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Hello,宝贝全球百名新浪名博主谈育儿(0~3岁)
12508200000013

第13章 教子有方

博主

宝贝妈咪

标签:父母礼物儿童教育

分类:教子有方

父母能够给予孩子的四个礼物

文/宝贝妈咪

最近处于Terrible Two阶段的贝贝有点儿变本加厉,几次在家里的时候,我听见她对哥哥或是奶奶尖叫:“别理我!”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我很诧异:到底这个词她是跟谁学的?难道说是电视?问及宝贝爹,他也若有所思:“好像挺耳熟的。”

直到有一天,宝儿不知为了什么事情惹翻了他的娘,Raven扭头回到自己房间生气,把倒霉宝儿丢在一边。当不知所措的宝儿拉着爸爸进来哄娘高兴的时候,盛怒中的Raven脱口而出:“别理我!”说完不由一愣。宝贝爹已经接茬:“瞧见没,贝贝是跟你学的。”然后指指因哄不转娘而自己生气的宝儿,只见他双手环抱在胸前,撅着个嘴,斜着眼睛看着妈妈,又指指穿衣镜里生气的Raven:“看看,你们俩像不像?”

Raven不由得哑然失笑,还别说,我家宝儿长得比较像妈妈,两相对照,说不是母子都没人信。这还怎么继续生气呀?闹了半天,宝贝俩的坏脾气还真是从妈妈这里拷贝下来的!郁闷呀!怎么妈妈的好习惯你们两个小家伙就看不到呢?

由此令我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到底能给予孩子一些什么,才能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人格与阳光的个性呢?

我想,也许“爱”应该是最重要的吧。人们常说母爱如水,父爱如山。父母对孩子的爱也许是天性,但实际上,还有一种爱非常重要,那就是夫妻之爱。和谐的夫妻关系的家庭更能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宁平静的成长环境,同样有爱的父母才有更大的精力去关注孩子,教育子女。

在贝贝的芭蕾舞班里,有一个漂亮的混血小姐姐。她的父亲是律师,母亲有博士学位,小姑娘也漂亮得像洋娃娃,快乐得像百灵鸟一样,听起来是一个很完美的家庭。可是这个学期,不知什么原因,小姑娘脸上的笑容少了,眼睛里也流露出胆怯、畏缩的神情。老师是个很细心的人,细问之下,才从孩子母亲嘴里知道他们夫妻分居了。

后来在他们学期末的汇报演出上,她的父母都来了,尽管夫妻俩都非常爱孩子,可就是不同时露面,可怜的小姑娘呆呆地夹在一群快乐的孩子中间,一直在轻轻念叨:“我要爸爸,我要妈妈……”听着很让人心碎。演出结束后,我从送给贝贝的一束康乃馨中抽出一支递给她的妈妈,让她送给孩子(每个参加演出的孩子都有,除了她女儿,他们忘了)。当时,我真的很想对他们说,爱孩子,请先爱她的母亲(父亲),请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快乐

我始终认为,一个快乐的妈妈是一家快乐的源泉,而自身不快乐的人,是不可能带给家人欢快的情绪的。很难想象一位终日以泪洗面的母亲,能够带出快乐宝宝。因为不管她如何掩饰自己,强颜欢笑,敏感的孩子都会发现母亲的异样之处,并且深受影响。

这是 Raven 的亲身体验。宝贝的妈妈不是一个特别善于掩饰自己情绪的人。这些天,工作的原因,情绪波动特别大,忽喜忽悲,有时会从午夜惊醒无眠到天亮。这不,这种紧张焦躁的情绪很快就反馈到宝贝俩身上。这几天 Raven 就感觉宝贝俩特别的不听话,总是惹妈妈生气,这才发生本文开始的那一幕。

要不是宝贝爸爸的及时提醒,估计 Raven 还要继续和宝贝俩斗争下去,可想而知结果会如何。宝贝姥姥总是教育 Raven,孩子的毛病,要从父母身上找原因。对此 Raven 尽管不服气,可是想想又确实如此。当你觉得孩子有问题时,请先停下脚步,看看你自己。同时,为了孩子,妈妈们,请放松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

信任

孩提时候的娃娃们,对父母的信任是无条件的。这一点是成年人都无法做到的。信任,不仅仅包括对孩子品德上的肯定,还有对孩子能力的肯定。对我而言,我不担心宝贝撒谎,但我常常不相信他们有能力表述清楚。

记得宝儿刚上Kindergarten 时,有一天曾对我说第二天要带午饭,我当时就没理会,因为老师带给家长的通知上没有这一条。结果第二天上学时,我忽然想起来这个,就随口问了老师一句,当时老师很歉意地说:“哦,是的,今天学校没有午饭,我的通知上忘了写了,但是孩子们都知道呀!”这让我很汗颜,也是那时头一次意识到,宝儿长大了,已经开始学习独立了,如果这个时候做妈妈的不放手,很可能会挫伤他追求独立的信心。

