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中外名家修养教育格言与故事
12507600000018

第18章 修养教育故事(10)

从前,一户农家有个顽劣成性的孩子,读书不成,反把老师的胡子一根根都拔下来;种田也不成,一时兴起,把家里的麦田种得七零八落。稍大点后,他每天只知道跟着狐朋狗友做些偷鸡摸狗的事。

他的父亲,一位老实的庄稼人,实在看不下去儿子的所作所为,就呵斥了他几句。谁知他不服,反而破口大骂父亲。父亲不得已,操起菜刀吓唬他,没想到儿子冲过来抢走菜刀,一刀挥去,竟然把父亲的右手砍掉了。

世事变迁,他后来成了将军,起豪宅,娶美妾,多少算有身份的人,要讲点面子。于是,他把父亲置在后院,却一直冷漠地对待父亲。不仅如此,他还开口闭口“老狗奴”地叫,他自己则夜夜笙歌。父亲连喝一口水都得自己动手,他用残缺的手臂拎着水桶到井边吃力地打水喝。

邻居们见了,纷纷说:“这种逆子,雷怎么就不劈了他?”

也许真是“恶有恶报”吧。一天夜里,将军的仇家来寻仇,一直杀入内室。大宅里,那么多的幕僚、护卫转眼间都逃了个精光,眼看将军就要死在刀下。突然,老人从后院冲了出来,用唯一完好的左手死死地握住了刀刃。老人的苍苍白发,还有他那不顾命的彪悍劲儿,震慑住了刺客。老人便趁这刻的间歇大喊:“儿啊,快跑,快跑呀!”

老人从此双手俱废。

三天后,在外逃亡的儿子回来了,他径直走到三天来不眠不休、翘首企盼他归来的父亲面前,扑通一声跪下,含泪叫道:‘爹——”

第一刀为他,第二刀还是为他,只因他是老人的儿子。

自己开门

那年我5岁,那晚寒风凛冽。已经记不清到底因为什么惹父亲发脾气了,只记得他一怒之下把我拎到了街门外,一句话也不说就插上了门闩。

街门外漆黑一片,寒风刮到脸上,又冷又疼。站在黑暗中,奶奶常讲的专吃小孩的黑狸猫,爷爷见到过的拐卖小孩的老疯人,还有村里我最害怕的屠夫,所有这些可怕的东西一瞬间从四面八方涌来。也就在我最害怕的那一刻,邻居家的狗不知为什么歇斯底里地叫起来,我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以往,不管因为什么原因遭到父亲的训斥,只要我一哭,奶奶就会护着我。我以为这次我的哭声依然能招来奶奶。但是,嗓子都快哭哑了,依然没有听到奶奶的脚步声,只听到父亲的吼声:“就会哭,今天没人给你开门。”

父亲的话让我明白哭已经无济于事,如果奶奶已经被父亲说服,那么家里就没人敢给我开门了。

想到这里,我止住哭声,开始使劲儿推门。那时候街门是两扇对开的,使劲推能推开一个小缝,伸手就能够到门闩。我使出吃奶的力气推门,并把手伸进去,够到门闩,一点一点地挪动,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门终于被我弄开了。我站在院子里,看到奶奶、父亲、母亲,还有脸上淌着泪的小姑,都站在门边望着我。

长大后才知道,那晚奶奶并不是没听到我的哭声,小姑已经走到门后,母亲因为此事和父亲吵了起来。但是父亲阻挡了所有人对我的援助,他说:“让她自己开门进来。”

也正是那晚的独自开门,让我渐渐独立起来,也让我明白:任何人的帮助只能是一时而不是一世,想回家,必须自己开门。

农夫救儿子

从前,有一位老农夫,经常和他的妻子带着小孩子在地里劳动,每次干活时,他们总是让孩子在离地不远的一块大石头旁边玩耍。

一天,他们与平时一样,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从森林里出来一只大猩猩,偷偷地把孩子抱走了。当他们听到孩子的哭喊声时,猩猩已经抱着孩子逃进了森林里。夫妻俩拚命地追赶。可是,追了一整天,还是不见孩子的踪影。正在失望的时候,忽然,他们看见不远的地方有一间小茅屋,便走了过去。原来屋子里堆满了蚕丝,一位白发鬓鬓的老人正在专心致志地整理那些乱蚕丝。老人看见他们进来,便对他们说:“你们看,我这么多的蚕丝,乱成一团,我年纪大了,手脚也不灵便,什么时候才能整理完呢?请你们帮帮我的忙吧!”虽说老两口找小孩奔波了一整天仍无下落,现在已经筋疲力尽,而且心急如火,但他们看见这位孤苦伶仃的老人,心里不由自主地一阵难受,就默默地坐下来帮老人整理蚕丝。

理完后,老人漫不经心地问他们:“你们上哪去?”

老农夫回答说:“猩猩偷走了我们的孩子,我们是来寻找孩子的。可是,找了一整天也没见孩子的影子,真急死人!”

老人说:“你们别着急,我一定想办法帮助你们把孩子找回来!”

