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打开心灵的锁
12546100000038

第38章 今天的路(5)

让我们再回到铺位选择上来,当顾客走进一条商业街时,通常不甘心在第一间店便成交,他总得走走看看,货比三家,怕自己上当。当走得差不多了,看也看过了,比也比过了,便会找一间成交,通常不是最前和最后。如果这条街是一眼看到头的,多数人也不会特意选最中间,而是两头三分之一处机会最大。而价格几乎一律相同的日用小摊档如青菜摊、凉茶这里说的是一般情况,如果你经营得特好或特差,在熟客中造成了很大的声誉差距,情况就会发生变化。

感悟:

任何事物中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有些人只是停在表面上“想当然”,另外一些人则深入其中“想其所以然”。他们得到的结论往往是不同的,因为事实总偏爱后者。

18.抢占先机

人都应该有敢于冒险、当机立断、马上行动的忠勇与胆略,如果都这样的话,没有什么可以屈服你去从事你想做的事。

汉明帝时,班超奉命带领36人去西域都善国,谋求建立友好邦交关系。

刚到该国,都善国王对汉朝使团十分恭敬殷勤,但几天后,态度突变了,变得越来越冷漠。班超警觉起来,派人打听,原来是匈奴的一个130多人的使团正在暗中加紧活动,向都善国王施压,欲把都善国拉向北方。

形势十分严峻。班超对大家说:

“现在匈奴使团才来几天,都善国王就对我们逐渐疏远了,倘若再过几天,匈奴把他彻底拉过去,说不定会把我们抓起来送给匈奴讨好。到那时,我们不但完不成使命,恐怕连性命出难保!怎么办?”

“生死关头,一切全听您的。”随从们态度坚定,但也表示出担心,“我们毕竟只有36人,我们能怎么办呢?”

班超斩钉截铁地说: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今天夜里就行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消灭匈奴使团!惟有如此,才有可能使都善国王诚心归顺我们汉朝。”

当天深夜,班超带领36个人,借着夜色掩护,悄悄摸到匈奴人驻地,对130多人的匈奴使团、几倍于自己的敌人,毅然发动了袭击,并一举歼灭了他们。

第二天早晨,班超捧着匈奴使者的头去见都善国王,国王大惊失色。

匈奴使者被杀,都善国王已经不可能再和匈奴人和好,于是只好同意和汉朝永久友好。

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被恶劣事物唬住,战胜“恶魔”首先要战胜自己!

看似最危险之处,也许就是安全之处,看似最强大之处,也许却是最薄弱之处,事物规律并非人们预料的那样,往往有它自己特殊的一面。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但在战争期间,其军事将领们也给战争史留下许多经典战例。

1942年2月12日中午,英国海军和空军重兵布防的英吉利海峡上空,一架英国战斗机在例行巡逻。突然,飞行员发现有一队德国舰队大摇大摆地从远处开了过来,他立即将这一发现向司令部报告。英国司令部的军官们大惑不解:德国舰队怎么可能在大白天从英吉利海峡通过,是不是飞行员搞错了?英国人忙于思考和争论,却没顾及到时间正一分分溜走。直到过了近一个小时,又一驾英军侦察机发现德舰已经闯入海峡最窄也是最危险的地段了,并且正在全速行驶。英军指挥官们这才意识到敌情的严重性,等他们判定真相,调集部队,下令进攻时,德国舰队已然远离了最危险的地段,给其致命打击的机会已然丧失。整个下午,英军虽然不断出动飞机、驱逐舰对德国舰队进行拦截,但由于仓促上阵,反而被严阵以待的德军沉重打击。就这样,德国人在英国人的眼皮底下,将驻泊在法国布雷斯特港内的舰队顺利地移至挪威海面,增强了那里的战斗力。