也是从那个时候起,Raven 学着放手,学着信任宝儿。渐渐地我发现,放手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宝儿可以准确地把老师的要求传递给家长,也可以把家长的感谢传递给老师;他还可以按照爸爸的要求把支票交给老师或者是幼儿园园长,而不出任何差错。

这几天宝儿又要求学习厨艺,要帮着妈妈做早饭。说真的,我很担心他会烫伤自己,可是,他做到了,不仅能给自己烤饼,还可以为妹妹做,所以妈妈很开心。看看,差点耽误了我家小厨师的自我修炼。现在 Raven 开始做白日梦,想着是不是我家宝儿再过一年就可以接过妈妈手上的早饭任务了?我也可以享受一下宝贝儿子的星级服务,哈哈!

宽容

娃娃毕竟是娃娃,情绪变化很大,很容易受环境和其他人,特别是父母的影响。因此行动上总是好一天坏一天的,好起来的时候懂事得让人感动,淘起来的时候 Raven 真是恨不得把他们抓回来再塞回肚子里重新回炉。Raven 还真没有什么办法让他们总是乖乖的。

直到有一天,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一段话,仿佛是龙应台的吧,忽然很有感触。大意是,当我们和孩子对话的时候,不妨蹲下来,把自己的身高调节成孩子的身高,站在孩子的视野角度看问题,有些不理解的或是觉得可笑的,也许都会有了解释。所以做父母的对孩子们的失误要有宽容之心,不要急于下结论,放下身段来,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博友米粒儿妈妈曾经说过,要允许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小落后。在这里,Raven 想修改一下窃为己用:要宽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小倒退。这些天,Raven 一直在教贝贝学会把所有玩过的玩具放回去才能玩新的。开始几天小家伙积极性很高,做得不错,没少得到妈妈的表扬。可惜没过两天,等我们回家时又看到满地的玩具,简直无处下脚。别说,还真是挑战 Raven 那脆弱的神经呀。

好在这一次 Raven 总算知道压住火气,抓过贝贝来问。开导半天才算明白:原来,在家里,奶奶嫌她收玩具收得慢,根本就不让她动手。所以她明白,只有在妈妈跟前收玩具才有表扬,妈妈没回家,玩具自然由奶奶收。

我还真是无言以对,多亏没有先教训她,这不怪孩子,还得先跟奶奶沟通好,然后再继续教贝贝。直到现在贝贝还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过在 Raven 心里已经不再那么急了。好习惯不是一天养成的,只要她在学,妈妈还是要允许孩子的一些小反复的。

其实孩子长大的过程,也是我们学做父母的过程。衷心希望每一个孩子能在有爱的家庭中,在信任与宽容的环境里,健康快乐地成长。

博主

f4的神秘花园

标签:育儿经验放松

分类:教子有方

身为妈妈请让自己放松再放松

文/f4的神秘花园

我有三个孩子,也许大家会觉得我很辛苦,但说实话,我每天大多数时间就是吃吃东西、上上网,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忙碌和辛苦。反而我见到过很多只有一个孩子的妈妈,却累得蓬头垢面,整天红着眼睛叫累。所以为了更多妈妈的幸福生活,我今天要讲述一下我带孩子的方法,希望我这个全职主妇也能对社会、对人民有小小的贡献吧!

一、所有的孩子都是在跌跌撞撞中长大的,请不要过度保护他们

家里刚刚有老大的时候,我是完完全全照着书养的,每天24小时跟踪服务。一不小心撞到、碰到了我都会飞快地跑过去,又是安慰又是亲的,有时还会对着地板一顿猛烈地攻击。表面上那小子好像是快快乐乐地成长着,但直到现在他已经快8岁了,还是遇到一点小碰小撞就哇哇地哭,一点身体和心理上的承受能力都没有。

相反地到了老三,他也会摔、也会撞,我一般不去理他。他的反应总是先看我有没有在看他,如果没有,他通常会起来自己继续该干吗就干吗去,但如果被他发现我其实在偷瞄他的话,那他一定是装出一脸的可怜相,哭哭啼啼起来。

了解了孩子们这一心理状态后,一般的小摔小撞我都不理,他们也就顶多自己摸摸那个被撞痛的地方,然后就自己接着玩了。我省下的可不只是巧克力和可乐,省下更多的是瞎操心!

