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校领导与教师的规范化管理
12513200000005

第5章 学校领导管理概述(4)

(2)从制度变革走向机制创新。

制度作为规范系统,基本功能是稳定秩序、保障运转,也为保证特定时期特定组织发挥特定功能而设。一旦学校组织发生变更,形成新秩序的要求自然而然地激发人们对原有制度进行改造和更新。特别是当学校实行管理责权下移的时候,制度的更新更是成为每一个学校员工自己的事情;每个人都不再是制度的受制者或被动执行者,而是制度从制定到执行全过程的参与者和受惠者。制度变革的意义在于:将适合原有管理构架的制度秩序打破,并在改革带来的变动中寻找新的秩序,建立新的系统的规范。

基地学校对制度的变革总体上呈现如下变革趋势:

第一,从琐碎、重复交叉走向系统、集约;

第二,将创新举措转化为制度形式;

第三,约束性制度减少、激励性制度增加。上海华坪小学比较完整地经历了制度变革的全过程:从反思并梳理已有制度开始,经过增、删、并、改形成新的学校制度框架,再通过教工手册等方式落实新的制度体系,且在制度执行过程中掌握适度的弹性,让制度发挥出激励人的作用。华坪小学初步构建了由四大板块组成的学校制度系统:

A.通过构建共同愿景来培养团队精神的制度,包括《学校章程》、《学校形象设计》和《中长期规划》这些新增的关涉全局的重要制度;

B.通过规范师生行为来提高教育质量的制度:包括“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教师发展”“校园管理”四个系列;

C.通过落实法人治理来加强民主管理的制度:包括党支部监督、教代会参与和“和乐”共同体议事会制度和学校校务公开制度等;

D.通过改革评价考核来激励创新进取的制度:包括《“阳光教师”群体培养与考核制度》、《华坪小学新一轮内部分配制度》、《华小教工“优秀工作法”命名制度》等。

要保证新的组织、新的制度、新的文化形态得以持续地存在和发展,就需要建立新的机制。从生态学视角看,机制可视为信息流、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行走路线。机制以特定的活动为依托,将卷入活动的参与者(个体或组织、机构),在特定的规范(制度)约束下,以相互作用、重复递归、渐次推进的方式,形成一种“旋律”或“旋流”,对事物或组织产生出持续、循环的放大/增值效应、拓展/辐射效应、凝聚/控制效应或者激活/推进效应。机制不是对理论逻辑的简单复制,而是在一些改革措施的尝试、试探、调整、乃至重建的过程中逐渐成型的实践逻辑,尽管会有理论的构想参与其间。

“新基础教育”成型性阶段对学校机制展开了多方面探索,正在形成“校长负责与民主参与的治校机制”、“分工负责与协作推进的实施机制”、“评价反馈与激励完善的发展机制”和“常规保证与研究创新的动力机制”。各校以这四大机制为整体框架、结合各校实际展开探索。可以说,整体机制的探索是对前期组织、制度探索的集约式的聚焦与深化,将使学校管理层面的变革走向系统和深入。

实验小学依据转型性变革实践的经验,对学校的管理机制以分机制组合的形式进行了整体性的架构,即作为核心机制的“办学决策机制”,“实施执行机制”,“发展导向机制”和“动力更新机制”。这四大分机制有着内在的相互依存与制约的必然联系,是规范、激励和引导学校组织发展的一种运行机理。

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在完善非行政性组织功能的基础上,近年推出由学科委员会主持、行政负责人参与的“校本视导”制度。校本视导的产生,可以看作是教育督导的重心下移,即原来由督导室和学校上级主管部门组成的人员,对学校的管理和办学以及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督导评估,转变为学校自主、由学校内部人员,或聘请部分校外专家对自己学校的管理以及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检查、评价和指导。校本视导主要包括视察、指导、评估三个方面,它的主体是视导人员,其中“学科委员会”主要负责教研组“学科教学视导”,“学生成长工作委员会”主要负责年级组“年级社区视导”。校本视导每学期进行教学视导和年级社区视导各两次,每次视导时间持续一周。这样一来,视导前的准备,视导中的沟通交流,视导后的反思重建,构成课堂和班级两个领域的持续研究及与管理层的持续对话,实际上起到了连通学校各领域展开整体运作的机制作用。具体而言,除了直接体现“评价反馈与激励创造”机制,还同时体现了“校长负责与民主参与”的机制。

