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自然奇观
12506200000035

第35章 世界第一大峡谷

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东西两端,分别耸立着两座高峰:西端是8125米的南迦帕尔巴特峰,东端是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这两座高峰的外侧,分别被两条大河所围绕,并且都形成了奇特的马蹄形大拐弯(西端为印度河上游大拐弯,东端为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同时还都形成了世界级的大峡谷。有的大峡谷中的马蹄形大拐弯。

大峡谷地区典型的由极地到亚热带的垂直温度带分布。

地质学家把它们比喻为喜马拉雅山东西两端的两个“地结”,它们就像两颗巨大的钉子一样,将一条高大的山脉,悠悠然挂在高原的南端,并将欧亚板块紧紧地钉在印度板块之上。

为什么同一山脉的两端会有两座山峰对峙、遥相呼应,并且几乎对称地被两条大河深切围绕?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1994年,科学家们利用航测地形图、航空照片和卫星影像图,以南迦巴瓦峰为基点,跨越大峡谷,与对岸的加拉白垒峰(7234米)在南北、东西方向各作剖面,进行分析和测量,并把实地考察结果和计算数据对照订正。计算结果表明:切开喜马拉雅山、急泻在青藏高原东南斜面上的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峡谷,平均深度为5000米以上,最深处达5382米;大峡谷由派区到边境线上的巴昔卡,总长为496千米。

测绘专家和水利资源学者在大峡谷进口处设立基准点。

这个结果意味着一项新的世界纪录的诞生——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最长海拔最高的河流大峡谷!它比此前认为的世界第一深的秘鲁科尔卡大峡谷还深2000多米;比世界最著名的美国科罗拉多峡谷要深3000多米。

大峡谷中最险峻、最核心的地段,是从派区的大渡卡到墨脱县的邦博,长约240多千米。作为大峡谷的腹地,长期以来,它一直对人类充满了诱惑。

1993年秋天,中、日两国联合对大峡谷进行探险考察,两名争强好胜的日本人,没有听从中国科学家的劝告,执意下江试漂,结果一下水就被冲进激流,湍急的江水很快就把船掀翻,一名日本人侥幸爬上岸,而另一位叫武井义隆的日本人却消失在滔滔的江水中……面对激流澎湃的江水,面对危岩耸立的幽深峡谷,日本人感慨地称这段大峡谷是“人类最后的秘境”。

一位叫沃德的英国探险家,声称自己曾到过大峡谷腹地。他在《藏东南考察记》里,生动地描绘了他深入大峡谷腹地后所看到的奇丽景色。他提到了在大峡谷中发现的两条大瀑布(在大江的主干上生成大瀑布很少见):灿烂的阳光照耀着它们,飞落的瀑布上升起了美丽的彩虹。沃德将瀑布命名为“虹霞瀑布”,还摄下黑白照片作为证明。

“虹霞瀑布”真的存在过吗?据当地门巴族老人说:这里过去的确曾有两条河床大瀑布,就在白马狗熊下方到大拐弯顶端岗朗之间的峡谷河床上,瀑布周围还有温泉。当地人曾在那里修了座寺庙,人们常到此沐浴、拜佛。站在寺庙上,往下看是虹霞瀑布,向上则可眺望南迦巴瓦峰上挂下来的冰川和郁郁的林海。但是,随着1950年的大地震,这一切都消失了。

1998年10月,中国科学探险考察队首次徒步全程穿越大峡谷核心河段,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考察队进一步弄清了大峡谷核心河段的水能资源,证实、确认和发现了四组大瀑布群。大瀑布群如此之多,这在世界主干河道上是极为罕见的现象。

考察队还在地质、生物、大气、水文等多个领域进行了科学考察,采集了2000多个昆虫、植物、地质岩石以及各河段的水样等标本和样品,其中,大面积红豆杉原始森林的证实和发现,古老的“活化石”生物缺翅目昆虫的发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