原来,这一切都是德军为完成这次战略转移精心策划的大胆行动。因为从法国到挪威有两条路线可走,一条是向西绕过英伦诸岛北上,这条航线路途遥远,费时费力,如果遭遇兵力占绝对优势的英国军队,后果不堪设想;另一条航线则是直穿英吉利海峡,但此处有英海空军的重兵布防,同样是危机重重。最后,德军指挥官经过反复权衡后,决定在英国根本没有想到的情况下,出其不意地闯过英吉利海峡,在夜间出发,白天通过英吉利海峡最危险的多佛和加莱之间的地段。

这一大胆冒险的行动果然成功,庞大的德国舰队在飞机的掩护下,在英国人认为绝不能的时候出现,在英军来不及判断和阻挠的情况下,明日张胆地闯过英吉利海峡,给英国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战争教学课。

感悟:

成功往往是由于克服重重困难而得到,它的一条有效的捷径便是:想别人不最想的,做别人不最做的。

19.天真的恐惧

在《成功绝非意外》(Success Is No Accident)这本美妙的著作中,作者莱尔·李贝若博士(Dr.Lair obeiro)有一段话听来真是真理,而且不断在历史中重复得到印证。他说:“如果你继续做你向来所做事,你就会继续得到你向来所得到的结果。”多么强烈的讯息!有时候,为了在你的生活中创造正面的事情,你需要在做事情的方式上做一些修正,这个世界可不会突然改变情况来酬谢你。相反的,你必须改变你处理某些挑战的方式。

你见过太多根本不愿改变的人,即使他们目前的努力并未奏效。人们害怕改变。有时候他们甚至为自己的局限辩论说,“我向来如此”,或“我不是那块料”,或“我向来都有不同的做法”。不过,如果,某件事对你来说行不通,像这样的声明既无用也帮不了你。应该记住的是,依然故我的话,你将会断续得到你向来所得到的结果!

或许你不是那种愿意向朋友和客人求援的那种人。甚至对此引以为傲。然而,有时你就是需要向人求助才能成功。如果你太顽固了,坚持“我不能那么做”,你可能会错过一个大好良机。还有无计其数的例子显示,不愿尝试新的事物,或是不愿尝试不同的做法,可能会妨碍你达到成功的机会。对你的顽固做个清单:你的生活中是否有任何地盘只因你向来如此做,就继续这么做的?

“保持开放的心胸”无疑是一句过度滥用的话,然而,我们当中很少有人真的能够保持开放的心胸。相反的,我们却习惯固守古老陈旧的陋习。

对我来说,恐惧念头就像是一条精力旺盛的狗身上所拴的皮带。他们将你往回拉,不是偶尔,而是时时刻刻。

如果你收集一般人心中所有的恐惧念头,客观地观察他们,试着决定他们对这个人有什么好处,你就会看清楚,不是某些而已,而是所有的恐惧念头都一无是处。它们没有半点好处。一点也没有。他们干扰了梦想、希望、欲望和进步。

恐惧念头有许多面貌。有时候令人听起来很合理:“我只是比较谨慎,所以我要慢慢来。”其他时候,是受到过去的牵绊:“我已经试过了,可是没有成功。”偶尔,恐惧聪明地伪装为实际。“大部人都失败了,所以开始以前我一定要有绝对把握。”我可以列举好几页的实例。然而,当你仔细、诚实地观看每一个恐惧念头时,却有相似的蛛丝马迹可寻。他们都是在解释或为某件事行不通而辩解。他们通常是为中途而废或迟迟未开始找合理的借口。

一位好批评的人,尤其是胆怯的一位,会认为这个劝告不切实际,太单纯或愚蠢。表面上看来,他们似乎颇有道理。我向你保证,我不是劝你忽略事实,冒不必要或愚蠢的风险。我也不是建议你,你应该尝试你全然没有资格去做的事。例如,如果你的梦想是进NBA打篮球,而你又已年过四十,体重超重,而且身高只有五尺六寸,那还是算了吧,你是不可能梦想成真的!