老农夫听了很高兴,马上和他的妻子给老人跪下,磕了三个响头,恳求老人尽快替他们想办法。

老人同情地说:“刚才你们帮了我的忙,我也要报答你们的。不过,现在已经天黑了,你们先在这里过夜,明天早上一定将孩子找回来。”

第二天清早,老人告诉农夫说:“我给你们三个罐子:一个能冒火,带来熊熊烈火;一个能扬尘,造成飞沙走石;另一个能使日月无光,天昏地暗。”

老人用手指着屋外继续说:“你们沿着这条路走,一直走到一条干涸的河边,你们就停下来。那时,你们可以看到河的对岸有一棵大树,大树下有许多猩猩在玩耍,你们的孩子就躺在大树旁边的大石头底下。”

农夫急忙地问:“那么,我们如何去救孩子呢?”

老人说:“你们不用担心。到了河边,看见孩子后,你们抱起来就走,猩猩追赶你们时,这三个罐子就会起作用。”

农夫问:“如何使用罐子呢?”

“先抛出冒火罐,如果不行,再抛出扬尘罐,如果仍不行,再抛出最后一个罐,就这样,你们放心地去吧!”

农夫和他的妻子高兴地谢别了老人,沿着他指引的道路走去。

到了干涸的河边,他们果然看见一棵大树下有许多猩猩,他们的孩子正躺在猩猩旁边的大石头底下。他们按照老人的嘱咐,壮着胆子,偷偷地走到孩子的旁边,冷不防地抱着孩子就跑。猩猩看见了他们,一个个飞也似地追赶上来,越追越近,眼看猩猩就要追上他们了。突然,农夫想起了老人的嘱咐,抛出冒火罐。罐子里冒出熊熊烈火,把追赶的猩猩烧伤了,但它们还是拚命地往前跑。看见这种情况,农夫又抛出扬尘罐,顿时风声大作,飞沙走石,可是仍然不起作用。眼看他们又被追上了,农夫和他的妻子腰酸腿痛,差点儿跑不动了。正当农夫束手无策的时候,妻子大声地喊着:“赶紧抛出第三个罐子,也许还可以救救我们!”农夫听见喊声,立刻抛出第三个罐子,骤然间,日月无光,天地一片黑暗,猩猩们看不见路了,只好跑回森林里去了。

农夫和他的妻子领着孩子安全地回到了家,过着幸福的生活,但他们仍念念不忘那位好心的老人。后来,他们领着孩子去森林中答谢救命恩人时,却哪里还有茅房和老人的影子,原来,老人是一位神仙。

最美味的泡面

他是个单亲爸爸,独自抚养一个七岁的小男孩。每当孩子和朋友玩耍受伤回来,他对过世妻子留下的缺憾便感受尤深,心底不免感到阵阵悲凉。

这是他留下孩子一个人在家,自己出差当天发生的事。

因为要赶火车,没时间陪孩子吃早餐,他便匆匆离开了家。一路上担心孩子有没有吃饭,会不会哭,心老是放不下来。即使抵达了出差地点,也不时打电话回家。

可孩子总是很懂事地要他不用担心。然而因为心里牵挂不安,他便草草处理完事情,踏上归途。回到家时孩子已经熟睡了,他这才松了一口气。旅途中的疲惫,让他全身无力。正准备就寝时,突然他大吃一惊:棉被下面,竟然有一碗打翻了的泡面!

“这孩子!”他在盛怒之下,朝熟睡中的儿子的屁股一阵狠打。

“为什么这么不乖,惹爸爸生气?你怎么这样调皮,把棉被弄脏了?要谁给洗?”这是妻子过世之后,他第一次打孩子。“我没有……”孩子抽抽咽咽地辩解着,“我没有调皮,这……这是给爸爸吃的晚餐。”

原来孩子估计了爸爸回家的时间,特地泡了两碗泡面,一碗给自己吃,另一碗留给爸爸。因为怕爸爸那碗面凉了,所以放进了棉被底下保温。爸爸听了,一语不发地紧紧抱住了孩子,看着碗里剩下那一半已经泡得发胀的泡面说:“啊!孩子,这是世上最……最美味的泡面啊!”

播种希望的种子

小时候,我每年夏天都要随父母去内布拉斯加州的爷爷那里。

我记忆中的爷爷弯着身子,瘸着双腿。听爸爸说,爷爷年轻时很英俊,很能干,他做过教师,26岁时就当选为州议员了,正当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得了严重的中风。

宽阔的原野,高高的草垛,哞哞的牛叫,清脆的鸟鸣,使我流连忘返。“爷爷,我长大了也要来农场,种庄稼!”一天早上,我兴致勃勃地说出了我的愿望。

“那,你想种什么呢?”爷爷笑了。“种西瓜。”

“晤。”爷爷棕色的眼睛快活地眨了眨,“那么让我们赶快播种吧!”

我从邻居玛丽姑姑家要来了五粒黑色的瓜子,取来了锄头。在一棵大橡树下,爷爷教我翻松了泥土,然后把西瓜子撒下去。忙完这一切,爷爷说:“接下去就是等待了。”

当时我并不懂“等待”是怎么回事。那个下午,我不知跑了多少趟去查看我的西瓜地,也不知为它浇了多少次水,把西瓜地变成一片泥浆。直到傍晚,连西瓜苗的影子也没见着。

晚餐桌上,我问爷爷:“我都等了整整一下午了,还得等多久?”

