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校饮食卫生与疾病预防教育活动
12510800000019

第19章 疾病防治基本常识(2)

本症患儿大多自婴儿期就食欲很好,容易接受添加的辅食品。长大了,爱吃荤菜、甜食及油腻的食物。三餐之外,还吃较多的零食,如糕饼、点心、巧克力。在幼儿时,小儿长得比同年的孩子高、胖。但由于较胖,孩子行动不够灵活,往往避免参加有竞争性的游戏或体育活动,平时活动也较少,减少了运动的消耗,就相对地增加了营养的累积,使肥胖加重。

所以多吃与少动是引起肥胖的原因,而二者又是相辅相成的。

现代医学认为成年人的血管硬化、冠心病等疾病与脂肪代谢障碍有关,而肥胖者的发病率则显著增高,所以早期预防及控制肥胖症很有必要,可降低成年后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控制小儿体重超常应从饮食调整及增加活动着手。肥胖的小儿一向食欲旺盛,故应从改变食物种类入手,避免多吃高营养、高热量的食物,即含脂肪、淀粉类丰富的食物,如肥肉、甜食、糕饼、土豆、山芋、油炸的食物、巧克力等,而多吃些含热量较低、富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豆制品、粗粮。

多吃些蔬菜和水果。使孩子每餐食后仍有饱足感,并要鼓励孩子多参加各种活动,以增加体力消耗。但也不要一下子剧烈运动,往往大量运动后,反而肚子很饿,吃得更多,而适得其反。

一般孩子进入少年期后,自己多能感到肥胖不美和不方便,而会自觉限制饮食,增加锻炼,使体态恢复正常。

小儿肥胖绝大多数是良性的。但如在较短时间内出现肥胖,而脂肪的分布不均匀呈“向心性”,即面部及颈背、胸、腹肥胖,而四肢却相对较瘦,并伴有多毛、高血压等,或表现性征不发育,则应疑有肾上腺或脑下垂体等内分泌功能疾病,必须去医院确诊。

儿童糖尿病的预防

近些年来,儿童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占全部糖尿病患者的5%,且每年以10%的幅度上升,特别是II型糖尿病患儿增多。

糖尿病患者出现“年轻化”的趋势,主要与儿童长期超量吃糖和高脂肪食物从而导致肥胖有关,饮食不当是罪魁祸首。

现在很多孩子喜欢到洋快餐店,吃一些像炸薯条、汉堡包等高热量、高油脂而又难消耗的食物,再加上娇生惯养,吃得多,活动少,体重上升特别快,结果容易出现血糖过高的现象,从而引发糖尿病。

另外,喝牛奶也会增加某些儿童得糖尿病的危险。在以前的研究中,发现某些儿童喝牛奶引起他们对胰岛素的免疫反应。但是,这其间的联系被打破。I型糖尿病的典型特点是“自体免疫”反应,即身体的免疫系统攻击了产生胰岛素的胰腺细胞。

芬兰赫尔基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亲属有糖尿病的儿童。这些儿童在断了人奶之后,或者喝牛奶或者不喝牛奶。

在3个月大的时候,喂牛奶的婴儿对牛胰岛素产生了很高的免疫反应。这就是说,儿童期喝牛奶,会在高危险儿童的一生中增加患糖尿病的危险。

儿童高血压的预防

以前高血压似乎只属于中老年人,可是近几年,儿童发生高血压的情况日渐高了起来,尤其是那些小胖墩,应当特别重视。

儿童患继发性高血压病较多见,若能早期查明原因是可以治愈的。有些家长认为小孩子不会得高血压,没有加以重视,结果造成疾病缓慢发展,待发现时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另外,原发性高血压也可以从儿童时期就发病。家庭成员有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的儿童,发生原发性高血压的机会多。

