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走出教学的误区
12505900000028

第28章 社会适应因素的教育指导(2)

(3)课程内容对培养现代化的人具有决定意义

在课程内容上要正确定向,摆脱“应试教育”的运作模式,课堂教学要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先导,按照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进行改革,使课堂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程内容的深度上要准确定位,做到先进性和基础性相统一。课程内容必须坚持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指示精神,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体现先进性。在课程内容的深难度要求,不能定位于培养和筛选精英上,而是定位于面向全体受教育者,有利于每个学生生动活泼充分的发展;在课程内容的育人目标上,要明确定格,着眼于培养现代化的人。

今年年初,国家教委举办的全国省级教研室主任研修班“情况通报”指出,新课程改革的依据之一,是“任何学科都不能成为课程的中心,儿童的发展才是课程的中心”。把儿童少年培养成为现代化的人,决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加,使他们变成“知识的容器”,而是如陶行知先生说的:“必须取得现代的意识,学会现代的技巧,感受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必须参加到现代生活中去,与时代促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

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为此,必须高瞻远嘱,及时筹划我国教育事业大计,迎接21世纪的挑战”。《纲要》对现代教育的论述十分明确:教育必须“高瞻远瞩”。只有“高瞻远瞩”才能坚定信心,努力奋斗。要更好地“高瞻远瞩,必须正确地认识当前现实”。

我们生存环境的现实是当前很重要的现实。如果说,树立做现代人的社会意识是一种时代意识,那么,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则是一种“危机意识”。这种危机意识是高瞻远瞩的意识。因为马克思说过,人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塑造者。地理环境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以不同的方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施加影响。

人类正是通过劳动和创造,与环境密切联系,互相制约,互相影响而逐渐发展起来,并创造富有特色的文明。但是,如果人类违背自然规律,没有环保意识或环保意识淡薄,肆意掠夺,破坏环境,造成人类面临的共同危机。自然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人类也会遭到自然的惩罚,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现代化建设就无法顺利进行,去年洪灾给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所受的严重损害值得引起我们深思。青少年是我国跨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今天环保意识的树立,学校应自觉肩负教育与引导的责任来。

(1)利用教材,发挥学科特长

学校和教师要从人类的生存发展和我国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环保的长远意义,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如地理科教学在环保教育方面有优势。教师应有意识,采用比较法启发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如:把世界各国的森林覆盖面积与中国比;各国的自然保护区与中国比;世界著名城市的绿化、卫生等状况与中国比;也要拿中国其他各省市的环保问题与本地区比。通过一系列比较,学生对环保问题的认识就会在潜意识中开始形成。

(2)实地察看学习,形成意识

学校和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地看看周围生活的,学习的环境,自己所在区的环境状况,有的学科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环境问题的调查,在教师的指导下写调查报告,小论文等,也可举办环保夏令营、冬令营等。学习环保知识,开展环保活动,促进学生意识到环保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意识到环保问题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生存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绿色,热爱地球,热爱生命。同时,也可以各种形式让学生学习环保工作做得好的典型。

(3)参与实践,牢固环保意识

学校应主动配合政府部门,组织学生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提高绿化意识,发动学生积极参与环保宣传;如办环保报刊,编唱环保歌曲,环保征文竞赛,搞环保文艺表演等,使学习环保,宣传环保,参与环保活动深入人心,学生从实践中增强环保的自信心和责任感,牢固环保意识。

(4)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从自身做起

学生从小就树立环保意识,也有利于自身以健康成长,体现在行动上,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如在学校、家庭、社会、自觉地爱护花草树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同时对危害、损害自然环境的行为和习惯大胆批评、斗争。科学技术与环境保护是息息相关的,要引导青少年学生从小爱科学,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为环境保护事业做更大贡献。

列宁说过,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未来社会是不能想象的。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学校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培养和树立学生的社会意识不仅仅是做现代人意识和环保意识,还应该培养学生树立社会公德等意识,特别是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显得极其重要。但是,无论哪一种社会意识的树立,目的都是朝着造就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3.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当普通话逐渐成为校园语言时,学生在校内说规范口语已初步养成习惯。我们就积极引导学生,让普通话进入家庭、进入社会,去影响身边的人,并让规范的口语为我所用,为大家所用,从而促进了农村的文明建设,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校门外使用规范口语,促进规范口语社会化为

为了让规范口语进一步得到巩固并它进一步得以推广,我们从目前全国轰轰烈烈推广普通话,以及许多世界友人也学习普通话的情况,结合社会上一些因不讲普通话而引起笑话,给生活带来不便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积极引导他们与家长、朋友、亲戚、邻居等谈话时敢说、多说规范口语,不断鼓励做得好的同学,促进规范口语的社会化。于是,我们不仅能在路上听到学生甜甜地说“老师好!”“老师再见!”同学之间用规范的口语进行交流,还听到许多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在家里与家长、邻居间谈话都能用普通话,甚至要求对方也用普通话。

有一位一年级的小朋友的家长跟老师反映,他的孩子在家都说普通话,还要求家人都说普通话,就连未上过学的奶奶也不例外,可奶奶不会讲普通话,孙子就主动当起奶奶的“老师”,天天教奶奶说普通话。在孩子的影响下,奶奶的普通话大有进步,现在也能较流利地用普通话与人对话了。由原来校内也用方言,到现在规范口语走向社会,这是多么可喜的变化啊!

