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外名家修养教育格言与故事
12507600000007

第7章 修养教育格言修养(6)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中〕《孔子家语·在厄》

君子可招而不可诱,可弃而不可慢。〔中〕王逋:《文中子·礼乐》

土能浊河,而不能浊海;风能拔木,而不能拔山。〔中〕罗隐:《两同书·厚薄第五》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周敦颐:《爱莲说》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中〕余靖:《武溪集·韶州月华禅师寿塔记》

见势不趋,见威不惕。〔中〕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一个人不管男女,不管老幼,不管何种职业,堂堂血肉之躯,生长在天地间,应该有一股凛凛正气。〔中〕朱伯儒:《心灵这样沟通·致莉莉》

死多么美啊,当我们为了祖国,为了祖国的自由献出了自己!〔古巴〕何塞·马蒂:《伊斯玛艾丽约》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中〕《吕氏春秋·季冬纪·诚廉》

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中〕桓宽:《盐铁论·地广》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中〕陆机:《猛虎行》

玄蝉之洁饥,不愿为蜣螂之秽饱。〔中〕葛洪:《抱朴子·广譬》

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中〕陈寿:《三国志·魏书》

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兰可播而不可失其馨,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金可销而不可易其刚。〔中〕刘昼:《刘子·六质》

大丈大宁可玉碎,不能瓦全。〔中〕元景皓:《北齐书·元景安传》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中〕孟郊:《赠别崔纯亮》

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中〕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猛石可裂不可卷,义士可杀不可羞。〔中〕李朝威:《柳毅传》

男儿自有守,可杀不可苟。〔中〕梅尧臣:《古意》

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之如归。〔中〕欧阳修:《纳国论》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中〕李清照:《乌江》

铁可折,玉可碎,海可枯。不论穷达生死,直节贯殊途。〔中〕汪莘:《水调歌头》

在命运的颠沛中,最可以看出人们的气节。〔英〕莎士比亚:《特罗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正义

世上没有比正义更伟大更神圣的美德。〔英〕艾迪生:《旅行记》

在一切美德中,正义是最有助于人类的共同福利的。〔法〕卢梭:《爱弥儿》

对不公正的豁免权永远掌握在正义之手中。〔波兰〕斯坦尼斯拉夫·莱克:《粗糙的想法》

受苦并不是恶,因为忍耐可以战胜一切,世界上只有一个善,那就是正义。〔俄〕屠格涅夫:《普宁与巴布林》

正义和善良一定会战胜邪恶,这是永恒的、绝对的必然。〔苏〕谢·斯米尔诺夫:《布列斯特要塞》

从外貌看来,人最高贵,狗最低贱。但圣人认为:重义的狗胜于不义的人。〔波斯〕萨迪:《蔷薇园》

多行不义,必自毙。〔中〕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

万事莫贵于义。〔中〕《墨子·贵人》

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中〕荀况:《荀子·王制》

人而无义,唯食而已。〔中〕《列子·说符》

坚甲利兵不足以为武,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由其道则行,不由其道则废。〔中〕韩婴:《韩诗外传》

天下大利也,比之身则小;身之重也,比之义则轻。〔中〕《淮南子·泰族训》

仁义,理之本也。〔中〕吴兢:《贞观政要·公平》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中〕冯梦龙:《警世通言》