二、吃饭自己吃,爱吃不吃

只有老大时,我有一本很“专业”的小本子,里面记着所有的细节,从他每天几点起床、几点尿尿、几点喝了多少奶都记得清清楚楚。因为是按书养的,所以一切都是以科学标准进行着,比如几个月加多少辅食、加什么都是受严重控制的。而我呢,全天的心情起伏全根据记录情况来。但那样的日子总是愁多喜少的,每天老公下班总会听到我那100个不满意的理由:今天晚上他只喝了100毫升奶!他已经两天没大便了,再不拉要去看医生了!今天他下午只睡了一小时!……诸如此类,让老公也整天跟着我瞎担心着(他也完全不懂嘛)。

到了老三,每天做完饭,一人盛一碗,往他们面前一放,爱吃吃点,过一个小时后收碗,然后我就自己先把自己喂饱了再说。自从他自己会拿奶瓶起,我几乎很少喂他,当然生病时除外,有时他胃口不好也吃得不多,但过几天他又会吃很多,好像自己要把前两天少吃的补回来一样。老三从很早就知道自己找小盒装的牛奶,并且很早就学会自己把吸管插到那个小洞里了。“没人管的小孩”不自力更生是不行的。人们常常会捏着他的小肥腿和肉屁股夸奖妈妈:你一定很注意这个孩子的营养吧?喂得真好!我会莫名奇妙地想:其实是他自己很注意营养!

三、挑食的孩子到处有,不吃这个就换一样

不要说孩子,就是大人也总有挑食的吧,很多东西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你再怎么说我也不会去吃,谁管营养问题呀,吃东西口感应该是最重要的。吃饭是为了让自己得到一种满足感,本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可非要逼人家吃一些不爱吃的东西,就把一件本是快乐的事情变得痛苦起来。

我们家的孩子,个个都是挑食的主,有的只爱蔬果,有的只爱面食,有的只爱吃肉。拿老大来说,是水果连碰都不会去碰一下的,就算是水果蛋糕上的水果他都会拿掉再吃。老公有时会逼他吃掉,结果总是害他大哭一顿,边恶心着边把那块水果放嘴里,然后含半天,只要找到机会就去吐掉!

干吗呀?我的做法是把水果打成果汁,他的确不爱吃苹果,但他可能很喜欢喝苹果汁,就算他连苹果汁也不喝,他可能会喜欢别的东西。总之这个苹果所包含的营养成分,不一定只有吃苹果才能得到。不爱吃番茄,可以试试看番茄酱就着薯条吃。每个食物包含的营养成分都不同,但不是只有它才有,不吃这个东西换一个别的吧,妈妈们可不要钻牛角尖。

四、看电视、打游戏有错吗

我知道很多家长是不许孩子看电视和打游戏的,说是对眼睛有伤害。其实电视真的有这么可怕吗?现在都是LCD,其实辐射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吧?请问家长你自己每天要在电脑前坐多久?

放暑假的时候,3岁的儿子在家里看了两个月的电视,自学了所有的字母、数字和形状。其实现在的儿童节目大都很有教育意义,让他们在娱乐的同时学到东西其实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

至于打游戏,我们家老大7岁时才开始让他玩电脑,结果3岁的小三跟着玩,居然也可以玩得有模有样。看他的小手熟练地按着鼠标和键盘,我实在找不到理由不让他继续这样玩下去。通过打游戏让他思想集中起来,手指的灵活度也得到了提高,并且灵敏度也在加强。

所以我们家现在是三个孩子轮流玩电脑的,每人半小时,然后就去玩别的,等过一会儿轮到他再回来接着玩。他们开心,我也轻松(他们玩电脑时连亲妈是谁都不认识了),时间短也不会伤害到眼睛的!

五、向家人寻求帮助,给自己留一点时间吧

有了孩子并不等于给自己的生活判了死刑,你完全可以向妈妈、婆婆寻求帮助,让她们抽点时间帮忙看一下孩子,给你自己放个小假。以前我也担心孩子交给别人是麻烦人家,也觉得自己的孩子给人家我不放心。但记住,那是你自己的母亲,那是你老公的母亲,她们是比你更爱孩子的那些人,并且小小的帮忙她们一定都是非常乐意的。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间,每对夫妻都不能总被第三者打扰!

我们的做法是,周末把妈妈接来住,等孩子们都睡觉了,我就和老公一起去看一场电影,吃一顿好吃的,或者去酒吧跳舞。虽然有了三个孩子,但我们还是年轻人(至少心理上还是很年轻的);我们还是常常约会,要不感情会被现实生活冲得越来越淡。谁说结婚了就不需要浪漫呢?最近我们报了一个拉丁舞的学习班,每周末的晚上去学习,现在我们两个还是跳舞的好搭档呢!

综上所述,当了妈妈真的首先要做的是放松心情,淡定地看问题。很多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多看好的一面,不要太注意细节,保持一个好的心态。相信每个孩子都喜欢一个开开心心的妈妈吧。记住,我们是那个给他们爱的妈妈,不是那个万事只求最好的教导主任!有了孩子后的家庭并不是孩子最重要,相反那个作为妈妈的女主人才是带给全家快乐的源泉!

