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走进美利坚:旅美十年见闻札记
12508500000006

第6章 美国老年人

出于对同龄人的敏感,走进美国社会感觉见到老年人的机率较高。中壮年平时要上班;幼儿、少年多在家或在校,唯有老年人时间较充裕。休闲之处、公共场所如商场、旅游地等,老人身影无处不在。美国老人多数乐观向上、爱好运动、性格开朗。

老人公寓是老年人集中的地方。除了美国公民,有绿卡的外籍居民,也可以申请入住。广泛接触公寓的老人,对美国社会老龄管理状况能更深入。美国应对老龄化已经基本健全了周密的社会管理体系,老年人生活有保障。

新闻媒体报导美国有“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其中包括老年人。按美国的政策法规,应当做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医)”。本应涵盖全局的为何有时出现缺口,个别情况需具体分析。

世界各国普遍面临所谓“老龄化”问题。对此,美国有美国的解决之道。就我观察,美国社会管理诸多方面,老龄管理是其中比较到位者之一。

一个国家什么程度算“老龄化”?据查,国际通用标准是将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或65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7%,称为老龄化社会。

美国进入老龄化已有七十多年历史,在应对老龄化方面美国集累了丰富经验。一位学者评论说,美国是一个“先富后老”的国家,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相比,这一结论无疑有一定道理。因为“先富后老”,使它有条件和能力及早完善老龄社会的相关举措。

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以养老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法案》。该法案实施后,经过多次修改与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养老保障制度,为老年人构筑了社会保障安全网。

走进美国,到处都可见到老年人。政府对老龄社会的运作有一套复杂程序和网络系统,想全面涉及,非专题论述难以阐述周全。直观美国老年人的实际生活,也许从一个侧面可说明部分情况。

(一)住家的美国老人

我认识一位美国老人叫比特。他住在新泽西州州立“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校园附近一套漂亮的小楼里。

八十来岁的他一个人独居。女儿的家虽然就在新泽西州,但只是偶尔到他这儿来看望。听他说,二战期间他从罗马尼亚移民到美国,几十年定居在这里已成了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他退休后习惯这样的独立生活,虽然今后如果行动有困难可能会申请“社工”照顾。但不到万不得已,他喜欢这样自由自在,不要别人管。

他每天开车到商场转转,买些爱吃的食品,也是为了打发时间。房子的后院不大,他把那里开辟成菜土,种了多种蔬菜,还栽了一棵樱桃树。他对周围很熟悉,知道什么地方能弄到有机肥料,五月份他用木桶装回一些马粪撒在土里。别看他快八十岁了,所种的蔬菜比我种的长得还好。近日我特地去看他,我们两人在他后院拍了一张照片(他手上拿着一棵芥蓝菜)(下图)。

像比特这样,原来有工作,退休后靠养老金和个人积蓄、独自或夫妻俩住在自家别墅房里的老人在美国很普遍。

儿子家马路对面有两户美国白人家庭。正对面那户老头老太两口子,看上去男的快七十了,腿有点不太灵便。每天早上他开着车去上班,傍晚方归;女的显得年轻些,估计也过了六十。她另开一辆车,稍晚些才去上班。我们与他们虽从来没打过交道,门对门多年,很少见有年轻人上他们家。估计可能是无儿无女或者有儿女也离得很远。他们虽已进入老年,但依旧还在上班工作。

每周有“家庭清洁公司”来他们家,等他们上班去了,清洁公司的面包车停到他家门口。几个女孩子拿着吸尘器、扫帚进去搞一两个小时卫生。从没见他们家开过热闹的Party,平平淡淡是这家的特色。

马路斜对面也住着一对白人老年夫妻。只要天气好,总能见到这对老人在门前侍弄草坪、花木和后院那个颇大的游泳池。每隔一两个月,儿女孙辈们几辆车开到他们家,上午来下午走,都在室内和后院活动。这大概是美国老年家庭的另种状况。

在转弯的另一条街上,两个白人老太太同住在一幢平房,似乎是两姐妹,年龄都快八十了,也从没见有亲属上门。定期来她们家的是“社工”。每次开着车来,载着她们到商店,买回大包小包东西。回来后车就停在家门口,“社工”把东西从车里卸下来,不进屋转身开车走了。老姐妹各人养了一条狗,不论谁出门,总是牵着一条狗,宠物与她俩为伴!