(3)在学校文化更新过程中提升文化自觉。

学校文化是其核心价值观念既内化为精神气质、又外显为行为方式和物质标识的整体表征,具有弥散性、渗透性和整体呈现的特性。研究与实践表明,一所学校有了明确的学校文化定位和导向,才有学校各个组织与各种制度的文化设计与实现,才会形成某种特质的个体或团队文化,学校文化的育人、转化和创新等诸种效应才得以在日常实践中真正实现。对学校文化的深刻反省和对现实挑战的清醒认识,促成新的学校文化观形成,而新的文化理念在不断更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的探求中,不仅有效地转化为行动,也成为新组织、新制度、新机制持续不断生成的精神沃土。

基地学校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表现在大多数学校形成了鲜明的文化个性,这可以分为三类来描述:

一类是学校历史悠久、文化传统深厚的基地学校,成功地从学校所负载的关键“文化符号”中解读出深意并阐发出积极的当代价值,还能结合自己的“新基础教育”实践体悟,提炼出自己的文化个性。

如作为百年老校的上海七宝明强小学,选择开展“新基础教育”研究就意味着把自己与许多新兴学校放在同一个新的起跑线上。学校领导意识到,百年文化不仅需要继承,更需要始终保持自强的精神,越是老校、大校、名校,越需要通过新的变革来超越发展的“高原区”。校训,是学校的立校之本,是学校文化理想的高度浓缩,也是教师的育人坐标,学生的行为准则,同时还是特定历史时期学校教育目标、办学特色的重要标志。明强这所百年老校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过不同的校训,体现了涵义不同的“明”和“强”。1905年是“民生国势,赖以明赖以强也”;革命战争时期是“勤学勤业交朋友”;1988年是“文明勤奋”;1996年是“明礼仪,明责任;进取心强,耐挫力强”。在“新基础教育”实践中,明强人感到现有校训尽管在规范人的行为、纠正心理偏差方面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它强调人格塑造要依靠“外铄”,依靠外部的规范和推动,不符合培养“21世纪新人”的要求。经过反复论证,明强小学于2002年又提出了“明事理,明自我;强体魄,强精神”的新阐释。新校训,贯彻了“新基础教育”的“新人”标准,以师生的主动健康发展为本,提升生命质量,提高成事能力。由此,校训从“外铄”型转变为“内省”型,强调人在生命成长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超越,强调精神的自由和主体的力量,把“新基础教育”的主旨与百年明强“自强不息”的文化积淀融合起来,成为学校主动发展的新动力。

再如上海闵行实验小学的前身是“蒙正学堂”,“蒙正”源自《易经·蒙卦》中的“蒙以养正,圣功也。”“蒙”有启蒙、教育之意;“养正”即“君予以果行育德”,教人走正道之意,学校领导将“启蒙”和“养正”阐发出当代意义,即“启迪智慧、点化生命”和“涵养德性、引领正道”,并以学校近些年来形成“自主、合作、发展”新的核心价值理念相结合,构成“启蒙养正、自主合作”的文化特色。

对文化符号的解释也可以成为一种自我反思自我重建的资源。如“强恕”的本意是“强己恕人”,强恕学校的领导在反思学校发展现状时感到,由于长期以来因地处偏远、较为封闭的状况导致相对封闭的文化心态,反而形成了“强人恕己”的偏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部资源的有效吸收,学校领导借此展开讨论,反思自己文化的封闭性问题,开始显现出开放宽容的文化心态。