博主

小棒宝(张辉)

标签:育儿争执处理

分类:教子有方

父母育儿问题的争执要不要孩子知道

文/小棒宝(张辉)

曾以为小宝的语言敏感期基本过渡,谁知,看完了顺溜,小宝又是动不动“屁”呀“屁”的,很明显,他是故意的。或许是我们的微笑,表现出的态度有些纵容,导致他愈演愈烈,三句话里至少有一句就要缀上“屁”字。我实在很生气了,就大声地斥责他。可是宝爸来了一句:“这个妈妈总是反复无常……”

这句话迅速点燃了我的怒火,一下子,我的眼泪就下来了。我拍着桌子质问老公为什么不站在我这边,偏要和我唱对台戏。老公认为:“平时孩子说这种话,你还笑,还和他开玩笑。现在又训斥孩子,让孩子无所适从……”我们就这样争执起来。

小宝被姥姥拉到一旁坐着,可他一定是在听我们的对话。

果然,我们停下了,小宝对姥姥说:“我怎么刚刚听到有人在哭呀?”接着,他走到我身边,趴到我怀里,关切地问我:“妈妈,你在哭吗?你都是大人了,怎么还哭呀?是为了我吗?是因为挨批评了吗?”

我认为应该如实跟孩子说明我的情绪:“是的,妈妈在哭,妈妈觉得委屈就哭了。”小宝像个小大人一样:“妈妈,想哭就哭吧,难过呀,疼呀什么的,想哭就哭,不想哭就不哭(都是平时我说给他听的话)。”还补充道:“妈妈,对不起,我改了。你原谅我吧。”接着我告诉他训斥他的原因,改了妈妈就原谅他。小宝见我肯原谅他,就放心地笑了。

然后,他又像个协调员一样,走到爸爸身边,问:“爸爸,你为什么批评妈妈?是因为我吗(倒是很明白)?”爸爸是这样解释给他听的:“我认为妈妈的方式不对。不过谁都可能会犯错误……你觉得爸爸批评妈妈对不对?你有什么想法?”小宝想了想:“我觉得对……但是妈妈要是改了就应该原谅她(实在忘了他的理由了)。”

同时,小宝却产生了一个大大的疑问:“妈妈,大人怎么还会挨批评呀?”一晚上问了我好几次。当妈妈问小宝爸爸批评妈妈对不对时,小家伙又换了一副腔调:“不对,因为是小宝犯了错误,又不是妈妈错了,批评妈妈干什么呀?是不是?”哎,真是不由我不佩服小家伙的口才了。

以前,我们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两人也达成过共识——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论,更不能当着他的面争吵。但事实上,我们经常当着他的面争论、争辩。现在想想,每当这时候,小宝都能理性地关心一下爸爸,再关心一下妈妈。比如问爸爸:“爸爸,你为什么和妈妈吵架?”到底应该不应该当着孩子的面争论育儿问题?

通过小宝的表现,我感觉完全可以当着孩子的面争论、争辩关于他的事情,但绝不能争吵、彼此谩骂甚至诋毁。我认为优势在于:

(1)通过父母间适当的争论,孩子会了解到如何正确处理分歧。

当小宝问我们是不是在吵架时,我们会异口同声地告诉他,我们有不同的意见,我们是在讨论最好的办法。我们要努力想办法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这不是吵架。

小宝的老师说他很能坚持自己的想法,但是在团队合作时,还不太会让伙伴接受他的想法。通过他听我们的争论,或多或少都能了解到: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所持的观点都是不同的,要想达成一致,必须有一方做出让步。认为自己对,就要想办法让其他人接受;人家的合理我就接受。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方面的培养应该是必须的。

(2)通过聆听父母间的争论,孩子可以了解大人的想法,可以学会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对孩子坦言相告父母争论的观点,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看法。他认同哪一方的观点,为什么认同观点。这样一来,孩子也参与了讨论,针对他的说法,我们再加以解释,统一意见。不要看孩子年龄小,就以为他什么都不懂。3岁的孩子已经能听懂大人的意见了。在大人的争论中,孩子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我认为这将有利于孩子长大后的人际交往能力。

(3)父母间的争论,一定让孩子了解,出现争执并不妨碍我们的相亲相爱。

父母在对话时,声音一旦提高几度,孩子就会意识到父母在吵架。他们可能就会害怕、困惑、不知所措。但我曾经看到过有国外的专家认为:“对孩子来说,父母从来没有吵过架并不是值得庆幸的事情。孩子会因此而惧怕争吵,抱有错误的观念,认为和谐愉快的关系中不应有任何分歧,更不应该有任何争吵。当他们长大,不论是夫妻间还是朋友间,一旦观点不同,他们或者因为相信争论不能解决问题而掩盖自己的感受,或者在争论后拂袖而去,心中久久不能释怀。”

