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调血脂
12545400000005

第5章 高脂血病症常识(4)

理想的调节血脂措施应是综合性的,包括治疗高血压,戒烟饮酒,体育锻炼,减轻体重,控制糖尿病,膳食治疗和药物治疗。

如何认识高脂血症的危害

高脂血症是人体脂肪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它是一个慢性疾病过程,可能十几年或者更长时间才出现临床症状,如心绞痛、头晕等。高脂血症患者由于血脂含量高,所以在动脉内壁脂肪斑块沉积速度快,当达到一定的程度(即斑块将血管内壁阻塞到一定程度),使血液供应发生不足时就出现临床症状。高脂血症的最大危害即它最终将致冠心病和脑血管病。脂肪斑块阻塞到供应心脏血液的动脉分支时,即发生冠心病;当阻塞到脑动脉或其分支时,即会出现脑血管病。

大量的基础研究资料和临床实践证明,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生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科学实验已经证明,在高脂血症的持续作用下,血管壁细胞不能维持脂类代谢平衡,脂类即在动脉壁堆积;高脂血症可改变血管壁细胞生物膜的脂质组分,使之更易遭到自由基攻击,导致功能结构改变,甚至细胞死亡,形成粥样物质。此外,血液流变学的研究也证明,高脂血症可以改变血液黏稠度,影响红细胞、血小板聚集,可以增加血液黏度,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栓易于形成,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多种统计资料一致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和发病危险因素在持续上升,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者占总死因的40%还多,而动脉粥样硬化正是包括冠心病、脑卒中在内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基础。根据最近的研究,在东方人群中血清胆固醇每增加0.6毫摩尔/升,冠心病发生的相对危险性增加34%,病死率高2倍。不仅如此,高脂血症还是糖尿病、肾脏疾病、甲状腺功能减低的临床表现。因此医学专家们发出了“积极防治高血脂、高血压、高血黏,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呼吁。

据调查我国中老年人血脂升高者日益增多,目前中老年人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在30%~50%之间,但是还有很多人并不了解高脂血症,高脂血症的知晓率少得可怜,而另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患了高脂血症却不知道如何治疗,甚至有一些人患了高脂血症也不当回事,给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因为,当血脂轻度升高时,患者可能没有任何不适,但医学专家却认为,即使轻度的血脂升高也可能成为潜在的健康“杀手”,因为血脂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非常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也就是说高脂血症是引起冠心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等的直接因素,医学专家称其为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导火线”。同时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脂血症还是脑卒中、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此外高脂血症还可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周围血管疾病、跛行、高尿酸血症。高脂血症直接损害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因为全身的重要器官都要依靠动脉供血、供氧,一旦动脉被粥样斑块堵塞,就会导致严重后果。除此以外,高脂血症还可造成一些鲜为人知的危害。

1.高脂血症危害人的视力

研究表明,在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三种疾病中,高脂血症是引起视网膜血栓形成的最常见的原因。高脂血症在眼睛内部引起的病变,其后果比皮肤或肌腱等部位的黄色瘤严重得多。当患者有严重高脂血症时,血液中含有大量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可使视网膜血管颜色变淡而近乳白色。而这些脂蛋白有可能进一步从毛细血管中漏出,这就是视网膜脂质渗出,在视网膜上呈现出黄色斑片。如果脂质渗出侵犯到黄斑则可严重影响视力。

高脂血症引起的视网膜静脉血栓形成,后果更加严重,而且不易被及时发现。高浓度的血脂可以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过度活化,使其释放多种凝血因子,造成血小板聚积性增高,以及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紊乱,导致血管内血栓形成。若血栓发生于眼睛内,可以造成视网膜血管阻塞。中央静脉阻塞可表现为视盘周围环状出血和渗出及视网膜静脉扩张。这种情况可引起视力严重下降,在老年人,严重的视力下降可造成双目失明。

2.高脂血症危害人的听力

许多人都知道心脑血管疾病与长期血脂过高有一定关系,但高脂血症可致耳聋却是鲜为人知的消息。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中老年人耳聋与血脂增高密切相关。科学家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体内耳的耳蜗上的细胞,能感觉声波的振动,使人听到声音。如果长期患有高脂血症,血液中过多的脂类就会沉积于血管壁上,过氧化脂质增加,直接导致内耳细胞损伤,同时导致内耳血管更加狭窄,发生供血障碍,造成内耳缺血缺氧,导致耳聋的发生。因此中老年人如果出现听力减退,应及时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并化验血脂。如果是因为血脂高引起的耳聋,要在医生指导下及时应用降低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扩张微血管和营养神经的药物。如此方可有利于听力的恢复。

