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神山瑰丽美姿
12511000000011

第11章 普贤道场--四川峨眉山(2)

七方角柱上有九龙盘柱,上面还刻有云龙怪兽以及神话故事图案,八面玲珑,数百尊生动活泼的人物形象,组成一幅幅神话故事图景,是罕有的艺术珍宝。

灯上造像佛教、道教和平共处,也不多见。七方千佛莲灯设计巧妙、工艺精湛,令人称颂,是寺内珍藏的艺术珍品之一。

洪椿坪上的观音殿右前方有一泓清泉,人称锡杖泉。

相传,明代时的洪椿坪香火旺盛,僧众云集,寺僧人数多时可高达千人以上。但寺庙里却极为缺水,寺院住持德心禅师持杖祈祷,用锡杖凿岩引水,感动了天池的仙女,就给这里送来了一股清泉。锡杖泉四季不枯,甘甜清冽。

与此同时,峨眉山的道教也有很大的发展。许多道观,如东岳庙、玉皇观、雷神祠、关帝庙等都兴建起来。许多地名如龙门洞、仙皇台、九老洞、三霄洞、女娲洞、伏羲洞等都是以道家经典而取名。当时的着名道人陈搏曾从华山来此修行,并自号峨眉真人。

北宋后期,由于宋朝皇帝不遗余力地提倡佛教,在朝廷的扶持下,峨眉山开始成为普贤道场。

在道教兴盛发展的时候,峨眉山的佛教出现了许多宗派,但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其他宗派都逐渐消失,唯有临济和曹洞两派一直流传下来。

所谓的峨眉临济气功是南宋末年峨眉山佛教林済宗白云禅师所创立,一直在临济宗内部流行,不得外传,故称临济气功。

据说,白云禅师原来为道家,后转入佛门,并且对医学颇有研究。他集医、道、释、武术精华于一身,融养生、医疗、技击为一体,创造出一套独具特色的临济气功。

古代有关峨眉武术的文字记载很少,在后来明代炕倭名将唐顺之所着的《荆川先生文集》中有诗一首,题为《峨眉道人拳歌》。全诗共30行,每行七言,对峨眉拳术进行了非常生动形象的描述。

例如,诗中写道:

忽然竖发一顿足,岩石迸裂惊沙走。

来去星女掷灵梭,夭矫天魔翻翠袖。

是写峨眉山道人的个人表演,他起势蹬足,石破砂飞,足见得力量之大,接着道人行走往来如穿梭,身段玲珑,翠袖翻卷,姿势十分优美。

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

犹言技痒试贾勇,低蹲更作狮子吼。

这4句是写道人武功精深,软若无骨,伸缩、开合、变化自如;行动敏捷,臂肘之快如全身是手。

余奇未竟已收场,鼻息无声神气守。

道人变化固不测,跳上蒲团如木偶。

这4句写道人掌握的技能很多,表演出来的只是一小部分,余奇未竟,怀想不绝。接着写道人跳上蒲团,立即入静,由大动转入大静,安详自然,没有过硬的功夫是绝对办不到的。

全诗记述了峨眉拳从起式至收式的整个表演过程,同时也描述了峨眉拳的身法、击法、呼吸、节奏等各个环节。

有文字记载的峨眉武术,始于南宋时代。南宋时期,峨眉山有个法号德源的和尚,他原是一个游方僧,武艺高强,因其眉毛为白色,世人称之为白眉道人。

德源和尚创编了一套拳术,称为白眉拳,主要流行于四川、广东、香港、澳门一带。此拳的特点是模仿山中的白猿,在草地上跳跃翻滚,舞手动脚,敏捷异常。

德源法师不仅武功非凡,而且文才出众。他收集峨眉僧道武术之长,结合自身经验,编写了《峨眉拳术》一书,是有关峨眉武术的最早的文字记载。

从此以后,峨眉山佛教才有了较为系统的武术理论和实践经验,在中华武林中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风格。

