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神奇生理科学美图大观
12511100000035

第35章 人体内的河流——血液(15)

胰腺、胃、肺、结肠、胆囊、卵巢等器官恶性肿瘤患者中,在凝血、抗凝血、纤维蛋白溶解等方面,容易出现紊乱而并发血栓;来自心脏瓣膜的血栓栓子,可导致血管闭锁不全以及心、脑、肾等器官梗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中,约有4%~14%的病人可发生多发性血栓,其中大部分为深静脉血栓,少数为肺血栓、脑血栓;高脂血症患者中血栓并发症也较高。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是许多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发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这种症的特点是,在微循环中发生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沉着,形成广泛的微血栓。

在临床治疗上对防治血栓性疾病多采取抗血小板、抗凝和溶栓三种疗法。

传染病与血液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时刻警惕着染上传染病,因为传染病不仅使某一个人发生疾患,而且还能在人群中流行。传染病与其他疾病不同的是,它具有病原体感染过程,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主要是病毒和细菌。与人类疾病有关的病毒有数百种,可使感染者发生诸如感冒、肺炎、麻疹、水痘、天花、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疾病;致病的细菌也有相当多的种类,例如白喉杆菌、结核杆菌、伤寒杆菌、脑膜炎球菌等,这些细菌可使感染者发生相应的疾病。不管哪种病原体对机体的感染、致病及传播,都与血液有着密切关系。

传染病的病原体虽然很多,但就大多数病毒和细菌对机体的感染及由此导致机体发病的机理来说,却有相同之处。病毒和细菌统称为病菌,它们可经皮肤、呼吸道、生殖道、泌尿道等临接外部环境的各种门户入侵人体,入侵后遇有易感染细胞便造成感染,至于病菌经过哪种门户入侵身体,入侵后定居在身体的什么地方进行生长繁殖,则往往有各自特定的部位和特定的易感染细胞。例如,流感病毒是随空气被吸入呼吸系统后,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内进行繁殖而不感染其他器官;伤寒杆菌经口腔进入肠道后在肠道的淋巴组织内生长繁殖;白喉杆菌主要在上呼吸道繁殖;肝炎病毒主要侵犯肝脏细胞;乙脑病毒常侵犯脑组织;免疫缺陷病毒则侵犯血液中的淋巴细胞等。

病菌在入侵的局部生长繁殖后形成的病灶可向临近组织直接扩散,但在发病上晚重要的是,病菌几乎毫无例外地先侵入结缔组织,并且钻进淋巴管到达局部淋巴结,然后再循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如果是以昆虫为媒介的病菌,还可通过昆虫的叮咬,穿破皮肤直接将病菌送人血液中。

病菌进入人体后,首先遇到的是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对它们的抵御,这一系统主要由血液中逸出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构成。继而是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共同发挥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对病菌做进一步清除。如果机体具有高度免疫力,或侵入的病菌致病力弱,或病菌数量不足,或侵入部位不适合病菌繁殖,则病菌迅速被机体的免疫系统消灭而不发生感染。当机体免疫力较弱,或侵入的病菌数量较多、毒力较强时,机体便会受到感染,同时使组织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并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由此可见,病菌能否对机体感染和致病,首先由机体的免疫力与病菌毒力的较量所决定,其中血液的免疫功能,特别是白细胞的免疫功能强弱占有重要地位。

就某些病毒来说,病毒进入机体后,先在靶细胞外的组织细胞内繁殖增生,待繁殖到一定数量时,病毒脱离该处细胞而进入血液,并随着血流扩散到特定部位的组织细胞内,在那里又大量繁殖增生后再次进入血液。最后,庞大数量的病毒随着血流扩散至靶细胞,致使靶细胞感染而致病。病毒在细胞内增殖过程中,病毒的核酸可嵌入靶细胞的染色体中,使宿主数代靶细胞功能损害和坏死。现已发现,宿主组织细胞中的巨噬细胞能阻止病毒的感染,同时又发现机体受病素感染后,能刺激白细胞产生一种叫干扰素的糖蛋白,这种糖蛋白可以限制病毒的扩展,这说明血液细胞免疫在控制病毒传播、致病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机体受病毒感染后,体液免疫的抗体分子因不能进入细胞内而使它的作用受到限制,这时主要是依赖细胞免疫发挥作用,涉及的免疫细胞有T细胞中的细胞毒T细胞和迟发型变态反应T细胞、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

