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启迪成功的哲理(青少年励志成长丛书)
12547300000004

第4章 立志远大(3)

今天的这个世界,的确是看不透将来究竟会有什么变化,什么时候会以怎么样的形态发生?谁也不知道,所以在今天是没有办法考虑到未来,未来是充满黑暗的,这里我们不得不展开我们的计划工作,这时候就会产生不确实的问题。

解决问题都是以人的意志为主。要这样做、要那样做,并不是神或别人在做决定,而是以自己的意志去实行。这就产生了明确性,因为它确实能变成这样。

成功人士的计划为什么能够实现呢?这其中有很多因素,最重要的是,为了使计划实现而彻底实行。如果仅仅是计划或是只有思考,那么什么都不会实现。为了要使计划实现,往往有许多事情应当互相配合,由此而产生的很多问题,如果有耐心地——去克服,那么计划也就可以实现了。

千万记住,凡事要有计划,有了计划再行动,成功的几率会大幅度提升。

只有行动,没有计划,是所有失败的开始。

你需要什么样的计划?或许你需要的不只是十年的计划,或许你需要的是五年的计划,或许你更需要的是每年的计划,每月的计划,每周的计划,或者说就是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

计划是成功的保障,计划是成功必备的条件。如果你是一边走路,一边计划,效果已经大打折扣了。台湾第一位研究神经语言学的激发心灵潜力专家陈安之先生曾经提出: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要做的事情变成一种习惯。因此,他们的成就总是超越别人。

为了成功,你需要设立严密的计划。

掌握事情的重点

掌握事情的重点,越是重要的事,就越优先处理;越是不重要的事情,就越延后处理,甚至置之不理。

只要你去寻找,你将会发现,那些成就大的人都已经培养出一种习惯,把影响到他们工作的重要事实全部综合起来并加以使用。这样一来,他们工作起来会比一般人更为轻松愉快。由于他们已经掌握了做事的规律,知道如何从不重要的事实中抽出重要的事实,因此,他们等于已为自己的工作找到了一个支点,只要用小指头轻轻一按,就能移动你即使以整个身体的重量也无法移动的沉重工作分量。

一个人若能养成把其注意力移转到重要事实上的习惯,并根据这些重要事实来建造他的成功殿堂,那他就已获得了一种强大的力量。

美国成功学家马尔藤在教授别人期间,有一位公司的经理去拜访他,看到他干净整洁的办公桌感到很惊讶。

经理问马尔藤说:“马尔藤先生,你没处理的信件放在哪儿呢?”

马尔藤说:“我所有的信件都处理完了。”

“那今天没干的事情又推给谁了呢?”经理紧迫着问。

“我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完了。”马尔藤微笑着回答。

看到这位经理困惑的神态,马尔藤解释说:“原因很简单,我知道我所需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但我的精力有限,一次只能处理一件事情,于是我就按照所要处理的事情的重要性,列一个顺序表,然后就一件一件处理。结果,完了。”说到这儿,马尔藤双手一摊,耸一耸肩膀。

“噢,我明白了,谢谢你,马尔藤先生。”几周以后,这位公司经理邀请马尔藤参观其宽敞的办公室,他兴奋地对马尔藤说:“感谢你教给了我思考和工作的方法。过去,在我这宽大的办公室里,我要处理的文件、信件等等,都是堆得和小山一样,一张桌子不够,就用三张桌子。自从用了你说的法子以后,情况好多了,瞧,再也没有未处理完的事情了。”

这位经理就这样找到了处理事务的思考技巧,几年以后,他成为了美国社会成功人士中的佼佼者。

我们为了个人事业的发展,也一定要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制订出一个事情表来。我们可以每天早上制订一个先后表,然后再加上一个进度表,就会更有利于向目标前进了。

据一位著名学者多次对人脑进行脑功能的测试后发现,上午8时大脑具有严谨、周密的思考能力,下午2时思考能力最敏捷,而晚上20时却是记忆力最强的时候。但逻辑推理能力在白天的20小时内却是逐步减弱的。基于以上测试结果,早晨处理比较严谨、周密的工作,下午做那些需要快速完成的工作,晚上可做一些需要加深记忆的事,对于这些做某项工作效率最佳的时间,更要加倍“珍惜”,是一点也“耗费”不得的。

以下是成功人士的行事秩序:

(1)重要的而且紧迫的事;

(2)重要的但不紧迫的事;

(3)紧迫的但不重要的事;

(4)不重要也不紧迫的事。

掌握事情的重点,越是重要的事,就越优先处理;越是不重要的事情,就越延后处理,甚至置之不理。

放远眼光,站高望远

要想成功就必须把眼光放远。成功和失败不是一夜造成的,而是一步一步积累的结果。

会做事的人眼光不短浅,他们总能站在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因此有大计划、大目标、大步骤、大行动。

会做事的人通常具有战略眼光,即使他们在决定眼下需要的改革时也是如此。尽管他们的许多见解是以目标、质量或价值为导向的,但把注意力集中在“下一个问题是”,这种想法无疑为他们明确“未来”目标提供了催化剂——考虑未来目标是一种来自突破性思考的远见。

有一个古老的故事,讲的是三位砌砖工人做事的态度。

有人问:“你们是在砌砖吗?”