社会人群的生活都与其经济地位相关,美国老人也不例外。在美国,中产阶层占总人口的80%,超级富豪不到人口的2%,“穷人”占18%左右。富豪中的老年人自不必说,那是“天堂顶楼”的生活,老年人中的穷困者基本上由国家保障。“中产”阶层的老人一般是“住自家房子、花自己的票子、孤独地过自己的日子”。

住在社区自己家中的这类美国老人,他(她)们有自己的住房,经济上靠着退休金和过去的积蓄、有的甚至还另有投资收入。所以这类老人不能、也没必要享受“低收入或无收入”老人的社会福利,但国家规定他(她)们必须参加Medicare(俗称“红蓝卡”)医疗保险。这类健保每月从他(她)们的退休金中自动扣缴几百美元保险费,他(她)们也就获得了联邦政府支付大头的、在全美各州都通用的医疗社会保障。

尽管这些老人有经济能力,但都不会与儿女同住,这是美国社会的共同点。在地道的美国白人中,很难找到“三代同堂”的人家。儿女成家之后,一定会另住他处,老人独自居住。这些人退休不是按年龄“一刀切”。美国领全额退休金要到六十七岁,但也有少数年近七十或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还在上班。这取决于多种因素,最主要的是老人自己的意愿(比如自己投资或有股份的公司)和他(她)们能够签到的就业合同。

当然,到了退休年龄即退出工作岗位,过自己休闲养老日子的老人是绝大多数。因多种原因、没有工作与投资收入、属无收入或低收入的老人,他(她)们从住房到健保,乃至基本生活费将由不同渠道的社安金开支,这是美国社会的养老特色之一。

2011年6月

(二)住在“老人公寓”

离我们住地不远有一处老人公寓,傍晚散步十多分钟就能走到那里。那是一座平面呈两个对角“L”形的五层楼房,里面共有住宅四百多套。每套住房有厅、卧及厨房卫生间。大楼前后是宽阔的草地和停车场。离公寓不远就是商场、餐厅组成的商业中心(Mall)。

公寓每套住房按市场价标准,月租金目前是1100-1400美元左右,实际入住者所交甚少。从不收分文到仅交十几、几十或一两百美元不等。具体应交数额按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简称HUD)规定核算。那是提供给无收入或低收入、年满六十五岁以上老人租住的美国式老人公寓。

美国社会常会用到“低收入或无收入”这个概念。符合这个标准者意味着“穷困”。

不过美国“穷困”的概念与国内相差甚远,并非“无衣无食”、“穷困聊倒”范畴。只是表明一种法定社会经济身份,界定能不能获取相关社会福利的标准。

一般而言,一个四口之家,父母年龄均在65岁以下、有两个18岁以下的孩子、年收入低于18244美元,则被视为贫困家庭;如果一个成年人的年收入低于9183美元,这个成年人就属于贫困者(2002年),这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标准。

住进老人公寓的美国白人老头老太,除了年龄在六十五岁以上,个人经济都是符合“无收入或低收入”标准的。安照HUD标准核定,每户只需交缴几十到一、两百美元房租,并享受诸多属于他(她)们的社安福利。

取得了美国“绿卡”、年满六十五岁以上外籍“居民”,只要个人符合美国“无收入或低收入”标准,按照法规,也可入住老人公寓、享受公寓低房租等所有福利。

老人公寓是美国普遍的社会福利。它的建造是在统一规划基础上,民资或社会机构投资形成的产权。按联邦政府HUD统一标准批准认定符合条件的老人入住。产权所有者(多为公司或资产联合体)委任经理负责,按统一标准经营管理公寓。从住户收取租金不足的差额由州政府拨补,实际上政府出资最多。公寓管理者以满额租金收入独立运营。住进老人公寓的,既有美国白人老头老太太,也有亚裔、南美及俄罗斯等民族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老人公寓的民族多样可算个“小联合国”。