根据现有资料表明,人类传染病的75%是曲病毒引起的。例如,乙型肝炎病毒(HBC)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估计乙型肝炎患者及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达12亿人,其中1亿人在我国,主要的传染源是乙型肝炎患者或无症状乙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它的主要传播途径有二:一是通过输血或应用血液制品传播;二是母亲通过子宫胎盘对胎儿传播。因为乙型肝炎病毒在血液中大量存在,而人又极易感染,因此只需极少量被乙型肝炎病毒污染过的血进入人体即可传染。此外,乙型肝炎也可通过被污染的注射器、医疗器械以及日用品等传染。

若就细菌来说,细菌及其毒性产物可经血液向全身传播,从而引起全身性感染症状。如白喉杆菌和破伤风菌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液而细菌不进入血液所引起的毒血症;有的细菌由局部组织侵入血液但不在血液中生长繁殖,只是短暂地通过血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由此造成菌血症,如伤寒的早期有菌血症期;还有的细菌如鼠疫杆菌侵入血掖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液传播到其他组织和器官,从而引起全身中毒症状的败血症;更严重的是化脓性细菌进入血液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液传播到机体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而引起妁脓毒血症。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脓毒血症可导致肝脓肿,皮下脓肿和肾脓肿等。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与血液

艾滋病(AIDS)是80年代初新发现的一种免疫性疾病,其蔓延速度之快,死亡率之高,可谓举世震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艾滋病的病原体,这种病原体是一种逆转录病毒,1983年由美、法科学家们从患者血液中发现。这种病毒的传播与血液有着密切关系。

HIV具有核心蛋白和包膜蛋白抗原,它可以刺激机体产生抗病毒抗体,这种抗体对机体并无保护作用,但可作为感染指标。人体初次感染.HIV后,开始出现HIV的大量复制和扩散,感染者血清中出现HIV抗原,而且外周血细胞中及骨髓细胞中也能分离出病毒。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HIV重新开始大量复制并对免疫系统造成进行性损伤。

HIV主要存在于患者的血液与精液中,此外在唾液、乳汁等内也含有这种病毒。通过性接触、输血、血液制品以及被病毒污染过的注射器或医疗器械传染,母亲也可经胎盘传播给在子宫内发育的胎儿。

HIV感染和致病的主要特点是病毒进入人体后,能选择性地侵犯血液中的辅助性T细胞,从而引起辅助性T细胞缺损和功能障碍。并且,HIV对人体的其他淋巴细胞具有亲和性,可使感染了病毒的淋巴细胞发生病变,甚至将淋巴细胞杀死。此外,HIV的病毒核酸还可以嵌入到淋巴细胞的染色体中,从而对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造成破坏性损伤。人体一经感染HIV,便成为终身的HIV携带者。

在HIV感染的患者血中,淋巴细胞总数减少,辅助性T细胞绝对数及百分率均降低,而抑制性T细胞百分率则上升,从而辅助性T细胞与抑制性T细胞的比值倒置,淋巴细胞对抗原的增殖反应减弱或缺如,导致机体出现以辅助性T细胞缺损和功能障碍为中心的严重免疫缺陷。由于抗体免疫和细胞免疫都需要在辅助性T细胞协助下才能发生,所以辅助性T细胞出现的严重缺陷,便导致了患者全面免疫功能受到深度损害或丧失,而且不可逆转。由此,患者极易并发其他病原体的继发致死性感染,如巨细胞病毒感染,霉菌深部感染,细胞内寄生菌感染等,同时也容易并发肿瘤。

艾滋病是一种全球性疾病。近几年来,该病病例数几乎逐年成倍增长,其中儿童也占有一定比率。由于艾滋病的高度致死性与惊人的蔓延速度,许多国家已采取预防HIV感染的综合措施。

目前对艾滋病尚无特效疗法,怎样能使HIV感染所造成的免疫缺陷重新建造起来,是人们十分关注的研究课题,也是血液学与免疫学中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难题。目前,全球正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积极研制预防艾滋病的特异性疫苗。