能用规范的文明语言解决一些社会实际问题

由于使用了规范的口语,学生的粗话、脏话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文明的礼貌用语,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道歉语言》公开课后,在校内引起了很大反响,各教师纷纷效仿,也上了《道歉语言》的口语训练课,于是校园内外,文明之花遍地开,“对不起”、“没关系”、“请原谅”、“谢谢”等语言不绝于耳。学生不但能用规范的口语解决同学之间发生的事,还能处理社会上的一些麻烦小事,排解纠纷。

如一学生在一次放学的路上,与一青年的自行车相撞,那青年立即火冒三丈,眼看一场“战争”就要爆发。那学生立即向青年道歉,很有条理地用规范语言向对方讲明自己的错误,然后再一次诚恳地请对方原谅。那青年见此情景,火也消了,还直夸他是个好孩子!一场“战争”避免了,规范语言发挥了神奇的作用。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此外,一些学生能主动尊敬老人,劝解家长孝敬长辈等,解决了不少社会实际问题。

使用规范语言,能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我们生活在社会上,许多场合都要使用口语,所以,我们有意识地加强“口语为社会服务”的方面的训练,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如交际能力、经销能力、明辨是非能力等。

规范语言可以激发学生说的兴趣,使学生纷纷谈论国家大事或社会新闻。

我们在“晨间谈话”及“口语训练活动课”中让学生一谈论印象深刻的电视新闻,谈论自己见到的最新消息,把这些学生喜欢谈论的话题抛给学生,大大激发了学生说话的兴趣,如“西部开发问题”、“对贪污受贿的治理”、“台湾问题”等,以及身边发生的热点新闻,如“海警战士奋力救学童”、“拾到巨款还失主”、“安全帽中隐藏的危机”、“十七万无买两块银元”等事。无疑,对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4.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亲社会行为”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是指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谦让、互助、协作和共享的有益行为。通俗地说就是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它并不企图得到任何报酬或奖赏,目的只是在于为他人或大多数人谋利益,是一种高度社会化了的行为。我们的社会要发展和进步就需要这些高度社会化了的人们来推动,因此,只有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达到人的成功的社会化,才能使我们个人与我们所属的群体之间协调一致,遵守社会规范,维持社会秩序,恪守道德标准,承担公民义务,发挥社会积极性。

反之社会化有缺陷的人就难以自觉地形成高尚的道德观念,甚至会一味追求个人利益而违背道德,违反法律,出现反社会行为。

学生缺乏“亲社会行为”原因

首先,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按照皮亚杰认知学派的观点,幼儿是不可能有一心为公的亲社会行为的,他们的认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只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看待周围的事物。由此可见,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是要靠学校教育来完成的。

其次,家族教育也在影响着学生的“亲社会行为”。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普及,家长们对孩子都是百般呵护,生怕孩子吃亏。家族中家长给学生创设了一种唯我独尊、唯利是图的环境,使学生变得更自私。学生又怎能会有亲社会的行为呢?

再次,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造成了学生缺乏“亲社会行为”。有人曾形象地打过这样一个比喻,5+2=0意思是说学生在校五天的教育加上双休日两天的社会生活,教育效果等于零。的确,一个个因助人为乐而受诬陷或陷入是非之争的事例在影响着学生,影响着社会。谁还敢轻易去“亲社会”呢?

第四,产生学生缺乏“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我们教育存在的问题,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人的社会化,我们培养的人将来都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成为陶行知先生主张的“人中人”。

《国家课程改革意见》中明确指出新课程体系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我们的教育是培养具有责任感的现代公民,我们的学生将来都要走向社会。我们不培养学生“亲社会的行为”,学生又怎能去适应社会呢?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受“左”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德育的范围仅存在于校内,教育内容空洞单调,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教育,造成了德育的苍白无力,造成学生缺乏“亲社会行为”。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已成为德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方法

首先,应该在学校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集体认同感,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集体中重要的一员,从而使学生树立对集体的责任感,为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学校教育的任务就在于把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正确组织学生的集体生活,通过丰富、有教育意义的集体生活,集体与个人的相互作用促进儿童个性的多方面发展。”

因此,通过班集体对学生进行“亲社会行为”的教育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一些活动,比如,“我是重要的”主题队会,评选“本周荣誉学生”活动,开展的“一日常规”检查评比,开展“我的行动对其他的同学有什么影响,对作为一个集体的班级有什么影响”的大讨论活动。如果班级里来了新同学,引导大家主动承担起责任:“我们怎样才能让新同学感到这儿就是他的家”。这些细微之处,也都渗透着对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其次,教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赞扬他人,感激他人,是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方面。人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没有人就无从谈社会。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人际协调、相互认可支持的过程。为了给学生提供彼此欣赏的机会,为促进学生进一步关心和帮助他人,在班级设定“感激时间”,即周会课,是孩子们固定的相互感激的时间。