公寓有专门管理机构,雇有员工负责公共区清洁卫生、医疗急救、室内外维修、公共活动管理。一楼有几间很大的公共活动厅,可以召开会议、观看电视、进行娱乐。公寓各楼层设有“投币”洗衣房,每层楼还设有垃圾回收间(每天专人清运)。每户室内装有拉线开关的“急病报警器”,还有门外来访者和房间的对讲机。为了老人安全,公寓不使用煤气,做饭炉灶、冷暖空调都是用电力。

这类美国老人公寓,不同于中国“养老院”。中国养老院是由个人全额出资才能入住的养老场所,对像是家庭无人照料的老人,不是针对贫困老龄人的社会福利。尽管有的也有政府福利补助,但没有统一法律规范;美国老人公寓更不同于中国城市提供给低收入者的廉租房。美国的老人公寓从建设、管理、福利标准、政府资金来源等已纳入美国法律,各地基本一致,不能随意改变。

老人公寓只能老人居住,不能携带小孩和亲属。所以每套房多则两人,少则一人。多数老人是“全天候”住在公寓,以此为家,安安静静地度过老年时光。也有少数中国老人住在公寓,白天到儿女家帮助照看孙子外孙,周末才回公寓单独住,每周只三、两天在公寓。

公寓居委会每周有几个晚上开展一些适于老人的活动,有时还有学校或慈善单位来为老人演出。华人多的地方可成立联谊会,则针对中国年、节组织联欢。不同族裔的老人们生活在一幢大楼里,平时安安静静、晚上两小时集体活动自愿出席、轻松愉快。生活舒适安详。

公寓的老人福利还包括:1.年迈或病重、残疾老人,经医疗鉴定自理生活有困难者,每周按核定钟点由护理员上门服务。护理员又称“社工”,是州政府支付工资经考核合格的员工。八十岁以上老人每周可获十多小时服务;残障、病重者服务时间更多。包括每天按时前来整理房间、照料扶持、不能行动者甚至洗澡做饭等(不仅针对老人公寓,住家老人条件合格也有“社工”上门护理)。

2.获得水、电补贴。老人在公寓所用冷水由公寓免费提供。包括热水、做饭菜和空调用电,电业局按表收取。但入住老人,可凭首月电费收据和绿卡、社安卡等申请电费补助。一般每年可获得近千美元(指标)的补助。如果节省用,电费等如全免了。

3.条件合格的老人,有的还可得到政府的“食品劵”补贴和安装固定电话费用的减价等。

4.入住老人公寓(也包括虽没住进公寓,但条件相同者)的老人,因病情加重,行动不便,需要医疗全程护理者,可移送到“Nursehome”(俗称“玫瑰园”或直译为“护士房”)。病人到那里后,治疗和生活全由那个“中心”管理。

一位北京来的老年朋友张先生俩,女儿在美国。他俩原本探亲而来,后来申请到绿卡后,在美国住的时间比在中国多。因为女婿是美国人,不习惯和老人同住。他俩很早就申请住进了老人公寓。他原先是北京的一位医生,另一个儿子留在北京工作,所以他每年要回国一次。如今的“探亲”是从美国回中国探望儿孙。

“绿卡”居民在本国有的退休费,如果如实申报、折成美元算作个人收入,按入住老人公寓应收标准计算,扣除在美国的生活费,余额的三分之一作为应交房租,结果许多人都是“免交”或交之甚少。连租金都可不交的“穷困”者,州政府每月还补贴十多美元生活费。

特别要说明的是,老人属不属“低收入或无收入”,与子女经济状况无关。即使你的子女是百万富翁,也不影响老人该认可的个人经济地位。因为在美国,法律上没有“子女赡养父母的责任”。

张老先生住的那家公寓“老美”居多,亚裔少。所以他总是找公寓外的华人交往。他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我与他认识后,他向我学电脑操作,我找他索取“墨宝”,多次到他那里做客。他们住在相当于中国三星级宾馆的两室套间里。橱、卫及壁柜等一应诸全,日子过的相当挟意。

新泽西州北部亚裔,特别是华人居民申请老人公寓人数明显增加。前述那家爱迪生市Inman公寓就是一个突出例证,四百住户中已有九十户华人。为便于管理,公寓经理决定在原有选举产生的“居民委员会”基础上,另由华裔住户再选举产生一个“华人住户联谊会”作为“小社区”自律组织。