3.高脂血症危害人的记忆力

人的脑部需要足量的葡萄糖才能发挥功能。高脂血症会引起中老年人记忆力下降,大概是由于当体内葡萄糖的代谢功能,受到饱和脂肪酸影响而减缓时,大脑就会欠缺养分,同时,高脂血症易导致脑动脉硬化,脑组织供血不足。从而出现记忆力减退。临床实践中也发现糖尿病患者,也有由于甘油三酯较高而造成记忆力减退的问题。所以有足够的证据证明,高脂血症对人的记忆能力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高脂血症的病因

中医认为,膏脂虽为人体的营养物质,但过多则形成高脂血症。凡导致人体摄入膏脂过多,以及膏脂传输、利用、排泄失常的因素均可使血脂升高,其病因有以下几点。

(1)饮食失当,饮食不节,摄食过度,或恣食肥腻甘甜厚味,过多膏脂随饮食进入人体,输布、转化不及,滞留血中,因而血脂升高。长期饮食失当,或酗酒过度,损及脾胃,健运失司,致使饮食不归正化,不能化精微以营养全身,反而变生脂浊,混入血中,引起血脂升高。前者为实证,后者为虚中夹实证,这是二者不同之处。

(2)喜静少动,或生性喜静,贪睡少动。或因职业工作所限,终日伏案,多坐少走,人体气机失于疏畅,气郁则津液输布不利。膏脂转化利用不及,以致生多用少,沉积体内,浸淫血中,故血脂升高。

(3)情志刺激,思虑伤脾,脾失健运,或郁怒伤肝,肝失条达,气机不畅,膏脂运化输布失常,血脂升高。

(4)年老体衰,人老则五脏六腑皆衰,以肾为主,肾主五液。肾虚则津液失其主宰;脾主运化,脾虚则饮食不归正化;肝主疏泄,肝弱则津液、输布不利,三者皆使膏脂代谢失常,引起血脂升高。若房劳过度,辛劳忧愁,亦可使人未老而先衰。

(5)体质禀赋,父母肥胖,自幼多脂,成年以后,形体更加丰腴,而阳气常多不足,津液膏脂输化迟缓,血中膏质过多。或素体阴虚阳亢,脂化为膏,溶入血中,血脂升高。

(6)消渴、水肿、胁痛、黄疸、症积等证不愈。消渴证基本病机属阴虚燥热,由于虚火内扰,胃热消谷,患者常多饮多食,但饮食精微不能变脂而贮藏,人体之脂反尽溶为膏,混入血中,导致血脂升高。水肿日久,损及脾肾,肾虚不能主液,脾虚失于健运,以致膏脂代谢失常。胁痛、黄疸、瘕积三者皆属肝、胆之病,肝病气机失于疏泄,影响膏脂的敷布转化,胆病不能净浊化脂,引起血脂升高。

(一)导致高脂血症早发的原因

高脂血症这一“富贵病”逐渐为民众所认识,其发病率正在逐年升高,并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甚至儿童也有血脂升高的病例。所以,研究高脂血症早发的原因很有必要。为什么高脂血症会早发呢?

1.保健食品大行其道

这些食品的营养过偏,有些还含有激素。吃了这些东西,一方面营养不良问题得不到解决;另一方面,营养失调,诱发血脂升高。

2.西方饮食习惯影响日益扩大

中国目前有500多家肯德基店,麦当劳的分店也遍布全国。一般的家庭,父母对唯一的孩子言听计从,经常光顾洋快餐,并鼓励他们多吃,想借此表明对孩子的疼爱。洋快餐的主要烹饪方法是以炸、煎、烤为主,所以脂肪占相当大的比例。经测算,一份洋快餐,脂肪提供的能量占总热能的40%~59%。另外,洋快餐中蔬菜含量少(仅几片生菜叶),纤维素含量极低,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钙、铁的含量不足;冰淇淋和碳酸饮料的含糖量又高;面粉经过细加工后营养成分也损失了很多。因此,有的营养学家根据洋快餐高热能、高糖、高胆固醇、低营养的特点,干脆将它称为“垃圾食品”。洋快餐作为高脂肪、高热能的饮食,极易造成高脂血症,所以从早防早治的角度考虑,洋快餐还是少食或不食为佳。

