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自然奇观
12506200000027

第27章 奇湖怪泊

有人把湖泊比做镶嵌在大地上的明珠。全世界湖泊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最大的湖泊黑海,浩瀚如海洋,人们以“海”名之;最小的湖泊面积还不到1平方千米。在这些形形色色的湖泊中,有一些特殊的“另类”,我们称其为“奇湖怪泊”。

三色湖

三色湖位于印度尼西亚佛罗勒斯岛上的克利穆图火山顶,由三个不同颜色的火山湖组成。它们彼此相邻,湖水颜色各异。其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沼是世界上最大的盐湖。在盐沼上,盐呈青瓦状隆起,似蜂巢般向外延伸。中较大的一个湖水呈鲜红色,另外两个,一个呈乳白色,另一个呈浅蓝色。每当中午时分,三色湖的湖面轻雾缭绕,好似笼罩着薄纱,格外迷人。据记载,三色湖是因很久以前克利穆图火山爆发而形成的。呈鲜红色的湖水中含有铁矿物质,呈浅蓝色和乳白色的湖水中含有硫磺。

五层湖

在俄罗斯巴伦支海的一个小岛上,有一个世界上罕见的“五层湖”。湖水层次分明,各具独特的水质、水色和生物群,因而构成一个绚丽多彩的湖中世界。最上层是淡水层,这里生活着种类繁多的淡水生物。淡水层下则是咸淡混合水层,这里生活着咸淡“两栖”生物,如水母、虾、蟹和一些海洋生物。第三层是咸水层,这里生活着星鱼、鳆鱼等。水色最美丽的是第四层,这层湖水颜色红艳,宛如新鲜的樱桃汁液;这里没有大的生物,只有种类不多的细菌,它能吸收湖底产生的硫化氯气体作为自己的养料。第五层是由湖中各种生物的尸体残骸混合泥土而成,经常产生剧毒的硫化氢气体。

咸淡各半的湖

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部,有一个长弧形的湖泊,西部为淡水,而东部为咸水,这就是有名的巴尔喀什湖。湖的西图为班公错湖远景,湖水咸淡各半,极为神奇。部有源自我国新疆的伊犁河等河流注入,因而湖水为淡水;而东部没有什么大河注入,因而湖水为咸水。

我国西藏西部与克什米尔之间的界湖——班公错湖,也是咸淡各半的湖泊。

俄罗斯乌拉尔地区著名的甜湖,湖心岛上的树木长得郁郁葱葱。

甜湖

在俄罗斯的乌拉尔地区,有一个甜湖。湖中的水带有甜味。当地人都爱在甜湖里洗衣服,因为不用肥皂也能把衣服上的油污洗这个小石潭中的水温常年保持在50℃左右。掉。如果经常在湖中洗浴,还能治疗风湿病。

据科学家分析,甜湖的水呈碱性,含有大量的苏打和氯化钠。苏打是带甜味的,所以湖水发甜。由于两种化合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因而具有特殊的功效。

土耳其的帕穆克卡莱温泉,水温37℃,从地下汩汩冒出,经过一系列阶地像瀑布般落下。这些阶地均由泉水带来的碳酸钙形成,每个阶地中都有一个水池,是心脏病、皮肤病和风湿病患者的矿泉疗养地。

热气腾腾的沸湖

在加勒比海的多米尼加岛上,有一个湖泊像一锅煮沸的开水,整个湖面热气腾腾。用线串着生食物放进湖水里,一会儿就煮熟了。有时候,从湖底还会喷出一股股灼热的蒸汽,冲出湖面高达2米多。这个湖长90米,宽60米,面积5400平方米。经地质学家分析,这个沸湖可能是一个古老的火山口,湖底下的岩层断裂处直通深处,深层的灼热蒸汽不断沿湖底岩层断裂处向上冲涌,使湖面长期保持热气腾腾。

磷光闪闪的火湖

在漆黑的夜晚,到北美洲大巴哈马岛上的一个湖里去划船,船桨翻动,激起的不是白花花的波浪,而是一簇簇耀眼的火花。当地人称这个湖为火湖。

火湖其实是岛上的一个淡水湖,由于自然环境优越,湖里长满了一种叫“甲藻”的水生物,它富含荧光酵母。船桨划动,被搅动了的“甲藻”便随桨露出水面,发出一簇簇闪闪磷光,在夜晚的湖面特别耀眼。