第二类是那些办学特色相对鲜明但整体办学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学校来说,可以在原有办学风格和相对强势的领域中,生成和培育出新的学校文化理念及特色。上海市闵行四中是在原四中和原八中的基础上合并而成。当时的闵行八中于1998年推行“全员育人”的“领育制”,要求全体教职员工与“问题行为生、学生困难生、生活困难生和学习尖子”建立长期的领育关系,从当时的眼光来,“领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关怀,它为学生的转化和发展,尽到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起到了相当好的作用,但还不是师生的主动发展。在参与“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之后,学校提出开展初中学生“自育承诺”制,以“自育承诺”为载体,实现由人的潜在可能性向现实存在的转化。自育在学生工作领域的成功,导致了向教师自育、领导自育的迁移与拓展,从而成为全员自育且通过自育走向自强。另一方面,四中有棒球运动传统,校长也是体育学科出身,学校起初想以棒球精神立校,经研究发现一种球类运动无法体现整个体育的精神,于是在华师大课题组建议下,提出“励志健体”的文化理念,与“自育自强”整合起来,形成“励志健体、自育自强”的完整表述,学校的四栋教学、办公楼,分别以“励志”、“健体”、“自育”、“自强”命名,成为可视的文化标识。

又如华坪小学,建校于20世纪八十年代,基础条件较薄弱,在几任校长的努力下,已经从一所弄堂学校,发展成有一定特色、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校。学校规模小,因此,学校里的师生关系相当和谐,交往的频率和质量都非常高。高质量的学生活动、尤其是班级建设领域的突破,使学校充满浓厚的成长气息。学校里的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普遍比较年轻,有改革的热情,有相互交往、积极互动的愿望。进入基地学校建设后,在华东师大课题组负责人的启发下,学校形成了“和而不同,乐而不松,和谐融通,快乐成功”的“和乐”文化景色,清晰地勾勒出学校新型文化建设的蓝图,并为广大教师所理解和认同。

第三类是建校时间短,缺少文化传统,又急需获得社会及各方面认可,发展的紧迫感强。缺少传统带来的优势是愿意接受新事物,敢于尝试创新,变革的热情和积极性较高,但也难免急功近利,过于注重“外包装”和对外展示。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是一所建校仅12年的学校,他们在“非行政性组织”、“项目工作站”、“校本视导”等方面首创了许多新鲜经验,也曾出现点状思维、注重外部形象等问题,但学校注意经常不断反思自己的文化特性,扬长补短,加速学校文化的成熟与成型。常州第二实验小学建校时间也不长,但表现了变革的坚定与执着,从而体现出别样的文化。这表明,学校历史长短不是文化特质的唯一决定因素。

各基地学校注意在学校的组织、制度和机制创新等各个领域渗透文化建设,以恰当的方式和活动外化学校的文化内涵,产出了十分丰富的文化更新成果,尤其注重整体生成学校文化。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通过精心组织毕业典礼和退休茶话会为学校常规活动注入文化活力,通过提出鼓励不同学科“走进异域”、加强对话,从而营造出更广域的教研文化。还有不少学校通过引领学生非正式群体、为提供更大生活平台等来创新和丰富学生文化,让学校生活充盈更丰富更鲜活的文化内涵。

学校领导与管理变革的经验反思

(1)信念坚定、行动执着是学校转型的成功之源。

“新基础教育”坚持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转变师生在校生存方式、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是一项十分艰巨的高难度任务,校长、领导班子、骨干教师及全体师生员工信念坚定、行动执着,是学校成功实现转型的根本原因。其中,校长和领导班子的坚定与执着又十分关键。明强小学选择“新基础教育”谋求百年老校的自我超越式发展,并且多年来持续地以校训为载体不断更新学校文化,是一种坚定与执着;常州第二实验小学两任校长开来继往,始终不渝坚持“新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成型之路,全体教师克服多方面困难,以研究性变革实践为人生最大快乐,在悉心关注学生成长的同时,不断激励自己成长,是一种坚定与执着;洵阳路小学早在“新基础教育”的探索期就已加入,朝自己认定的“新基础教育”的道路前行,历经发展性和成型性研究,终于以学校的出色成效赢得本区教育行政领导认可并启动推广行动,这也是一种坚定与执着。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涌流、复杂多变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启示与诱惑同在,缺乏坚定的信念与立场,容易乱花迷眼;少了行动的执着与持续,又会使有价值的思想流于空谈。只有不懈地思考和行动,才可能使学校变革走向成型,并在成型之后继续探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