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走出教学的误区
12505900000031

第31章 社会适应因素的教育指导(5)

小学生公共意识培养:它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良好的公共意识是每个人应当具备品质和道德操守,也是当前小学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学校教育要从小培养广大小学生良好的公共意识,塑造小学生健康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促进他们健康活泼成长,进而在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方面,提高其作为一名公民对社会的贡献度。

缺失培养小学生公共意识的德育是不完整的,公共意识的培养使小学德育工作不再是浮在各项工作表面的东西,而是进一步具体化,更有针对性,丰富了德育工作的内涵。

培养小学生公共意识的现实意义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共意识,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而就目前小学德育工作现状来看,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是学校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是学校德育应该破解的重要课题。

(1)有利于丰富学校德育工作内涵

从小培养广大小学生良好的公共意识,有利于塑造小学生健康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促进他们健康活泼成长,进而在维护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方面,提高其作为一名公民对社会的贡献度。缺失培养小学生公共意识的德育是不完整的,小学生的公共意识培养的研究,使小学德育工作不再是浮在各项工作表面的东西,而是进一步具体化,更有针对性,丰富了德育工作的内涵。

(2)有利于“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建设

公共意识淡薄:乱丢脏物、随地吐痰、肆意破坏环境、公共秩序混乱等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创建进程。小学生公共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校和谐校园的创建,并通过学校带动学生,由学生带动家长,由家长带动社区,整个社会都自觉地接受公共意识教育,使公共意识教育蔚然成风,从而提高教育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辐射作用,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

培养小学生公共意识的行为目标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现实生活、学习中公共意识的现状,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及当前学校公共意识教育中最缺失的部分作仔细剖析,制定具体的公共意识行为培养目标。这一目标对教师来讲,也就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渗透的教育目标,对学生来讲,也就是在学习、生活中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

培养小学生公共意识的教育内容

公共意识是人们对社会公共领域的认识和行为的自觉性。作为文明社会的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公共安全,恪守公共道德,都应以合作的态度对待公共事务,捍卫社会的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学校德育是传播、培育公共意识的主要渠道和阵地。其核心在于培养、教育学生如何利用自己的知识秉持社会公正和社会良知,把握自己的言行,进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内化效果。

我们认为公共意识教育的实质就是指导学生在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准确进行角色定位,使公共意识在学生的行为和思维中显性。公共意识的教育,从培养小学生公共秩序意识、培养小学生公共法律意识、培养小学生公共环境意识、培养小学生公共安全意识等方面展开研究。

培养小学生公共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1)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氛围,充分发挥环境和氛围对培养学生公共意识的促进作用。在校园环境布置、硬件设施等方面,要呈现出一种浓厚的倡导正确的公共意识的气氛。

其次要加强家校合作,争取家庭的积极配合。要积极向家长宣传培养学生良好公共意识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要求,动员广大家长一起来做好这项工作。另外要通过家访、家庭教育讲座等多种途径,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2)在各项教学活动中培养

日常教学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塑造学生人格的主阵地。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必须灵活多样,可以是班级授课制,也可以是专题整合式、探究式的教学。

(3)在实践活动中培养

在校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公共意识培养的专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体验和生成良好的公共意识。同时建立校外德育实践、体验基地,通过组织具体的实践活动把基本的做人做事的道理转化为小学生的内在品德,使公共意识教育在小学生具体的道德实践活动中完成,达到让小学生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教育,自我体会,求得提高的目的。实践活动可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帮助小学生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形成一种公共意识。

(4)加强个体专项指导

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对自己教学工作的分析与反思,客观地记录学生行为和公共意识的成长发展过程,按照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与学生各种形式的对话,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外公共活动,以及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

9.体育教学中小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间的交往是一种能力。人的生活和工作中离不开这种能力。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未来社会更需要这种交往能力。小学生年龄较小,且多为独生子女,很多学生来自农村,他们接触的社会关系较少,不知道如何与别人交往。体育教学中存在着多种人际交往及相互之间配合的活动,如篮球、排球、足球等这些集体性活动,最能体现学生个人与集体之间、与小集体之间的交往关系,教师应通过体育教学活动,使学生摆正个人的位置,处理好与他人和集体的关系。