第一位工人爽快地答道:“对,砌砖。”

第二位工人也跟着说:“对,我们是在砌砖。我们在做每小时10美元的工作。”

第三位工人则摇了摇头,说:“你问我在砌砖吧?不。我在建造世界上最伟大的教堂。”

虽然这个故事没有告诉我们3位工人的未来,但我们能知道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们会有不同的结果。很可能,前面两位工人仍是砌砖工,他们缺乏远见,他们只是为工作而工作。并没有什么动力推动他们去取得更大的成功。

但可以推测的是,那位认为自己是在建造教堂的工人,不会仍然是砌砖工,也许他已经成为一个工头或承包人,或者是一位建筑师。他会不断地因为他的远见卓识而得到提升。

被誉为清代“红顶商人”的胡雪岩曾经有一句名言:“做生意顶要紧的是眼光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的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生意;看得到外国,就能做外国生意。”被世界各地华裔商人奉为“经营之神”的范蠡便是一位极有眼光的人,他的成功源自他的眼光和他的长远思考。

范蠡是越国大夫。约公元前494年,越国被吴国打败,范蠡辅助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最终亡吴兴越。恢复越国后,范蠡高瞻远瞩,不为诱人的官位所左右,而是认为“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他预见到官场上只可共患难,不能同安乐,便急流勇退,弃官而去。

范蠡来到齐国,改名为鸱夷子皮,带领家人,一边在海滨垦荒、种地,养殖五畜,一边看准机会做买卖赚钱。由于范蠡聪慧敏捷,理财有方,时隔不久便积累了巨额资产。齐国国君闻其贤名,欲请他当齐国的丞相。范蠡听到这个消息后,悄然隐退,并将家中财产尽数赠给亲戚朋友。

最后,范蠡来到山东定陶。范蠡认为定陶位于天下中心,交通便利,从而定居于此,自号陶朱公,因此,后人更多的只知陶朱公,而不知范蠡。

范蠡的成功之处在于,他从不只顾眼前利益,就事论事,而善于用长远的思考技巧去指导日常活动,处处比别人棋高一着。

要想成功就必须把眼光放远。成功和失败不是一夜造成的,而是一步一步积累的结果。决定给自己制定更高的追求目标、决定掌握自我而不受制于环境、决定把眼光放远、决定采取何种行动、决定继续坚持下去,这种种决定做得好,你便会成功,做得不好你便会失败。

把你的眼光放远大些,没有哪个人是因为短视而成功的。

也要让自己站得高些吧,因为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事与事之间的关系,彼此越来越复杂。怎样将各种关系调理得清清楚楚,并适当地驾驭它,这就离不开谋略。科学越发达,谋略的法门越神奇玄妙。能够就事论事,就理论理,就事办事,就理从理;能够正确计划,妥当处置,这也不失为有见识、有作为的人。

深事深谋,浅事浅谋,大事大谋,小事小谋,远事远谋,近事近谋,都要具备深远的策略和高明的见识。计谋贵在高人一筹,策略贵在高人一着。能看到别人不能看到的,能谋划别人不能谋划的,能思虑别人不能思虑的,能推测别人不能推测的,这才称得上远谋大略。

刘邦起兵后,萧何担任他的后勤部长,负责后方粮草供给,未有一次令刘邦失望。萧何每到一处,十分注意收集法令制度图书文献,而不像其他将官那样忙着抢掠财物。刘邦当上汉王后,请萧何担任丞相。其时,项羽和一些诸侯杀死秦王子婴,烧毁咸阳城,然后扬长而去。刘邦之所以知道天下各地的要塞,户口的多少,形势强弱的地方、人民痛苦的事情,就是因为萧何获得了秦朝的全部地图、书籍等资料的缘故。

刘邦入关后,在张良的劝谏下,封存秦朝宫宝、府库、财物,还军灞上,以待项羽等各路起义军。在此期间,刘邦集团还实施了一系列极有远见的政治措施。刘邦召集诸县父老豪杰,对他们宣告说:“父老们,你们在苛酷的秦法之下生活,痛苦很久了。秦法规定,如果人民有诽谤朝廷的,就灭族;人民有相聚谈话的,就是犯弃市死罪。我,和诸侯有约,先人关的,就为关中之王。现在我当为关中之王。今天我要和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者,抵罪;盗,抵罪。此外一切秦法,完全废除。官吏都依原来位置,全不迁动。”

秦国人听了约法三章大喜,争先持牛羊酒食献给沛公的军士。沛公又谦让,不肯接受所献食物,民众们更为喜悦,惟恐沛公不做秦王。这些安民措施,为刘邦争得了民心。对于他日后经营关中,并以此做根据地与项羽争雄天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成功者需要站得高、望得远,要善于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按照事物的连续性,因果性的联系,预见它的发展趋势。而且事物是多变的,要根据其时间、地点不同以及整体利益与局部各利益的差异来做出战略决策。这需要有统率全局的战略头脑而成为有口皆碑的人物。当然,我们不是要求你能成为萧何,我们只是强调一点,做事要有计划。