爷爷笑了:“你这么专心地等待,也许苗儿会早点长出来的。”

第二天早晨,我一醒来就往我的瓜地跑。咦!一个大大的、滚圆滚圆的西瓜正瞅着我笑呢!我兴奋极了,我种出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了!

稍大些,我知道这个西瓜是爷爷从家里搬到瓜地里的。尽管这样,我并不认为那是一种游戏,慈爱的爷爷不是在哄骗孙子,而是在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心里适时播下了一颗希望的种子。

幸福的感觉

小时候,奶奶体弱,父亲多病,弟弟瘦小,我们一家四口,蜗居在一小间破旧的茅屋里,年复一年地挣扎在温饱线下。好不容易挨到上学的年龄,父亲暗地里咬咬牙,一发狠,把我送进了村小学。那时,我对幸福的理解便是,有一顿饱饭吃,有一件新衣穿,或者在寒冷的冬日倚着墙角烤一烤温暖的阳光……特别是花2分钱买一根棒棒糖,便能噙到满口的幸福和舒畅。

记得有一次,奶奶从集市上回来,老远就高兴地将我喊过去,满面笑容地从怀里掏出一个不小的苹果,兴奋地说:“快去,分给弟弟一半。”那天,我和弟弟过得温馨而灿烂,我们觉得自己拥有了无法比拟的幸福。

后来,我从一个熟人的口中得知,那天他看见我奶奶从街角捡起了一只红苹果。说者的语气多少有些不屑,可在那物质极度匮乏的贫穷年代,奶奶从地上捡起一只诱人的苹果,用清水洗净后自己不舍得吃,揣着带回来给我们兄弟。这是一种多么无私的爱啊!

20多年过去了,奶奶的坟头早已是几度春草枯荣,可在我的心灵深处,一触及这桩往事,总会荡漾起爱的涟漪,幸福之感萦绕心间。

感受亲情

每当清晨,阳光照进我的卧室,映照着床头柜上镜框里一位老爷爷给我治病的动人情景。

那是暑假里的一天,天气十分炎热,没有一丝风。我和爸爸妈妈乘游艇去游古城岳阳的洞庭湖。800里洞庭湖波澜壮阔,水天一色,在宽阔的湖面上不时还有一只只雪白的鸳鸯在互相追逐嬉戏。在蔚蓝色的湖中间还有一座青翠、碧绿的小岛,这就是驰名中外的君山。远远望去,犹如一个洁白的银盘中盛着一只碧绿的青螺。

面对这美丽的景色,我却无心观赏。因为我在船上中了暑,趴在船舷上不停地呕吐,难受极了。看见我那苍白的脸和脸上那豆儿大的汗珠,爸爸妈妈十分焦急,但又束手无策。

这时从客舱里走出一位老爷爷,和蔼可亲。面带微笑地向我走来,亲切地问我:“小朋友,你怎么了?”

我有气无力地说:“我呕吐,心里难受极了。”

老爷爷笑笑说:“没关系,可能中暑了。来,我给你看看。”说完他从包里掏出一个药瓶,用手抹上药膏,仔细地在我手臂上、手心里轻轻地揉搓。后来老爷爷又分别在我耳朵、肚子、背上抹了药膏。这时我觉得全身轻松,心里舒服了许多,病情大有好转。

看到他那忙碌的身影和微笑的面容,妈妈和爸爸急忙上前道谢。我问老爷爷:

“您是从哪里来的?”

只见他笑笑说:“我是从台湾到祖国大陆来旅游的。”

“什么?您是从台湾来的!”我不禁说了一句,“台湾老爷爷也是这么慈祥,这么和蔼可亲!”

听了我的话,台湾老爷爷又爽朗地笑了!他那爽朗的笑声好像一股暖流涌进了我的心里。我被这种海峡两岸人民的亲情感动着,眼中含着欢欣和幸福的泪花。我感激地依偎在老爷爷的身边。这时候只听“咋嚓”一声,原来爸爸用相机拍下了这感人的场面。

正当我抬起头还想再感谢这位老爷爷时,只见他正走进船舱,越走越远了。我望着湖边那一艘艘远航归来的帆船和客轮心里默默祝愿:愿祖国早日统一,愿我能再次见到那位慈祥的台湾老爷爷。

奶奶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使自己有归宿感的亲人,这样的人多数是母亲或伴侣,而我却是奶奶。

记得在中学的时候,无论学习多忙,每周我都要到奶奶家住一宿。一进屋,奶奶就要拿出给我留的吃的,或是糖饼,或是水果。然后就唠唠叨叨地讲着旧得发黄的故事。晚上,我毫无例外地与奶奶睡在一个被窝,气得姑姑直叫。尽管我已十几岁,可我还是像个小猫一样,蟋缩在奶奶的怀中,摸着奶奶稀松而柔软的乳房。奶奶把手拿下来,我又故作睡着放上去,甜甜地睡到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