所以,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大人之间的相处,也会有生气的时候,也会有犯错的时候和被批评的时候,也必须有不得不让步的时候。我们争执的因果很清楚,我们不是在无理取闹。还要让孩子看到,争执时,我们的表情、情绪都不好,但问题解决了,爸爸妈妈就重归于好,大家仍然是幸福快乐的一家人。让孩子亲眼看到问题解决是最好的结果,他就会放心刚才发生的一切已经完全过去。

当然,我自认为,我们的家庭很和谐,所以小宝一直是个很有安全感的孩子,于是,面对我的眼泪,他能很冷静和理性。他信任父母对他的爱,他也信任父母之间的关系。基于这样的信任,我们才敢当着他的面争执。而且我们的度把握得还不错,相信不会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也欢迎朋友们发表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博主

芝麻巧巧

标签:絮叨作用

分类:教子有方

将絮叨进行到底的四大理由

文/芝麻巧巧

絮叨这个词和唠叨如出一辙,尤其和妈妈配在一起,几乎没有几个孩子会喜欢。记得曾经看到一个相关的调查,孩子最不喜欢妈妈做的几件事,其中之一就是“唠叨”。

彤彤2岁4个月了,一路陪彤彤走来,现在的我对于絮叨却有了新的认识。絮叨并不可怕,只要絮叨在点儿上,反而会带来很多好处。所以,现在的我理直气壮地絮叨着,遵循着该絮叨的时候绝不吝啬的原则,彤彤也非常受用地享受着妈妈的絮叨。盘点了将絮叨进行到底的四大理由。

1.絮叨让孩子更有安全感

从彤彤会坐起来,似乎可以听懂我的一些简单指令开始,每次离开彤彤身边,哪怕只有半分钟,我都会絮絮叨叨地告诉彤彤:“彤彤,妈妈去厨房一下,倒杯水,马上就回来啊。”一开始,彤彤对我说的意思不太理解,每次离开都会大哭。慢慢地,彤彤可以听明白一些了。我每次离开时一定要絮絮叨叨地说明:妈妈为什么要离开,什么时候回来。每次絮絮叨叨半天直到彤彤点头同意,我才会停止,然后放心地离开她。

彤彤10个月的时候,第一次可以自己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安静地等我3分钟,当我回来的时候絮絮叨叨地表扬了她很久。直到现在,我每次陪伴彤彤玩耍中途离开时,都是必须提前和彤彤说明要去干吗,什么时候回来,哪怕仅仅是去洗手间。得到彤彤的同意,告诉我“妈妈,你去吧”,或者说“好吧”,我才会离开。

也许是彤彤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分别,相信妈妈会如每次提前说好的时间内准时出现在自己的眼前。彤彤在每次和我分开的时候,很少恋恋不舍地大哭大闹。即便是我独自带她到1岁1个月,第一天上班的那天早上,彤彤的平静表现甚至让我有些小小的失落,但也让我很欣慰,彤彤是个安全感非常强的孩子。

2.絮叨让孩子感觉被尊重

彤彤4个月左右开始自己主动伸手去抓握身边的东西。从那时开始,每次从彤彤手里拿走东西,我都要经过彤彤的同意。稍大一些,我每次都和彤彤玩“和玩具拜拜”的游戏。很快彤彤习惯了这种方式,从她手里拿走任何东西,都要说服彤彤自己“拜拜”以后才可以从她手里拿走,直接拿走彤彤则会非常难过地大哭。

彤彤9个月时,一次奶奶没有与彤彤商量,将彤彤手里的一个玻璃杯一把抢走,彤彤立刻大哭起来。我知道后,把杯子又放回彤彤手里,然后对彤彤说:“彤彤,妈妈需要用一下这个玻璃杯,可以给妈妈用一下吗?”彤彤手里拿着玻璃杯,看看我,又看看玻璃杯,我轻轻地拿过来,然后对彤彤说:“彤彤,和玻璃杯拜拜好吗?”和刚才截然不同的是彤彤非常痛快地对玻璃杯摆手,拿开玻璃杯,彤彤再没有表示任何不高兴。对于小小的彤彤来说,玻璃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拿走她的东西是否经过她同意,即便再小的孩子也有需要得到尊重的要求。

3.絮叨创造更多沟通机会

父母不是圣人,所以难免会有负面情绪,难免会做错事情。做错事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放下自己的架子去承认错误。