许先生俩是Inman公寓持绿卡的华人住户之一。他原是国内一所大学的教授。大女儿在美国,女婿是白人美国公民。小女儿定居加拿大。他俩很早就申请入住到了老人公寓。每天两人轮换着到大女儿家做家务,看顾尚未上小学的外孙。

据我所知,各社区所建的老人公寓都是满员居住的,每处公寓大都还有符合条件的老人在排队等候,一旦有房空出(因老人搬走或移送到“玫瑰园”等),公寓将房间整理粉刷后再依排队顺序入住新人。已经入住者对老人那里的设施、服务和充满文明、礼貌、人情味的公寓生活非常满意。

但是有报道指出,在纽约等几个老年人增长很快的区域,申请入住老人公寓是件非常困难的事。特别是纽约“唐人街”等地早期来美的华裔老人,许多人根本就申请不到这种福利。说明美国各地情况差别很大。

2011年7月

(三)初识“Day Care Center”

妻子拿到“绿卡”眼看快满五年,按美国医疗保健规定,满五年就能申请到由州政府出资投保的Medicard(前述之“白卡”)。住在老人公寓的华人朋友谢医生了解到她的情况,邀请她到“Day Center”(或称Day Care Center,华人朋友都称做“得卡”)去“见识见识”,实际的用意是当她具备条件之后,希望能去他推荐的这家。颇有为“得卡”拉客的意思。后来才知道他原来是那家“白天老人健康护理中心”(即“得卡”)的享受者兼内部联系人。

据他说,住在公寓的老年人,大多数从星期一到星期五都去“得卡”。说是接受健康护理,实则是享用休闲生活与社会福利待遇。除有公民身份的老人外,非公民的老人,持绿卡满五年并申请到医疗保健的“白卡”之后也以可参加。

有一技之长的老年人,如果被“得卡”选为“义工”,去到那里参与不拿薪资的服务工作,也可享用相同待遇。当然,这些都只是在低收入的老年人范围,才能享受这种待遇。

“得卡”每天分两批上午和下午有专车来接,活动结束后专车又送老人回家。老年人如同上班族,每天到那里除了免费吃一、两餐,还接受健康检查、学习简单英语、跳舞玩牌、去超市购物等。每月“得卡”会安排月度生日Party或其它集体活动。“得卡”成了许多华人老年朋友经常提及的一个去处。

“得卡”是什么地方?后来我才闹明白。全称叫“白天老人健康护理中心”(Adult Medical Day Care Center),还有的人称它叫“老托”。其实是美国政府给予低收入老年人的一种健康福利。

美国政府基于“防病比得病后再治疗,对社会和个人更加有利”的基本理念,对于“低收入或无收入”老人,由政府出资、民营运作,建立了这类白天的老人医疗健康护理中心。华裔老年人取英文词组后面两个单词“DayCare”,将其简称为“得卡”。

我曾作为“义工”应邀去过一处叫“华夏老人健保中心”的“得卡”。那是由韩国人举办,专门接待中国、印度和韩国老人的去处。

“华夏中心”那天请来了“新州歌友会”义演。名义是为当月过生日的老人办生日Party。他们请我为这次活动拍照并制作音乐光盘。节目表演的确很精彩,达到了专业水准。以中国民歌《天路》为主题的歌舞表演,老人们看得如醉如痴(下图)。事后我认真地给他们做了一个音乐图文幻灯片DVD,既送给了“华夏”,也送给了“新州歌友会”。“华夏”那位韩国女经理喜出望外,对我表示热诚的感谢。

后来,我和妻子还连续接到过两家“得卡”邀请。其中一处是俄罗斯人办的“得卡”,他们邀请了一批尚未进入“得卡”、或已进入了其他“得卡”的老人到他们这家来参观。他们搬了一处新址,环境有很大改善。餐饮之后,俄罗斯“老板”亲自出面唱歌跳舞,所有雇员为来宾送上卡片填写。看得明白,他们是为了招揽更多来客。

获得了健康保险(Medicaid)的“穷困老人”,不论是住公寓的还是住在儿女家,都具备去“得卡”的条件。至于你去不去、去哪一家,或中途要做出改变等,选择权全在你自己。