体育教学中教学比赛、游戏、保护与帮助等,无不体现出人与人的交往,学生很容易在这种体育活动中使自己潜移默化地学到与人交往的经验,发挥个人与集体的相互配合能力,为今后的社会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竞争是推动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机制。未来社会的竞争,特别是人才竞争将会更激烈。所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正是为他们步入社会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如果一个人没有积极的竞争意识,就很难立足于社会。而竞争意识的培养,再没有比体育竞赛中优胜劣汰、能力至上的竞技法则更直接、更生动形象了。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胜负观教育。胜利了,要总结经验继续努力;失败了,要找出原因接受教训,为下一次胜利而努力。要让学生懂得“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由此延伸到生活中,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心理状态,胜不骄,败不馁,振奋精神,克服困难,永远成为强者。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创造性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注重创造力的培养是个性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志。学生的创造能力主要表现为求新求异,独特的思维、行为方式等。中学生正是培养创造力的有利时机,此时,他们的创造性有了较充分的智力基础,较强的意志力和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抓住此时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不失时机地进行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在体育教学中创造性的培养要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才能达到潜移默化,达到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目的。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在体育活动中自我发现和解决问题。如徒手操的练习,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编操原则方法,让自己创编动作。又如技巧、武术等让学生自己编成小套路联合等,学生通过思考,锻炼了创造思维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为学生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小学生由于年龄偏小,或多或少存在着溺爱综合征,一帆风顺的学习使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减弱,当他们走上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和生活,没有受挫力是不行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施加心理受挫的影响。要使学生在完成体育动作的时候,除了靠灵敏和善于动脑外,还要靠意志去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难和障碍。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设置一些困难、挫折环节,在原有的练习内容、方法和要求上提出更高的目标,使学生想尽办法克服困难,有意磨练他们的意志力,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挫折的品质,从而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信,正确认识自我

自信心是在正确认识、评价自我的基础上提出的。如果一个人自以为是,总拿自己的优点去比别人的缺点;或有的人妄自菲薄,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自卑的心理使他什么也不敢做,什么也不愿做。这两种情况均属心理不健康。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

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体育成绩好,运动能力强的学生往往在课堂上很活跃,示范也让他们来做,这些学生往往很自信,精神状态也好。而那些能力差的同学往往对自己没有信心,更不好意思去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甚至出现一定的心理障碍,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细致观察,有意识地为这些能力差的学生创造展示其优势、特长的机会,由简到难,逐步培养其自信心。同时,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让每一个学生逐步树立自信心,在集体中和大家平等相处。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教学目标,具有现实性和时代性。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已成为中学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竞争意识、创造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树立自信心、正确认识自我的培养,使学生成为有能力适应社会的有用人才。

10.高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社会适应是指个体为适应社会环境而改变自己行为习惯或态度的过程,个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一种状态,即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一种和谐协调、相宜相适的状态。当个体出现适应不良时,会有许多负性情绪表现,如彷徨、失望、忧虑、怀疑、悲伤、恐惧及绝望等,负性情绪过于持久强烈会导致心理异常。

学校是个小社会,高中的学生随时随地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社会适应问题。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正处于一个新的起点上,探究中学生的社会适应问题,帮助他们学会适应,是一件必要而且有意义的事情。

导致中学生社会适应问题的因素

(1)生活习惯变化

升入高中,学生们离开了业已熟悉的校园、集体,面对的是一个陌生的校园、集体,面对的是陌生的老师和同学。部分离家较远需要住校的学生还要面对从家居生活向集体生活的转变。所有这一切的变化,都意味着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与新环境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如果这时个人不能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就会在适应环境方面产生压力。

(2)学习内容和方法的变化

由初中到高中,学习内容迅速加深,对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要求提高;高中阶段涉及的知识面也更加广泛,在学习内容变化的同时,学习方式也发生着改变。高中阶段,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增多,这需要学生主动、独立自主地去接受知识。作为高一年级的新生,如果不能及时调整、更新自己的学习方法,而是墨守成规的话,便会在学习上疲于应付,而成绩却不能提高。

(3)自我本身的变化

由于环境的变化,中学生的自我本身也发生了变化,如果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对自我进行重新评价,就会在适应自我的问题上遇到困难。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尚未成熟,他们对自我的认识评价往往过高,缺乏客观,因此就会在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产生矛盾。

(4)人际交往的变化

升入高中的学生,不仅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也意味着进入了一种新的人际关系之中。当今的中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溺爱的家庭教育和单一的学校教育,使他们缺乏独立的社交能力,加之中学生感情丰富,变化快,在人际交往中易于情绪化,对人对事有时过于简单。

因此,对于中学生来说,对新的人际关系的适应要远比对生活环境和学习的适应困难。刚踏入高中校门的学生,在新的集体中如何建立协调、友好的同学关系往往成为他们非常苦恼的事。一旦与同学关系处理不好,就会使他们认为所处的环境与自己格格不入,从而引起心理不平衡。

高中学生适应问题的解决方法

(1)顺应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

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后,在各方面有变化是自然的事情。要想很快适应变化的环境,你必须要了解环境有哪些变化,在变化上有什么特点。如:在生活上,你面对的是从乡村到城市还是从大城市到城镇的变化呢?你即将面对的生活环境比从前更优越还是不如从前呢?在哪些方面有差距呢?在学习方面,如果你的邻居、亲戚朋友中有了解学校情况的人,你可以从他们那里获得相关的信息,也可以在开学之初向老师或高年级的学生咨询学习上应注意的问题。你是以怎样的情况进入到新集体中的?对环境的变化有相应的心理准备是必要的,此外更为重要的是根据这些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