彤彤2岁4个月,小小的她语言能力还没有发展到可以指责我们的程度,所以,很多时候,彤彤会用委屈的痛苦表达自己的情绪。其实,更多的时候,是彤彤自己都还没表示委屈,只要是我们意识到了就会及时赔礼道歉。

比如,某天彤彤拿起一样东西,我们大叫“彤彤别动”,然后发现彤彤往垃圾桶走去,这才意识到,彤彤其实是想把东西扔到垃圾桶。我们会立即道歉说:“对不起,妈妈不知道你要把东西扔进垃圾桶,你这么做非常好,是个很好习惯。妈妈对刚才说你非常抱歉,你可以原谅妈妈吗?”大部分时候,彤彤会立刻点头,然后我们会说:“那你亲妈妈一下,妈妈再亲你一下,表示你谅解妈妈,好吗?”每次道歉,我们都会用这个仪式表示最终的谅解。

这样的方式,虽然有些絮絮叨叨,但我们乐此不疲地进行着,彤彤在每次的原谅中更加理解我们。慢慢地,彤彤也学会了道歉。现在,时常听见彤彤对我们主动说“对不起,妈妈”,“对不起,爸爸”。道歉的絮叨让我们在更多沟通中互相理解。

4.絮叨的表扬更激励孩子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对彤彤的表扬局限在“你最棒”、“你真乖”、“好宝贝”、“乖孩子”等一系列三字经上。结果发现自己犯了个错误,其实,表扬是不能省事的,也需要絮叨的。

简单的表扬,虽然能暂时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但孩子不明白自己好在哪里,为什么受表扬,对孩子以后的行为没有引导作用,且容易养成骄傲、听不得半点批评的坏习惯。相反,具体的表扬,孩子更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更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

彤彤把书收回原位,我们会说:“你自己把书收拾得这么整齐,我真高兴!”彤彤打针表现得好,我们会说:“彤彤在打针的时候没有动,而且还忍住没有哭,彤彤真是一个勇敢的孩子,妈妈为你骄傲。”彤彤看完一遍动画片,如约自己主动关闭电视,我们会说:“彤彤可以看完一遍动画片自己主动关电视,妈妈非常高兴。”……絮絮叨叨的表扬让彤彤更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是正确的,由此,也让我们更加爱上了絮叨。

絮叨是一种生活习惯,是我们和孩子沟通的方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乐趣。为此,我宣布,要将絮叨进行到底……

博主

蒙妈

标签:争第一培养目标情商培养分类:教子有方

把女儿培养成普通人

文/蒙妈

最近新浪亲子博客推出了“如何面对只想得第一的孩子”的话题征文。据说有个叫金枭的12岁男孩,已经学习跆拳道6年,在此期间获奖无数,2006年—2010年连续5年成为中韩对抗赛的冠军得主,曾经获过12枚国际金牌,还被邀请去韩国跆拳道最神圣的国技院表演。然而,就是这样优秀的孩子,竟然说自己从没输过也输不起,而这也正是金枭妈妈的苦恼所在。金枭妈妈也曾劝过金枭只要开心、高兴就好,不要再凡事争第一,而金枭的回答永远都是:第一为什么不是自己,而是别人,自己一定要拿第一,不想拿第二。

面对如此要强、好胜、又输不起的孩子,我忍不住担忧起来了:这孩子一旦失败,会不会做出什么出格、极端的事情呢?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输不起”的孩子更让人忧虑!

那些因为成绩一时不佳而采取逃学、自闭,甚至自杀的中学生的事例还少吗?孩子不求上进,会让父母束手无策,但孩子太执拗于“第一”,家长们也会心存不安的。

家长们大多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作为培养孩子成才的口头禅,努力把孩子培养成自己希望的样子。可是,你们是否需要反思一下:也许你们有很多梦想没有机会实现,希望孩子能代替你们去实现,可那是你们的梦想,不是孩子的梦想,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诚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大多数家长的美好愿望,这本无可厚非。但在看了金枭的案例后,我的第一个感受就是:这孩子,活得真是太累了!于是,我就有了“把女儿培养成普通人”的想法。

也许,有人会纳闷:普通人还需要培养吗?现在,很多父母都急功近利,希望孩子学这个、学那个,恨不得学遍所有的乐器,掌握所有的技艺,拿下所有的考级……

记得当初给女儿取名的时候,舍弃了很多“鸿鹄之志”的名字,取了个普通的名字:“蒙蒙”。我们的初衷,就是希望孩子能“蒙受幸福”,生活得幸福就足已了!真的没有太多要求!

蒙蒙1岁的时候,就给她买了电子琴,当时就想让她玩玩来着,刚买回来的时候,小丫头可新鲜了,总是“琴不离手”的……当时,我们就想:这孩子以后说不准是“钢琴家”呢!可是,没多久,孩子就玩腻了,现在基本上连看的闲情都没有了!

