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妈妈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12531900000003

第3章 尊敬老师——教孩子从小懂得尊师重教

中国自古就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尊师重教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人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孔子是中华民族的“至圣先师”,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老师。有一次,孔子向老子请教“礼制”的事情,见到老子后,孔子赶紧走向前,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并且拜了又拜,才坐下来虚心请教。孔子对老师的尊重可见一斑。

老师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诲。一方面,孩子从老师那里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学会一定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孩子还会直接或者间接地从老师那里学到与他人相处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方法和做人的道理。所有这些都将会对孩子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他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尊敬老师,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是有教养的表现。试想一下,一个人如果连教给他知识和本领的老师都不尊敬,那么他还会尊敬谁呢?谁又会信任这样一个人,而且愿意与他交朋友呢?等待这种人的只会是失败的人生。

孩子懂得尊敬老师,才能和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更好地学习知识,才能从老师那里得到更多的帮助。

一天,一个学生去找老师问问题。她来到办公室,看到老师正在看书,于是她轻声问道:“老师,您好,您现在有时间吗?我有个问题不太明白,您能给我讲一讲吗?”

看到这个学生这么懂事,老师放下手中的书,微笑着说:“哪里不会,我看看。”很快,学生的问题就解决了。临走时,她恭敬地对老师说:“谢谢您,老师,耽误您时间了。”

“没关系,以后有问题就过来问。”老师高兴地说。

这个场景虽然很简单,但在这里,我们却看到了一个尊敬老师的孩子,同时也看到了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样和谐的场景中,老师的教导和学生的学习都变成了愉快的事情,当然,孩子的学习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所以,帮助孩子从小养成尊敬老师的好习惯,对他今后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告诉孩子老师是“谁”

要想让孩子尊敬老师,我们先要告诉他老师是什么样的人。孩子在上学之前对老师是没有概念的,上学之后,来到一个新环境,面对陌生的成年人,孩子的心理上肯定会有不适应。如果这时我们再对他说:“上学要听老师的话,要不老师会批评你!”那么,孩子对老师就不是尊敬而是畏惧,甚至是反感了。

所以,我们应该在孩子上学之前就告诉他:“你上学后会看到一个站在前面跟你们说话的人,你要叫他‘老师’,他会很喜欢你,还会教你很多有趣的事情,你要听他的话,不可以让他生气……”这样,孩子在上学时就不会产生过多心理上的不适应,也会以崇敬的心态去面对老师。

敬师,让孩子从点滴做起

孩子小的时候,对于一些抽象概念还不是很理解,比如说,对老师的“尊敬”,这时就应该告诉他具体该做些什么。

雷雷该上1年级了,妈妈为他准备好需要的文具,又叮嘱一番,最后还不忘强调道:“在学校好好听老师的话!老师叫你干什么你就干什么!”雷雷调皮地点点头,便跑到一边玩他的玩具去了。

可是开学没过几天,妈妈就被老师叫到学校,因为雷雷和小朋友吵架,还不听老师的管教。“这孩子,我跟他说了要听老师的话,他还是给我惹事。”妈妈无奈地说。

相信很多妈妈都遇到过上面的这种情况。我们告诉孩子听老师的话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孩子却不大会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就像雷雷那样,他可能只关心着他的玩具,不会理解我们的用心,使我们的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及时纠正孩子对老师的错误评价

孩子在上学之后,会有大量的时间接触到老师,这时,他便会对不同的老师有一个自己的评价。但是,由于孩子的分辨能力还不强,他对老师的评价往往依据的是自己的喜好。

琪琪因为乖巧可爱,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她也会非常高兴地将这些事情告诉妈妈。

可是有一天,琪琪回到家后却闷闷不乐,妈妈观察到女儿情绪上的变化,便主动问道:“琪琪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儿啊?跟妈妈说说好吗?”

“我再也不喜欢李老师了!”琪琪撅着小嘴儿说。

“为什么呀?你不是经常说李老师最好了吗?”

“我今天放学回家时在校门口跟她说‘再见’,可是她没理我!”

琪琪妈妈知道了事情的原因,便耐心地说道:“老师是不是在和别人说话呀?她一定是在忙事情,否则怎么会不理你呢?相信妈妈,明天你再跟老师打招呼,她一定不会不理你了。”

果然,琪琪第二天又高高兴兴地向妈妈夸起李老师来。

这就是孩子的思维。可能今天一位老师夸奖他的衣服漂亮,他就会对这位老师产生好感;相反,如果一位老师批评了他,他可能就会对这位老师产生反感,甚至是怨恨,从此不喜欢上这位老师的课,最后影响到自己的学习。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应该经常与孩子沟通,了解他对每位老师的看法。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也应该主动和老师交流,共同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看法。

让孩子看到我们对老师的尊敬

“怎么连这个都不会,这老师是怎么教的啊!”“这老师真是偏心眼儿,就知道说我们家孩子!”有些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成绩不好时,不会静下心来分析具体的原因,而是将责任推卸给老师;还有些妈妈“护犊子”,孩子被批评了,却当着孩子的面埋怨老师。其实,这些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

为了准备学校运动会的入场式,老师规定本班同学周日上午8:00在学校操场集合,进行彩排。一位母亲早早地将女儿送到学校,同时也准备看一看自己女儿的表现。

这时,又有许多家长陆陆续续地送孩子来到了学校。可是老师却迟迟没有来。于是,有些家长开始不耐烦地抱怨道:“这大早起的让孩子过来,自己却不来,这老师是怎么当的啊!”一旁还有其他家长附和着。

不一会儿,老师过来了,原来是为了准备彩排道具晚到了一会儿。可这时有的学生就当着许多家长的面喊了起来:“老师迟到啦!老师迟到啦!”弄得老师非常尴尬。

这就是妈妈的“榜样”作用,看到妈妈这样对待老师,孩子自然就会效仿。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伤害了老师,扰乱了正常的教学活动,更严重的是,会使孩子养成不尊敬老师的坏习惯。

如果妈妈当时能够理智地思考一下,并用一种温和的方式告诉孩子:老师可能有事,你们要耐心地等老师来,听老师给你们安排任务,这样孩子便能够感觉到妈妈对老师的尊重,自然也就不会出现案例中的结果了。

因此,要让孩子养成尊敬老师的好习惯,我们的榜样作用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