正义的力量在于判断的坚决和无畏,反之,不义的结果则是对不幸的恐惧。〔古希腊〕德谟克利特:《著作残篇》

正义单靠精神上相信是不够的,它得靠非精神方面的证实,也就是靠法律的认可。〔英〕狄更斯:《德鲁德疑案》

正义和善是分不开的,换句话说,善是一种无究无尽的力量和一切有感觉的存在不可或缺的自爱之心的必然结果。〔法〕卢梭:《爱弥儿》

一个人一切行动都以公益为目标的时候,就是正义的。〔法〕爱尔维修:《精神论》

正义是有愤怒的,并且正义的愤怒是一种进步的因素。〔法〕雨果:《悲惨世界》

正义是对已确立的非正义的制裁。〔法〕法朗士:《克兰克比耶》

力量属于正义。〔苏〕高尔基:《意大利的童话》

正义是永恒的太阳,世界无法拖延它的到来。〔美〕菲力普斯:《演说集》

正义是我们从千百年的颠沛中学来的,是在战争、瘟疫、饥荒、地震及其他天灾之后学来的。〔巴基斯坦〕阿卜杜拉·侯赛因:《悲哀世代》

外侮愈烈,众心愈坚。〔中〕梁启超:《暴动与外国干涉》

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中〕扬雄:《法言·修身》

有些正义的行为反而败坏了作出正义行为的人们。〔法〕儒贝尔:《格言集》

用一双干净的手和一颗纯洁的心去战斗,用自己的生命去发扬神圣的正义,这真是优美的事情。〔法〕罗曼·罗兰:《超越混战》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不要不忘平生之言。〔中〕《论语·宪问》

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中〕荀况:《荀子·子道》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中〕《礼记·曲礼上》

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中〕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不饮浊泉水,不息曲木阴。所逢苟非义,粪土千万金。〔中〕白居易:《丘中有一士二首》

无义而生,不若有义而死;邪曲而得,不若正直而失。〔中〕王定保:《唐摭言》

正义所在,舍命去做,愈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愈是显出人格的伟大。〔中〕范文澜:《大丈夫·凡例》

正义是不能一点一滴地要求或讨价还价的。正义要拆出一切去夺取,即使毁掉世界也在所不措。〔西班牙〕伊巴涅斯:《不速之客》

正义的手,快把罪恶从它的高位向下挥击,这只手,不应为了贪婪或者畏惧而稍稍姑息。〔俄〕普希金:《自由颂》

见义不为,无勇也。〔中〕《论语·为政》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中〕《论语·达而》

死而不义,非勇也。〔中〕左丘明:《左传·文公二年》

义之所在,身虽死,无憾悔。〔中〕《战国策·秦策三》

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中〕荀况:《荀子·王霸》

以仁为富,以义为贵。〔中〕裴松之:《三国志注·魏书·文帝纪》

临危不顾,视死如归,可谓勇蹈义矣。〔中〕《隋书·诚节传》

见难而无苟免之心。〔中〕魏徵:《群书治要·体论》

远见

有头脑的人应当事先看清事情的结果,然后才去做那件事情。〔古希腊〕伊索:《伊索寓言》

有所预知就能有所防备。〔古希腊〕普卢塔克:《断片》

即使预测将来无法完全正确,但“远见”仍是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英〕雷伊·杰第斯:《管理大师如是说》

人的一生建立在预见之上。〔俄〕契诃夫:《补遗》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中〕《论语·卫灵公》

知难而有备,乃可以逞。〔中〕左丘明:《左传·成公元年》

事至而后虑者,谓之后,后则事不举;患至而后虑者,谓之困,困则祸不可御。〔中〕荀况:《荀子·大略》

人常虑危乃不陷危,常虑患则不及患。车行险峻而仆于平地者,慎于难而忽于易也。〔中〕余继登:《典故纪闻》

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贻后日之忧者。〔中〕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中〕《周易·系辞下》

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中〕《商君书·更法》

见其可利也,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中〕荀况:《荀子·不苟》

利虽倍于今,而不便于后,弗为也。〔中〕《吕氏春秋·恃君览·长利》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无形。〔中〕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中〕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兴必虑衰,安必思危。〔中〕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识远者贵本,见近者务末。〔中〕葛洪:《抱朴子·博喻》