政府规范监管之下,私营企业须经过申请才能举办“得卡”。它是白天为老人提供医护管理的企业(按中国口径,也许应当称为“事业单位”)。这类企业必须有相应的活动场所和设施,接待老人除生活照料,还要定期健康体检,组织练保健操,开展健身活动。老人出现身体不适得立即就诊或护送医院。网络资料上公布有马里兰州的蒙郡(Montgomery County),有个名为“彩虹老人日间健康照护中心”(Rainbow Adult Day Health care Center),就是这类“得卡”,有中国记者专程前往采访过。

新州的“得卡”,州政府按参加人数,每人每天拨付78.5美元(原来更高,近期有所压减。各州不一样),由“得卡”统一经营运作。算得出,一个全年去那儿的老人,政府每年得支付高达一万五千美元以上的费用。

在一个或多个相邻社区,“得卡”(Adult Medical Day Center)有多家。他们之间相互竞争,目标是招集更多合条件的老人前往本企业。来的人越多,政府拨款越多,他们的营业额也越高。

这种竞争,促使“得卡”办得更好。老人愿去哪家全由老人自主选定,办得好的“得卡”人数必然多。在“燕门”(Inman)老人公寓周围社区,这样的“得卡”有七、八家。有中国人办的,也有韩国人和俄罗斯人办的。无形的相互竞争逐使不断自我改善,每家都在盘算着提高水准吸引更多有条件的老人前来。这种出自竞争的努力,受益者当然是那些得到政府福利、享受服务的低收入老年人!看来这种运作机制的实际效果的确不错,当然其前提是经由立法,作为社安支出,政府得拿出一笔不小的费用开支!

2011年6月

(四)华夏学校“夕阳红”

住家附近有个社区儿童游乐场,那里有小孩玩耍的秋迁、滑梯、吊环等。树林周围设有靠椅供大人们坐着聊天。每天傍晚,许多老人带着孙辈到这里玩。慢慢地,这里成了华人老头老太太聚会场所。

就是在那里认识了栗老头。我们是同乡,他老家在农村,自从国营大厂退休后,老两口来美国为女儿家带外孙,闲时在后院种了许多蔬菜。

多次交谈令我们熟识了。有次他邀我俩去看他的菜园子,他种的瓜菜长得特别好。其中有一块土里面种了许多韭菜,我冒昧地问了一句:“能不能给我几兜”?他爽快答应并立即给我挖出一小篮,叫我拿回去快点栽上。

后来的一两年,因送孙子孙女在华夏中文学校学中文,又和他相聚在学校为家长办的“夕阳红”团队里。《华夏中文学校》是大纽约地区办得十分成功的一个青少年中文学校的联合体,以新泽西州为中心,周围几个州有华夏分校十多所,共有入读孩子七千多名。每个周末下午上课,陪着来的家长就在另外的场地开展一些活动,包括“夕阳红”团队活动,提供了中国老人聚会与交流机会。

后来,我家孙子从华夏学满八年级毕业,我们也就不再去到那里了。“华夏夕阳红”的家长活动依旧,且常见诸美国的中文报刊。随着孩子们入读、毕业,家长们也轮番变动着,后来听说那位热诚的栗老头回国了。

栗老头已经有多年不见。我们家后院从他那里要来的多年生韭菜,每年都长得绿油油的。他两口子回国没有再来,我们也没再联系,只是每当看到土里的菜,总会忆及那位爽快的同乡老人。

在《华夏中文学校》“夕阳红”,还有一位来自上海的老人,他是当年学校家长活动的“积极分子”。为大家学英语他帮助复印资料;为年节聚会他忙着张罗节目。每次演出他几乎都上台,不顾是否演得精彩总要为大家“献艺”一手。

后来我了解,其实他在这边的生活并不太宽裕。一度还到餐馆打工洗盘子挣点零花钱。后因身体欠佳没干了,住进了老人公寓,依然热诚于华人的公益活动。

孩子上中文学校的那段岁月,也是当爷爷、奶奶的老人相互联系的岁月。包括每年的“华夏运动会”,都有“家长运动员”参加。

客旅他乡、远在美国。来自中国的老人们,总是寻找一切机会相互交流,包括社区游乐场,也包括学生家长的聚会。这是基于中国老人具有的人际交往和互动情结。

美国社会却习惯于以小家庭为单元独立生活,不像中国有更多社会交往。美国家庭结构较单纯,两代人在一起,甚至还有被中国人称呼为“丁克”的家庭(“丁克”名称来自英文Double Income NoKids四个单词首字母D、I、N、K的组合--DINK的谐音。指那些具有生育能力而选择不生育。除了主动不生育,也可能是主观或者客观原因而被动选择不生育的人群)。