这里谈的恐惧是清清楚楚直接妨碍你的梦想那种——害怕被拒绝、害怕失败。像这样的念头:“人人会怎么看我?我看起来可能很愚蠢”,或者“我不认为我做得到,我没有时间或经验,或信心,或预算。”这些常见的阴魂不散的恐惧念头都是我们自己幻想出来的梦想破坏者。

例如,有一个独立的推销员。她的目标是增加一倍的收入。她的“理性”恐惧以这样的面貌出现:“我不能在周末打电话给客户,因为我可能会得罪他们,或是占用于他们的家庭时间。”事实上,当然是她不敢打电话。所以,年复一年,她都没有打成电话,总是远远落后在她的目标后面。然后有一天,她决定抛开恐惧,拿起电话。由于周末在家的客户更多,心情也更放松,她发现,这其实是打电话的最好时机。一旦她抛开恐惧,一切就轻而易举。她的收入不只是加倍,而是三倍。

至于过于天真的风险,建议你尝试某件可以改变你一生的事。承诺下个月开始练习抛开或忽略任何浮上心头的负面和恐惧的念头。当恐惧浮上心头时,轻轻但是坚实地将它们打发走。当它们回来时(这是必然的),再次打发它们走。这比怀所想的容易。

感悟:

只需要勇气以及一点练习。一再努力,直到它们彻底消失为止。没有了恐惧念头的干扰,你将会发现,人生比较轻松,也比较有趣。

20.从1美元到1.5美元

一个百万富翁和一个穷光蛋至少在某一方面是完全一样的……他们一天都只有24小时,1440分钟……

在富兰克林报社前面的商店里,一位犹豫了将近一个小时的男人终于开口问店员了:“这本书多少钱?”

“1美元。”店员回答。

“1美元?”这人又问,“你能不能少要点?”

“它的价格就是1美元。”没有别的回答。这位顾客又看了一会儿,然后问:“富兰克林先生在吗?”

“在,”店员回答,“他在印刷室忙着呢。”

“那好,我要见见他。”这个人坚持一定要见富兰克林,于是,富兰克林就被找了出来。

这个人问:“富兰克林先生,这本书你能出最低价格是多少?”

“1.25美元。”富兰克林不假思索地回答。

“1.25美元?你的店员刚才还说1美元1本呢!”

“这没错,”富兰克林说,“但是,我情愿倒给你1美元也不愿意离开我的工作。”

这位顾客惊异了。他心想,算了,结束这场自己引起的谈判吧,他说:“好,这样,你说这本书是最少要多少钱吧。”

“1.5美元。”

“又变成1.5美元?你刚才不还说1.25美元吗?”

“对。”富兰克林冷冷地说,“我现在能出的最好价钱就是1.5美元。”这人默默地把钱放到柜台上,拿起书出去了。这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政治家给他上了终生难忘的一课:对于有志者,时间就是金钱。

“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

“记住,时间就是金钱。假如说,一个每天能挣10个先令的人,玩了半天,或躺在沙发上消磨了半天,他以为他在娱乐上仅仅花了6个便士而已。不对!他还失掉了他本可以获得5个先令。……记住,金钱就其本性来说,决不是不能升值的。钱能生钱,而且它的子孙还会有更多的子孙……谁杀死一头生仔的猪,那就是消灭了它的一切后裔,以及它的子孙万代,如果谁毁掉了5先令的钱,那就是毁掉了它所能产生的一切,也就是说,毁掉了一座英镑之山。”

这是为成功学大师所普遍推崇的美国著名的思想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一段名言。它通俗而又直接地阐释了这样一个道理:如果想成功,必须重视时间的价值。

拿破仑希尔指出:利用好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一天的时间如果不好好规划一下,就会白白浪费掉,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就会一无所成。经验表明,成功与失败的界线在于怎样分配时间,怎样安排时间。人们往往认为,这儿几分钟,那儿几小时没什么用,但它们的作用很大。

但是大部分的人却总是在抱怨他们的时间不够多,事情做不完。

对每个成功的人来说,时间管理是很重要的一环。时间是最重要的资产,每一分每一秒逝去之后再也不会回头,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利用你的时间呢?