仙峰寺面向华严顶,背靠危崖,由洪椿坪上行约八九千米可以到达。仙峰寺原名慈延寺,始建于元代,初为一小庵。

明代初,寺中建有专门存放明神宗御赐大藏经的藏经楼,后来经本炯禅师扩建为大寺,名仙峰禅林。后来毁于大火之后再度重建,建成之后改名为仙峰寺。

仙峰寺的第一殿原为财神殿,后改供弥勒菩萨,称弥勒殿,最后有改回财神殿。殿上悬有匾额仙峰禅林,两边有联语:

问九老何处飞来,一片碧云天影静;

悟三乘遥空望去,四山明月佛光多。

殿堂内左壁悬挂有4扇木屏,简述了仙峰寺沿革及九老洞的传说。

九老洞位于九老峰下,相传是天英、天任、天柱、天心、天禽、天辅、天冲、天芮、天莲9位老人栖息之所。洞口高踞在仙峰岩,下临黑龙潭,有陡直的天然磴道通向洞中。

磴道两侧有牢牢实实的石桩护栏。进洞130米,洞道平均高、宽约5米,宽适易行,洞内有如乌鸦的大蹄蝠和金丝燕,成群结队。前行有石床、龙泉、仙桥等,传说是仙人所造。

主洞道尽头有一石龛,供着一尊神像。据记载,这尊石像是8世纪中叶的隋代眉州太守赵仲明,因治理岷江大渡河水患造福一方,被老百姓拥戴为川主之神,仙居其中,所以建造神像进行供奉。再前行,则为大小不同纵横错落的67个岔洞,蜿蜒曲折。

洞内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芽、石花等,或如万剑悬垂,雨后春笋。或如巨型盆景,微型石林。或如琪花蕙草,异兽珍禽。或如仙女下凡,和尚念经。俨然是一座古朴而新奇、典雅而森严的艺术宫殿,惊叹万分。

仙峰寺的第二殿是大雄殿,殿中供奉释迦牟尼佛,两旁为十八罗汉,背面供奉阿弥陀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王菩萨、观世音菩萨、日光遍照菩萨和月光遍照菩萨,全部为脱纱佛像。

殿内悬挂有一联: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峰头外布些慈云,常庇琉璃世界;

愿人出孽海迷津,名场利薮,洞口前撑来宝筏,普度亿万生灵。

第三殿是舍利殿,供奉汉白玉雕刻的药师佛像。有舍利铜塔,六方七层,高3.6米,通体敷金,金光闪闪。

之后,上海龙华寺的僧人清福曾3次从越南、泰国、新加坡、印度、锡兰取回佛骨舍利、贝叶经和玉佛,并将舍利3枚、贝叶经两卷留赠在仙峰寺内,并建造舍利殿进行存放。

寺前有九莲池,四周石栏上有许多文字题刻。

仙峰寺周围生长着许多珙桐树,花呈白色,形如鸽翼,微风吹拂,翩翩起舞,是极为稀少的一种植物,被人们称为鸽子树。

至明代,峨眉山的道教日趋衰败,而佛教却继续兴盛发展。明太祖朱元璋曾为皇觉寺的僧人,对佛教本身就有好感,曾敕封宝昙和尚为国师,并于洪武年间派遣国师来峨眉山重建铁瓦殿。国师留蜀10年,道化大行。圆寂后,太祖赐诗二首,以昭其德。

1466年,普光殿毁于火灾,住持了鉴和尚募化,蜀王朱怀园捐资重修,历经3年修建完成。

1534年的嘉靖甲午年,慧宗别传禅师来峨眉山,在峰顶饰新铁瓦殿,创建了新殿,并铸普贤铜像一尊、铜佛65尊于金顶。

铸普贤三身铜像供奉在白水寺的毗卢殿内,在白龙洞外按《法华经》,以字计棵,广植楠柏,名为功德林。并铸铜钟3口,分置白水寺、永延寺、圣积寺。圣积寺铜钟最大,计1250千克,神宗朱翊钧特赐号为洪济禅师。

