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的故事:源起与演变
12540900000061

第61章 开路先锋及行家里手(11)

性别一角色行为:虽然男孩子与女孩子之间的行为差别大多有其生物学基础,但很多性别行为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这种行为方式从出生时便开始形成,因为父母总是无意识地对男婴和女婴做出不同的反应,甚至又直接告诉他或她应该如何等。更为重要的是,婴儿往往与同一性别的父母认同,并以其角色为模样。大男子主义的男人往往培养出大男子主义的男孩,爱招蜂惹蝶的女人往往养出招惹是非的女儿,等等。孩子甚至倾向于模仿同性别父母,而非异性别父母的一些非性别特质。

我们还可察看其他十几种就养育方式和性格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发现,但这里并不是久留之地,我们应该看一看孩子在走出家门之后会如何发展。

§§§第六节社会性发展

“去找蚂蚁吧,你这条懒虫,向她讨教点聪明之道。”所罗门(或写作《箴言篇》的随便什么人)要我们效法蚂蚁,适时积累和贮存。但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蚂蚁的社会合作方式。自脱离幼虫状态后它们即完全社会化,其微小的神经系统在最初设定时,其程序即以合适的社会行为方式对同伴的化学信号和碰触产生自动反应,比如收集食物、清理窝点、防御搏击、喂养幼虫及母蚁等。相对照而言,人类约需15~20年时间才能变得相对社会化,且即使在此时,我们的行为依旧无法固定,甚至终生都要随着自己角色的演变而变化。

在半个多世纪里,发展心理学家一直在利用各种方法收集人类社会性发展的证据。他们在膝盖上放上记录本,手里握着秒表,守在家里或幼儿园里,不厌其烦地观察着蹒跚学步的孩子,或在操场和教室里观察学龄前儿童或小学生;他们访问父母,请他们填写数不清的问卷;他们记录并分析儿童的大量对话;将故事的开头告诉孩子们,让他们接着编下去;他们设计出成百上千种实验情形,以测量不同阶段的社会发展水平;他们还计算血液中的荷尔蒙与性别类行为之间的相关性。

从所有这些活动中(还有更多其他活动),他们得到了大量发现。这些发现中有的支持发展的心理分析说,有的支持社会学习说,有的支持认知一发展说,更多的认为三种理论都成立,因而都应予以支持。我们毋需对它们一一分类,只需浏览一下其中的一些有趣发现。

轮流:社会行为中最早的几课是在家里学到的。婴儿在这里除学会信任他人之外,还学会了社会关系中至关重要的一课,即交流时要轮流进行。父母对婴儿说话,等婴儿用声音或微笑回答过之后,再接着说下去。婴儿感受着这种模式,在刚学会走路或刚学会说话之时,就已学会与其他同样大小的婴儿交往时采取轮流模式。下列录于1975年的对话中,13个月大的伯尼一直看着15个月大的拉里对一个玩具喃喃自语。最终该他“发言”:

伯尼:哒……哒。

拉里:(一边继续看着,一边笑)

伯尼:哒。

拉里:(笑得更起劲了)

同样的顺序重复达5次之多。然后,拉里扭过头去,将玩具递给一个成人。伯里跟在身后。

伯尼:(挥着两只手盯着拉里)哒!

拉里:(回头望着伯尼,叉大笑)

交流9次之后,伯尼最终放弃,左摇右晃着走开了。

游戏:发展心理学家L·阿兰·斯鲁夫和罗伯特·G·库柏将游戏称作“实验室”,孩子们在这里学会新的技巧,练习已掌握的技能。婴儿不会一起玩耍,因为这一点需要情感与认知技巧,而这些技巧需两到三年才能发展出来。将两个刚学会走路的婴儿放在一起,他们通常只会彼此望着,看着对方玩,或挨在一起各玩各的。但3岁或3岁左右时,他们便开始在一起玩(不一定玩同一种游戏)。到5岁时,他们能以合作的方式一起进行游戏。

在游戏中,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和学龄前儿童都将学到自我控制的第一课。他们发现,如果过于霸道,在旁边观看的大人将不能容忍,同时玩伴也会报复或不跟自己玩。他们开始学会分享,尽管要认识这一点得费相当大的力气。他们开始喜欢与特定的玩伴一起游戏,到4岁时,这种习惯开始转变为友谊,并通过有来有往和彼此的许诺中体现出来。

到3~4岁时,他们开始学习游戏的规则,并从与更大的孩子们一起玩的过程中了解到正确与错误的基本要素:“三次不行,你就得出局”、发脾气也不给你更多的机会,反而有可能将你开除出局。

约在同时,他们开始在撒谎和遮掩有可能泄露自己意图的面部表情或说话声调上更为成熟。有研究小组认为,这种行为通常是父母教育的直接结果。(“记住,虽然你心里想要的是玩具,但仍要感谢奶奶为你买来的上衣。”)