研究时间管理之道,首先必须知道,一个小时没有60分钟。事实上,一个小时内只有利用到的那几分钟而已。

大家一天要浪费几个小时呢?如果真想知道,不妨来做一个实验。首先,找一份记事历,把每一天划分成3个小时的区域。然后再把每个小时划成60分钟的小格。在这整个星期里面,随时把所做的事情记录在划分的表格中,连续做一个星期试试看,再回头来检查一下记事历,就会发现,由于拖延和管理不良,浪费了多少宝贵的光阴。

当人们了解到是如何在使用时间之后,再回头重做一次实验。这一次多用点心来计划时间,把需要做及想要做的事仔细安排进你的时间表,再看效率是否会好一点。

感悟:

记住一件事,时间是惟一可以卖给他人或自己的东西,对时间的利用率越高,“就越可以靠他卖得好价钱。

21.飞走的鸟

人要能活到八十三四岁,则人的一生就有3万余天,但你算一算,你已用去了多少天,还剩下多少天?我们已经取得了什么,我们还能做什么……

一个小孩,每次吵闹,妈妈就拿起电话拨117给他听。117是报时台,会不断播报时间,每5秒一次。孩子的好奇心很强,一听报时台就停止哭闹了。

很久以后,有一次他听报时台,满脸疑惑地问妈妈:“为什么电话里的鸟都飞来飞去,有时候多一只鸟,有时候少一只鸟?”

妈妈把电话拿起听,话筒里播着:“下面音响11点5分零5秒………下面音响11点6分零秒……”

原来,儿子把“秒”听成“鸟”,“11点5分零5秒和11点6分零秒”。这不是非常奇怪吗?

妈妈正在思索,儿子把话筒抢走,说:“妈妈,你听那么久,又一只鸟飞走了。”

人生真的不可以再来一次,以有限追求无限。请珍惜活着的感觉!

一位得知自己不久于人世的老先生,在日记簿上记下了这些文字:“如果我可以从头活一次,我要尝试更多的错误,我不会再事事追求完美。”

“我情愿多休息,随遇而安,处世糊涂一点,不对将要发生的事处心积虑计算着。其实人世间有什么事情需要斤斤计较呢?”

“可以的话,我会去多旅行,跋山涉水,更危险的地方也不妨去一去。以前我不敢吃冰激凌,不敢吃豆,是怕健康有问题,此刻我是多么的后悔。过去的日子,我实在活得太小心,每一分每一秒都不容有失。太过清醒明白,太过清醒合理。”

“如果一切可以重新开始,我会什么也不准备就上街,甚至连纸巾也不带一块,我会放纵得享受每一分、每一秒。如果可以重来,我会赤足走在户外,甚至整夜不眠,用这个身体好好地感受世界的美丽与和谐。还有,我会去游乐园多玩几圈木马,多看几次日出,和公园里的小朋友玩耍。”

“只要人生可以从头开始,但我知道,不可能了。”

感觉不到时间价值,甚至感觉不到时间存在的人肯定碌碌无为,他们的口头常常是“如何人生可以重来……”

付出什么,追求什么,人生的“成本核算”不算复杂,但也不简单,更可惜的是目前为止尚无此类的专门课程,大家只好自学成才了。

感悟: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22.赤子之心

相对成年人来说,儿童可说是最懂得享有幸福的专家了。而那些能够保有赤子之心的中老年人,更可称得上是一种天才。因为,能保持年轻人特有的幸福精神与要旨是相当难得而宝贵的。因此,若要永远保有幸福,我们绝对不可让自己的精神变得衰老、迟钝或疲倦,我们不可以失去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