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校教学与科研的规范化管理
12513600000019

第19章 科研的管理概述(3)

(6)定期编辑学校“教育科研信息”、“教育科研论文集”等,及时反映国内外教育发展动态、校内外教育科研课题进展情况。

(7)加强科研资料室建设,做好课题研究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管理,订阅科研杂志,收集有关科研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服务。

(8)监督检查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

为使学校教育科研取得更好效果,学校管理者应注意下列事项:

第一,所研究的课题范围不宜过大,应是学校能够承担的;

第二,研究项目的性质不宜是纯思辨、纯理论的,应以应用研究为主;

第三,研究的项目时间不宜过长,力争在两到三年内完成。时间一长,由于种种不确定因素,如校领导班子的更换,教育形势的发展等,会对原来项目的实施产生不利影响。

第四,如有可能,最好请一些专门从事教育科研的人员担任课题顾间,专家的参与会有助于提高课题实施的质量。

教育科研人员的职业素养

教育科研人员的职业素养,对于教育科研的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此我们可以从职业道德、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方面作些分析。

(1)是职业道德。教育科研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指在科研工作中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在教育科研工作中,由于课题研究的长期性,常使得研究工作默默无闻,不易被人理解。一个研究者所得到的,往往低于他的奉献,这就需要教育科研人员不怕辛苦,不计得失,无私地奉献于教育科研工作。除了敬业精神外,良好的职业道德也能促使科研工作者以科学的精神认真地、实事求是地从事其研究,不急功近利,不沽名钓誉,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探索教育世界的自由王国。

(2)是知识结构。教育科研工作决定了研究者的知识结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广博的基础文化知识,二是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方面的专门知识。研究者只有具备广博的基础文化知识,才能为科研活动打下扎实的基础;而精深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专门知识,则可使研究者有的放矢地选择研究方向、方法和手段,从而为课题研究达到较高水平创造有利条件。

再次是能力结构。教育科研人员的能力要求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①对研究项目的感悟力,即在大量的教育问题中大胆选择、准确判断有研究价值的课题的能力;

②理论思维能力,即在复杂的教育现象中把握问题的本质,并灵活地运用教育理论推导出新思想、新见解的能力;

③创造能力,即善于开拓创新,从新视野和新角度提出问题的能力;

④研究能力,即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的能力;

⑤评价能力,即对自己和他人的科研过程和成果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当然,所有这些能力对任何一个教育科研人员来说,都很难十全十美地做到,每个人的能力发展水平不一致,需要不断在教育科研的实践中加以提高。

10.基层教育科研人员的培训

我国教育科研队伍经历了一个由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80年代初期,我国仅有教育科研机构40余个,专职科研人员1200余人。到了90年代初,全国除港、澳、台地区外,已有专门教育科研机构700多个,专职研究人员5600余人。此外,各地教研室的教研人员有12万余人。近几年,我国教育科研机构和人员有了更大的发展,全国已初步形成了“专、兼、群”相接合的教育科研队伍。据不完全统计,现有教育科研机构1000余个,专职科研人员1万余人。若将热衷于教育科研工作的广大教育第一线人员算进去,则我国的教育科研队伍肯定居世界前列。但有一点,我国教育科研队伍虽然庞大,但就整体的研究水平来说并非世界一流。再加上近年来教育发展速度之快,已大大超出一般人的想像。在这种情况下,对教育科研人员的培训就更显其重要性。就像国外有的学者所声称的那样:“未来的教师与其说在被训练为负有组织创造性、参与性和训练性学习使命的教育家,不如说在被训练为各学科的研究者。”实际上,无论是专、兼职教育科研人员,随着教育形势的不断变化,都需要不断地进行培训,以提高其教育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人员的培训方式是丰富多样的。首先是脱产进修。由于我国教育科研人员总体水平与国际相比还不是很高,这表现在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专业人员数量不是很多,因此有针对性的脱产进修是必要的。通过脱产进修,使学习者在一定时间里集中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和科研方法,听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讲学,共同讨论有关教研问题,这样对开阔眼界,活跃思想,提高教育科研人员的水平会有极大帮助。

其次是业余轮训。这是一种与脱产进修不同的培训方法,它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工作与学习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在培训班中,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题学习,并结合工作实际讨论一些问题,能有效提高自身的教育科研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

再次是自学。这是一种最为广泛的培训,即教育科研人员针对自己的不足,制订出学习计划,利用业余时间,持之以恒地学习自己所需的知识。目前,关于教育理论、教育科研方法的书籍、刊物种类较多,为研究者的自学提供了很大方便。

最后是直接在基层学校学习。实践出真知,教育实践是教育科研的基础和源泉。对专职科研人员来说,亲自参加教育实践,了解教育教学现状,找出课题研究的突破口,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一些研究课题,这本身就是一个学习、培训和提高的过程。对于有教育科研积极性的广大教师来说,在自己的学校中从事教育科研,边干边学,带着问题学,这对自身教育科研素养和能力的提高同样会有帮助。事实已证明,没有接受过专门教育科研培训的普通教师,凭着对教育科研的浓厚兴趣,肯下功夫钻研,同样有可能取得辉煌的成果。