中国老人来到异国他乡,虽自然环境比国内好,但社会环境对许多老人不太习惯:在家里,儿女忙于上班,没功夫陪伴老人。在社会,莫说进不去“主流社会”,就是一般社会生活,中国老人也需要条件(交通、翻译等)才能进入。

曾听有的老人风趣地说,我们来到美国“三不像”:不像客人,因为毕竟是在自己儿女家;不像家长,儿女的家事老人作不了主;不像佣人,只干活不取报酬;在外面则“三个是”:一是哑子,有话讲不清(英语差);二是聋子,人家讲话听不懂;三是跛子,出门要坐车自己开不了!

唯有华人之间的联系,可些微缓解老人心中之结。所以,只要有客观条件,老人就会热忱参与。例如华夏学校的家长活动;老人公寓里的华人联谊活动,还包括华人教会的活动等等。

2011年6月

(五)其实他(她)们过得好

流传着一种说法:美国是“儿童的天堂,中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坟场”,这话甚至在中国也不少人讲着。

持这种见解也许与美国的某些社会现象有关。一是有的美国老人七十多岁的还在上班打工。如超市收银、Costco站食品“试销”柜台、机场地勤服务等。在中国,有的人五十来岁就退休了。“老美”们怎么不退休,老人干活不苦吗?

另一方面,少见子女照顾父母。美国的“老爸老妈孤孤单单”,这是美国社会的普遍现象。不要说那类“丁克”家庭本来就无儿无女,就是有儿有女有孙子的老人,儿女成人之后老了还是俩口子单独住,不见儿女在身边。美国法律没有规定子女赡养父母的责任,儿女长大成人不照顾老人,老人“打不起官司告不起状”。美国老人也接受这点,儿女不赡养父母社会并不认为有什么不正常。

老人有病由“社工”护理,病到不行送往“Nursehome”(玫瑰园),在那里治疗护理一段走完生命全程。亲人不在身边的老人似乎够苦的了!

在老人公寓,的确不少美国老人平时不出门。出门得坐轮椅由人推着走,推轮椅的都是“社工”而不是自己的儿女。他(她)们生活的天地就公寓那间房子,举目张望,只有窗口对着外面的一片天空。这样的情形在中国人看来似乎“十分可悲”!

也许因为这样,有人认为美国老人如同生活在“坟场”:没有“天伦之乐”、没有“儿女孝道”、很少人际交往、甚至有的人老了还要上班干活。

经过反复观察、与一些久住公寓的老人交流之后,发现这种“美国老人坟场论”其实是不全面的,至少是不了解美国社会某些基本观念。

就基本国情而言,美国属于“富裕社会”。不要说有房有工作的美国人,就连所谓的“美国穷人”,他们也不是“衣食无着”的那种“穷困”。

在美国得到全额退休金,的确要干到六十七岁。但既使不干到那样的年龄,也可以退休,所得退休金也足够应对生活。即使到了退休年龄,要干照样可以再干。美国不允许有“年龄歧视”,包括对老年人就业。加上美国企业都是“民营”。自己投资兴办、毕生致力的不但是一个企业也是一番事业,只要身体还能支撑,七老八十仍在干是放不下那份人生事业,这是令许多老人“老而不休”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老了还在干,绝大多数不是出于“生活所迫”,更不是因为“负担子女”。之所以再干,多数是为了生活充实或事业追求,特别是经营着自己或家族投资产业的老人,这类情况就连在中国,也不见得会按时退休,除非身体坚持不下。

另外,美国老人的社会福利很好。即使没有收入或收入很低的老人,社会有着针对这些人的全方位福利,且已覆盖全国。不存在老来无依无靠。

之所以见不着子女照料老人,这要从美国社会家庭观念分析。美国成年子女自立门户,几代同堂不是他们的生活传统。成年子女如果住在父母身边,不是老的不接受,而是小的不会自在。成年后的年青人都希望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环境与空间。除非个别家庭的特别情况。