1568年,通天明彻大师来礼普贤礼佛,后在千佛顶结茅驻锡。

1573年在天门石下建一海会禅林,安住众僧,持戒10年,道望益隆,声闻朝廷。他的弟子无穷大师,秉承师志,于万历年间云游楚蜀,募铸高3.6丈千手千眼观世音铜像一尊,迎回峨眉。

后来赴京奏请慈宫,太后赐金敕建大佛寺,安奉大士铜像。并于万年寺侧建慈圣庵,供太后像及珍藏朝廷赏赐的经卷、袈裟、法器等物。

1601年,慈禧太后赐金,敕令在白水普贤寺修建宫殿,覆罩普贤愿王铜像。神宗朱翊钧御题圣寿万年寺额,为太后祝禧之意,白水普贤寺由此更名为圣寿万年寺。

华藏寺全称为永明华藏寺,位于峨眉山金顶主峰。金殿是华藏寺的其中一殿,所处位置最高,与华藏寺合二为一,统称华藏寺,俗称金顶。

明洪武年间,国师宝昙奉旨来山重修寺院,因山高风大,云南总兵祁三升捐资,将殿顶覆为铁瓦,俗称铁瓦殿,按察赵良壁增修。

1601年,山西五台山的妙峰和尚和唯密禅师来峨礼行普贤,发愿铸三大士渗金像以铜殿放在几大名山,即募西蜀藩王潞安沈王朱模携得黄金数千两,送往湖北荆州监制。

历经数载,先后铸造铜殿3处:一在峨眉山;二在五台山;三在普陀山。后又奉慈禧太后旨意赐尚方金钱,置葺焚修常住若干,命方僧端洁者主之。

四方檀越也慷慨捐助,共襄胜举,后来神宗朱翊钧还敕赐峨眉山永延寺藏经一部。

1615年秋天,在大峨山铁瓦殿后的最高处做成了普贤愿王铜殿,铜殿通高8米多,宽4米多。

铜殿上部为重檐雕甍,环以绣棂琐窗,殿中祀大士铜像,傍绕万佛,门枋空处雕画,云栈剑阁之险,顶部通体敷金,巍峨浩漾,迢耀天地,故称金殿或金顶,明神宗朱翊钧御题横额称永明华藏寺。

1890年正月,铜殿毁于一炬,寺里的僧人心启、月照和尚新建约180平方米的砖木构造的殿堂,铜碑、铜门等法器放置其中,殿脊之上置以渗金的宝顶,仍不失金顶的庄严华贵。

金顶华藏寺依山势而建,中轴线上由低到高分布着三重殿堂。

第一殿是弥勒殿。殿门上悬挂着华藏寺金匾,寺内供奉铜铸弥勒佛像,背后是韦驮铜像。殿内还有三足铜鼎和明万历年间的铜碑等文物。

第二殿是大雄宝殿。殿中供奉着铜质金身的三身佛,坐高3米。殿内还有铜磐、铜钟等法器以及铜铸像、铜普贤像等佛教文物。

第三殿是普贤殿,即金殿、金顶,是峨眉山最高的殿堂。殿门的匾额有金顶行愿无尽、普贤愿海、华藏庄严等。

殿内供奉普贤骑象铜像,普贤端坐在莲花台上,手执如意,莲台置象背上,白象脚踏4朵莲花。整个造像通体铜铸,通高4.5米,殿内还有铜鼎等物。

洗象池位于峨眉山海拔2070米的钻天坡上,明代时仅为一亭,称初喜亭,后改建为庵,名初喜庵。

1699年,由行能禅师改建为寺。乾隆年间由月正和尚整修寺前的钻天坡和寺后的罗汉坡道路,并将寺前小池改建为六方,池畔放一石象,以应普贤菩萨洗象之说。

相传普贤菩萨骑象经过时,白象曾经在水池中沐浴,故改名洗象池,又称天花禅院,建有弥勒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及藏经楼、客寮等。