如果能从儿童期就开始注意防治高血压,到成年期发病即可减少,高血压的后果也可减轻。

家长应注意合理地调节孩子的饮食,不要过多摄入脂肪和糖,避免肥胖,少吃盐,防患于未然,让高血压远离孩子。

儿童脂肪肝的预防

通常情况下,50岁~60岁是脂肪肝发病高峰年龄,但也有早至6岁发生肥胖性脂肪肝的病例。儿童即使只有单纯性肥胖,亦可出现无症状性脂肪肝。

有些家长总怕孩子营养不好影响生长发育,千方百计为孩子补充营养。结果是总热能摄入过多,长期高脂肪、高糖饮食加上运动缺乏,极易引起体内甘油三酯堆积,产生脂肪肝。

另外,脂肪肝多见于非洲儿童的恶性营养缺乏病。由于营养不良、饥饿或蛋白质不足,甘油三酯合成增加,且难于从肝脏排出,从而发生脂肪肝。

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儿童饮食的科学性,适当增加营养,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中小学生发热的治疗

青少年调节体温的机能尚不健全,但新陈代谢很旺盛,运动很频繁,所以其体温比成年人平均要高出0.5~0.6度。正常体温37.5~38度以上才能看作是发烧。

青少年发烧时,不仅要测量体温的高低,而且有必要注意发烧的初起和经过,以及同时出现的各种症状。

如果神志清醒,虽然发烧但精神很好时,就不要慌张。如果出现昏睡,有呕吐、腹泻,体温高还有脸色苍白、手脚发凉等症状时,这是病情危重的表现,要尽早去看医生。

发烧时水分损失很大,容易造成脱水,所以不要忘记给患者补充水分。尤其伴有腹泻和呕吐的患者,补充水分是十分重要的。

在冷敷头部时,也要注意身体保暖,特别是在手脚发凉时,可用暖水袋暖之,但是要注意不要引起烫伤,暖水袋要用布包好,放在离脚30厘米远的地方。

如患者感到发冷,可多穿一些衣服。否则,不要给患者穿过多的衣服,那样不利于解热,另外应给患者穿容易吸汗的棉毛内衣,而且每次出汗后都要更换。

在饮食上要多给容易消化的、含蛋白质多的食物。有口腔炎时,可给刺激性小、稀软的食物。还要注意室内温度,可经常打开窗子,换换空气。

中小学生中暑的治疗

中暑是高温影响下的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常因烈日曝晒或在高温环境下所致。常见的中暑原因是:

正常人体温能恒定在37度左右,是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使产热与散热取得平衡的结果,当周围环境温度超过皮肤温度时,散热主要靠出汗,以及皮肤和肺泡表面的蒸发。

人体的散热还可通过循环血流,将深部组织的热量带至上下组织,通过扩张的皮肤血管散热,因此经过皮肤血管的血流越多,散热就越多。如果产热大于散热或散热受阻,体内有过量热蓄积,即产生高热中暑。

一、中暑时的紧急救护

脱离高温环境,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使其平卧,头部抬高,松解衣扣。

二、补充液体

如果中暑者神志清醒,并无恶心、呕吐,可饮用含盐的清凉饮料、茶水、绿豆汤等,以起到既降温、又补充血容量的作用。

三、人工散热

可采用电风扇吹风等散热方法,但不能直接对着病人吹风,防止又造成感冒。

四、冰敷

亦可头部冷敷,应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用冰块、冰棍、冰激凌等放入塑料袋内,封严密即可),并可用冷水或30%酒精擦浴直至皮肤发红。

每10~15分钟测量1次体温。

五、中暑野外防患措施及事后的紧急处理要点

户外运动者到山野,往往奔放追逐,而长时间曝晒在猛烈的阳光下,体内的热温未能充分散发,使体温升高,脑内部的体温调节中枢连受破坏而停止活动,这就是中暑。

中暑者头痛、发高烧、呕吐或昏倒,有时会造成死亡,因此野外活动者不可不注意防范及急救,最好戴上遮阳帽,并防止曝露在阳光下太久。

万一有中暑现象,应该赶快急救,以免虚脱而毙。首先,将病者移到阴凉的地方,松开或脱掉他的衣服,让他舒适地躺着,用东西将头及肩部垫高。

再以冷湿的毛巾覆在他的头上,如有水袋或冰袋更好。将海绵浸渍酒精,或毛巾浸冷水,用来擦拭身体,以降低他的体温到正常温度。

最后测量他的体温,或观察患者的脉搏率,若在每分钟110次以下,则表示体温仍可忍受,若达到110次以上,应停止使用降温的各种方法,观察约10分钟后,若体温继续上升,再重新给予降温。