心存希望

希望是生存之母。它孕育着生命;希望又是心灵之塔,照亮了人生的永恒之旅。一个人的心里要是没有了希望,就如同没有了空气,失去它,你的生命也将彻底枯萎。

有一位老师曾经向青年人说:“人生不能无希望,所有的人都是生活在希望当中的。假如真的有人是生活在无望的人生当中,那么他就只能是失败者。人很容易遇到些失败或障碍,于是悲观失望,消沉下去,或者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失掉活下去的勇气,或怨恨别人,结果落得个唉声叹气,牢骚满腹。其实,身处逆境而不失掉希望的人,肯家会找到一条光明的人生之路。”

曾经有一位钢琴师由于一次意外导致双目失明,在四处求医无效欲投河自尽时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给了他一线希望,告诉他一定可以帮他治好眼睛,但前提是每天必须为别人演奏一首欢快的曲子,当弹满一万首后就可以给他开方治病。

于是,琴师每天如约来到外面为别人弹琴,听到他的琴声,周围的人们都忘记了所有的痛苦变得快乐起来,琴师也渐渐地感受到了周围快乐的气氛,原来为别人带来欢乐是一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情啊,于是他更加专注于为大家弹琴,自己也逐渐变得开朗乐观了。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琴师终于弹完了第一万首曲子,他态度诚恳地找到老者,希望他能给自己治好眼睛,可是老者只是用手在琴师手上轻轻地比划了四个字——心存希望。

琴师顿时恍然大悟,原来一直是老者给了自己希望才使自己年复一年一年地生存下来,此时琴师的心里已经是非常平静了。

几年的弹琴生活使琴师心中的慧眼顿悟了整个人生,他忽然发现其实只要心中有了希望,那么生存的快乐比复明更加重要。没有希望的人生,即使你拥有了无比健康的身体,也不能为你的生活增添幸福。

希望是生存之母。它孕育着生命;希望又是心灵之塔,照亮了人生的永恒之旅。一个人的心里要是没有了希望,就如同没有了空气,失去它,你的生命也将彻底枯萎。

保持希望的人生是有力的,失掉希望的人生是无力的;希望是人生的力量,心存希望的人是幸福的。怀抱“希望”活下去,是只有人才被赋予的特权。只有人,才能由其自身产生出面向未来的希望之“光”,才能创造自己的人生。

心存希望者,只有怀抱远大的志向,才能创造自己成功的人生。

美国心理学家到一所大学里做了一个科学调查。调查发现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中有97%的人没有具体远大的目标,另外3%的人有具体的远大的目标。事隔30年后,再对这些人进行追踪调查,其调查结果令人无比惊讶:当初3%的有远大目标的人财富比97%的没有远大目标的人的财富加起来还要多得多!即使一样多,也是1:30啊!

这是一个志向大小与成就大小数量化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志大成,小志小成,有志必成,无志无成。正如华罗庚所指出的那样:“没有雄心壮志的人,他们的生活缺乏伟大的动力,自然不能盼望他们有杰出的成就。”只有志向远大,才能产生宏大的动力,才能获得大成功。

有这样一个经典的故事:一个炎热的夏天,一群人正在铁路的路基上工作,这时,一列缓缓开来的火车打断了他们的工作。火车停下来,最后一列特制车厢的窗户被人打开了,一个低沉的、友好的声音响了起来:“大卫,是你吗?”大卫·安德森——这群工人的工头回答说:“是我,吉姆,见到你真高兴。”于是,大卫·安德森和吉姆·墨菲——铁路的总裁,进行了愉快的交谈。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愉快交谈之后,两人热烈地握手道别。

大卫·安德森的下属立即包围了他,他们对他是铁路总裁墨菲的朋友这一点感到非常震惊。大卫解释说,20多年以前他和吉姆·墨菲是在同一天开始为这条铁路工作的。

其中一个人半认真半开玩笑地问大卫,为什么你现在仍在骄阳下工作,而吉姆·墨菲却成了总裁?大卫非常惆怅地说:“23年前,我为1小时1.75美元的薪水而工作,而吉姆·墨菲却是为这条铁路而工作。”不同的志向决定了他们不同的命运。想得最远的走得也最远。

远大的志向是成功的磁石,能吸引人努力为实现它而奋斗不止。每当你懈怠、懒惰的时候,它犹如清晨叫早的闹钟,将你从睡梦中惊醒;每当你感到疲惫、步履沉重的时候,它就似沙漠之中生命的绿洲,让你看到希望;每当你遇到挫折、心情沮丧的时候,它又如破晓的朝阳,驱散满天的阴霾。

如果你想干一番事业,就必须志存高远。

成功人士告诉我们的人生法则是:同一起跑线上。选手们都俯身准备着,但是只有心存希望且志存高远者,才能成为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