波涛翻滚的岩浆湖

尼拉贡戈火山已停止喷发,但其圆形的火山口内还积聚着大量高温岩浆,湖面波涛翻滚,有如开炉的钢水,轰鸣咆哮之声在火山口回荡,灼热的烟雾使火山口上空终年雾气腾腾,成为举世奇景。

岩浆湖的形成,说明尼拉贡戈火山尚未停止活动,岩浆通道中熔融的岩浆还在上涌,因其压力减小,仅维持在火山口内活动。密度较小的气体还能冲出火山口,与周围湿冷空气混合而形成雾气。

时令湖

在澳人利亚中部有一个埃尔湖。1832年,一个勘探队发现那里是一个积有厚厚一层盐的盆地。1860年,另外一个考察队发现那里变成了一个大盐湖。第二年,考察队再次来到这里时,却发现湖水奇异地消失了。据说这是一个时令湖,每隔3年就要周期性地消失一次。

在澳大利亚还有一个乔治湖,位于堪培拉与悉尼之间。从1820年到现在,这个湖奇怪地消失了5次,又重新出现了5次,最后一次消失发生在1983年。

这种时隐时现的湖在我国广西阳朔县也有一个,叫犀牛湖。1988年9月30日,犀牛湖清澈的湖水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据当地县志记载,这种湖水消失现象大约每隔30年就要发生一次。

对于湖水周期性消失的现象,科学家们做了多年的研究。有的人认为,这些时令湖,水源主要是河水和雨水,如果当年雨量少,水分大量蒸发,便会干涸,因而会时隐时现。

澳大利亚的埃尔湖是个典型的时令湖。图为湖水消失后的湖底。

杀人湖

在喀麦隆有30多个高原湖泊,其中,数尼尔斯湖最为著名,它有一个令人谈“湖”色变的绰号——杀人湖。

1986年8月21日,一场暴雨即将来临,尼尔斯湖在暗淡的星光下荡漾着波浪。突然,一股巨大的气柱神话般地从尼尔斯湖中升起,继而弥漫开来。

喀麦隆“杀人湖”鸟瞰。湖面上经常散发出有毒的烟雾。

烟云流泻到山谷低处,那里的村庄被这邪恶之云所覆盖,近2000人死于毒气之中。

10亿立方米毒气的释放使湖面急剧下降。以往清澈美丽的尼尔斯湖被从湖底涌上来的铁氧化物——氢氧化铁所污染。

这起罕见的自然灾难令科学家们迷惑不解:到底是什么气体从湖中喷出?

美国一些科学家认为,多年来,二氧化碳从地球深部的熔岩中释放出,渐渐溶入湖底深层。由于湖水的压力,气体不易上升到湖面。经过漫长的岁月,深水层的二氧化碳渐渐上升,并且因受到某种激发而迅速涌向湖面,10亿立方米的毒气像“囚禁在小瓶中的魔鬼”一样被放了出来,因而在瞬间酿成了一场毒气喷发致使近2000人死亡的灾难。

无独有偶,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上也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死亡之湖。湖中无任何生物生存,连偶而失足掉进湖里的动物,也会被湖水杀死。真是名副其实的死亡之湖。

这个死亡之湖的湖底有两个奇怪的泉眼,终年不断地向湖中喷出腐蚀性很强的酸性泉水,使得湖水变成强酸性水,任何生物都会望而却步。

咕噜作响的湖

在我国台湾省高雄市西北方的燕巢,有一个昼夜咕噜作响的养女湖。

在养女湖地下几千米深处,埋藏着大量的天然气和石油。地下深处的气体不断聚积,压力增大,便循着岩层断裂缝隙上涌,带着泥浆和油、水冲出地面四散外溢而咕咕作响。养女湖呈圆形,直径约6米,喷发剧烈时可达10米左右。以面积大小而论,养女湖连潭、池也够不上,仅是个小小的喷泥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