恢复知觉后,供给盐水喝,但不能给予刺激物。此外,依患者舒适程度,供应覆盖物。

中小学生咳嗽的治疗

咳嗽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清除呼吸道异物的防御性反应,咳嗽轻对机体无妨,不必应用止咳药,但咳嗽重给患者带来痛苦时则可酌情选用止咳药。

引起咳嗽的病因很多:如呼吸道的急、慢性炎症,呼吸道异物,呼吸道受压迫,过敏反应,胸膜受刺激等。

所以,遇有咳嗽的病人,首先要全面分析病情,查明原因,在治疗病因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止咳药,给以对症治疗。

治疗咳嗽的药物主要分为镇咳药,祛痰药和平喘药三大类。

镇咳药主要包括可待因、吗啡、咳必清、咳美芬、甘草合剂等,这类药对呼吸道轻度炎症,产生的刺激性干咳效果较好,但此类某些麻醉药类必须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祛痰药包括牡荆油、氯化铵、碘化钾、痰易净、满山红、咳宁糖浆等,这类药对清除呼吸道痰多和痰液粘稠效果较好。平喘药包括:麻黄碱、舒喘灵、氨茶硷、维生素K1等。喘症多是由于过敏或炎症,刺激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所造成的。

平喘药所起的药理作用主要是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有利于痰液排出,但用药时应选择副作用小,对年龄较小的孩子可用安全可靠的药物。

中小学生呕吐的治疗

青少年比成年人容易发生呕吐,引发的原因有很多种。咳嗽严重时会引起呕吐,吃多了也会引起呕吐,激烈活动和过于兴奋都会引起呕吐。不过这些呕吐都不必担心,有的在呕吐前虽然看上去很痛苦,但在呕吐后就没事了。

对于腹泻后开始的呕吐、发烧时的呕吐、呕吐后突然精神不好、越来越恶心并且脸色也不好的时候,则一刻也不要耽误,要立即去医院检查诊治。

在多次呕吐或恶心的时候,为了让胃休息一下,可不食用水分和食物。在经过治疗,呕吐停止时再开始喝水。食物可每次少吃,但要增加次数。

呕吐时要注意其呕吐是所吃的食物未经消化原样吐出来了还是消化后吐出来的,也要观察呕吐时的情况、次数和量。

因为有可能是传染性疾病,所以在呕吐并有腹泻、发烧时,一定要引起注意,要带上呕吐物和大便去医院检查,以便及早发现病情及早治疗。

中小学生腹泻的治疗

大便里水分多,软而不成形状就是腹泻。腹泻在中小学生中发生率极高,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所以诊治时不仅要看腹泻的次数和大便的形状,还要看患者的自身状态。

只要食欲好,不发烧、不呕吐就不必着急。但如果有发烧、呕吐、没食欲、脸色不好,情绪不好也不笑,体重不增加或者减轻了就要注意,应立即去看医生。

腹泻引起的危险状态就是脱水症,只要不吐,就要多喝水。喝牛奶时可根据情况兑些水,至于兑多少水,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最好去请教医生。

腹泻时还要注意观看大便的硬度、颜色、味及其混入物。如为粘液血性便,应怀疑是痢疾等传染性疾病,若持续腹泻,同时还伴有其他症状时,可带着大便去医院检查。

中小学生肚子痛的治疗

肚子痛是中小学生常见病,原因多种多样。

伴有急性腹泻、呕吐、发烧等症状的腹痛时,可考虑是胃肠炎、肠炎、食物中毒。

腹痛剧烈,大便中混有血液,脸色不好并有呕吐时,可考虑是肠套叠症或疝绞窄。

有粘液血性便,里急后重时可考虑是赤痢。

开始时腹痛,渐渐出现恶心,继而发烧时可考虑是阑尾炎。

如果怀疑是重症,要马上去看医生,如果只是有些肚子痛,则不要慌张,可以先观察一下情况再说。

饭后发生的腹痛,可能是吃多了,这时可安静地躺一会儿就好了。

受凉后引起腹痛时可暖暖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