古老的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是一种历史悠久、流行范围广泛而且持续时间很长的治疗方法,现代治疗出现后,放血疗法已成为过去糟糕的医疗实践的代名词。既然放血疗法如此糟糕,但为什么它会在医学史上流行那么长时间呢?医生们是如何解释他们治疗的成功和失败的呢?当医史学家们考察放血疗法理论与实践的历史之后,他们惊奇地发现,放血疗法与现代医疗实践之间竟然存在着许多的相似之处。

实际上,人们很难确定放血疗法起源于何时何地。现有资料表明,早在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的医生就曾使用过这种治疗方法。古希腊着名的医学家希波克拉底也应用放血疗法治疗疾病。他认为,放血治疗可以祛除体液中过多的物质,改变体液的比例以及它们在机体内的分布,从而使受到阻塞的体液自由地流动。希波克拉底指出,炎症,尤其是胸膜炎、扁桃体炎适于采用放血治疗,以缓解呼吸困难和减轻疼痛。我国传统医学也有放血治疗的记载。中医里所说的放血疗法是指用三棱针、粗毫针或小尖刀刺破穴位浅表脉络,放出少量血液,以外泄内蕴之热毒,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乙中医学认为放血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之功效。

美国着名医史学家L.S.金认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放血疗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流行的治疗方法,是因为它确实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至少足以使人相信它是有效的,但是这并不是公众的盲目信仰。因为即使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放血疗法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例如,从日常经验中人们可以知道,如果某人患有高血压和严重的头疼症状,当他发生鼻出血后会感觉好一些。尽管这种症状的改善只是一种暂时现象,但它与失血之间的联系则是勿庸置疑的。另一个例子是患严重肺炎时,放血疗法可以改善病人呼吸困难的症状。我们现在知道,肺炎导致肺组织产生大量分泌物,从而引起肺组织的通气量明显下降。在此同时,心脏泵出同样量的血液进入因炎症而减少了容量的肺组织,这又造成了肺组织那些正常部分的充血。在这种情况下,医生通过放血减少血容量也可以暂时性地缓解病人呼吸困难的症状。因此,希波克拉底提出呼吸困难是进行放血治疗的适当指征。

经验事实与医学理论解释相互印证,为放血疗法的“长治久安”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当然,这些理论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前人的理论可能被后人抛弃,但放血治疗依然流行。例如,古希腊时代,希波克拉底的体液病理学为那些患多血症的病人放血提供了理论解释。17世纪,当时欧洲医学界的领袖人物、荷兰着名医学家布尔哈维又为放血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他认为,机体的炎症主要是因为血管的机械性阻塞造成的。而阻塞的原因可能来自三方面:一是血管的收缩,二是血液中某些粒子(血细胞)的影响,第三是血液变稠。由于血管阻塞,从而引起了病变部位的肿胀、发红和疼痛,这也是炎症的特征性标志。布尔哈维还推断机体的发热也与炎症造成的血管阻塞有关。人体发势时不仅体温增高,而且脉搏加快。脉搏加快反映了心脏活动量的增加,因此他指出,当排放一定量的血液之后,就可以降低发热的程度,因为放血减弱了心脏的活动。

18世纪,英国着名医学家居仑对布尔哈维的炎症理论提出了重大的修改。他提出炎症并非是因为血液变稠,也不是由于所谓的血管堵塞,而是血管痉挛的结果。居仑的学生布朗发挥了老师关于炎症的血管痉挛学说,将疾病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亢进型疾病,另一类为虚弱型疾病,而治疗亢进型疾病的主要方法就是放血疗法。

19世纪以前,在体液病理学理论的支持下,放血疗法一直是医生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甚至可能说是一种普遍采用的治疗方法。当时北美新英格兰地区最好的医生道格拉斯对医生们随意采用放血疗法提出了批评,他说:医生们“始终如一的放血、催吐、发疱、通便,如果病情还持续,他们就重复这些方法,直至病人最后死去。”1799年,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就死于这样大量、反复的放血治疗。

直至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细胞病理学和细菌学的发展,医学家们终于弄清楚了炎症的本质和发生机制,作为治疗炎症主要方法的放血疗法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现在看来,尽管放血疗法的各种理论都是缺乏足够科学依据的推测,但它在治疗某些疾病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却是事实。实际上,现代医生们依然采用一些减少循环血液容量的方法,如脱水、利尿来帮助某些疾病患者(如中风病人)改善症状。回顾放血疗法的兴衰史,或许对我们认识和理解传统医学的理论与实践会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