3.不良的饮食习惯

饮食无所节制,晚餐吃得过晚或吃得过饱,嗜吃巧克力、炸薯片、糖果、点心等,都是导致血脂升高早发的原因。

4.不良的生活方式

吃饱了饭就窝在沙发上看电视、玩电脑;不参加体育活动,缺乏锻炼;上楼乘电梯,出门坐汽车,这些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使体内的热能得不到消耗,脂肪无用分解,就是摄入的糖类也转化为脂肪贮存起来,于是肥胖者一天天增多,高脂血症病人也日渐增加,以至于人们把高脂血症列入“富贵病”。

(二)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病因

1.遗传因素

高脂血症是一类较常见的疾病,除少数是由于全身性疾病所致外(继发性高脂血症),绝大多数是因遗传基因缺陷(或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原发性高脂血症)。

2.社会环境因素

(1)年龄和性别:健康人血脂含量随年龄增长和性别不同而有所变化,其变化规律因人而异,城镇居民的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均有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而农民的情况则不同,女性随年龄增长变化不明显,男性20岁以后已趋稳定,40岁以后反见下降。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与城乡居民膳食成分及体力活动的不同有关。在性别方面,50岁以后的女性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明显高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在绝经后内分泌的改变有关。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性在40~50岁最高,峰值为45~49岁;女性在45~65岁最高,峰值为50~60岁,不论性别如何,在最高值年龄之后,血清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逐渐降低。在此之前,男性的含量高于女性。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一样,其含量也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在20~50岁,男性的平均值高于女性,50岁时男女相等,60岁女性略高于男性,65~75岁男性和女性血清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逐渐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变化最小。

(2)饮食:食物成分对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较大,对高密度脂蛋白的影响较小。

总热能:热能摄入过多,超过体内消耗则转化为脂肪储备。此时,由于内源性甘油三酯增加,血清极低密度脂蛋白随之升高。长期摄食过多,引起肥胖,这是常识。肥胖者极低密度脂蛋白总是高的,低密度脂蛋白也常增高。当限制饮食或增加体力活动,使体重下降后,上述改变往往可以恢复正常。

脂类食物:食物中脂肪酸的性质对乳糜微粒有明显影响,对极低密度脂蛋白的脂类组成和物理性质也有一定影响。进食动物性脂肪,则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增加,极低密度脂蛋白降解较慢;食入植物性脂肪,可使血清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减少。一般认为,动物性脂肪含饱和脂肪酸较多,且含有一定量的胆固醇;而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并含有能阻止胆固醇吸收的β-谷固醇。正是不饱和脂肪酸降低了血清低密度脂蛋白。

糖类:在高糖饮食时,肝脏分泌极低密度脂蛋白不仅数量多,而且体积大,其所含甘油三酯也增多。不同的糖类对脂蛋白的影响不同,双糖(蔗糖和乳糖)及单糖(葡萄糖和果糖)增高内源性甘油三酯的作用要比多糖强,果糖的作用又强于葡萄糖;蔗糖因能水解生成果糖,所以也有明显地促进内源性甘油三酯合成的作用。糖类除了上述作用外,对载脂蛋白的合成也有影响。有些人吃糖类食物后,特别容易发生高脂蛋白血症,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多糖类中的果胶和纤维素有降低血脂作用,纤维素还可促进肠道细菌生长,使总胆固醇降解为类固醇随大便排出。此外,还可以吸收胆酸,抑制胆酸重吸收,从而促进总胆固醇转化为胆酸,使血清总胆固醇降低。

酒:大量饮酒可使极低密度脂蛋白增高。乙醇在体内除了氧化供能外,还可激活脂肪组织中的脂肪酶,促进脂肪组织释放脂肪酸。乙醇在肝脏氧化时消耗辅酶I,从而影响脂肪酸氧化,而在肝脏合成甘油三酯。此外,还能抑制血清极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经常少量饮酒,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可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