原来,小孩子都是“三分钟热度”的!于是,我们又感叹:这孩子,也许不是弹钢琴的料!看看,我们做这些父母的,往往就是这么浮躁和武断……其实,蒙蒙这么大的小孩,正是玩闹的年纪!既然这样,我们何不让她好好地玩,快乐地生活呢?

所以,蒙蒙快1岁半了,我们从未带她参加过任何早教班,我们心里很坦然:只要女儿健康、快乐就行!事实也证明:蒙蒙的确是个快乐、健康的孩子!生长、发育、行走、运动等方面都不输给任何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甚至比那些参加早教班的孩子更活泼、聪明、健壮!

虽然她语言方面还有欠缺,但是我们不担心:因为爱因斯坦到2岁才会说话呢!而且,这孩子还懂得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懂得如何给别人带来快乐……这些都让我和蒙爸特别开心和骄傲!

作为一个菜鸟级辣妈,我有以下几个观点想和金枭的妈妈分享一下。

1.培养孩子良好的心态比争第一更重要

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金枭“永争第一”的豪情固然值得肯定和鼓励,但我想,当“只想争第一”成为一种负担的时候,孩子的内心其实是不快乐的!儿童早教专家冯国强老师也希望金枭的妈妈在教导儿子的时候要更多地引导他,不要一直保持争第一的心理,而要更多地体会去追赶和超越别人的另一番感觉。

所以,金枭妈妈,你一定要让孩子明白:良好的心态,才是面对一切荣辱、成败、胜负的精神支撑。每个父母都应该明白:世上是没有“常胜将军”的。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没有淡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没有坚强的内心支撑,那么,如果有朝一日,孩子输了,他还能接受吗?还能平静吗?还能微笑吗?所以,金枭妈妈,你更应该从这方面对孩子进行劝慰和引导。如果还行不通的话,那么,你可以请心理医生给孩子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

2.培养高情商的孩子比培养高智商的孩子更重要

郑渊洁老师曾说过:“20多年前,某大学的少年班家喻户晓。如今,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才。这些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他们或父母将人生的马拉松赛跑误判为短跑,拼尽全力赢在起跑线上后,后劲不足,最终败北,贻笑大方。”

是啊,“少年大学生”就是金枭应该借鉴的一面镜子。这些精英学生为什么在成年后没有取得眩目的成就?我想,这就是一个情商的问题了。

20世纪80年代,人们奉行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这个道理,在当今社会早已过时。要知道,在现今这个快速发展、激烈竞争的社会里,光有高智商是行不通的。因为,要想在这个社会生存,一定需要培养“高情商”。会交际,懂人情,善于沟通的人才能在职场生活中游刃有余。

如果说,高智商是学习的基石,那么高情商就是生存的法则了。智商是天生的,情商就需要后天的教育和培养。高情商的培养就需要父母正确地引导和教育了,其中,“挫折教育”就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了!因为,在挫折中,孩子才能更加强大、坚韧和豁达起来!有时想想,让孩子有挫败感,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吧?

3.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比什么都重要

大家都非常羡慕金枭,觉得金枭已经非常优秀了。金枭只有5岁半的时候就到韩国表演,被韩国的9段大师表扬,现在已是黑带3品。

金枭对自己要求非常高,除了努力刻苦练习跆拳道之外,金枭所有方面都要争第一名,金枭虽然经常参加各种跆拳道比赛但是学习成绩一直名列班级第一名。除此之外,金枭还学习架子鼓、街舞、双截棍,精力特别旺盛……看得出来,这样的金枭一定很忙很忙。

他达到了同龄的孩子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达到的成就和荣誉,但他却失去了普通孩子唾手可得的快乐童年!

现在,很多家长都会让孩子早早地参加各类学习班、培训班,如钢琴班、舞蹈班、书法班,等等。其实,应该适可而止。快乐的童年就那么一个,城里的孩子本来就早早地被扼杀了“童年”(3周岁就上幼儿园)。快乐健康地成长,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金枭妈妈,让孩子拥有自由、快乐生活空间吧!多劝劝孩子,多让孩子去大自然中走走,多让孩子接触下生活中的趣事……人,都是需要休息和储备的,身体才是学习的本钱,何况是孩子呢?

很多认识蒙蒙的人都会羡慕地说:“这孩子,将来肯定聪明!你们一定要好好培养啊!”每每那时,我们都会淡然一笑:“还是顺其自然吧!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心态才最重要!”

我想,人性或许都是贪婪的。人人都想出人头地,只想做个普通人的想法反而显得有些另类了!蒙蒙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做一个简单的、快乐的、幸福的普通人其实挺好的!