角色扮演:斯鲁夫和库柏还将游戏称作“社会车间”,孩子们在这里独自或与其他孩子一起扮演角色。他们经常玩妈咪和爹地、妈咪和宝贝、爹地和宝贝、医生和病人及遇难者和营救者之类游戏。他们特别喜欢玩扮演父母,并让自己的父母充当孩子,要他们将东西吃光,或洗耳恭听或洗手洗脸或上床睡觉。不管人们以何种方式(心理分析、行为主义或认知论)来解释这种游戏,它总还是起到了进入社会生活的培训作用。最新研究甚至发现,学龄前儿童所扮演的角色越具想像力,教师对其社会能力评价也越高。

社会能力:社会能力的要素包括:乐于与他人进行交往,能够互惠互利;为他人所喜欢或接受。发展心理学家通过社会测量法来衡量孩子受欢迎的程度。他们询问某一特定游戏组的孩子,要他们回答在组内“特别喜欢”哪些孩子,“不特别喜欢”哪些孩子。将否定答案从肯定答案中减掉,算出总分,就可简单地得出每个孩子在组内受欢迎的程度。

自我与集体:在游戏组中,特别是在教室里,与其他孩子的亲密接触会刺激心理上自我的感觉发展(与刚刚学会走路的婴儿在镜中感觉到的生理上的自我感觉不同)。到8岁时,孩子开始认识到,他们在内部和外部与其他孩子都不一样,而且在事实上,他们是独一无二的。

同时,他们开始对集体的规则极为注意,比如,游戏规则(选择哪一边,轮流进行,击球时扔硬币以决定先后)和对集体的忠诚(向家长或老师“告发”同伴将受到排斥)。甚至在小学阶段,孩子在组群里穿什么流行衣服也极为重要。他们越是接近青春期,与同伴的行为保持一致的需要也越强烈——表现在着衣的品味、说话的方式、抽烟、音乐、俚语、吸毒、性行为等。青春期同伴的常规模式与价值观,在不同的种群和社会、经济水平上具有很大的差别,但保持一致的需要却无处不在。度过青春期的早期之后,这种现象将在整个青春期里慢慢消失。

性别化行为:50年前,很多人深信,在整个儿童期,特别是快接近青春期时,儿童会吸取符合其性别的行为。在60年代,随着女权运动的出现,许多人相信,很多性别化行为来自社会的后天教育(且能很快消失),而不是来自先天遗传。大部分行为确实如此,但某些类似行为却得到保留,且如我们已看到的,还将持续下去。

部分原因可能来自于生物学。在70年代,来自放射免疫学的研究显示,荷尔蒙水平约在7岁时就呈上升状态——远早于第二性征和性别化行为的出现。因此,从7岁起,女孩子大多不再像男孩子那样玩剧烈的游戏,也不再像男孩子们那样弄得全身脏兮兮的;而在青春期之前,男孩子也大多不像女孩子那样注重衣着和发式。

然而,大多数的研究证明,青春期前和青春期的性别化行为,似乎来自于其对在社会上作为成人所可能占据的位置的社会认知。1990年,应美国大学妇女协会的要求,有人对3000名自四年级至十年级的男女学生进行了全国性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在小学阶段,女孩子的自尊感只是略少于男孩子的;但在初中阶段,男孩子的自尊感只是稍有下降,而女孩子的自尊感却急剧下降;这种不对称性一直持续至高中。自尊感的消失多方面地影响着女孩子的社会行为,阻碍着她们的行动和能力的发挥,同时使其对外表格外注意。女孩子很少像男孩子那样“多方面感觉不错”,也不像男孩子那样在总体上信心十足,敢在课堂上轻松发言,并在自认为正确时与老师争辩。

移情及利他主义:在60年代,一些心理学家开始感兴趣于“亲社会行为”——使社会生活变为可能的所有合作行为方式。这些人中大多是社会心理学家,但也有发展心理学家,因为后者为亲社会行为中的一种,利他主义,所深深吸引。大多亲社会行为是以自私为动机的——我们遇到红灯停下来,或者我们交税并不是出自对同胞的爱心,而是考虑自己的利益——但利他主义却是以对他人的关心为动机。发展心理学家大感兴趣的问题是,这样的行为是如何产生的,因为它通常与所有动机中最强烈的一个——自身利益——格格不入。

在过去的30年中,成百上千名发展心理学家就利他主义进行了1200多种研究,使用到了前面所提及的多种实证方法。对“利他主义思想何以形成?”这一问题的回答似乎是,它来自于不同影响的相互渗透。这些影响包括:看到同类痛苦时与生俱来的哀伤倾向、由父母的关爱而给孩子树立的榜样、文化价值观、对他人感受的想像力、社会经验(帮助他人会使帮助者自认为是好人,并被别人视为好人)、基于现实知识的判断,即知道帮助或不帮助处于痛苦中的人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下面为几个显著的发现:

——在10个月大或一岁时,如上所述,看见母亲处于痛苦之中的孩子会呜咽,或哭者爬走,而在其14个月时,可能过来拍拍她,拥描她,或亲吻她。

——超过18个月时,孩子会想办法安慰另一个在哭的孩子,或找成人帮忙。

2—4岁时,孩子会问另一个受伤或处在痛苦中的孩子是否疼痛,并想荔法安慰或寻求帮助,甚至能想办法胆止其他孩子受到此类伤害(如,警告这里有什么样的危险等)。

——到7岁时,大部分孩子会帮助一个看上去受伤或有困难的陌生孩子。

——从7岁起,孩子们会趱来越愿意将自己的钱或玩具送给不认识的贫穷的孩子,或帮助有困难的孩子,即使这种行为意味着该孩子得放弃自己想做的事情。

发展心理学家们从数据中看出了一个模式。利他主义行为的发展,看上去呈系列性的不同阶段,但究竟有多少阶段,或有哪些阶段,他们并没有形成一致的意见。一种观点认为有四个阶段,另一种观点认为有五个,而一个六阶段的模型也粗具雏形,该模型由利他主义研究专家,本纳比市西蒙弗莱茨大学的登尼斯·L·克莱布斯(Dennis L.Krebs)及同事弗兰克·凡·赫斯特伦(Frank VanHester-en)提出。克莱布斯和凡·赫斯特伦的六阶段论是以如下几点为基础的:

(1)对权威规定与个人安全需要的厥从;

(2)个人收益的最大化和赔偿决定;

(3)认同角色和集体期望、互惠和合作;

(4)社会责任感和遵循内化价值观的行为;

(5)尊重别人的权利,愿意为他人的利益而牺牲;

(6)尊重普遍的道德价值观,认同全人类。

道德发展:利他主义只是道德发展的结果之一。对此方面心理发展的兴趣始于1908年,当时,杰出的英国心理学家威廉·麦克杜格尔(William MacDougall)根据其对人类心理学的总体知识勾勒出了一套道德发展理论。在20年代,皮亚杰开始实验调查,如观察孩子玩犯小错的游戏,或给他们讲犯小错的故事,而后问他们对某种小错应施以什么样的惩罚较为合适等。(譬如:案例一是,一个男孩给父亲的墨水盒加墨水,可不小心地将墨水洒在桌布上。案例二是,一个男孩玩弄父亲的墨水盒,将墨水泼到桌布上。两种情况都是小孩将墨水洒在桌布上,但惩罚应该一样吗?)

皮亚杰得出结论说,道德行为,在游戏环境下,在4—12岁这一年龄段之间将按三个阶段发展而成,即由对父母或较大孩子规定的规则毫无疑问的全盘接受,到最后认识到,规则是由人制定的,并可在双方同意的情况下做出修改。同样,判定行为(比如泼墨水)正确与否的基础,可根据该行为所造成的伤害与行为人的意图进行更改。

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判断》于1932年在英国出版。该书在美国触发了大量的道德发展研究,但这些研究的大多数不过是一些东拼西凑或吹毛求疵的东西。接下来的一次飞跃,即道德发展理论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哈佛大学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的著作——出现于30年之后。他发明了一种测量道德发展的新方法,并用25年的时间修订这个办法,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提出一个六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从此之后该理论成为这一领域的经典之作和模式,其他人要么效法,要么反对。

若不是发现自己的最爱是当一名道德发展心理学家的话,科尔伯格原本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牧师。他认真善思,热情幽默,健谈狂热,对种族问题等其他道德生活极为关注。他不修边幅,属于典型的知识型教授,宽松的衣服总是皱巴巴的,头发蓬乱着,手提箱也严重磨损,总是装得满满的,眼镜推起来搁在额头上,然后忘得光光的。

他是一个生意人的后代,1927年出生于布隆克斯维尔,纽约的一个富有郊市。他在安度瓦的菲利浦学院念书,二战结束时毕业于该院。当时,他没有继续读大学,而是在良心的驱使下到一条商船上当水手,从而加入一项事业,将一船船的欧洲犹太难民从英国的封锁下偷渡至巴勒斯坦。这次经历使科尔伯格对一个问题产生出终生的兴趣,即有时一个人虽不服从法律和法定权威,在道德上却是有理的。这次经历还给他带来了终身的疾病:被捕后被关在塞浦路斯的一个军营里,后来人虽逃脱,却未能逃过寄生性肠胃感染的折磨。此后的许多年里,这个疾病时不时地烦扰着他的健康。

后来,科尔伯格在芝加哥大学拿到本科及研究生学位,他最喜欢的课程是心理学和哲学(特别是道德学)。他阅读并极力推崇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判断》,但他从美国心理学的精神感觉到,道德发展的理论基础,应是客观方法所得来的数据,而不是皮亚杰的自然主义观察。因此,为完成博士论文,他创立出一套等级评定系统(后来将其变成一项测验),将余生用以修改和使用这套测验,并从中形成自己的道德发展阶段的认知一发展理论。这套测验由九个道德上的两难问题构成,研究者一次向受试者提出一个。每个问题之后是一次面谈,谈话内容涉及一大堆道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