寺门外不远处竖有两碑,一刻鹤迹余古雪,猿声出绿萝字样。一刻菩萨曾来池涌玉泉堪洗象,众生向上坡连云路好钻天。

洗象池的第一殿为弥勒殿,殿内供奉弥勒佛像高两米,殿后为金身护法韦驮菩萨像。

第二殿是大雄宝殿,殿额是遍能大和尚所书写的。殿内供奉普贤菩萨骑象金身,两旁为十八罗汉。殿后供奉西方三圣,金身站立莲台之上,高约3米。殿内有一口铜钟,高一米,直径一米。

第三殿为观音殿。供奉观世音菩萨,两壁悬挂20幅观世音菩萨像,每幅高1.2米,宽0.8米。

洗象池的寺藏文物比较丰富,藏经楼上供有一瓷制观世音菩萨像,带座高约尺余,制作精良。同时,还有其他珍贵的文物。

洗象池原名初喜亭,意为到此以为快到顶了,心里欢喜。实际上,此处离金顶尚有15千米。此处属高寒地带,雨雪较重,故而其殿矮小,并用铁皮盖房。

洗象池风景很美,寺周冷杉枝繁叶茂,每当云收雾敛,碧空万里,月朗中天,月光透过冷杉林,映入池中,水天一色,宛若置身云霄,令人气爽神怡。

这一带常有猴群出没,僧人以慈悲之心待之,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其乐无穷。

在佛教兴盛发展的同时,峨眉山的武术也在集百家之大成,迅速地发展着。

明末清初的武术家吴殳所着的《手臂录》一书,对峨眉的枪法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吴殳又名乔,号仑尘子,江苏人。少年酷爱武术,曾从朱熊占学习峨嵋枪法,从渔阳老人学习剑法,从郑华子学习马家枪法,对各种兵器都有研究。

至清代,吴殳不求仕途,专攻武术,并着书立传。他的《手臂录》一书,是以精确解释各种枪法而着名的。

他在此书中论述峨眉枪法说:

西蜀峨眉山普恩禅师,祖家白眉,遇异人授以枪法,立机空室,练习两载,一旦悟彻,遂造神化,遍游四方,莫与驾并,枪法一十八扎,十二倒手,攻守兼施,破诸武艺。

在峨嵋枪法中,有治心、治身、动静、攻守、审势、形势、戒谨、扎手、倒手、破诸器、身手法等技法,大大丰富了峨眉武术的理论。

明代中晚期和清初,由于朝廷和地方官吏支持佛教,峨眉山修建寺庙很多,全山无峰不寺。

从报国寺至峨眉县城,沿途也有山上各寺院修建的脚庙,如圆通寺、保宁寺、菩提庵、圆觉寺等,这些虽是附属小庙,但也有属于自己的庙名,并各为一寺。

而在同时,道教却在峨眉山趋于衰落,许多道观改为佛寺,出现了与佛教合流的趋势。

明万历年间修建的纯阳殿,是当时最大的道观,观内供奉吕祖、三霄之像。但是至清代的乾隆年间,观内已无道士居住,被僧人所占,峨眉山开始成为清一色的佛教天下,是佛教在峨眉山的鼎盛时期。

清代顺治时期,贯之和尚率弟子可闻等在伏虎寺旧址重建虎溪精舍。后来,川省大僚捐资重建伏虎寺,历时20多年完成,殿宇十三重,宽敞辉煌,冠于全山。

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曾亲笔御题离垢园3个字悬于寺内,寓意佛门圣地远离尘垢。

可闻的弟子在寺的周围广植杉楠柏树,取名为布金林,后来又增修了藏经楼,并命门人去金陵化募藏经运回并置放其中。

康熙初年,川陕总督哈占及文武官员捐资,命伏虎寺可闻禅师重建卧云庵。可闻法嗣照圆总揽其事,与照瑞、照玉、照元同建古庵,时称卧云四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