记得,儿童作家郑渊洁曾写过一篇《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文中,他这样写道: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

因为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致使起个大早,赶了晚集。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能赢得人生。赢在起跑线上,能输掉人生。欲将取之必先与之是大智慧。

俗话说: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孩子只要正确引导,善于雕琢,都可能成为“栋梁之材”的!所以,真的不必那么着急地让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赛跑人生”,这样的孩子迟早会累呆、累垮的!

所以,我会告诉孩子:人生除了“输、赢、胜、负”,还有很多种美好的感受和经历,这些都是人生的宝贵的经验和财富。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吧,这未尝不是一种获得和策略!

博主

天使筝筝

标签:放养圈养

分类:放养圈养话题

孩子,要“圈养”,更要“放养”

文/天使筝筝

现在的年轻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都是很上心的,因为一家一个宝贝,我们又都是新手妈妈,没有现成的经验,只能在育儿过程中慢慢摸索。

时下对于孩子的教育提法很多,有“男孩穷养,女孩富养”的说法,也有“圈养”和“放养”的说法。穷和福是没有标准的,况且咱这种普通的工薪阶层,也着实谈不上“富养”,但是“圈养”和“放养”却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圈养”和“放养”不是完全划清界限的,我觉得孩子要“圈养”,更要“放养”。

“圈养”和“放养”都各有利弊,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规则,如果超出了范围,那都会适得其反的。

“圈养”过度带来的直接危害就是:会过分地限制孩子的自由。因为担心孩子做不好和不安全,这也不允许,那也不允许,对孩子过分保护,使孩子从小在温室中长大,没有自己的主见,事事都要听从父母的建议,生活圈子狭小,而且经受不起挫折。还会造成与人格格不入,不懂得与人相处等,对孩子性格发展很不利。

很多家长,也包括我自己,常常以“要保护孩子”为借口,对孩子实施着“圈养教育”。比如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会因为怕孩子烫伤而剥夺了孩子自己倒水的机会,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给孩子讲解他现在不能自己倒水的原因:水很热,他现在年龄小,不小心容易烫伤,所以还不能自己倒水,等大了就可以自己来操作。这样孩子明白了道理,以后就会注意,不会趁着妈妈不注意时自己去尝试,也就会避免危险的发生。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圈养”的孩子,也许身体很健康,但思维和经历却是单调和苍白的,少了孩子应有的生气和活力,少了应有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求欲。这样的孩子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在“圈养”的同时也要学会“放养”。

“放养”顾名思义就是给孩子自由,让孩子充分发展。“放养”的坏处在于:如果过度就会造成孩子目中无人,以自我为中心。“放养”需要父母更加细心地引导,给孩子把握好度,让孩子在安全和有规则的环境下成长,该遵守的规则一定要遵守,否则就会造成孩子不服从管教,以自我为中心,这样在孩子长大后会更加难以管束。

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基本都差不多。那个时候物质生活相对比较匮乏,父母通常都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照顾我们,所以大家的童年都是带着钥匙上课,回家后也可以自己做简单的饭菜、洗衣等。童年的玩具很少,几乎都是和同学一起在外疯玩着踢毽子、跳皮筋等游戏。

我们的童年可以说是无法选择的“放养”。因为这种“放养”不是父母用心在养,而是无规划地自由去养。现在我们提倡的“放养”有了新的内涵,是我们年轻的父母在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后,给孩子提供爱和自由的情况下提倡的“放养”。这种“放养”是一种有目的、有规划的养育。

“放养”的孩子可以在父母的引导下自由地呼吸大自然中清新的空气,在游玩的过程中学习观察、学习表达,边玩边学。这种“放养”是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办到的事情,我们做父母的都应该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去探索。

从孩子学走路,学说话,自己吃饭,自己洗简单衣服,自己刷牙……开始,都放手让孩子自己学着做,我们给予及时的表扬,让孩子进步更快。但是在让孩子做尝试的情况下,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保证孩子的安全,比如有的滑梯之类的攀岩器械,如果孩子年龄较小,可以在父母帮助下进行尝试,等孩子熟练掌握了攀爬的技能之后,再完全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耍。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为了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难忘的童年,对孩子,要“圈养”,更要“放养”。

孩子,要“圈养”,这是因为孩子年龄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都不足,对外界的事物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要给孩子一个快乐充实的童年,我们必须抽出时间、腾出空间,去陪伴孩子、爱护孩子,教会孩子生存和生活能力。

孩子,更要“放养”,这是因为孩子年龄小,必须要融入自然,必须要亲身去经历和磨炼,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能力,才能健康成长,才能体会到生活的甜酸苦辣,从而慢慢地长大。作为父母,我们应该适当放手,给孩子成长的自由空间,陪着他慢慢欣赏一些美好的事物,慢慢去做该做的事情,而且允许孩子做错和失败,从错误和失败中让孩子吸取教训和教训,直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