谋者谋于未兆,慎者慎于未成。不困在于早虑,不穷在于早豫。〔中〕武则天:《臣轨下·慎密章》

不能真正看清楚现实生活的人也一定是看不见真正的将来的。〔中〕胡绳:《从“不满”说起》

眼光浅近的人往往会把黑白混淆起来。〔英〕莎士比亚:《雅典的泰门》

当预言成为历史时再去研究它们吧。〔英〕托马斯·布朗:《基督教真谛》

在错误的所有形式中,预言是最不需要代价的。〔英〕乔治·艾略特:《米德尔马克》

要能够预见未知的事,我们必须从研究已知的事开始。〔法〕左拉:《实验小说》

预见是一种梦境,事件把我们从这种梦境中唤醒。〔法〕瓦莱里:《不好的想法》

现实并不总是跟预见恰恰相符的。〔阿根廷〕博尔赫斯:《秘密的奇迹》

以所见可以占未发,睹小节固足以知大体。〔中〕刘向:《说苑·尊贤》

衰飒的景象就在盛满中,发生的机缄即在零落内;故君子居安宜教操一片心明虑患,处变当坚百忍以图成。〔中〕洪应明:《菜根谭》

我们革命,要收国强民富的大利益,眼光便要远大,要为十年百年之后来打算,不要为眼前来打算。〔中〕孙中山:《国民党员不可存心做官发财》

以过去和现在的铁铸一般的事实来测将来,洞若观火!〔中〕鲁迅:《南腔北调集》

丧失远见的不是那些没有达到目标的人们,而往往是从目标旁溜过去的人们。〔法〕拉罗什福科:《道德箴言录》

务实

为学从切实处下手,自不落空。〔中〕王豫:《蕉窗日记》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中〕《汉书·河间献王传》

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中〕荀悦:《申鉴·俗嫌》

举大体而不论小事,务实效而不为虚名。〔中〕苏轼:《贺扬龙图启》

华而不实,耻也。〔中〕《国语·晋语》

扫除习气,专务笃实,乃成大德。〔中〕梁启超:《湖南时务学堂学约》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中〕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千虚不如一实。〔中〕冯梦龙:《警世通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史记·李将军列传赞》

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中〕《礼记·表记》

我要一步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中〕朱自清:《朱自清文集》

百闻不如一见。中国谚语

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处着脚,若稍慕虚名,便成伪果;讲道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若稍计功效,便落尘俗。〔中〕洪应明:《菜根谭》

言之非难,行之为难。故贤者处实而效功,亦非徒陈空文而已。〔中〕桓宽:《盐铁论·非鞅》

所谓求实精神,换句话说,就是内心不存在任何偏见。它是一种不被自己的利害关系、自己的感情、知识以及成见所束缚的实事求是看待事物的精神。〔日〕松下幸之助

实干、劳作,是可靠的财富。〔法〕拉封丹:《拉封丹寓言》

一切时髦的东西都会过时,所以倘若你追求时髦,那么你老了以后,就会变成一个谁也不肯信任的、徒有外表的人。〔德〕舒曼:《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

天空的老鹰,不如手里的麻雀。〔西班牙〕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切实苦干的人往往是不高谈阔论的,他们惊天动地的伟业显出了他们的伟大,可是在筹划重大的事业的时候,他们是默不作声的。〔俄〕克雷洛夫:《克雷洛夫寓言》

行动不一定每次都带来幸运,但坐而不行,一定无任何幸运可言。〔英〕伊萨克·狄斯里梨:《罗歇雅》

大而化之的想法和狂妄的念头,总不免要大倒其霉。〔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思想活跃而又怀着务实的目的去进行最现实的任务,就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事情。〔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华而不实,耻也。〔中〕《国语·晋语》

无实之名,祸之门也;无名之实,福之基也。〔中〕潘府:《素言》

古之人以名为羞,以实为谦,不务服人之貌,而思有以服人之心。〔中〕王安石:《君子斋记》

实者,不说大话,不悦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如此可以少正天下浮伪之习。〔中〕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

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以终。〔中〕华罗庚:《中外格言》

一切时髦的东西都会过时,所以倘若你追求时髦,那么你老了以后,就会变成一个谁也不肯信任的、徒有外表的人。〔德〕舒曼:《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

切实苦干的人往往是不高谈阔论的,他们惊天动地的伟业显出了他们的伟大,可是在筹划重大的事业的时候,他们是默不作声的。〔俄〕克雷洛夫:《克雷洛夫寓言》

不论做什么事情,最重要的是要有一股子干劲和实际行动。人之为学,须是务实,乃能有进,若这里工夫欠了分毫,定是要透过那里不得。〔中〕曹端:《语录》

见处贵透彻,行处贵著实。〔中〕张岳:《杂言》

扫除习气,专务笃实,乃成大器。〔中〕梁启超:《湖南时务学堂学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