方式、手段等也就一同错了。因此,就算我们懂得了一些先进观念,了解了一些基本知识,学到了一些有效技巧,也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教育。

正如一个人赶路,一开始方向就偏了,不论在这条路上多么努力和高效也是徒劳。同理,家庭教育目的的偏差产生了种种弊端,甚至出现教育异化和反教育现象。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几种人们普遍认为的教育目的。

纠误:教育为了考试

这个问题与为什么学习息息相关。考试是一个检验学习的手段,可要把成绩看得过重,就会失去学习本身的意义。

在西方国家,学校里是学什么考什么,而在中国却是考什么学什么。早在20世纪初,陶行知先生就曾指出一味应试的弊端:“考试所要的必须教,考试不要的就不必教,甚至于必不教。”

学习是为了获得知识,获得能力,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习原本应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却因为太多学习本身之外的因素滋生了太多压力,变成了沉重的包袱,叫人头疼,令人厌恶。事实上,学习也不只是为获得书本知识,许多人对学习的理解过于狭隘。而教育也绝不等同于学习书本知识,应付考试。教育不该把人培养成储存知识的机器,这样的机器既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同时也违背了生命的意义。

纠误:教育为了父母

孩子为了父母而放弃自己的兴趣,为了父母而学习自己根本不喜欢的东西,为了父母而放弃自己志向……一切为了父母,从来没有自己。教育变成了为父母而教育,为家庭而教育,为光宗耀祖而教育,却没有什么是真正为了孩子的。

这就真的奇怪了,难道,教育不是为了开发孩子本人,造就孩子本身,而是为了毁掉孩子。说到此,自然有人要质疑:“我们花心思教育培养孩子,怎么会毁掉孩子?”

教育必然有目标、有计划、有规则,但这一切必须基于孩子的个性特点与天赋才能,如若不然必将事与愿违。教育不应该把孩子变成父母想象中的人,而应把孩子培养成更好的自己。教育的目标也不该是把孩子变为第二个别人,而应将孩子塑造成独一无二的自己。

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有情感的人,他们的独特性、自主性,他们的情感、意愿、志向和独立人格都应受到起码的尊重。教育必须基于这一切,而不是剥夺这一切。

如果我们的孩子在为了父母的机械训练中失掉了个性、自主、志向、兴趣,那么他们就完全丢掉了自我,这不是毁掉又是什么?试想,毫无好奇与兴志可言的、强制和无奈的学习会有什么成就,毫无自我与乐趣的、屈从和压抑的人生又有什么幸福。何况,正如我们前文讨论过的那样,孩子并非父母的私有物,孩子属于他们自己,属于社会,我们教育孩子是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人才。自私的亲子观和教育观是要不得的。

纠误:教育为了功名

谈到幸福,在绝大多数人的心中就是功名利禄。两千多前“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沿袭至今,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于是乎,便有了这样的公式:幸福=功名利禄。这种思想时至今日仍有很深的影响力。拥有好工作,获得高收入看似不错,但只有这些,离人生真正的幸福还很远。

太过功利的教育目的,对考试和升学之外的东西必然不够重视,于是诸如道德、能力、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婚姻观等这些事关人生幸福的重要因素都被忽视了。因此,不知多少收入不错的人,由于人生观的错误、人际关系的失败、恋爱挫败,以及婚姻混乱等原因,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非但不高,反倒很低。还有很多人痛舍自己的爱好和志向,被迫从事他们根本不喜欢的专业和工作,这样的生活又能有多少幸福。

金钱并非人生的全部,人可以因金钱而获得物质享受,却无法因金钱而获得幸福。更何况,为了功名而进行的教育,到头来不但使孩子们丢掉了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而且就连预想的目标也十有八九达不到。

应试教育的结果,如同千军万马同过独木桥。当然,一定会有人有幸没有掉下去,到达了对岸,又有幸没有在大学毕业时失业,获得了好工作和高收入。然而,这样的幸运儿又有多少呢?

即便我们的孩子能够成为这样的幸运儿。可惜,人生并不会就此一劳永逸。一纸文凭定终身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革,将来社会的竞争更是终身的。教育真正应该做的,是如何让我们的孩子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而不是满足于眼前的、暂时的取胜。

应试教育和只为升学而进行的竞争,即便取胜了也只是个美丽的假象。更不要说如何去面对未来的全球化竞争,如何面对后来者的竞争。

真正的竞争,绝不只是一代人之间的事,也不只存在于同龄人之间。学校里的竞争从来都是同龄人之间的事。可是,一旦孩子们走上社会,他们面对的竞争对象既有资历和经验比他们深得多的前辈们,又将有更有活力的后来者。社会竞争从来都不分年龄、不分地域,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竞争的全球化也是必然。

如果我们的孩子只懂得学校里的那一套,只会读死书,应付考试,没有实际能力,没有创新精神,他们要如何面对社会中的竞争。

纠误:教育为了竞争

教育关乎生存与竞争,但教育不该只为生存和竞争服务。教育为的是让受教育者获得真正的幸福。正如真正的成功不在于金钱与地位,以竞争为目的的人生也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有人不解了:“那你说,什么是真正的幸福?”