前面提到的老人公寓、“玫瑰园”医护中心、“得卡”健保活动中心等等,社会对老人的特殊需要都有安排,而且是法律化、标准化。

老人获得的社会福利,国家花费巨额财政资金、经历较长时间的社会实践,找到符合本国各族裔的合适形式。这不是“应景”之作,更不是“形象工程”。是经立法完善和生活检验的有效形式。

美国能做好这些,重要原因之一是,建国时间不长但社会富裕较早。不等“老龄社会”到来,服务于老龄的社会保障机制就已经比较完善了。

如今的中国,有庞大的人口负担,有大量贫困人口存在,而且中国眼下所列的“贫困”标准非常低,与美国的贫困不是一个水平线。但中国社会老龄化已经开始出现,虽然我们经济总量“崛起”到居世界第二。按人口平均,却远远地排在世界百名之后。社会财富的分配和再分配更是个难以说清的问题。见到的“中国老人福利院”之类,既使有,还不规范更没有严格统一的法律保障。沿海地区的少数高档老人公寓,与“社会福利”是两码事,与美国“老人公寓”、“护理中心”可能无法相提并论。

对美国社会老人的处境似乎存在甚多误解。“坟场”一说不是美国老人的社会真像。但美国能不能算“老年人天堂”,当然也不可言之过甚!

美国社会另有一说是“贫困老人社安福利是富人出钱养懒人”。此言在近期美国“国债升限”之争中更显突出。

2011年8月2日,历史也许会记住这一天。“9·11”以来,号称“金元帝国”的美利坚合众国,由于在外连年“征战”,军费开支居高不下;由于人口老龄化(所谓“数百万婴儿潮劳动大军的退休”)社安金后10年将出现6000亿美元的赤字。眼下已达14万3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是眼下国会最高“债限”。2011年8月2日如果不能达成“提限”协议,媒体警告说“将出现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的更大金融海啸”!

国会两党争论不休互不相让:一个要求“削减开支”(共和党),一个要求“提高税率、对富人增税”(民主党),两党互不相让。“减负”首当其冲的将是压减“社安福利”。

为什么要先减“社安福利”?美国社会有一种声音认为:“美国福利养懒人”。

的确,美国社会“穷困人口”的大部分社安福利资金来源于联邦与州政府直接拨付,这是一笔很大开支,所有开支都源于财政税收。

目前,全美5400万人从社会安全局获取退休、残疾或幸存者福利金。每月每人平均金额1076美元。社安金收入靠的是工资税;而它支出的项目包括退休金、残疾人福利金和幸存者福利金。如果将为期一年的降低工资税计算在内,缺口将达到1300亿美元。根据国会最新预测,由于经济继续艰难复苏,数百万婴儿潮一代进入退休年龄,“社安金”今后10年将出现6000亿美元的赤字。

享受“社安金”的都是“穷人”包括老人中的“贫困”者。而国家资金来源是富人和中产者交纳的税收。因此就有人说:“美国是穷人的天堂”,是“中产阶级和富人养穷人”。与我们通常的理解不同,在美国日子最艰辛、生活压力最大的并不是“穷人”,而是占美国总人口80%左右的中产阶级。

目前美国大约有3700万穷人,占总人口的12.7%,他们大部分是少数族裔,受教育程度低,从业于一些低收入行业。与美国的富人相比,穷人的日子虽然相对贫寒一些,但由于有较为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穷人只要有合法身份,即使不工作也可以维持日常生计。

这样一来,优越的社会福利的确也造成了有的“穷人”安于“贫穷”,不爱工作不求进取。女人在家多生孩子、男人安领失业救济、孩子辍学不肯读书等等。虽然这是少数现象,但可看出了所谓“高福利社会”的某些弊端。

是不是就能得出美国社会“富人与中产出钱养了懒汉”?是不是美国出现“天文数字”国债是因为“穷人”的社安福利过高?有人说这种认定“有失公允”,也有人讲“事实就是这样”。看来在美国这样的争论也许不会停止,特别是在“债台”高筑,金融、国债危机得不到缓解的“美利坚国势滑坡”时期。

201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