11.教育科研呼唤科学管理

教育是育人的事业,而人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为宝贵、最为复杂的生命体,从这一意义上说,教育科研是最为重要、最为复杂的科学研究活动,因此教师也是责任最重大、最富于创造性的研究工作者。教育科研的管理对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下级单位,而是一所所文化背景、办学历史和条件各不相同的学校;不是一般的人,而是一个个经历、学识、个性迥异,充满生命灵性的教育工作者。因此,在管理上更要讲究科学方法,更要体现人文关怀,更要尊重差异,细致入微。从本质上讲,教育科研管理,不是行政管理,而是一种学术管理。学术问题不能以权势压人,而要以理服人;要弱化“领导”意识,强化协商行为;要减少指令,增加指导,真正体现管理者与管理对象的人格平等,体现学术自由。教育科研管理主要包括规划、组织、监控、指导、评价五个方面,与之相对应,它对教育科研工作也具有导向、建构、控制、服务、激励等五项基本功能。这些功能引导和激励着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地投入教育科研,科学地开展研究活动,提高研究水平。

规划

规划是指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本地、本校的发展需要,比较全面和长远地制定教育科研工作计划。党的十六大将我国的教育方针正式确定为:“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教育科研要研究如何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和科学发展现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当前教育的热点问题主要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以实现教育公平;推进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以实现教育的和谐等,教育科研要重点关注这些问题。各级教育科学规划办、教育科研机构和学校。在制定本地、本校的教育科研规划时,都要具体策划有关的研究内容。这是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的总方向和攻坚战。请看案例:××市教育科学规划办根据“十一五”该市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提出,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科研工作,围绕该市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优质教育的奋斗目标,坚持教育科研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的宗旨,积极推进多层面、多类型、多形式的教育科研工作,努力提高研究质量和效益,为实现该市“十一五”教育新跨越的奋斗目标作贡献,并确定了以下工作重点:

(1)进一步探索和健全符合该市实际的高效的教育科研管理运行机制,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求真务实地开展教育科研,切实提高研究质量和效益。

(2)加强对全市教育全局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宏观研究,密切教育科研与教育科学决策的关系。

(3)加强对素质教育的研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4)加大对农村教育问题的研究,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科研工作,凸显教育科研在提高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方面的作用,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组织。它包括以下含义:

(1)构建各级教育科研机构,形成具有层次性的管理网络。

(2)为学校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积极宣传教育科研的意义和研究兴校的典型事迹,使教师克服对教育科研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激发其研究热情,发动、组织广大教师积极投入教育科研活动,形成一直教育科研骨干队伍,发挥其“排头兵”的引领示范作用。

(3)建立各级各类课题、研究专题,体现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多形式、多层次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需要,推动群众性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

(4)对课题研究(特别是跨地区、跨领域的大型课题研究)进行组织、协调,以明确职责,分工合作,整合研究资源,促进课题组正常、有效地开展研究活动。请看案例:“中小学整合式美育研究”是由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持的一项四川省、成都市“十五”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参加的地区和单位较多,为了规范和协调各成员单位的研究工作,既尊重和发挥各校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又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团式”研究的整合优势,总课题组制定了《课题组工作章程》(见附录),对该课题的组织、管理、工作方式,以及总课题组与于课题组的责、权、利等问题,都作了非常明确、具体的规定。该《章程》得到了各子课题单位的认同,成了总课题组的管理依据,使该研究得以顺利、愉快地进行,并取得了好的研究成果。

监控

监控是指教育科研管理机构按照有关的管理办法,对课题研究单位和个人的研究工作进行过程性的监测,掌握有关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引领研究方向,表扬先进,督促落后,激励广大教师认真、扎实地开展教育科研。监控的主要措施包括把好立项论证和开题会、年度(中期)考核和结题评审关。特别要注意的是,平时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加强与课题研究单位和研究者的联系,以便及时了解真实情况,避免信息不灵和主观武断地得出结论。

指导

其基本含义是“指点引导”,是指对研究给以及时和有效的引导、建议和帮助,使之克服困难,提高研究水平,完成研究任务,形成好的研究成果。具体来说,指导包括:

(1)目标导向:目标具有导向、调控、激励等多种功能。实施目标管理是现代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要按照不同学校、教师的发展目标和实际条件,引导其选择适当的研究内容,制定恰当的研究目标,并以此为导向,实施目标管理,促进目标的达成。

(2)信息服务:在现代信息社会,信息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管理者应该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及时的信息服务,包括介绍有关理论、国内外有关研究的现状和成果、本地同类研究的情况等。为此,管理单位要在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专家、学校与学校之间起好“牵线搭桥”的作用。

(3)方法指导:指导主要包括诊断问题和给以建议,它应该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对此我们将在后面进行详细阐述。

评价

评价就其本义而言,是指评定价值高低(《现代汉语小词典》)。

本章所说的评价主要指由教师研究的管理单位组织专家组,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和程序,对学校或教师研究成果的水平作出评价,它通常是以结题鉴定的形式进行的。评价对于引导、规范教育科研活动,促进其健康发展,提高其水平,都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关于评价的具体问题,我们将在本章第四部分予以专题讨论。综上所述,规划、组织、监控、指导、评价是教育科研管理的要义,通常,它们构成了教育科研管理的一般流程。需要说明的是,这五个方面有时是难以截然分开的。例如通常规划中有组织,监控中有指导,指导中有评价,反之亦然。还有,教育科研管理是一项富于创造性的工作,这一方面是因为不同地区、学校和教师具有不同的情况,不能用统一刻板的标准和模式去管理,而需要发挥地区和学校研究管理部门的主动性、创造性;另一方面,管理不能墨守成规,而要与时俱进。例如不少地区根据教育科研发展的实际情况,多次修改本地的《教育研究课题管理办法》,使之适应新的情况,以更好地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