虽然,对幸福的认识没有程式定论,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真正的幸福在于人格的完善,自我的实现,社会的接纳。

一味地竞争,为竞争而竞争是一种毫无意义的毁灭。竞争的目的如果不是激发上进心,不是共谋发展,而是你死我活,那么其结果是输者的毁灭,也是赢者的沉沦——沉沦为竞争机器。因为一旦竞争成了教育目的,其后果必然是不择手段以求胜出,而将知识本身抛诸脑后,更不要说爱好和潜能。这显然是危险的,也是反教育的。

教育不是用来竞争和比赛的,而是力求生命的成长。正如美国教育学会主席内尔·诺丁斯教授指出的,教育不是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而是通向智慧的道路,教育是道路,不是划有界限、划定目标的赛道。

竞争应作为教育手段之一而存在。教育需要合理竞争,但竞争不是教育的目的。同时,教育本身也应该只是社会竞争众多参考因素中的一个而非全部。

提高认识:教育是为了孩子一生真正的幸福

教育应致力于实现真正的幸福,即完善人格,实现自我,造福社会。只有前两者的达成才能造福社会;反之,能够造福社会才能被社会接纳与认可,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

现代教育学研究认为,教育即人的个性化与社会化,表明教育正是为了受教者的发展,即受教者的自我实现和融入社会。家庭教育的目的也是一样的。

教育为是的让孩子更好地生活,为的是推动社会更好地发展。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社会进步又会为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这就是教育的社会意义。

为了考试而考试,或为父母、为功名进行的教育,对孩子来说是沉重的包袱,是精神的枷锁。因为片面、偏激的教育目的,我们的孩子,被迫学习大量而又高深的、与他们年龄不相称的东西,损耗了太多的生命成本。

激发内在需求的学习是自觉而又快乐的,外在强逼的学习被动而又痛苦。孩子们被逼学习大量枯燥的东西,没有兴趣也没有乐趣。这样的学习,以心灵和精神的摧残为代价,就为换取一些死板的书本知识,真是一笔亏大了的买卖。

这样的学习,不会让孩子真正热爱学习,只能令他们厌恶,难怪许多孩子厌学。事实上,孩子厌学并非生性顽劣,而是厌恶枯燥的学习内容和死板的教学模式。

任何身心正常的孩子,都有好奇心和兴趣爱好,这两者正是学习的基本动机和需求。所以说,所有正常的孩子都有渴望学习的天性和潜质。孩子们之所以厌学,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者非但没有尊重、开发、利用他们的好奇与爱好,反而用强制、刻板和责骂扼杀了学习的内在需求,致使孩子们丧失了学习的渴望和信心。

在长期的学业负担和精神专制下,生活没有了任何乐趣,人生也因压力、苦恼和焦虑变得可怕。难怪那么多孩子有心理问题,严重的甚至滋生了厌世情绪。

不要说孩子了,我们这些成年人又何尝不曾有所感叹,因为我们自己就是教育目的偏差的产物,一生深受影响。当我们发出“为了生活而忙碌,为了物质而工作,为了生存而苟且”的感叹时,为什么还要让我们的孩子深受其害?

教育不应该泯灭孩子的天性,不应该折磨孩子的心灵,不应该消磨孩子的生命。教育应该开发生命的潜力,激发生命的活力,成为生命的动力。

改变观念:父母的使命——尊重生命、成就生命

家庭教育一方面要尊重生命,一方面要促使生命更好地成长,这是为人父母的使命所在。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能有多种类型,同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弱项。为人父母的一项重要使命便是:了解、尊重生命的多样性,懂得欣赏孩子。

不论我们教孩子什么,用什么方法教,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生命而不是一台机器,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动物!面对有情感、有意志、多姿多彩的生命,我们应该承认并尊重生命的自然性和多样性。

父母应建立欣赏孩子的心态和眼光。欣赏孩子并非任意表扬和无度夸奖,而是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和潜在能力,并理解、支持其志向。欣赏孩子与否的标准不依世俗,不可偏见。不要以我们自己的喜好为凭,而要以是非道德与孩子自身特点为依据。

试想如果贝多芬被要求从事写作,恐怕此人一生默默无闻;如果毕加索按部就班地接受学校教育,如今谁也不会知道世上曾有这么个人;如果温文尔雅、听话乖巧是成才的标准,那么军事天才巴顿恐怕就只能成为混混了。

为人父母的另一项重要使命就在于发现孩子的潜能和独特性,并加以开发,成就孩子的生命!

为人父母最重要的职责并非供孩子衣食、上学,而是懂得欣赏孩子,发现孩子,并鼓励他们在有潜力、感兴趣的领域不断地探索下去。

给予孩子生命是远远不够的,尊重生命、成就生命、赋予生命以灵魂才是为人父母的职责所在。请让孩子拥有多彩的童年、美丽的少年、花样的青春,给他们更多的生机、活力,让他们充满自信。千万不要用世俗泯灭孩子的童真,不要用功利污染孩子的心灵,不要用自私剥夺孩子的自我。

牢记我们的使命——赋予孩子生命,更要尊重生命、成就生命。让孩子们拥有快乐、幸福、积极、充实的人生,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